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引言 今年伊始,有关媒体对计算机反病毒产品的市场及技术的发展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报道,专家们也相继撰文探讨反病毒技术及市场的发展问题。对反病毒市场持积极态度的人士认为反病毒技术及市场将在1995年甚至以后会有大的发展,产品销量将会大幅度增长;对反病毒市场持消极态度的人士认为反病毒市场已经冷却,或不可能有所发展或将逐渐萎缩甚至走向消亡;而对反病毒市场持中立态度的人士认为反病毒市场是一种长期的技术产品市场,会在一定的程度上有所发展,用户对反病毒产品的购买欲望将和反病毒产品出现之初大不相同,反病毒产品市场将逐渐趋于平稳,反病毒厂商在激烈的竞争中将靠自身技术的先进性来争得用户,反病毒技术本身将不断进步。但不论反病毒技术及市场目前如何变化,反病毒技术是否能够跟得上  相似文献   

2.
杀毒产品从产品体系上划分应当属于系统安全产品,其主要目的是保证系统安全。因此,反病毒软件的检测率、清除率、误报率以及对病毒处理的可靠性等等才是反病毒产品的主要特征。我们比较WPS2000和Office 2000时可以从功能多少上看出产品的能力。但反病毒产品则不同,反病毒产品的功能是有限的,用户界面相对于Office这样的软件要简单得多。反病毒产品的真正技术水准主要由其内部结构决定。但用户对反病毒产品的内部结构、机理却恰恰没有了解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计算机病毒的蔓延,反病毒技术诞生并发展起来,并迅速形成了一种反病毒产业,一时间这一产业也成了我国计算机商业领域中销量最大的产业之一。虽然反病毒产品有辅助硬件产品,也有软件产品,如著名的有CPAV、SCAN、CLEAN、KILL、TNTVIRUS等等,但目前,我国反病毒产品的主流是以反病毒卡为代表的辅助硬件产品。下面分别介绍几个我国市场上比较流行的反病毒产品,为读者购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贾红 《微电脑世界》2000,(31):15-15
在硝烟弥漫的反病毒市场,众多杀毒软件厂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缉毒”大战。各种反病毒产品、反病毒解决方案纷纷登场,然而在世界性的网络连接尚不普及的情况下,反病毒产品的数据更新和软件升级就成了令众多厂商头疼的事情,而且,购买使用反病毒产品后频繁而不便的升级问题,也成了众多用户使用反病毒产品的一大心理障碍。 以往,当最新的病毒出现时,反病  相似文献   

5.
张晓兵 《玩电脑》2005,(7):109-110
最近,反病毒领域正在热炒“主动防御”的概念,国内几家著名的反病毒公司也纷纷推出自己的主动防御理念和包含着主动防御理念的反病毒产品。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主动防御不仅仅是一个反病毒领域的概念,它的含义要广泛得多。虽然国内的反病毒产品都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主动防御的影子,也符合反病毒厂商自己提出的主动防御概念,但是它们离真正的主动防御尚有距离.不但需要技术上的进步,更需要工程化的打磨。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病毒的增多、计算机病毒传染速度的加快,用户对于反病毒产品升级的要求越来越高,反病毒产品的升级服务已经成了目前反病毒产品能否满足用户需求的重要环节。有鉴于此,KILL98基于自身的全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与网络》2007,(2):37-37
近日.反病毒领域展开的反病毒产业发展趋势大讨论引起了各方关注。一方面.杀毒软件厂商承认当前反病毒技术落后于病毒是不争的事实,另一方面.又用病后就医的逻辑解释传统的滞后杀毒方法。那么。主动防御新病毒的道路究竟是否可行?反病毒领域能否实现重大突破? 长期以来.人们把杀毒软件作为最主要的反病毒工具。杀毒软件几乎成了所有反病毒产品的代名词,杀毒软件赖以生存的“特征值扫描技术”也几乎成了所有反病毒技术的代名词。正固如此.杀毒软件对新病毒的防范始终滞后于病毒出现的重大缺陷。似乎成为既合情又合理的逻辑,导致人们普遍认为反病毒产品不可能主动防御新病毒。甚至有人认为.想研制一种主动防御的反病毒产品.就如同要为一种未知的疾病制作特效药一样异想天开。[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目前全世界流行的病毒不下20000种,特别是现在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Internet的迅速发展,我们每收到一份电子邮件或从网上下载一个文件都有可能遭受病毒的攻击。做好反病毒工作当然不仅仅是反病毒产品生产商的事情,作为普通用户的我们更是责无旁贷。最近市场上又冒出了一个KILL98,据说是全球第二大软件公司CA和国内老牌反病毒厂商金后公司合作推出的反病毒产品。台作生产反病毒产品,这在国内还是头一次听说,我当然“理所当然”要搞一套来体验一把。包装和安装KILL98面向单机用户(也就是我们大多数普通用户)…  相似文献   

9.
2003年3月,在国际上享有盛名的反病毒产品——俄罗斯卡巴斯基反病毒产品(Kaspersky AntiVirus)正式进入中国市场,这是俄罗斯的网络安全产品首次正式登陆我国。其实,国内广大用户对该产品并不陌生,它的前身就是为业内专家和很多用户熟知的“AVP”。 卡巴斯基反病毒产品为个人用户和企业用户提供与计算机系统或网络环境完全匹配的、高度可靠的、优质服务的数据安全解决方案.全面保障用户的工  相似文献   

10.
《网络与信息》1998,12(11):59-60
纵观反病毒技术发展,从防病毒卡到自升级的软件反病毒产品,再到实时的反病毒技术,所经营的从来都是被动式防御理念。这种理念最大的缺点在于将防治病毒的基础建立在病毒侵人操作系统或网络系统以后,作为上层应用软件的反病毒产品,才能借助于操作系统或网络系统所提供的功能来被动地防治病毒。这种做法就给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能在操作系统和网络的内核中加人反病毒功能,使反病毒成为系统本身的底层模块,而不是一个系统外部的应用软件,一直是反病毒厂家追求的目标。嵌人操作系统和网络系统底层,实现各种反…  相似文献   

11.
国内的反病毒领域的战事从来就没有平息过。在单机版产品的价格大战进行得如火如茶的时候,一些占据着国内反病毒市场主要份额的厂商开始把竞争的焦点定格在了企业级反病毒市场。但是企业级市场的特点与单机产品市场不同,企业更注重的不是谁的产品更便宜,而是要综合考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1999,(38)
随着计算机水平的发展,反病毒软件也在不断发展中,4月26日CIH病毒中国大爆发,广大反病毒生产厂商和计算机用户已经逐渐认识到;实时反病毒,查杀压缩文件内部病毒的功能,已经成为反病毒软件必须具备的功能,中国的反病毒产业,广告引导市场表现最为突出,普通用户获得反病毒信息的主要途径是各种形式的广告。由于种种原因,在专业媒体上对于各种产品的横向比较几乎没有(国外的媒体在这一点上做的相对比较好一些),国内消费者很难从广告以外的媒介判断一个反病毒软件的真实水平。  相似文献   

13.
郑涵睿 《程序员》2007,(7):48-52
要理解误报,首先需要澄清三个概念,即漏报、错报和误报。漏报:反病毒病毒产品检测一个可确认是病毒的检测对象而没有报警。错报:反病毒病毒产品检测一个可确认是某种病毒的检测对象,报警为另一种病毒。误报:反病毒病毒产品检测一个可确认不是病毒的检测对象报警为病毒。一些用户将错报视为一种误报,实际上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率先澄清这个概念有助于展开今天的主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分析反病毒行业当前的发展状况和国内外网络安全形势,提出反病毒产品、技术等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加强反病毒行业管理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与网络》2012,(1):72-72
近日,在知名研究实验室AV-Comparatives于2011年11月进行的反病毒软件修复感染能力测试中,卡巴斯基反病毒软件2012再一次获得了最高荣誉——Advanced+认证。参加本次测试的反病毒软件产品来自多个不同的安全厂商,测试中需要将参与测试的产品安装到已经被感染的系统上,然后检测不同产品清除恶意代码的能力。卡巴斯基反病毒软件2012成功检测和清除了所有测试中使用的恶意程序。  相似文献   

16.
一种能对电子邮件病毒进行实时监控并自动清除的反病毒软件在我国研制成功并开始投放市场。这是我国反病毒产品首次具备这一重要功能。 我国著名的反病毒软件公司——北京瑞星公司去年12月26日在北京宣布,其最新一代反病毒产品瑞星杀毒软件新品2001版实现了多项重大技术突破和功能提升,其中包括有效地预防和杀灭邮件病毒的重要功能。当用户在发送、接收和打开电子邮件时,瑞星杀毒软件新品2001版能自动对电子邮件及其附件进行监控,一旦发现病毒将自动清除,确保用户的邮件无毒并且可用。  相似文献   

17.
《个人电脑》2007,13(9):156-157
在8月1日发布的国际权威评测VB100%的测试中,国产杀毒软件金山毒霸通过测试,成功获得V8100%认证,这也是首款通过VB100%认证的国产反病毒软件。这是金山毒霸第二次参与VB100%不同操作平台下的测评。第一次铩羽而归,但此次在针对Windows Vista64平台的测试中,金山毒霸2007以100%诊断率,0%的误诊率,顺利通过评测,得到国际权威反病毒实验室的充分肯定。VB100%认证是由英国"Virus Bulletin"病毒技术研究所提出和执行的反病毒产品的性能标准,是全球性反病毒产品的权威认证,通过VB100%认证,要求参加该认证的反病毒产品必须完全杀除"WildList"里登记的所有病毒样本,并可以对计算机进行实时防病毒监控,防止病毒侵入。检验时使用的WildList样本由各国的WildList报告成员交,并每月添加到病毒库内。因而VB100%认证全全球反病毒领域内极难通过,而且非常有公信力的认证。  相似文献   

18.
97年中期,正当全国反病毒市场走入低迷的时候,林皓经过长时间的潜心研究,在国内率先提出了独到的实时反病毒概念,并对成功地完成了技术实现,最终形成了当时在国际上领先,在国内是首创的反病毒技术新产品——VRV病毒防火墙。 林皓不无感慨的说:“虽然在短短两年后的今天来看,凡是不具备实时反病毒功能的反病毒产品必将遭到市场的淘汰(如KV300等),但在当时VRV病毒防火墙的推出却引发了业内一波不小的震动。不论当时评价如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时间的推移证明了实时反病毒技术的正确性,也验证了北信源公司在反病毒方面的技术领先性。” 事实上,目前国内的反病毒厂商都普遍采  相似文献   

19.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人们还没有从CIH的梦魇中缓过神来,黑客程序又幽灵般地将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了浩浩网络的上空,病毒与反病毒进行的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智力与技术的较量。病毒的蔓延鞭策着反病毒行业的成长,纵向上表现为单个产品实力的增强,横向上则表现为形形色色的反病毒产品涌向市场。这种局面的产生,对于急  相似文献   

20.
在计算机病毒发展的20余年里,杀毒软件对新病毒的防范始终滞后于病毒出现的重大缺陷,导致人们普遍认为反病毒产品不可能主动防御新病毒。甚至有些人认为,想研制一种主动防御的反病毒产品,就如同要为一种未知的疾病制作特效药一样异想天开。反病毒思想和反病毒技术的当前思维模式究竟能否实现突破,病毒主动防御之路是否能走得通?“国家八六三计划反计算机入侵和防病毒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专家刘旭就目前业界关注和探讨的反病毒的四个焦点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焦点一:人能否发现新病毒杀毒软件本身基本上不能发现新病毒,是众所周知的客观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