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应用于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内的电池组电压等级较高,针对电池组内电池模组间的均衡问题,此处提出了基于双向反激变换器的电池组主动均衡系统,其具有电气隔离、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等特点.同时,均衡系统由多个均衡单元组成,可以实现各均衡单元的独立控制,增加了均衡控制策略的灵活性.对组成均衡系统的各个部分及均衡控制策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反激变换器中RCD箝位电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国伟  董纪清 《江苏电器》2011,(1):20-23,33
反激变换器原边漏感对半导体器件的影响较大,通过RCD箝位电路可以降低半导体器件的关断电压尖峰.分析了RCD箝位电路在反激变换器中的工作原理,并介绍了RCD各个参数的设计方法以及RCD箝位电路的损耗分析,实验验证了RCD各参数对反激变换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反激变换器开关应力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反激变换器的各种开关应力抑制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和应用场合。  相似文献   

4.
新能源汽车串联电池组各单体间不可避免的不一致性将会降低电池组的能量利用率及循环寿命,甚至危及新能源汽车使用安全.为改善串联电池组的不一致性,该文创新性地提出一种基于反激变换器的均衡拓扑,利用结构简单可靠的反激变换器实现均衡能量在整组电池和任意单体间转移,所提出的拓扑减少了储能元件的数量,降低了均衡系统的体积,而且能量传...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基于峰值电流模式的双管反激变换器,分析了它的工作原理,说明了它在高压输入场合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基丁峰值电流模式的双管反激变换器.分析了它的工作原理,并说明它在高压输入场合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电流驱动同步整流反激变换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工作在恒频DCM方式下的反激同步整流变换器。为了提高电路的效率,采用了一种能量反馈的电流型驱动电路来控制同步整流管。分析了该驱动电路的工作原理,并给出了设计公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反激变换器效率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电流控制型反激变换器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对反激变换器的不同工作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指出了其采用电流控制的优点及存在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反激变换器具有可靠性高、输入输出电气隔离、无需输出滤波电感、易于多路输出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中小功率开关电源中。本文介绍了反激变换器中RCD的箝位技术和RCD缓冲电路的实现原理,研究了两者各自的设计方法及性能特点,最后以实例分析说明了RCD网络在反激变换器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一种采用绕组钳位的反激变换器,详细介绍了其工作原理,给出了其参数设计原则,并用实验结果进行了验证。绕组钳位电路能够吸收漏感中的能量,并将其传输到输出端,提高效率的同时可以改善反激变换器多路输出时的交叉调制效果。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大容量锂电池组在电动汽车中的应用,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反激式变换器的锂电池组均衡系统。通过微控制器和驱动电路控制双向同步反激式变换器实现电池能量的双向转移,配合相应的均衡策略,进而实现电池组的双向均衡。采用12路串联锰酸锂电池组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表明该系统工作稳定,使用灵活,均衡效率高,均衡电流大。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种分层均衡电路,用于解决锂离子电池在串联成组时,由于单体电池的不一致性,产生的部分电池过充和过放的问题。分层均衡电路以单体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 SOC)值作为均衡变量,将电池组分为3个小组,组内进行基于Buck变换器的均衡;在各小组之间搭建Buck-Boost电路,进行组间均衡。组内均衡与组间均衡相结合,提高了均衡效率。在MATLAB/Simulink平台搭建的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基于Buck变换器和基于Buck-Boost变换器的均衡电路,分层均衡电路在静置、充电和放电3种工况下,均衡时间相比基于Buck的均衡电路分别降低了21%、18%和30%,相比基于Buck-Boost的均衡电路分别降低了17%、29%和15%。电池组的均衡实验表明,该电路提高了单体电池一致性,能将电池组SOC值极差控制在0.1%以内,解决部分电池过充和过放问题,同时提高了均衡效率。  相似文献   

13.
在梯次电池储能应用中,梯次电池间存在的较大不一致性使得电池组在充放电过程中更容易出现过充和过放现象,限制了电池组整体的可用容量甚至造成安全隐患。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隔离型双半桥DC-DC变换器的有源均衡电路。该均衡电路由N+5个开关(N为电池数目)构成的开关阵列和隔离型双半桥DC-DC变换器构成,保证了电路的灵活性。在主电路工作原理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基于SOC的分状态均衡控制策略,在电池组充电、放电和静置三种不同状态下,采用对应的均衡策略实现电池组能量平衡。最后对5节串联锂离子电池进行了均衡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不使用均衡器的电池组,该方法在静置、充电、放电状态下分别提升了12%,9.9%,17.5%的可用容量,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电池组充电不均衡问题,研究了电感对称式均衡电路,根据锂离子电池充电端电压变化特性,制定了分阶段组合式的均衡控制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制作了锂离子电池组充电均衡控制系统,成功地将电池组充电结束后端电压差距控制在30 m V之内,消除了电池组充电不均衡现象。  相似文献   

15.
串联电池组中单体电池间的电压不均衡会造成蓄电池使用寿命缩短以及电池组能效降低。针对传统反激式电压均衡电路开关管电压应力大,拓扑结构复杂等问题,介绍了一种基于双开关反激式串联电池组电压均衡方法,其双开关反激式结构将开关管电压应力钳位于总电池堆电位,共用开关管以及钳位二极管的结构大大减少了有源器件数量。分析了电路电压均衡原理,介绍变压器设计依据以及均压实现方法。通过对4个3.9 V/2 600 m Ah锂离子电池单体串联组成的串联储能系统进行仿真和实验验证,结果证明了该电压均衡方法的可行性及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温春雪  臧振  霍振国  李正熙 《电源技术》2016,(12):2424-2427
分析了双向DC-DC变换器给磷酸铁锂蓄电池充放电的工作原理及控制策略,并进行了仿真与实验验证。针对蓄电池在充电过程中出现的不均衡现象,分别介绍了非耗散电感均衡和单端反激变换器均衡的方法,并进行了仿真对比,结果表明了反激均衡比电感均衡速度更快且效果更好,从而能更有效提高蓄电池的安全性及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7.
反激变压器原边漏感的存在增加了功率器件的电压应力,并降低了变换器的变换效率。本文研究了一种新颖的变压器漏感能量吸收电路,实现了漏感能量的回收和利用。论文采用的吸收电路为反激电路,它能将主电路变压器漏感能量直接释放到输出侧供给负载。同时吸收电路采用电压滞环控制,工作频率由漏感能量决定,当主电路的功率降低时吸收电路的工作频率也会随之降低,变换器轻载效率高。详细分析了吸收电路的工作原理,给出了参数设计方法,研制了两路交错并联反激变换器的实验样机,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串联锂电池组电压不均衡问题,研究了一种高效率的双向主动能量转移型均衡技术。以锂电池电压为均衡判断依据,反激式双向主动均衡电路为主电路,LTC3300-2为均衡电路驱动器,LTC6803-3为采集器,单片机为处理器,设计了一套串联锂电池组的电压均衡系统。实验结果表明,本均衡系统控制灵活、均衡电流大、损耗低、效率可达到90%以上,不仅提高了电池组的性能,而且有利于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9.
锂离子蓄电池组在卫星电源系统上逐步广泛应用,使得卫星电源系统不断向轻量化、小型化发展,因此对锂电均衡管理控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保证产品功能、性能和工作可靠性的条件下,为了进一步降低产品质量、减小产品体积同时优化生产工艺,对锂电均衡管理系统的各项设计进行了优化。通过新型锂电均衡管理系统的结构设计,不仅实现了体积小、质量轻,而且具备通用化、模块化和系列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研究电网与蓄电池之间的电能变换接口装置,为改善变换器的性能,提出一种基于双重移相控制的电池储能系统的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从理论上对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的工作特性进行了分析,以抑制电路中的回流功率为目标,根据系统的传输功率与高频变压器两侧的变比理论上推导最优移相控制量,简化移相控制量实现对双向DC/DC变换器实时控制,实现了被控量的稳定,传输效率的提高。最后,搭建的小功率实验样机表明:该控制策略可以有效降低功率传输中的回流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