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解决电力设备气体绝缘高压输电线路(Gas Insulated High-Voltage Transmission Line,GIL)样机在雷电冲击耐受电压试验中出现过冲,研究了雷电试验原理与试验设备冲击发生器的特性,利用软件Matlab/Simulink建立冲击发生器放电回路模型,并通过实际试验验证其正确性。基于理论通过仿真分析确定影响波形的主要因素波前电阻、波尾电阻与试品负载,以及次要影响因素外接引线的长度。试品电容量在3 050 p F以内时,通过调节调波电阻实现满足标准GB/T 16927.1—2011波形要求,当超过3050 pF时,可采用阻容滤波电路抑制电压峰值过冲或拆分试品进行试验,以减少负载过大带来的过冲。最后针对GIL试品给出试验方案,使得雷电试验顺利通过。  相似文献   

2.
雷电波的视在波头时间和视在波尾时间与理论波头时间和理论波尾时间没有直接的数学关系。本文将利用计算机根据雷电波的视在波形参数来计算理论的波形时间常数和放电回路的参数,并且根据雷电波形允许的偏差计算出被试品电容复盖范围。对于操作冲击电压波也进行了类似的计算。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1200 kV冲击电压发生器输出的标准雷电冲击全波波形进行理论分析计算,提出一种全新的波形调节方法,即根据两次预施加冲击电压得出试品电容,再根据试品电容计算出需要使用的装置级数、波头电阻和波尾电阻。该方法大大提高了试验效率,操作简单,实用价值高,对今后开展高压设备雷电冲击试验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对避雷器进行冲击电流试验时,回路电阻具有非线性变化特性,回路输出波形参数的准确估算比较困难。本文通过分析非线性试品对冲击电流试验回路输出波形的影响,提出一种改进的非线性试品冲击电流试验回路参数的设计方法,主要思想为根据负载的特性、充电电容和试验冲击电流波形参数的要求,在欠阻尼条件下设计回路参数。然后将本文的方法与以往在临界阻尼条件下的设计方法进行对比,本方法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它能在主电容既定的条件下给出精确的调波电阻的范围。调试过程中只需要调节调波电阻的大小,简化了调波过程、提高了调波成功率。最后通过实际冲击电流试验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变压器及电压互感类试品进行雷电冲击电压及操作冲击电压试验时的技术措施,讨论了对试验设备的要求,调波元件的作用,试验回路及接地回路,标准波形的调整等问题,提出了对贯彻执行标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雷电冲击耐压试验是检验GIS(Gas Instulated Switchgear,气体绝缘全封闭配电装置)设备绝缘性能的重要手段。特高压大容量GIS设备的雷电冲击试验经常遇到波头时间Tf和过冲系数?超标问题。本文依托厦门理工学院高压电力大厅的试验场地和3000kV/300kJ冲击电压发生器,以1100kV GIS设备(电容量为2500pF)为研究对象,试验中通过优化波头电阻排列、改善高压导线布置、串接阻容装置等方法,使试验波形中的波头时间Tf从最初的1.84?s降低到1.56?s,同时保证过冲系数β不超过10%。本文对特高压大容量设备雷电冲击试验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雷电冲击试验中的直流电缆为大电容试品,试验回路中电感对冲击波形的影响不可忽略,冲击电压发生器电阻参数设置不当将会导致波形过冲和振荡,为此提出一种基于优化模型的雷电冲击电压试验波形参数控制方法。首先,对试验回路进行理论推导,并分析波前时间和过冲率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引入一个可用于表征波形过冲率的变量Δ_m;其次,以波前时间最小为目标函数,通过限制Δ_m的数值对波形过冲率进行约束,建立电阻参数优化模型;最后,设置不同的Δ_m对模型进行求解,并通过仿真计算和实际试验验证其有效性。结果表明,随着Δ_m设置值的增加,过冲率呈上升趋势,波前时间呈下降趋势,优化模型能够对波形参数进行有效控制。为确定Δ_m的合理设置范围,研究了不同试品电容、不同回路电感下Δ_m设置值对过冲率、波前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Δ_m取值为0.9~1时,能够保证波形过冲率不超过标准规定的10%。  相似文献   

8.
冲击电压发生器雷电波的负载特性及其波形分析和改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一台4800kV/480kJ冲击电压发生器结合部分110~500kV试品在雷电波下如何满足大负荷范围内的试验要求进行了计算、波形分析和试验研究,提出一种新型的改进回路,从而提高了试验设备的负荷能力,同时也改善了试验波形的畸变,为保证试验达到IEC60—1、60—2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要求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9.
研究在工作现场根据被试品电容量快速确定谐振耐压试验方案的方法。通过将串联谐振试验所需的频率、回路电流在一张图表上表示,在获取现场被试品电容量的情况下,使用图表可快速获得谐振耐压试验所需的相关参数以及组合方式。该方法极大缩短了现场试验人员计算时间,提高试验效率,可供相关试验班组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电力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可能遭到雷电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的作用,由于其自身电压等级、额定功率和设计布局等差异,导致入侵的电压波形通常和IEC标准有很大不同,评估其绝缘强度时有必要开展不同波形参数冲击电压下典型绝缘击穿特性试验研究。为此设计并搭建了一套基于固态开关的冲击电压发生器,通过调节回路中电容和电阻参数,可产生包括标准雷电冲击电压和标准操作冲击电压等7种不同波形参数的冲击电压。实验测试与回路仿真所得波形近似,冲击电压的波头时间和波尾时间满足标准规定允许的偏差范围。  相似文献   

11.
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是近几年来发展最为迅猛的一项技术。尽管这项技术随着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个人设备的普及而快速发展,但市场调查表明这一发展势头仍将继续保持迅猛,因为WLAN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更多的消费者设备中,这一个生态系统也被扩展使用到“物联网”中。不仅是WLAN服务需要得到更广泛的应用,802.11ac等新标准也将为设备提供所需的带宽来满足视频流等更高级的应用。对于设备制造商而言,这意味着测试方法也需要与时俱进才能应对制造需求的快速增长,还需要在维持相同质量水平的同时降低成本。如果采用多待测设备(DUT)测试架构,企业将可大幅缩短实现这些目标所需的时间。  相似文献   

12.
断路器直接试验和合成试验的等价性和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试验的等价性常常是人们关心的问题,有时甚至是争论的问题。本文试图介绍等价性的一些基本概念。对等价性涉及到的断路器的统计特性和比较试验方法作了简要说明。介绍了合成试验技术能得到公认并形成了国际标准的背景。最后对有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针对母线槽故障零序电阻试验中试验电流对试验结果的影响,通过对同一根母线槽通以额定电流以及3倍的额定电流,经过计算得到故障零序电阻,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母线槽的故障零序电阻试验中的试验电流为额定电流会更加合理些,为供电系统中正确选用合适的母线槽提供参考与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测试引擎的自动测试系统软件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软件是自动测试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本文结合某直升机系列飞控系统测试,在自动测试系统软件设计中采用一种基于测试引擎的自动测试系统软件开发模式,它将系统按照功能划分成若干模块,每个模块都使用单独的引擎进行管理,使软件设计和数据库模型的建立密切结合,通用性较强、维护扩展较为方便.本文论述了软件设计思想,测试引擎的结构,测试管理引擎以及IVI驱动、资源配置、测试流程和故障诊断四个子引擎的功能及设计方法,并以某直升机部件测试中资源配置引擎为例说明了引擎的具体开发过程.  相似文献   

15.
IPM的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IPM模块的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进行研究,设计了基于DSP及FPGA的高速实时检测系统,选择中心对准SPWM波形作为IPM控制信号源,检测IPM的开关特性参数以及电压电流谐波特性,并对器件的故障信息给予判断处理。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关于继电器寿命试验中负载的调试误差和调试效率问题,提出了精确、快速调试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高额定转速电机与低额定转速电机的应用,以及变频电机的推广.对测试系统提出了宽频、宽幅测量和正弦波、直流波、PWM波等波形测量的要求.变频测试系统是应电机试验的特殊要求,适应电机试验技术发展而诞生的电机试验专用测试系统.  相似文献   

18.
边界扫描测试向量生成的抗混迭算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中在分析改良计数算法和移位“1”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边界扫找测试向量生成算法-等权值算法。该算法实现了测试向量集的紧凑性与故障分辨力之间合理的折衷,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测试向量生成算法,它具备抗征兆混迭的故障诊断能力,测试时间的数量级为O(Nlog(N)。  相似文献   

19.
在电气设备高电压试验中通过改变试验电压分析绝缘缺陷有时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现场试验中,通过降低或者提高试验电压的方法可查明套管、电容器类设备介质损耗因数异常的原因和部位;通过提高试验电压可查找大型发电机转子接地部位和定子端部损坏的绝缘盒;采用降低试验电压可改善发电机电容电流测量中的安全性。结果说明,改变试验电压是分析电容型设备故障的有效技术手段,可以快速查找某些类型的发电机转子接地故障和定子绝缘缺陷,在电抗参数的测量中降低试验电压还可以减小试验容量或提高试验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Online partial discharge (PD) testing has been used for more than half a century to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 for diagnosing and monitoring the integrity of stator winding insulation of large generators and motors. Interest in online PD detection and monitoring has as the technology, which was originally used on machines rated higher than 10,000 V, has expanded its application to the smaller, lower-voltage (e.g., 4,160 or 6,900 V) machines. However, questions remain on how to assess stator insulation problems using PD test data. This article documents the most recent developments in research and applicable guides and standards related to online PD monitoring on rotating machin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