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孙登峰 《影像技术》2014,26(4):33-35
目的:比较X线胸片与CT、HRCT对矽肺及其合并症的诊断作用,并对不同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矽肺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X线胸片、CT、HRCT检查,对三种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HRCT对于小阴影、肺气肿、肺间质纤维化的影像特征明显优于CT与X线胸片;而X线胸片对于大阴影的显示、肺气肿、肺间质纤维化、胸膜改变的影像特征表现略差于CT、HRCT。结论:CT对于矽肺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特别是HRCT,而结合X线胸片能进一步对矽肺病变部位进行准确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CT与X线在矽肺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3年6月100例经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确诊的矽肺患者的X线与CT的影像学表现,比较它们在矽肺诊断过程中的检出率。结果:CT检查的总确诊例数为32(32.0%)例,X线的总确诊例数为32(32.0%)例,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分析矽肺I期、II期、II期两者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检查在矽肺的诊断中更具有优势,矽肺诊断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但为了早期诊断矽肺和确定其进展,为治疗提供合理的参考,在X线的基础上结合CT检查更有利于矽肺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中胸部CT与X线高仟伏胸片在尘肺病患者中诊断效果的比较结果。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8例经常接触粉尘工作并且已经确诊为尘肺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行普通的X线检查,实验组患者行CT扫描检查,对比两组患者诊断后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行X线检查后的诊断结果中,优片率为73.5%。实验组患者行CT扫描检查后的诊断结果中,优片率为85.3%。CT扫描检查较X线检查更能够观察大阴影的分布范围,在小阴影前后检出率方面更能够有所提升。CT扫描检查对不规则小阴影的敏感程度要明显高于X线检查。CT扫描检查的整体诊断效果要优于X线检查的整体诊断效果。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扫描检查在临床中,对于发现纵隔淋巴结肿大、支气管扩张、胸膜腔积液等具有更高的敏感性,为临床中诊断尘肺病提供了更高准确性,具有临床使用和推广的价值及意义。  相似文献   

4.
吴天文 《影像技术》2015,(2):5-7,15
目的:该研究主要对老年慢性肺炎患者的影像学诊断价值进行分析,并对老年慢性肺炎病人的CT和X线表现进行总结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0年2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68例老年慢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68例患者都进行CT和X线检查,并对CT和X线的检查结果的特点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所有病人的X线都有局灶性的病变表现,特征为边界模糊不均,密度均匀或不均,类椭圆或不规则型;CT有局灶病变,轮廓不齐或光整,边缘不清楚或模糊,病变密度低。68例患者的影像学诊断表现准确的有26例,结果和综合诊断的结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慢性肺炎患者的影像没有特异性,X线联合CT的诊断效果较好,但是仍然需要进一步改进,结合临床采取其他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56例幼儿支原体肺炎的CT影像学特征,进一步探讨CT应用于幼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6年8月在我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56例感染支原体的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结果:在56例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中,胸部X线检查确诊30例,胸部X线检查幼儿支原体肺炎确诊率为53.57%;胸部CT检查确诊54例,确诊率为96.42%,两者相比CT的诊断准确率明显比胸部X线高,其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的诊断准确率明显比胸部X线高,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病变多累及右侧,多为散在斑片状阴影,其次为大片实性变影。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数字化X线摄影在骨外伤诊断临床价值与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6-12月68例骨外伤病患临床资料,病患都采用数字化X线摄影与常规X线摄影检查,对数字化X线摄影诊断正确率进行总结,并分析数字化X线摄影诊断骨外伤漏诊原因。结果:摄片质量上,数字化X线摄影比常规X线胸片明显要高,检查结果上,数字化X线摄影诊断骨外伤检出率是97.06%,常规X线摄影诊断骨外伤检出率为76.47%。数字化X线摄影检出率比常规X线摄影明显要高,两组结果具备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都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在骨外伤诊断中,数字化X线摄影可以取得不错诊断效果,弥补了常规X线摄影不足,提供更为高效摄影质量,对病变可以清晰显示,提升诊断正确率,可作为骨外伤病患X线检查首选,为临床提供更为可靠诊断依据与价值信息,应当得到大力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早期乳腺癌诊断中乳腺钼靶X线摄影的应用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7例乳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予以超声检查和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观察其诊断的准确性。结果:67例患者中阳性患者有55例,阴性患者有12例,经过CR钼靶摄影乳腺钼靶X线检查诊断敏感性为93.1%(54/58),特异性为88.9%(8/9),经过超声检查诊断敏感性为91.2%(52/57),特异性为70%(7/10),CR钼靶摄影乳腺钼靶X线的敏感性和超声检查诊断结果相近,但是CR钼靶摄影乳腺钼靶X线的特异性高于超声检查结果 (P0.05)。结论 :早期乳腺癌诊断中乳腺钼靶X线摄影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可以广泛的应用于临床的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中。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存在乳腺肿块(简称BN病症)女性患者实施钼靶X线以及MRI技术诊断,研究患者病症良性以及恶性的实际影像学表现以及对MRI联合钼靶X线的实际诊断价值给于评价。方法:选取2014年9月到2015年3月之间患有BN病症的122例患者相关病理结果资料作为实际研究对象。该122例患者均进行了MRI以及钼靶X线检查方式。其中41例患者实施MRI检查方式,40例患者实施钼靶X线检查方式,还有41例患者则实施MRI联合钼靶X线的综合检查方式。结果:行MRI诊断方式的41例BN病症患者中34例诊断与其实际病理一致,准确率是82.9%;行钼靶X线诊断方式的40例BN病症患者中有28例诊断与其实际病理一致,准确率是70.0%;而行MRI联合钼靶X线的综合诊断方式的41例BN病症患者中40例诊断与其实际病理一致,准确率高达97.5%。三种不同诊断检查方式统计数据对比较为明显。结论:对患有BN病症的女性患者实施MRI联合钼靶X线的综合诊断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对良性以及恶性病灶的诊断效果,因而可以将该种综合诊断检查方式实际的应用在现今以及后续的BN病症临床治疗中,使更多的BN病症女性患者有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食管癌的X线及CT影像诊断价值。方法:收集60例确诊为食管癌患者,对其实施CT检查以及X线钡餐检查。结果:早期患者20例,X线钡餐诊断阳性率65%,CT诊断阳性率10%。中期和晚期40例,X线钡餐阳性率97.5%,CT诊断阳性率100%。结论 :X线钡餐对食管癌患者各个时期均能够取得较好的诊断效果,但在中晚期诊断方面CT诊断更有优势。在对早期食管癌诊断中可以结合其他检查以提升检出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消化性溃疡患者应用超声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消化性溃疡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予以X线钡餐检查,观察组予以超声诊断,两组分别与胃镜活检结果进行比较,对比两组诊断的符合率。结果:超声诊断符合率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X线钡餐检查符合率82.93%,两种检查诊断符合率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超声检查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操作较为方便,无创,价格低等优势,在临床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析儿童寰枢关节半脱位的X线、CT及MR诊断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寰枢关节半脱位患儿选为研究对象,采用X线、CT及MR予以检查诊断,总结分析各检查手段的诊断结果。结果:80例患儿中,35例患儿选用X线检查,诊断呈阳性者11例,占有比率为31.4%;55例患儿选用CT检查,诊断呈阳性者22例,占有比率为40.0%;45例患儿选用MR检查,诊断呈阳性者32例,占有比率为71.1%。MR检查阳性率高于X线、CT检查,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寰枢关节半脱位的X线、CT及MR诊断效果均较高,其中MR检查诊断准确率更高,但成本比较高,在临床诊断中,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予以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讨论腹部X线平片和CT检查在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肠梗阻患者,男性26例,女性24例,平均43.5±11.5岁。通过与手术病理的对照,分析腹部CT和X线平片检查在判断有无肠梗阻及其类型、部位及病因的准确性。结果:在50例肠梗阻病例中,判断肠梗阻是否存在:CT检查诊断49例(98%),X线平片诊断41例(91.1%)(P0.05)。诊断肠梗阻部位:CT正确诊断45例(90%),X线平片正确诊断34例(68%)(P0.05)。判断肠梗阻类型:其中单纯机械性肠梗阻有36例,CT正确诊断33例(91.6%),X线平片正确诊断32例(88.8%)(P0.05);绞窄性肠梗阻有8例:CT正确诊断7例(87.5%),X线平片正确诊断诊断(12.5%)(P0.05);动力性肠梗阻有6例,CT正确诊断5例(83.3%),X线平片正确诊断4例(66.7%)(P0.05)。判断肠梗阻的病因:CT正确诊断45例(90%),X线平片正确诊断26例(52%)(P0.05)。结论:CT检查和腹部X线平片均能对肠梗阻是否存在做出准确判断,但是,相较于腹部X线平片,CT诊断肠梗阻部位、类型、病因方面准确率和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16排CT与腹部X线平片对肠梗阻诊断准确率。方法:将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68例行手术治疗的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检查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4例,CT组给予16排CT检查,X线组给予腹部X线平片检查。结果:CT组准确率为91.17%,优于X线组的79.4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组患者检测梗阻原因、梗阻部位、绞窄准确率分别为82.35%、91.17%、80.0%,明显优于X线组的67.64%、73.52%、5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16排CT检测诊断肠梗阻患者准确率明显高于腹部X线平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X线平片CT、MRI诊断颈椎病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今后临床诊治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X线平片和CT检查,42例行MRI检查。结果:7例患者行X线平片检查呈交感神经型颈椎,行CT、MRI检查呈椎动脉型颈椎;9例患者行X线平片检查呈脊髓型颈椎,行CT、MRI检查呈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或脊髓受压—移位—变形;6例患者行X线平片检查呈神经根型颈椎,行CT、MRI检查呈神经根受压—移位;6例患者行X线平片检查呈椎动脉型颈椎,行CT、MRI检查呈钩椎关节骨质增生、钩突肥大、横突孔变小—分隔;5例患者行X线平片检查呈食管型颈椎;27例患者行X线平片检查呈混合型颈椎。结论:CT、MRI检查对行X线平片诊断较难的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能进一步明确患者病情,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精确的诊断资料。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X线平片以及CT影像对于骨盆骨折患者的诊断效果。方法:收集25例我院收治的骨盆骨折患者,对所有患者实施X线平片以及CT影像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果。结果:CT影像在骨盆骨折的诊断效果方面明显的优于X线平片的诊断效果,所有差异为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骨盆骨折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使用CT影像能够更加准确的对于患者进行诊断,敏感性更高,在临床上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研究肠梗阻疾病通过腹部X线平片以及CT进行诊断的方法以及诊断价值,为临床疾病的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将我院在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所收治的通过手术以及临床证实,同时采取腹部X线平片和CT检查的肠梗阻患者资料60例开展回顾性分析,比较60例患者的腹部X线平片和CT检查诊断结果。结果:60例患者中肠套叠3例,肠肿瘤22例,结核性腹膜炎2例,肠粘连21例,麻痹性10例,粪石性2例;60例患者通过腹部X线平片得到诊断42例,诊断率为70.0%,通过CT诊断54例,诊断率为90.0%;肠梗阻疾病通过CT检查能够显示扩张肠袢以及萎陷肠断移行区,属于判断梗阻的可靠征象,针对绞窄性肠梗阻通过CT诊断优于X线平片诊断,两者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肠梗阻疾病通过CT诊断比腹部X线平片诊断存在更高的准确率以及诊断价值,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B超对膝关节病变诊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我院于2011年3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34例存在膝关节病变的患者做研究对象。将68个有病变的膝关节进行常规X线检查、B超检查,10位患者进行MR(磁共振成像检查),主要包括骨质酥松、骨赘形成、关节间隙变窄、髁间棘变尖、滑膜增厚、软骨病变、软骨下骨质破坏、半月板变性、韧带病变几方面。对比各项诊断结果。结果:X线检查与B超检查对比,各有优势,而MR检查与X线对比,虽然有些比X线检查结果敏感,但价格较高。结论:三个检查诊断各有优势,但B超有其独特的优势,能够更全面诊断出膝关节病变情况,不可替代。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CT与X线胸片诊断鉴别肺部良性肿瘤与肺癌的应用价值。方法:对院内120例疑似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病理活检或术后检查确诊良性肿瘤54例,肺癌66例。所有患者术前行CT与X线胸片放射检查,将病理活检结果作为标准,观察不同检查方式诊断符合率。结果:X线胸片检查符合率75.76%,CT诊断为90.91%;良性肿瘤X线胸片诊断符合率62.96%,小于CT检查的92.59%,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灵敏度90.91%,特异度92.59%,准确度91.67%;X线胸片检查灵敏度75.76%,特异度62.96%,准确度70.00%,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胸片诊断边缘不规则或分叶征、周围型孤立性结节状病灶、全肺或肺叶一侧不张等检出率均低于CT诊断结果,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X线胸片放射诊断方式对比,CT鉴别肺部良性肿瘤与肺癌的精准度及灵敏度更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X线在儿童肘部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68例肘部关节损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予以X线和CT诊断,其中单独予以X线诊断者为A组,单独予以CT诊断者为B组,X线与CT诊断者为C组,比较3组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A组与B组诊断符合率均明显低于C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X线对儿童肘部关节损伤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为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漏诊和误诊,可选择与CT联合诊断的方式予以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在肺部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年9月-2019年9月进行胸部X光检查的患者16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40例,采用普通X线片摄影技术)和实验组(840例,采用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收集分析两种拍摄技术的图像呈现效果和临床诊断情况。结果:实验组图像呈现效果和X线检查诊断符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部X光检查中,采用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能够有效提高肺部疾病的诊断符合率,有较高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