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大型商场中空调所消耗的电能是相当可观的,空调热负荷高峰出现时也是电负荷的高峰,对空调耗电量的控制就等于对总量的控制。采用冰蓄冰系统空调,可以全部或部分转移制冷设备的运行时间,相当于把难以储存的电能实现了储存,这样就可以减小用户变配电设备的容量,减小制冷设备的容量,提高设备的利用率,节省一次投资费用,更重要的是改善了电网的峰谷负荷差,充分提高了电厂的效率,间接改善大气环境污染,随着国家电费政策向峰谷电价的倾斜,业主将会在运行费用上得到可观的实惠。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社区负荷在夏季高峰时段偏高,峰谷差较大的问题,通过调用需求响应资源对社区负荷进行调控.主要研究社区能源平台中的可控电力负荷(居民、商业)调度策略,重点分析电动汽车和空调这两类负荷,在满足用户舒适度的前提下,构建用电成本最低与社区负荷峰谷差最小的多目标负荷优化调度模型.其中对居民变频空调和商业中央空调分别采取温控和轮控调控方式,电动汽车则采取有序充电模式,并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对电动汽车、空调负荷以及储能设备的合理调控,可以明显地降低用户的用电成本,改善社区负荷曲线特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建筑能源系统负荷多样,导致电网波动和负荷峰谷差日益增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柔性负荷与建筑多能源系统的电网峰谷调剂算法,以实现多能源系统联合参与的电网峰谷调节.该算法通过构建储能设备和空调系统的功率模型,来建立多能源系统负荷与功率优化的电网峰谷调节目标函数.同时,针对电网峰谷调节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以求解该目标函数实现电网的峰谷调节.仿真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优于单纯使用储能设备和空调系统的电网峰谷调节方法,能够显著提高负荷的平滑度与能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冰蓄冷空调系统可以平衡电网压力,达到"移峰填谷"的作用,为了推广冰蓄冷空调的使用,提高系统的经济效益和节能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建立冰蓄冷空调系统的运行模型,表示出冰蓄冷空调系统的日运行费用和日运行能耗.通过TRNSYS软件对目标建筑的模拟得到目标建筑冷负荷.依据目标建筑冷负荷,设定系统制冷主机每小时的荷载率,建立冰蓄冷空调系统节能、经济运行的多目标函数模型,并使用粒子群算法对模型求解得到系统优化运行参数.通过实例分析:与现阶段的运行策略相比较,使用得到的优化运行参数指导系统运行可以为用户节约10.2%的运行费用,同时可以降低15.2%的电能损失.  相似文献   

5.
空调房间和建筑设计冷负荷的节能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出了在空调房间末端冷量可调的空调系统,对制冷容量选择具有很大影响的室内冷负荷应当以空调建筑中所有房间逐时冷负荷的综合量大值为依据,并以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为例,就空调房间设计冷负荷和建筑设计冷负在空调工程中的应用提出了具体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
以地源热泵-水蓄能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对系统采用优化控制策略,通过综合负荷变化、峰谷电价、机组容量及蓄能容量等因素建立数学模型,求解得出的优化控制策略相比于主机优先和蓄能优先,运行费用分别减少15.92%和3.58%;相比蓄能优先转移高峰用电量提高55.07%;相比主机优先蓄冷率提高39.2%.可见采用优化控制策略可在满足日运行费用最低的条件下有效转移高峰用电,减少电网负担.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夏季空调降温负荷的分析,找出负荷增长的原因,为降低其快速增长提供依据,达到缩小地区电网夏季负荷峰谷差、提高用电负荷率和改善电网负荷特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一单层建筑面积为2 000m2的两层工厂进行了降温系统方案设计。计算了厂房冷负荷,提出了3种降温系统方案,估算了设备投资及运行费用,通过对比最终选用深井水+空调机组联合冷却降温方案。采用深井水+空调机组联合冷却降温比采用普通商用蒸汽压缩式制冷空调+螺杆空调机降温设备投资约低86.2%,比整体采用螺杆机组降温设备投资低4.6%;在年运行费用方面比采用普通商用蒸汽压缩式制冷空调+螺杆空调机降温约低47.9%,比整体采用螺杆机组降温低10.5%。  相似文献   

9.
在冷库设计过程中,冷库热负荷Qa是配置制冷设备的主要依据。对于果蔬保鲜冷库,货物热Q2通常占到高峰热负荷的50%~60%。地域环境温度的差异、进货时限的长短、进货时机的早晚、货物品种不同等因素的影响,会对其计算结果造成很大的差异。详细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恰当地确定设计条件,提高Q2的计算精准度,对减少制冷设备投资,节能降耗,降低运转费用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叙述了某地铁站节能省电的方案,在地铁公共区采用冰蓄冷空调系统.从而达到了减少装机容量,实现了城市电网削峰填谷的目的,并以经济核算的科学方式;在电价低谷段时蓄冰,电价高峰段时融冰释冷,电价平段时使用制冷机制冷.同时介绍了此方案的空调负荷计算,设备选型,冰蓄冷系统的经济核算和热回收等内容.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年度最大负荷预测准确度,更好地服务电网公司电网规划与运行科学精准管理,结合最大负荷可分解特性,文章将年度最大负荷分解为基础负荷和空调负荷;并从经济增长、城镇化进程、居民与服务业需求、气象和电网供电能力5个维度系统总结了基础负荷和空调负荷共计11个影响因素指标,构建了基于多维度与主成分分析的年最大负荷分解预测模型。安徽省某地市的实例表明,文章提出的年最大负荷分解预测模型由于综合考虑了分类负荷特性及其多维度影响因素,预测准确率高,可作为电力市场分析预测和电网规划人员开展年度最大负荷预测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交流电路中,用电设备大多属感性负载,因此,功率因素不高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感性负载的存在.提高负载的功率因素能使发、配电设备得到充分利用,同时能减少线路及发、配电设备内部的功率损失,用适当的电容器和负裁并联,可以提高功率因素.由于感性负载和并联电容内阻抗参数随着它们取值大小而变化,直接影响着功率因素值.章通过容抗Xc和容电阻Rc随电容C的变化关系,分析了并联补偿内参数变化对功率因素的定量影响.并提出了修正措施.  相似文献   

13.
编制了单元式空调机制冷循环的热的热力性能计算程序,并对采用环境可接受的HFC类替代工质的单元式空调机的热力性能作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HFC-134a作为制冷工质的单元式空调机其制冷性能会达到 或超过采用R22的单元式空气调节机。  相似文献   

14.
对直接膨胀式地源热泵的运行工况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直接膨胀式地源热泵压缩机不能直接按名义工况的制冷量或制热量来选型,而是在考虑冷热负荷不同的地区特性,以全年主要的运行工况为选型依据.夏季单U埋地换热器的出口温度按全年平均空气温度加上5~8℃来设计;冷凝温度按全年平均空气温度加上11~ 13℃来确定;蒸发温度按标准空气源热泵(AHRI)的名义工况7.2℃来确定.  相似文献   

15.
含脂酸类相变材料的相变墙板热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进行含脂酸类PCM的相变墙板的热性能分析,探讨其热性能对减少建筑能耗,降低空调负荷的可能性.方法在充分考虑北方地区夏季昼夜的气候条件和国家节约用电的峰谷电价差政策的基础上,利用DSC进行相变储能材料性能测试与分析,优选出两种脂酸类相变材料,制成相变储能墙板,分析其热特性.结果确定了两种分别适合于北方寒冷地区夏、冬季节应用的脂酸类PCM混合物,它们的相变温度在北方地区实际室内空调设计温度范围内,具有很高的相变潜热,把相应的PCM溶入石膏板后具有较高的相变潜热,为充分利用北方地区夏季的夜间自然冷风和峰谷电价差政策提供了先决条件.结论相变墙板不但起到移峰填谷、减少建筑能耗、降低空调负荷、提高经济效益等作用,而且还会大大改善房间的舒适度,为北方地区的空调发展开辟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以一次泵空调冷水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其水力特性与节能方式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末端为空调机的一次泵水系统易出现大温差小流量的情况,而末端为空调机与风机盘管组合形式的系统易出现小温差大流量情况。在冷负荷减少时,为更好的确保一次泵空调冷水系统节能运行,采用定水量系统调节冷水机组出口水温时应减少水系统的旁通水量;采用水泵变频调节且水泵所占空调水系统能耗比大于0.3,当系统的水力特性越接近末端为空调机形式的水力特性时,采用水泵变频调节效果越好(节能率大于10%)。在采用调节冷水机出水温度和变频调节冷水量匹配冷负荷时,冷水过量情况仍然存在,需旁通水量,水泵定频和变频时,可分别根据单台冷水机水流量的1.2~1.8、0.2~1倍来选择旁通管径。  相似文献   

17.
客车车室气密性和空调风量综合试验装置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客车车室气密性和车用空调风量综合试验装置的原理.在测量汽车车厢密封性时,通过鼓风机向车室送入一定流量的气体,并用压力传感器记录密闭车厢内的压力变化,绘制出气体流量一压力的特性曲线,以此评价车厢的密封性,并且,装置能在空调装车状态下检测空调实际运行环境下的风量.运用不同流体机械装置串联理论,使整个装置达到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8.
商业综合体由于在内部空间结构、功能及人员行为方面的复杂性,其负荷特征、空调运行及室内环境等状况复杂,冷站设计及节能优化需要结合自身特点。首先,针对商业综合体分析其空调使用需求特征,通过室内热湿环境实测分析,发现室内环境较传统商业建筑波动较大,不同业态室内环境有显著差异。其次,通过冷站实际运行工况分析其能耗特征、供冷系统运行模式及问题,发现商业综合体冷负荷稳定、冷站运行时间长、冷机设计容量普遍存在过大的问题。最后,利用DeST软件对两类典型空间分布(环绕型、中庭型)的商业综合体建立模型,分析不同区域、不同时间段的负荷特征,并根据业态负荷或时间负荷特征对冷源设计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和对比,发现按照业态负荷特征对体量大、业态布局分散且各业态负荷差异大的商业综合体进行冷源设计对冷站节能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