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反激变换器中RCD箝位电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反激变换器原边漏感对半导体器件的影响较大,通过RCD箝位电路可以降低半导体器件的关断电压尖峰.分析了RCD箝位电路在反激变换器中的工作原理,并介绍了RCD各个参数的设计方法以及RCD箝位电路的损耗分析,实验验证了RCD各参数对反激变换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4.
5.
6.
7.
电流驱动同步整流反激变换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工作在恒频DCM方式下的反激同步整流变换器。为了提高电路的效率,采用了一种能量反馈的电流型驱动电路来控制同步整流管。分析了该驱动电路的工作原理,并给出了设计公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反激变换器效率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9.
反激变换器具有可靠性高、输入输出电气隔离、无需输出滤波电感、易于多路输出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中小功率开关电源中。本文介绍了反激变换器中RCD的箝位技术和RCD缓冲电路的实现原理,研究了两者各自的设计方法及性能特点,最后以实例分析说明了RCD网络在反激变换器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11.
12.
提出一种分层均衡电路,用于解决锂离子电池在串联成组时,由于单体电池的不一致性,产生的部分电池过充和过放的问题。分层均衡电路以单体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 SOC)值作为均衡变量,将电池组分为3个小组,组内进行基于Buck变换器的均衡;在各小组之间搭建Buck-Boost电路,进行组间均衡。组内均衡与组间均衡相结合,提高了均衡效率。在MATLAB/Simulink平台搭建的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基于Buck变换器和基于Buck-Boost变换器的均衡电路,分层均衡电路在静置、充电和放电3种工况下,均衡时间相比基于Buck的均衡电路分别降低了21%、18%和30%,相比基于Buck-Boost的均衡电路分别降低了17%、29%和15%。电池组的均衡实验表明,该电路提高了单体电池一致性,能将电池组SOC值极差控制在0.1%以内,解决部分电池过充和过放问题,同时提高了均衡效率。 相似文献
13.
在梯次电池储能应用中,梯次电池间存在的较大不一致性使得电池组在充放电过程中更容易出现过充和过放现象,限制了电池组整体的可用容量甚至造成安全隐患。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隔离型双半桥DC-DC变换器的有源均衡电路。该均衡电路由N+5个开关(N为电池数目)构成的开关阵列和隔离型双半桥DC-DC变换器构成,保证了电路的灵活性。在主电路工作原理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基于SOC的分状态均衡控制策略,在电池组充电、放电和静置三种不同状态下,采用对应的均衡策略实现电池组能量平衡。最后对5节串联锂离子电池进行了均衡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不使用均衡器的电池组,该方法在静置、充电、放电状态下分别提升了12%,9.9%,17.5%的可用容量,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15.
串联电池组中单体电池间的电压不均衡会造成蓄电池使用寿命缩短以及电池组能效降低。针对传统反激式电压均衡电路开关管电压应力大,拓扑结构复杂等问题,介绍了一种基于双开关反激式串联电池组电压均衡方法,其双开关反激式结构将开关管电压应力钳位于总电池堆电位,共用开关管以及钳位二极管的结构大大减少了有源器件数量。分析了电路电压均衡原理,介绍变压器设计依据以及均压实现方法。通过对4个3.9 V/2 600 m Ah锂离子电池单体串联组成的串联储能系统进行仿真和实验验证,结果证明了该电压均衡方法的可行性及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锂离子蓄电池组在卫星电源系统上逐步广泛应用,使得卫星电源系统不断向轻量化、小型化发展,因此对锂电均衡管理控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保证产品功能、性能和工作可靠性的条件下,为了进一步降低产品质量、减小产品体积同时优化生产工艺,对锂电均衡管理系统的各项设计进行了优化。通过新型锂电均衡管理系统的结构设计,不仅实现了体积小、质量轻,而且具备通用化、模块化和系列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