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北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创建于1949年。创建之初,该学科相对于采矿、冶金、材料学科属于年轻学科。经过近50年特别是近10余年来的发展,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已成为东北大学充满活力、极具优势和特色的新学科。东北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先后评为国家一级学科、省部重点学科,首批评为国家自动化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成为东北大学“211工程”建设的重点部门。  相似文献   

2.
作者简介     
《黑龙江冶金》2013,(5):F0002-F0002
王国栋院士东北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轧制技术领域国际知名专家。现任中国金属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金属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分会副理事长,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学委会常务副主任,《轧钢》编委会主任。  相似文献   

3.
王国栋院士     
王国栋院士东北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轧制技术领域国际知名专家。现任中国金属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金属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分会副理事长,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学委会  相似文献   

4.
王国栋     
《黑龙江冶金》2013,(6):F0002-F0002
王国栋院士东北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轧制技术领域国际知名专家。现任中国金属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金属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分会副理事长,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学委会常务副主任,《轧钢》编委会主任。  相似文献   

5.
2011年7月13日,攀钢集团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工作会议在攀钢北京宾馆召开。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所张懿院士、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邓国珠教授、北京科技大学杨天钧教授、东北大学薛向欣教授、重庆大学白晨光教授、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所朱庆山教授、四川大学周大利教授等  相似文献   

6.
《中国钢铁业》2012,(2):20-24
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Rolling and Automation,简称RAL),其前身是建于1954年的东北工学院轧钢实验室,1989年得到世界银行的支持,1991年获批立项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1995年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成为我国轧制技术及其自动化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今年是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北大学)获批立项建设二十周年。二十年来,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秉承"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以国民经济需求为导向,面向钢铁材料及有色金属材料轧制技术领域,置身前沿,躬身实践;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创新成果,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之路。本报道记录了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二十年来的创新和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特殊钢》2006,27(5):F0004-F0004
东北大学大型电渣炉项目组所承担的国家重点工程——用于生产三峡工程所需30t不锈钢异型件的大型电渣炉于1999年投产,所生产的产品已通过三峡工程的验收。  相似文献   

8.
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在2007年国家重点学科评选中,东北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成为首批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以该学科为例,对其建设成效和建设措施进行总结,同时对其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目的在于为重点学科的建设工作提供范式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袁国     
正袁国,男,1979年1月生,于2007年8月毕业于东北大学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师从中国著名钢铁专家王国栋院士。同年9月留校任教,历任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讲师、副教授、教授(2015年破格晋升),东北大学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助理,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分会钢管学术委员会委员。作为项目负责人或  相似文献   

10.
《特殊钢》2006,27(2):F0004-F0004
东北大学大型电渣炉项目组所承担的国家重点工程——用于生产三峡工程所需30t不锈钢异型件的大型电渣炉于1999年投产,所生产的产品已通过三峡工程的验收。项目组现已推广大中型电渣炉近10台(其中大连钢厂2.5t电渣炉1台,抚顺5t电渣炉2台),所研制的电渣炉已出口到韩国。  相似文献   

11.
朱万成     
正朱万成,男,1974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汉族,博士学位,东北大学采矿工程国家重点学科教授。作为一名年轻学者,他以国家的需要为自己的使命。朱万成出生于新疆自治区呼图壁县一个偏远的农民家庭,考大学时,他选择了艰苦的采矿工程专业。随着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他深刻体会到了采矿工业对于国民经济的重要地位;多次出国留学让他深深得感到祖国的采矿工业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差距,这也更加坚定了他回国从事采矿事业的决心。1999年8月,还是一名博士研究生的他,受导师派遣赴香港理工大学从事合作科研工作。香港优越的科研条件深深地吸引了他。出于对知识的渴望,他如饥似渴地吸取着专业知识的营养,恨不得把所有的文献资料都能搬回家。2004年2月,他首次迈出国门,在西澳大学从事  相似文献   

12.
实施OBE理念的工程教育课程教学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方式,是专业认证的主要内容。基于OBE理念的下"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在满足育人要求和学生发展需求前提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帮助学生达到毕业目标。以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实施的第二课堂为例,结合工程认证经验,介绍了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等,对工程教育和专业认证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行业动态     
<正>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举行1月1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授奖330个项目和7位科技专家,其中有色金属行业4项重大科技成果获奖。分别是由金川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昆明理工大学、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中南大学、东北大学、西北矿冶研究院等单位参与完成的"复杂难处理镍钴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与应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相似文献   

14.
王国栋简介     
王国栋院士东北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轧制技术领域国际知名专家。现任中国金属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金属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分会副理事长,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学委会常务副主任,《轧钢》编委会主任。  相似文献   

15.
王国栋简介     
王国栋院士东北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轧制技术领域国际知名专家。现任中国金属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金属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分会副理事长,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学委会常务副主任,《轧钢》编委会主任。  相似文献   

16.
《有色设备》2010,(3):52-55
·国际领先新型阴极结构铝电解槽项目通过国家科技鉴定 2010年4月13日,由浙江华东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和东北大学共同完成、经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下达的“新型阴极结构铝电解槽系列生产工艺系统重大节电示范工程”项目研究成果通过鉴定,认为该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节能减排效果明显,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7.
王国栋简介     
《冶金与材料》2013,(3):2-2
王国栋院士东北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轧制技术领域国际知名专家。现任中国金属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金属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分会副理事长,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学委会常务副主任,《轧钢》编委会主任。  相似文献   

18.
古典政治哲学将国家学说建立在自然法基础上,自马基雅维利以来的近代政治哲学则是将国家学说建立在"国家理由"的基础上,如果说格劳秀斯还严格遵循着自然法传统,那么霍布斯对自然法的情感非常复杂,他认为国家是在社会契约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社会契约论的逻辑前提遵循了自然法,但在他论述国家主权和国家功能中却遵循了"国家理由",这影响了斯宾诺莎."国家理由"后来逐渐演化为国际关系原则,不仅产生了积极作用,也产生了消极作用,为了人类发展需要,反思"国家理由"观念,应该把以人为本和构建和谐世界作为人类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9.
正第一条马龙翔教授(1912-1993)是当代中国著名的冶金与材料学家和教育家,我国有色金属压力加工的开拓者,为东北大学材料加工工程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为了继承和发扬马龙翔教授的学术传统和治学精神,促进东北大学材料加工工程学科的发展特设立"马龙翔教育基金"。第二条本基金隶属于张学良教育基金会,教育基金会为其设立专项基金账户。本基金接受张学良教育基金会的管理,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遵守学校的基金会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5月6日,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西藏特大型多金属矿高效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研究"(2012BAB01B00)项目通过国家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以下简称社发司)组织相关专家的验收,并获得科技部领导的高度好评。本项目是由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作为组织单位,由西藏华泰龙矿业开发有限公司(华泰龙公司)、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东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长春黄金设计院及长春黄金研究院等6家单位共同承担,分为4个子课题:西藏特大型多金属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