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论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了润滑油循环率对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工作性能的影响。为了确保实验分析的准确性,测试系统采用了双油分的装置,使排气后的制冷剂和润滑油尽量完全分离,制冷剂以纯冷媒的形式再次进入压缩机的吸气。实验中采用Sanyo某型号压缩机进行测试,其结果表明润滑油循环率随着压缩机注油量的增加而增加,油循环率对压缩机的制冷量、功率、COP以及排气温度均有影响,较低的油循环率使得压缩机具有较高的制冷量和COP,同时排气温度也比较高,较高油循环率则使压缩机的制冷量和COP下降。因此一定要选择与压缩机相匹配的注油量,控制油循环率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这样既能使润滑油起到有效的润滑作用,保证压缩机正常工作,又能使压缩机获得最佳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2.
制冷压缩机变工况运行的热力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制冷系统在实际运行时其工作状况是大幅度变化的,针对压缩机变工况运行时机理模型难以全面反映实际运行的复杂凼素而造成精度不高问题,依据变质量系统热力学理论,采用机理分析和实验拟合相结合的灰箱方法,将控制模型中的主要参数多项式化,提出制冷压缩机的主要热力性能(制冷量和功耗)与热力参数(吸气和排气压力)之间的模型结构和定量关系.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测试结果的吻合性较好,证明了该定量关系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无油线性压缩机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效率高和寿命长等优点,在航空航天热控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针对实验室研制的无油线性压缩机进行变容量制冷性能研究,分析行程和余隙容积变化对压缩机的制冷性能受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冷凝温度为48℃,蒸发温度为10℃,热沉温度维持15℃,行程从6.5 mm增加到8.9 mm时,压缩机的制冷量会随行程的增大而增大。在行程为8.9 mm时,最大制冷量为180 W;系统的COP和压缩效率会随着行程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在行程为7.9 mm时,具有最高COP和压缩效率,分别为1.78%和30.6%。在冷凝温度为55℃,蒸发温度为10℃,热沉温度稳定在15℃,系统的余隙长度从0.1 mm增加到1.1 mm时,随着余隙长度的增加,压缩机的制冷量、COP和压缩效率会逐渐降低。电机效率会随着余隙容积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在余隙长度为0.9 mm时,电机效率为78.4%。  相似文献   

4.
对于中小冷量的水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罗茨式压缩机为较理想的机型。为改善压缩机的工作过程,特别是降低其排气温度,提出了带中间补气的罗茨压缩机制冷系统。利用变质量系统热力学原理,建立了带补气的罗茨压缩机工作过程的数学模型,着重分析补气量对压缩机容积效率、排气温度及轴功率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补气质量比为相应工况下最大值时,罗茨压缩机具有最高的容积效率,同时排气温度最低,轴功率最小。相关结论可用于指导水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的开发及设计。  相似文献   

5.
经济器补气压力对双螺杆制冷压缩机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制冷系统中使用经济器提高了系统制冷量,但由于中间补气使压缩机耗功增加,制冷系统的COP并不会随制冷量成正比增长,其增长幅度依赖于补气压力、补气孔口位置等参数。通过实测补气工况下双螺杆制冷压缩机的P—V图,分析了不同补气压力下压缩机的热力过程特征,研究了补气压力对双螺杆制冷压缩机性能及COP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压缩机工作腔内气体压力在开始补气时会大幅上升,随后上升幅度逐渐变缓甚至略有下降,压缩机效率和系统COP随补气压力的上升出现先升后降的趋势,结果,存在一个最佳补气压力使制冷系统的COP增加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6.
双螺杆制冷压缩机由于其独特的优势已广泛应用于热泵产品中。针对风冷热泵用双螺杆制冷压缩机在反循环除霜过程中的性能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进行反循环除霜时对压缩机的冲击比较大,压缩机排气压力急剧下降到0.65 MPa才逐渐上升,而吸气压力先直线上升,接着快速下降,甚至到0.1 MPa,然后才逐步上升,并和排气压力一样出现了较为强烈的波动;压缩机功率出现了类似排气压力的变化趋势;吸、排气温度的变化则缓和许多,排气温度先是由90℃下降到75℃,然后逐渐上高,最高至100℃左右,然后下降并逐渐趋于稳定,而吸气温度先升高并保持一段时间,然后逐渐下降;系统制热量逐渐下降,随后向循环水提供冷量,随着制冷工况的进行,供冷量先增加后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对反循环除霜对制冷压缩机影响的研究为提高风冷热泵中压缩机的可靠性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焓差法原理为基础,利用焓差室搭建汽车空调压缩机试验台架,通过控制系统制冷剂侧、水侧和空气侧相应参数,对相应工况下某型压缩机转速及回油率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型压缩机在800rpm~1100rpm转速下,回油率为5.5%时即可保证压缩机排气温度低于90℃,且在此区间内增大压缩机转速能够提高系统制冷量,并...  相似文献   

8.
汽车空调用压缩机变转速工况容积效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变转速工况下进行了压缩机的性能实验,分析了容积系数、压力系数、温度系数和泄漏系数对容积效率的影响以及它们各自在变转速工况下的定义式。容积系数主要与压缩机的结构尺寸和吸、排气压力比有关,压力比的变化对容积系数构成以多变膨胀指数为幂的指数影响;转速变化对压力系数构成二次影响;温度系数和泄漏系数同时受到与压力比和转速的影响。以压缩机的吸、排气压力比和转速为变量,用实验数据拟合了压缩机的容积效率,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的平均误差在5%以内,拟合公式具有一定的可信度,适合在压力比为2-10的范围内使用。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供相关人员在进行压缩机的设计和测试时参考。  相似文献   

9.
吸气过热度对滚动转子压缩机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第二制冷剂量热器法压缩机性能测试台,研究了吸气过热度(包括负过热度)对滚动转子压缩机(使用R22)质量流量和输入功率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吸气压力和排气压力下,当正吸气过热度时,滚动转子压缩机质量流量只需修正吸气密度变化的影响即可;而当负吸气过热度(吸气带液)时,还应修正容积效率减小的影响.同时,滚动转子压缩机的输入功率几乎不随吸气过热度变化.实验为滚动转子压缩机10系数多项式性能模型的吸气过热度修正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11.
建立了基于吸附-再吸附原理和内部回热技术的双效双重热化学吸附制冷实验系统,对其可行性及工作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测试结果表明:双效双重热化学吸附制冷热力循环技术用于制冷空调领域是完全可行的,在每次循环过程中由外界热源输入一次高温解吸热可实现四次冷量输出;当采用NiCl2为高温盐吸附剂、MnCl2为中温盐吸附剂、BaCl2为低温盐吸附剂、NH3为制冷剂时,在加热温度为265℃、制冷温度为15℃、冷却温度为30℃的工况下,双效双重热化学吸附制冷循环的COP达到1.1。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吸附制冷阶段和再吸附制冷阶段冷量输出过程的制冷功率变化特性,发现再吸附过程吸附反应强于吸附反应。  相似文献   

12.
回热器对制冷循环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回热器对理论制冷循环性能的影响,考虑了制冷剂质量流量变化和压力损失时的影响,推导出了回热器对制冷循环性能影响的理论计算方法.并计算出了R22、R134a等常用制冷剂及替代制冷剂在标准工况下回热器对理论制冷循环性能的影响,对工程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R32+R134a/DMF作为工质的自行复叠吸收制冷循环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自行复叠吸收制冷(ACAR)循环的数学物理模型,以R32+R1Ma/DMF作为工质,对循环性能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制冷剂成分、发生温度、冷凝温度及吸收温度等的变化对系统性能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风幕特性对立式低温陈列柜运行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风幕特性的好坏对敞开式制冷陈列柜性能影响很大.通过改变风幕的层数和各层风幕的送风速度,实验测试陈列柜运行期间柜内各层搁架上的瞬态温度值,来研究低温陈列柜内温度的变化和分布情况.研究表明,对于立式敞开式低温陈列柜采用三层风幕的结构是必要的,合理选配各层风幕的送风速度可使柜性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5.
热源温度对回热式室温磁Ericsson制冷循环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分子场理论和磁系统热力学知识,分析了回热式室温磁Ericsson制冷循环中热量和磁熵的关系,重点研究了热源温度对铁磁质磁Ericsson制冷循环性能的影响.利用典型室温磁制冷材料Gd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到以下结论:居里点附近是循环中的重要转折点,TL低于居里点会出现△Q<0的情况,一旦高于居里点则只有△Q>0的情况;TL越高对应的高温热源最大值THmax越高;相同高、低温热源条件下,磁场越大COP变化率越小.  相似文献   

16.
基于回热式不可逆布雷顿制冷循环模型,导出循环的制冷率、性能系数和输入功率等一些重要性能参数的一般表达式及制冷率和性能系数之间优化关系所满足的方程,研究回热和各种不可逆性对其优化性能的影响,讨论了循环的优化运行区间及其性能界限,确定了最佳传热面积。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设计参数对循环的制冷率、性能系数和输入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针对H407C三元混合工质的非共沸特性,在组分分离实验台上进行了相应的分离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分离器在不同的加热功率下的分离效果不同;经过组分分离实验,R407C的组分有明显的改变,并且在一定的实验工况下可以得到较好的分离效果。经分离后,轻、重组分最高比例可达48.71%和98.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