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宋代景德镇青白瓷的历史分期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瓷之母国,青白瓷是瓷之母国的一朵奇葩,青白瓷是宋代六大瓷系之一,以景德镇窑为代表,其釉色介于青白之间,青中闪白,白中显青,故名。宋代是青白瓷的辉煌时期。考古发掘资料表明,目前已在国内十多个省,近150个县和国外20多个国家或地区出土了宋代青白瓷。景德镇从宋代生产青白瓷以后便声名鹤起,为天下所注目。宋真宗将青白瓷定为贡品,并以其“景德”年号(公元1004-~1007年)命名此地,使天下皆知有“景德镇”。因此可以说,青白瓷是景德镇成为世界瓷都的起点,在中国乃至世界制瓷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宋代景德镇青白瓷以其独具魅力的釉色、造型和纹饰之美而享誉天下,具有鲜明而突出的美学特征。其美学特征的形成主要是在宋代儒道释思想的影响下而形成的,同时亦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陈雨前 《陶瓷学报》2007,28(4):308-315
宋代景德镇青白瓷具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特点,而宋代的政治方针、哲学思想、宗教思想、文人审美和书画意趣等多方面的综合影响,正是形成宋代景德镇青白瓷审美风格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4.
宋代是一个"瓷的时代",宋代景德镇青白瓷的釉色所体现的艺术特色即是这"瓷器时代"的特征.它是宋瓷"雅"的代表,它所承载的美学品格是宋瓷审美的最高境界和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5.
罗二平  陈雨前 《中国陶瓷》2007,43(12):102-106
宋代青白瓷,以景德镇所产为代表。本文从青白瓷的名称和来历入手,简要概述了唐及唐以前景德镇的制瓷情况。通过对五代、宋两个时期景德镇瓷器的器物形制、呈色及其装饰风格、胎、釉原料的科技测试结果和装烧工艺等方面的考察,结合出土文物的考证,考察与探讨了宋代景德镇青白瓷是五代白瓷合乎历史逻辑的产物,也是其自身发展演变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7.
张菁  刘永红 《中国陶瓷》2013,(3):34-35,55
宋代景德镇成功创烧青白瓷并成为宋代影响最大的窑系之一,青白瓷的兴起与景德镇的得名互为因果,青白瓷的兴起奠定了景德镇成为"瓷都"的基础,为景德镇发展成为"瓷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陈雨前 《陶瓷学报》2006,27(3):296-303
元代景德镇青白瓷是对宋代的继承和发展。本文对宋代景德镇青白瓷在元代的流变情况以及对宋、元时期景德镇青白瓷在胎釉、装烧、装饰、造型等方面的不同特征,作了较为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陈雨前  朱浙安 《中国陶瓷》2006,42(12):58-62
青白瓷的兴起缘于玉器的减少,“尚玉”是宋代景德镇青白瓷追求的审美境界,青白瓷“尚玉”意蕴与“崇青”的色彩崇尚都缘于“如玉”之美四个方面。论述了宋代景德镇青白瓷“尚玉”的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10.
宋代广西的青白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1.
瓷盒是景德镇宋代青白瓷中的代表产品之一,在宋代瓷盒中处于优势地位,在造型和装饰等方面显示出鲜明而突出的特色。景德镇宋代青白瓷盒的兴盛局面是在当时经济、贸易、文化、宗教、战争等各种因素共同推动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12.
早在汉代,景德镇的先民们就依山建窑,采木为薪,始烧陶器。到了唐代,镇民陶玉、霍仲初烧制“假玉器”进御于朝,才始有冠名“陶窑”、“霍窑”之私人窑场。但是,至今仍未找到“陶窑”、“霍窑”的窑址。其窑器若何对今人来说是个“谜”。五代(南唐)时期,镇内有窑18处,但规模均较小窑址遗物堆积都不厚,  相似文献   

13.
杨冰  舒进 《景德镇陶瓷》2010,20(3):33-33,32
一、景德镇受微州版画影响的地理条件 景德镇地处江西的东北部,是一个比较偏僻、闭塞的地区。景德镇与徽州交界,北面是安徽的祁门县,东北是安徽的休宁县,西北是安徽的东至县,彼此相邻而居。景德镇和古徽州均属于丘陵地带,城区及农村在群山环绕的小笳地中,周围群山环峙。景德镇境内有昌江,徽州境内有新安江。而景德镇最主要的河流昌江就是源于安徽的祁门,下接鄱阳湖入长江,它们血脉相连。  相似文献   

14.
宋代是文人当道的时代,文人士大夫的"尚玉"审美情趣代表了社会审美的主流趋向。在青白玉稀缺的情况下,青白瓷应运而生。宋代青白瓷的釉质具有如玉般的美感,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并且深受宋代各阶层人士的喜爱。  相似文献   

15.
16.
繁昌窑作为目前已发掘的最早大规模专烧青白瓷的窑场,在皖南青瓷群中崛起,并以优良的瓷质率先成为南方青白瓷的早期生产中心,引起陶瓷考古界的重视。首先,它是新兴的陶瓷品种,却在短时间内打开了南方市场;其次,无征兆的崛起,与一般南方瓷窑青白瓷生产过渡规律有别,这应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南唐国的政府行为直接相关;再次,其制瓷工艺与技术源流应是在皖南青瓷发展的技术基础上,融入北方先进的烧制工艺和技术,是南北瓷业技术交融产生的新品种。作为早期的青白瓷生产中心,繁昌窑青白瓷的制瓷工艺及技术来源对研究青白瓷起源、青白瓷的早期烧造历史及南北方制瓷技艺交流等都具有重要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7.
孟树锋 《中华手工》2004,(2):114-119
今天,对于具有工艺美术性质的陶瓷制品或者一件纯艺术陶瓷的作品来说,其成因是瓷或陶、色料、釉料、毛笔、刀签和其他辅助工具与材料的组合,其技术是作者利用这些基本条件的运作方法,其艺术便是作者采取的发挥形式与展现的意境风格.  相似文献   

18.
占晓初 《中国陶瓷》2006,42(7):75-76
元代青花是中国陶瓷装饰史上的里程碑,虽然在此之前,长沙铜官窑、磁州窑、耀州窑,还有江西吉州窑都在瓷器上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图案装饰,但都无法与元代青花相提并论。景德镇元代青花造型硕大,说明其烧造工艺先进一发明了“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气势磅礴的绘画题材,飘逸的绘画风格无不体现中国水墨画的韵味,反映了元代青花绘制水平可谓历代之冠,高水平的文人画风是此后历代官窑制品都无法企及的。关于这一点原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张汀先生和中国美术学院熊廖先生有专门论述。由于元代青花的研究起步较晚,可以找到的实物很少,建国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叶佩兰先生和上海的朱裕平先生都曾经以专著的形式论述元代青花填补了元青花的许多研究空白。对世人学习元青花了解元青花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留下了许多遗憾。例如,到底生产进口料大器的作坊是只有湖田窑吗?伊斯兰文化对景德镇元青花的影响到底有多大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随着近两年景德镇市政建设力度加大,新的窑址不断出现,对我们全面了解景德镇元代青花的生产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对传统的元代青花的研究进行一些有益的补充,对一些错误的地方进行修正,也许对于置镇千年的瓷都来说,似乎是一份小小的礼物。  相似文献   

19.
熊金荣 《陶瓷学报》2012,33(2):255-260
本文对十七世纪景德镇瓷器装饰的博古纹图案进行了溯源,并对这种纹饰流行的原因深入了分析。认为一方面它是以明中晚期"博古图"卷轴画为粉本,再加上文人参与民窑陶瓷产品的生产设计,这都使得这种装饰图案拥有了明显的文人意趣。由于这种博古图案装饰迎合了时人追求的风雅情趣,使其成为十七世纪陶瓷装饰中流行的纹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