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2.
3.
4.
何叔嵋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1985,4(1)
用厚度为12μm的薄靶、低束温层流枪及合适的二次发射层等新技术、新工艺,已制出温差0.5℃时空间分辨率为220线/象高的高性能热释电摄象管,并投入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5.
GaAs中缺陷的光致发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光致发光技术研究了未掺杂半绝缘砷化镓中的深能级缺陷,观察到一系列与其有关的光致发光.其中0.69eV发射带是源自EL2的辐射复合发光,0.77eV带是由导带至As_(Ga)施主能级的跃迁.认为1.447eV和1.32eV荧光带系分别对应于与Ga_(As)的两个电子态(38meV和203meV)有关的辐射复合. 相似文献
6.
7.
本文研究了直拉硅单晶的氧内吸杂(IG)工艺中,单晶的碳含量对缺陷形成的影响.实验表明,碳含量较高的硅片虽然在750℃热处理时,氧的沉淀速率较高,但是经IG处理后,硅片体内仅观条到较少的缺陷.本文详细地研究了导致上述现象的原因,指出碳含量较高的硅片,在750℃处理时氧、碳同时沉淀,并以C-O复合体的形式存在.但是该类氧沉淀在高于900℃,将因分解而消失,因此对IG 硅片中缺陷的形成没有贡献.本文提供了有关实验结果,指出450℃下形成的SiO_x复合团,是IG硅片体内缺陷的主要成核部位.碳含量对低温形成SiO_x复合团的抑制作用,是高碳含量硅片在IG处理中,仅形成较少缺陷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8.
前言 由于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使256K位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存储器的研制工作获得了成功,但器件微细化、高集成化目前正由于其中心技术——曝光技术和腐蚀技术等进一步发展而发展着。 在上述情况下,作为该工艺所用的基本材料——硅单晶或硅片,是在假定它是完美无缺的情况下而言的。但如果损坏了它们的完美性,那么就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气氛(N2 、O2 、Ar)下高温快速热处理(RTP)对热施主形成和消除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在何种气氛下进行高温RTP ,对热施主的形成均无影响.扩展电阻的分析结果表明,热施主在硅片纵向的分布是均匀的.根据高温RTP后硅片的空位特征,认为点缺陷对热施主的形成特性无影响.同时研究了高温RTP预处理对热施主消除特性的影响,发现氧气和氩气高温RTP的样品其生成的热施主经过6 5 0℃退火即可消除,和普通的热施主消除特性相同.而N2 气氛下高温RTP的样品,6 5 0℃退火后仍有部分施主存在,经95 0℃退火才能彻底消除,这可能是由于RTP处理中发生氮的内扩散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不同气氛(N2、O2、Ar)下高温快速热处理(RTP)对热施主形成和消除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在何种气氛下进行高温RTP,对热施主的形成均无影响.扩展电阻的分析结果表明,热施主在硅片纵向的分布是均匀的.根据高温RTP后硅片的空位特征,认为点缺陷对热施主的形成特性无影响.同时研究了高温RTP预处理对热施主消除特性的影响,发现氧气和氩气高温RTP的样品其生成的热施主经过650℃退火即可消除,和普通的热施主消除特性相同.而N2气氛下高温RTP的样品,650℃退火后仍有部分施主存在,经950℃退火才能彻底消除,这可能是由于RTP处理中发生氮的内扩散,在后续热处理中形成氮氧复合体浅施主中心所致. 相似文献
11.
以10~(10)~10~(16)/cm~2的剂量向硅晶体中注入氮。700℃热退火后在1.1223eV处(A线)观察到光致发光,而这种效应以前仅在体掺杂晶体中报导过。详细研究了它对复合中心的退火特性及注入剂量的依赖关系。我们发现电活性的N_2不是产生缺陷结构的原因,但是与空位一填隙式氮复合物有关。 相似文献
12.
13.
14.
在这篇文章里,良非线性分组函数定义为具有均匀分布的方向导数的(?)一盒。由于因E.Biham和A.Shamir 提出的差分密码分析方法是基于非平衡方向导数的,所以非线性S-盒对这种攻击是免疫的。主要结果是一个良非线性S-盒,其输入变量的数目至少是输出变量数目的两倍,还给出了两种不同的构造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基于Maiorana-McFarland 的 bent函数构造法,对实现来说它是容易的和有效的;第二种方法推广了Dillon的差集构造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4.2K光致发光研究了LEC GaAs的热感生缺陷.热退火时样品分别为无包封,包封或用一个未掺杂的SI-GaAs片覆盖.退火温度为650-850℃,退火在不同气氛下进行(真空,H_2,N_2,H_2+N_2或H_2+As_2). 与缺陷有关的发光带有1.443eV,1.409ev和0.67eV发光带.1.443eV发光带不仅在富Ga的GaAs中出现,而且在富As的热稳定性好的SI-GaAs晶体并经过850℃(在H_2中)热退火的样品中也观测到此发光带.这可能是在退火过程中促进反位缺陷GaAs的形成.1.443eV发光带与GaAs有关.GaAs晶体在H_2中退火后1.409eV峰很强,但在真空中退火末探测到此发光带.文中提出它可能是热退火时氢原子扩散到GaAs晶体中并与某些缺陷结合成络合物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6.
用显微光致发光 (μ- PL)平面扫描的方法对 Cd Zn Te(CZT)晶片进行了研究 .分别在 19μm× 16 μm的缺陷区域进行微米尺度和 7.9mm× 6 .0 mm的大面积范围内进行毫米尺度的逐点 PL 测量 .对测得每一点的 PL 谱进行了拟合 ,得到测量点的禁带宽度等参数 ,其平面分布对应于 CZT中 Zn的组分分布 .统计的结果给出禁带宽度的不均匀性 .对样品进行溴抛光后重复类似的测量 ,结果表明禁带宽度的均匀性大为改善 ,接近了材料组分的真实分布 相似文献
17.
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淀积(PECVD)法在Si(100)衬底上淀积一层厚度约为170nm的富Ge高C含量的Si1-x-yGexCy薄膜,然后将其分别在800℃和1100℃下湿氧氧化20min.在室温下观测到强烈的光致发光.室温下的光致发光谱(PL谱)测量显示,800℃下氧化后的样品在370nm和396nm附近有两个光致发光带,1100℃下氧化后的样品只在396nm附近有一个光致发光带.396nm附近的发光带可归之于由氧化薄膜中的缺陷O-Si-O(Si02)或O-Ge-O(Ge02)引起的,而370nm附近的发光带与薄膜中Ge-C对发光中心有关 相似文献
18.
19.
20.
针对Biham和shamir提出的差分密码分析(或简译为差分分析一译者),本文研究了迭代分组密码的安全性。差分密码分析是对秘密钥分组密码的一种选择明文攻击,这种分组密码基于将一密码学弱函数迭代r次(例如,16轮DES)。文中指出,对一个r轮密码的成功攻击依赖于具有高概率的(r—1)轮差分的存在;这里的i轮差分定义为一个对(A,B),即在恰当定义“差量”这一概念的前提下,一对不同的、具有差量A的明文可以(经加密)得到具有差量B的第i轮输出对。这种差分的概率可用于确定差分密码分析复杂度的下限,同时显示一个r轮密码何时不易被差分密码分析攻击。基于其在差分密码分析中的重要性,“马尔可夫密码”这一概念被引入到迭代密码中。如果一个迭代密码是马尔可夫密码并且其各轮子密钥是独立的,则其每一轮输出的差量组成的序列构成了一条马尔可夫链。从 Biham和 Shamir 的研究结果,可以得出 DES 是一种马尔可夫密码。文中还指出,对于“差量”的恰当定义,Lai和Massey的推荐加密标准(PES),一种8轮迭代密码也是一种马尔可夫密码。通过估计PES的r轮差分的概率,文中指出,针对差分分析的攻击,2轮PES至少同10轮DES具有相当的安全性,同时,4轮PES是完全不易受到这种攻击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