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欧共体核事故后果评价研究及其程序系统的引进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欧共体核事故后果评价研究计划所取得的主要成果,主要包括大气扩散模式,辐射剂量和健康效应主评价模式以及应急干预措施经济代价评估模式等;描述了MARIA研究计划的后果评价程序系统COSYMA的结构和功能。最后简要介绍了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在COSYMA程序系统的应用开发方向所进行的有关研究。  相似文献   

2.
回顾了国内外在核事故后果评价领域开展的概率风险评价、实时后果评价、事故后的后果评价技术与方法研究的发展历程,对后果评价研究在大气弥散模型的要求与发展、利用环境监测数据估算源项、食物链模型与事故季节性、剂量估算与防护措施、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小尺度)响应、决策支持技术以及放射性物质长距离迁移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讨论与分析。近年来,随着我国核能事业的迅猛发展,需要加强和发展核事故与突发事件的后果评价和应急响应技术。  相似文献   

3.
核事故后果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了国内外在核事故后果评价领域开展的概率风险评价、实时后果评价、事故后的后果评价技术与方法研究的发展历程,对后果评价研究在大气弥散模型的要求与发展、利用环境监测数据估算源项、食物链模型与事故季节性、剂量估算与防护措施、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小尺度)响应、决策支持技术以及放射性物质长距离迁移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讨论与分析。近年来,随着我国核能事业的迅猛发展,需要加强和发展核事故与突发事件的后果评价和应急响应技术。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核电站核事故场外后果预测评价系统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田钢  王醒宇 《辐射防护》2001,21(4):208-212,218
广东省核电站核事故场外后果预测评价系统(GNARD2.0)是一个核电站事故场外辅助决策计算机软件系统,该系统具有在线和实时评价和预测事故后果的能力,能够计算风场,放射性物质浓度和剂量,进而给出超过干预水平的区域及区域内的人口,应急设施等信息,并能对应急防护行动实施进程进行模拟和计算,得出可防止剂量以评价行动的有效程度,本文简要介绍了该系统的软硬件组成和后果评价模式,总结了系统开发经验,并对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国内核设施事故后果评价技术现状及相关系统的功能特征,研究部队核事故后果评价技术的发展情况,比较两者在评价技术方法和功能模式上的异同点。在此基础上,针对前期研制的一种适用于部队核事故后果评价的软件系统,在功能组成、开发应用和优化升级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为部队核武器事故后果评价技术发展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6.
CRACBJ 是用于广东大亚湾核电站概率安全评价潜在事故厂外后果和风险分析的计算程序,是在 CRAC2 的基础上修改而成。本文介绍了修改的目的、主要的修改内容和用于大亚湾厂址的适宜性,同时介绍了 CRACBJ 和 CRAC2 的 VAX 机版本。  相似文献   

7.
核事故后果评价中剂量与干预评估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田湾核电站事故场外后果评价系统TW-NAOCAS中的剂量与干预模块为例,介绍核事故后果评价中的剂量与早期干预评估模式及一个算例.剂量估算模式主要给出估算潜在剂量、正常生活剂量与事故释放后2天的预期剂量的模式;干预措施评估模式主要涉及相应于设计基准事故(DBA)与超设计基准事故(BDBA)的各类干预措施(隐蔽2天、撤离7天、服碘片)的可避免剂量的估算模式,此中考虑了撤离途径的附加剂量.最后介绍了程序验证与实例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8.
境外核事故放射性后果评价软件(RADCON)将区域气象数值预报和中长距离放射性污染物迁移放射性后果评价集成为一体,可用于模拟全球不同位置释放的放射性污染物的中、长距离输送和扩散及辐射剂量后果。本文介绍了RADCON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并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核事故为例进行了应用实例分析,给出了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大气释放量最高的3月15—16日期间的长距离输送和扩散及其辐射剂量分布的模拟结果。结果表明,RADCON系统能够较真实地反映释放的放射性核素在环境中的迁移趋势和扩散的时空分布,可为应急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核舰船核事故舱室辐射后果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核舰船的设计特点和实际运行经验,分析了核事故时放射性核素由核反应堆舱(以下简称堆舱)向其他舱室的传输途径及在各舱室中的分布,给出了放射性素活度和人员剂量的估算方法,计算了核事故情况下各舱室的辐射水平和人员的受照剂量,后果评价表明,设计基准事故时,各舱室辐射后果较轻,人员剂量没有超过有关标准规定的剂量限值,严重事故时,堆舱邻舱辐射后果严重,人员剂量超过有关标准规定的剂量限值。  相似文献   

10.
东日本的大地震引发的海啸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严重核事故,引起了国内外社会广泛关注。对此次核事故放射性源项和事故所致后果进行了大致评价与预测。与后续事故发展情况相比较,本文评价工作从整体上把握了事故规模及其所致后果。  相似文献   

11.
田湾核电站场外事故后果评价系统--TW-NAOCA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田湾核电站早期应急的需要,开发了一套核事故场外后果实时评价计算机系统软件(TW-NAOCAS)。该系统设计为一个连接多种模型(数据预处理、风场预测、大气弥散、剂量估算和干预与防护对策评估)和数据库的综合系统。本文对该系统进行介绍,并通过模式比对,对系统物理模型有效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采用的物理模型和运行设计是有效而可靠的。  相似文献   

12.
核事故后果的计算机评价模式现状与新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 2 0年来 ,核事故后果评价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本文简要综述了 IRPA-1 0会议“核事故及其辐射”专题的内容。因为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对环境和人的影响深远 ,所以首先介绍了事故后较长时期内环境污染和健康效应的调查及数据收集工作。重点介绍了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的 3个事故应急评价与决策支持系统 :RODOS、WSPEEDI、ARAC的基本功能和新动向 ,强调了先进计算机技术在后果评价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陆地食物链和剂量模块(FDMT)是RODOS系统的一部分。本文重点介绍FDMT模块的要点,并从进一步拓宽RODOS 3.0-C的系统功能出发,对构建我国核应急后果评价的食入剂量模块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准确评估小型动力堆海上严重核事故后释放的气载核素造成的海洋放射性污染水平,以小型动力堆断电诱发的严重核事故为例,建立核素在大气和海洋中扩散的计算模型,计算事故后大气和海洋中137Cs的放射性污染水平,并分析了气载核素释放高度、大气稳定度对沉降核素海洋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释放高度下,源下风轴线上表层海水中核素的时间积分浓度随下风向距离的增大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规律;在离源一定距离内,释放位置越高,表层海水中核素的时间积分浓度越小;在离源一定距离外,大气越不稳定,表层海水中核素的时间积分浓度越小。  相似文献   

15.
杨玲 《核安全》2011,(1):53-55
事故评价是核电厂应急状态下进行防护行动决策的重要技术基础.事故评价包括事故状态评价和事故后果评价两个方面.本文主要介绍事故状态评价技术在核事故应急决策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针对原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在核应急区人群中产生的心理影响,提出了一个心理学范畴的概念——“切尔诺贝利阴影”,分析了其成因及“阴影”下应急区内社会心理环境的特点,讨论了核应急区内居民和谐心理环境建设的工作重点,为我国地方核电发展创建一个科学、和谐的心理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与核事故应急决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决策支持系统是指根据事先建立的判定原则或模拟模型,在各种实际情形下为决策提供支持或最佳答案的计算机实时系统。核事故应急决策支持系统是将决策支持系统引入核事故应急防护措施决策工作中的产物。本文通过介绍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及其发展概况,以及国内外核事故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特别是RODOS的发展现状,讨论核事故应急决策支持系统今后发展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涉及排放条件、气象条件、下势面条件以及污染物性质等方面的有关参数和修正方法进行充分的分析,确定有关参数和修正方法对年均大气弥散因子的影响范围和程度。结果表明,各个模式参数和修正方法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各不相同,其中混合释放方式和风随高度的变化等因素很显著,其他一些因素如复杂地形、扩散参数、稳定度分类方法、热内边界层等的影响基本上在2~3倍之内。而通常人们比较关注的因素(如扩散参数、气象资料获取率等)的影响并不显著,从工程项目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的角度来看,应合理制定或适当简化这方面的评价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