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21,(1)
采用2011—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建立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测算我国28个省份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基于测算结果分析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收敛性。结果表明: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最高,其次是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在全国及区域层面上均呈现收敛性特征,东部地区收敛速度最慢、中部地区最快。同时进一步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借助条件收敛模型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收敛效应。总体表明:无论是从全国层面还是从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来看,我国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与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提高了全国及东部、中部、西部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收敛速度,有利于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区域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0,(1)
"脱贫攻坚"成为经济新常态下的重要任务,金融减贫在其中扮演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空间视角下分析了普惠金融对农村地区减贫增收的直接影响与空间效应,并基于2005—2017年中国省级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普惠金融的扶贫增收效果。结果发现:我国各地区间的农村扶贫增收绩效具有明显的空间联动与依赖性;普惠金融发展对本地区农村减贫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同时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各地区应该继续加强普惠金融发展,并重视地区间普惠金融减贫合作与政策互通的深化。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2,(2)
文章利用2011—2018年数字普惠金融数据,结合城市商业银行分支数据与城市统计年鉴数据,研究数字普惠金融与银行业竞争之间的关系,并考察金融发展在中间起到的渠道作用。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与银行业竞争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城市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越高,有助于地区形成竞争性的银行市场,降低垄断水平;进一步验证其影响渠道发现,金融发展在数字普惠金融对银行业竞争的影响中,起到了重要的渠道作用,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高城市金融发展,增强银行业竞争。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0,(3)
数字普惠金融在拉动地区经济增长、促进贫困减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选取2011-2018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基于面板回归模型对我国数字普惠金融与贫困减缓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直接对贫困减缓产生积极影响,同时还可以通过收入分配效应和经济增长效应间接减轻贫困,且经济增长效应远大于收入分配效应;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对贫困减缓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西部地区减贫效应显著且明显大于中东部地区,而中东部地区的减贫效应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1)
普惠金融通过缓解金融排斥、降低服务门槛、提供多样化服务,直接促进居民创业;通过经济增长效应和人力资本效应,间接影响居民创业。本文基于省际面板数据,构建了固定效应模型和Sys-GMM模型。实证表明,无论是总体估计还是分地区估计,普惠金融的发展对居民创业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普惠金融的"渗透度""可获得性"和"使用情况",也均会对创业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本文还发现,普惠金融对居民创业的间接作用机制是成立的,其可以从提升金融服务覆盖率和可得性、强化普惠金融对居民创业的对口支持,以及加大金融资源和创业活动跨区域整合三个方面,为居民创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7,(9)
选取山东省17个地市的相关数据,运用普惠金融指数测算方法,对山东省17个地市的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山东省普惠金融水平整体较低,且地区差异性十分明显,同时依据测算结果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来提高各地市的普惠金融水平。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0,(3)
2016年9月《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公布,明确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基本方向,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快速推进,创新型金融产品与服务手段日益涌现。但在广大农村地区,碍于政策环境、金融服务供给、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发展等各种制约,其数字普惠金融体系的发展面临着较城市地区更加艰巨的挑战。通过分析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生态框架和运行逻辑,剖析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农村地区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6)
数字技术以其成本低、覆盖广等优势推动我国普惠金融迅速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有效缓解了传统普惠金融存在的信用采集难、成本高等困难,降低了普惠金融推广中的部分风险。与此同时,数字技术也为普惠金融带来了新的风险,给普惠金融监管带来困难。目前国内外文献主要集中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研究,针对数字技术下产生的风险和监管研究有待加强,实践中数字普惠金融监管框架仍需进一步完善。从数字普惠金融的基本内涵出发,系统梳理了其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目前监管状况,并从数字技术和普惠金融结合的角度详细分析了存在的各种风险。针对这些风险,基于数字普惠金融的历史发展,论证了监管的必要性,探索构建了相应的监管框架,提出了具体的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21)
用综合评价法测算2001—2011年中国31个省级地区信息化发展指数(informatization development index,IDI)值,并结合(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空间分析方法,按国家、三大区域、省际3种尺度进行时空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国家信息化发展水平稳步提高;区域尺度上,东部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始终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且差距越来越大,中部地区一直略高于西部地区;省际尺度上,东部省际之间的数字鸿沟明显扩大,西部省际之间的数字鸿沟有所缩小,中部地区的基本保持不变。此外,还发现中国信息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延续和反应,但是信息化空间极化程度大于经济发展空间极化程度。  相似文献   

10.
深刻把握城市数字化系统内部耦合协调机制,是数字中国战略下激发长三角城市群数字活力、提升数字经济竞争力的核心问题。文章以长三角26个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熵权法、耦合协调模型、空间自相关模型及引力模型,对城市数字化建设和数字经济耦合协调空间状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长三角区域数字化系统耦合协调度呈现“一超多强”、阶梯式发展,以上海市为中心带动周边地区辐射状发展;上海、苏州、杭州、宁波地区耦合协调度较高,表明系统结构发展平衡有序,而安徽省内城市发展存在落差,相比其他城市差距较大;长三角地区空间集聚特征较明显,耦合协调度存在显著局部正向空间自相关性,城市群之间已形成良好的闭合网络结构,且无锡和苏州空间城市联系引力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