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综述了国外金属表面化学转化处理的发展情况,包括化学转化处理之前的预处理、磷化处理、磷酸锌处理液、不含水的磷化处理液、黑化处理液及其他处理液。 相似文献
2.
3.
综述了稀土盐应用于镁合金化学转化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单一稀土盐化学转化、双稀土盐化学转化及稀土盐掺杂的其他金属盐化学转化,指出了镁合金稀土盐化学转化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5.
以H_2TiF_6、H_2ZrF_6为主成膜剂,通过添加六偏磷酸钠和六水合硝酸铈,在铝合金表面制备了Ti-Zr-Ce转化膜。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的成膜配方为:H_2TiF_6(质量分数为50%) 2.0mL/L,H_2ZrF_6(质量分数为40%) 1.0 mL/L,六偏磷酸钠0.50 g/L,六水合硝酸铈0.10 g/L,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150 s,pH值3.5。Ti-Zr-Ce转化膜的自腐蚀电位为-0.577 V,自腐蚀电流密度为0.115μA/cm~2,耐蚀性好。 相似文献
6.
以磷酸盐–高锰酸钾体系化学转化作为前处理的AZ91D镁合金化学镀镍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磷酸盐–高锰酸钾体系化学转化膜作为化学镀Ni–P层和AZ91D镁合金基体之间的中间层,以取代传统的HF活化前处理。化学转化液组成和工艺条件为:KMnO4 31.6 g/L,Na3PO4·12H2O 0.5 g/L,CH3COONa·3H2O 4.1 g/L,CH3COOH10.0 g/L,室温,5 min。化学镀镍液组成和工艺为:NiSO4·6H2O20 g/L,NaH2PO2·H2O 20 g/L,C6H5Na3O7·2H2O 10 g/L,NH4F10 g/L,pH 8.0,80~85°C,2 h。分别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等研究了Ni–P镀层的微观形貌、成分和结构,并采用电化学方法表征了Ni–P镀层的耐蚀性。结果表明,所得Ni–P合金镀层均匀、致密,厚度约为45μm,可显著提高基体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12.
13.
化学转化膜是金属表面主要的处理方法之一,具备良好的附着力和耐蚀性,能为铝合金提供一定的临时防护。传统的六价铬酸盐化学转化膜在日渐严苛的环保压力下已经逐渐淘汰,取而代之的是近几年发展迅猛的三价铬及无铬锆基化学转化膜。铝合金可分为铸造铝合金和变形铝合金,按照所含主要合金元素和热处理状态可分为若干个系列和型号。本文选取几种典型的变形铝合金,综述了不同铝合金微观组织对转化膜成膜过程的影响,化学转化液添加剂、预处理和后处理工艺对转化膜性能的调控及作用机理,以及几种典型商业钝化剂在变形铝合金表面的应用。总结了目前变形铝合金表面锆基化学转化膜仍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未来化学转化膜需在满足新型铝合金发展要求的基础上,通过不同有机、无机添加剂以及外场作用对转化膜的成膜均一性、完整性进行调控,以提高转化膜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4.
15.
16.
CO2化学转化研究进展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O2的化学转化以获得具有经济价值的能源或化学品为目标,可实现CO2的资源化循环利用,是解决中国碳排放问题的理想方式之一。但由于CO2极其稳定且转化路径复杂,导致其转化率低且产物选择性不佳。开键还原和不变价化合是CO2化学转化的两条基本路径。在开键还原方面,CO2加氢还原已有工业示范装置报道,但单程转化率较低且选择性不足;而CO2光电还原目前尚处于实验室研发阶段。在化合转化方面,可将CO2转化合成为碳酸酯/聚碳酸酯,或通过矿化过程实现CO2的转化与利用,但反应系统的转化效率以及转化过程的经济性仍有待提高。在此背景下,科技部2016年启动了“基于CO2高效转化利用的关键基础科学问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在未来的研究工作中,将阐明CO2光电还原和加氢还原的微观动力学机制与能量传递路径,建立更加可控的催化剂制备方法,实现CO2还原新途径与新技术的突破;研究CO2与离子液体相互作用机制、催化转化过程及介质强化反应-传递耦合规律;揭示非碱性矿活化CO2过程的相变规律和矿化反应原理,为CO2转化与利用的大范围推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