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基本方程及质量守衡原理,提出了用水平土柱测定非饱和土壤水分扩散率的一种新方法"瞬时剖面法",该法物理概念清楚、明了,试验过程易控制.在试验中采用γ透射法测定水平土柱土壤水分含量,用马氏瓶控制供水量,操作简便、易行.经实测对比分析,用该法所测的D(θ)值与用传统方法(Boltzmann变换法)所测值接近,表明该法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2.
推求Gardner-Russo持水曲线模型参数的简单入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朝望  薛绪掌  张仁铎 《水利学报》2006,37(9):1114-1121
本文基于水平一维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规律,推求了Gardner-Russo持水曲线模型参数,获得了水平一维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中累积入渗量、入渗率、湿润峰、入渗时间之间的理论关系。用模拟的结果进行拟合,其决定系数为 0.9969~0.9997。当获得土壤饱和体积含水率、初始体积含水率、残余体积含水率和土壤饱和导水率,基于这些理论关系实现了Gardner-Russo模型曲线特征参数的求解。利用数值模拟数据和实验数据检验该方法,将用此方法估计的参数值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并进行了模型中参数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所求得的参数有较高的精度,为土壤水分运动参数求解提供了一种简单的土壤水分瞬时入渗法。  相似文献   

3.
水平土柱入渗法测定土壤导水率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提出一种用水平土柱入渗测定土壤水分运动参数——导水率的方法,其原理基于土壤水动力学已有的理论基础,通过测得的土壤吸渗率与作用水头的关系,便可求出土壤的饱和导水率K_s和非饱和导水率K(ψ),本方法概念明确,仪器设备简单,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4.
土壤导水参数的温度效应及其数学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非饱和土壤导水参数包括土壤水分特征曲线h(θ),土壤水分扩散率D(θ)及土壤非饱和导水率K(θ)的温度效应进行了定量研究,在此基础表面张力--粘滞流理论(STVF),G(θ)因子函数及Philip理论对其温度效应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对用理论模式计算结果与实浊数据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通过水平土柱渗吸法测定杨陵土的水动力弥散系数表明,对于低浓度盐溶液水平土柱入渗土,实测的土壤水分扩散率和水动力弥散系数,规律性较好.且有较好的重现性。理论分析是正确的,说明用此法测定土的水动力弥散系数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水力扩散度是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转化规律的研究、农田土壤水分预测预报、区域水盐运动规律的研究等,它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参数。介绍了水平土柱法测定土壤水力扩散度的实验方法、实验装置和实验步骤,并对某区土样详细记录了试验的全过程和结论数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7.
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数值模拟研究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土壤水是地表水和地下水联系的纽带,在水循环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和农业、水文、环境等领域有着密切关系。本文从土壤水分运动机理出发,评述了国内外水力参数取值方法和数值模拟的研究动态,对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数值模拟传统的有限元和有限差分研究方法进行了综合分析,并讨论了两种改进的数值计算方法——有限元质量集中法和有限体积法。本文认为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的数值模拟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对土壤水分运动较为复杂的情况仍然手段有限,该领域的研究工作有待继续深化。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室内水平土柱入渗试验和野外垂直入渗试验来测定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的方法,并对由黄土的粒度组成来推求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的计算方法做了介绍。这些方法对于用数学模型预报农田及流域土壤水分状况,正确地确定土壤水分运动参数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2004年以来,全省推广控灌(系指水稻控制土壤水分灌溉)。1996年引进“控灌”消化吸收试验至今,就黑龙江省近年来水稻栽培现状而言,笔者认为很难全程推广“控灌”。因为在没有改变栽培与耕作方式的情况下,一些生产用水还应以水层管理(如泡田、整地、除草、施肥、防寒、保温等为主),只能阶段性进行控制土壤水分灌溉(干湿交替灌溉),可简称为“间控”。进行“问控”节水灌溉,灌溉上限以10—20mm水层为标准,下限以10~20kPa(土壤吸水力)为标准。上限以保证灌溉后土壤能饱和,且使耗水多或需水高峰时,保证灌溉周期约5天左右,而不歪太短和难以操作。下限是满足水稻各生育期最低土壤水分限制,不仅可达到节水目的,而且不会影响水稻生长发育。这两个标准可以分别用水尺和测水笔现场测视,结合感官标准(视田面陷脚和干裂程度)进行灌溉控制。改变以推广土壤水分相对饱和含水量标准控制,可减少很多实际麻烦与不便。采用相对饱和含水量(60名-100名),需要做很多前期土壤与土壤水分动态测定工作(土壤容重.土壤体积或蕾量含水量等)。  相似文献   

10.
GIN灌浆法     
近年来,国外(主要在欧洲)发展起一种新的灌浆方法,即灌浆强度值法(GtrsltIntesityNtnnber,简称GIN工法)。该法由瑞士G·隆巴迪(LrsYlbardi)等人在(用“灌浆强度值”方法设计和控制灌浆工③一文中推出。GIN含义为单位孔段上灌浆所消耗的能量等于最终灌浆压力(P)和单位段长自注浆液体积(V)的乘积(PV),即为灌浆强度值GIN。灌浆时保持各灌浆孔凤GIN为常数,实施时可采用灌浆压力上限P_和注入量的上限V一乘积P_·Vall络线控制,便可形成一道均匀的帷幕。与传统的灌浆方法相比,GIN#浆法有下列特点;1、整个灌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