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共享储能作为一种新兴能源存储技术正在迅速发展。为提高含共享储能电力系统的经济性,提出一种基于源荷不确定性的两阶段鲁棒多园区微网与共享储能合作博弈模型。首先,建立共享储能主体和各园区微网主体间的电能交易优化运行模型。其次,考虑可再生能源及负荷的不确定性,建立园区微网的两阶段鲁棒调度模型。然后,基于纳什谈判理论建立多园区微网-共享储能多主体合作运行模型,并将其等效为合作成本最小化子问题与电能谈判支付子问题。为了保护各主体隐私,运用交替方向乘子法对上述两个子问题进行分布式求解。最后,通过算例验证所提合作运行模型以及分布式算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共享储能与各园区微网协同优化运行能够减少各主体的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2.
共享储能作为一种新兴的储能方案,有助于微电网内部新能源的消纳并降低运行成本,释放微网作为独立的利益相关者的资源共享潜力。而传统的共享储能和微网间的互联忽略了各主体交易的信息隐私问题,且合作策略往往不能实现合理的利益分配。为此,提出了一种含有共享储能的微电网群分布鲁棒博弈优化调度方法。首先,建立了具有多种能量形式的微电网模型以及共享储能模型。其次,为降低风光出力不确定性对系统经济性的影响,采用分布鲁棒优化理论对其进行处理,求解最恶劣概率分布下的运行策略。最后,基于纳什谈判理论,建立了共享储能与微电网系统的联合运行模型,并利用具有良好收敛性与私密性的交替方向乘子法将模型分解为联合系统运行成本最小化问题和系统内部电能交易谈判问题进行求解。通过合作前后对比分析,所提方法使得微电网运行成本分别降低了2.99%、4.90%和4.27%,说明所提方法能够在有效应对风光出力不确定性的同时降低各主体的运行成本,使系统兼具灵活性与经济性。  相似文献   

3.
在“双碳”政策的影响下,清洁能源成为了国家提倡使用的能源类型,在可再生能源不断发展并投入使用的同时,其浪费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因此,储能技术应运而生。在共享储能和微网联盟之间,利益的分配问题是各方共同关注的,在考虑了国家推出的责任消纳的基础上,针对微网与储能电站的利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对称的纳什谈判模型。将此非线性问题转化成微网联盟效益最大化和利益分配分配两个子问题依次求解,采用交替乘子法(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s,ADMM)对其进行分布式求解,并将提出的非对称纳什谈判与对称的纳什谈判进行比较。通过对合作谈判的前后对比分析,得出所提的考虑消纳责任权重和共享储能介入的非对称纳什谈判模型能在降低各主体的成本同时,还能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有效解决能源浪费问题。  相似文献   

4.
传统供电方式下规模化5G基站面临高昂运行成本,为进一步协调5G基站电源侧能源结构低碳经济转型与电网侧灵活性调节能力提升,文章提出了一种含规模化光伏集成5G基站租赁共享储能系统的主动配电网混合博弈优化调度方法。以主动配电网为主体,多电信运营商与共享储能运营商组成5G基站联盟为从体,构建主从博弈优化模型,并采用二分法进行求解,得出主动配电网最优分时电价策略与5G基站联盟优化运行策略。考虑5G基站联盟各主体间的电量交互与成本分摊,基于纳什谈判理论构建多电信运营商与共享储能运营商合作博弈运行模型,并将其等效为5G基站联盟运营效益最大化子问题与电量交易支付谈判子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交替方向乘子法的分布式算法进行求解。最后,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共享储能因其具有能够提高储能利用率、降低总成本等作用受到广泛关注,但还不够成熟的运营模式阻碍了共享储能进一步发展。为此,该文研究包括共享储能电站、运营商以及用户3个主体的运营系统,分析其运行控制以及服务定价的运营过程。首先,建立共享储能电站-用户-运营商运营模型,然后,以总成本最低为目标进行运行控制,再基于纳什议价模型进行服务定价,并考虑每个共享储能电站初始投资成本进行收益再分配。最后,对某地区2个共享储能电站、1个运营商以及4个用户进行算例求解,对各个主体的经济性进行分析,验证了该共享储能运营模式的可行性,对部分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到对运营系统总成本、各个共享储能电站回本年限或各主体每天最终收益的影响程度,对共享储能运营模式的完善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共享储能因其具有能够提高储能利用率、降低总成本等作用受到广泛关注,但还不够成熟的运营模式阻碍了共享储能进一步发展。为此,该文研究包括共享储能电站、运营商以及用户3个主体的运营系统,分析其运行控制以及服务定价的运营过程。首先,建立共享储能电站-用户-运营商运营模型,然后,以总成本最低为目标进行运行控制,再基于纳什议价模型进行服务定价,并考虑每个共享储能电站初始投资成本进行收益再分配。最后,对某地区2个共享储能电站、1个运营商以及4个用户进行算例求解,对各个主体的经济性进行分析,验证了该共享储能运营模式的可行性,对部分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到对运营系统总成本、各个共享储能电站回本年限或各主体每天最终收益的影响程度,对共享储能运营模式的完善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考虑共享储能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提出一种考虑配电网状态的共享储能优化运行方法。首先,阐述了共享储能的运行模型,通过共享储能运营商将储能资源统一起来,构建共享储能电站的运行模型、配电网稳定性模型和用户用电成本模型。然后,构建考虑配电网状态的双目标优化模型,基于多目标优化的概念完成配电网和共享储能电站的博弈,基于欧氏距离法满足用户用电期望。最后,基于33节点配电网系统进行仿真,证明了所提方法的优越性。算例表明,该方法可有效降低共享储能电站运行成本,使电网运行更加稳定,同时降低了用户用电成本。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双碳”背景下考虑能源共享的多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协同规划和分属于不同投资主体的综合能源系统利益竞争问题,提出了基于纳什谈判合作博弈理论的多综合能源系统联合规划方法。首先,建立考虑碳交易和各主体间电能共享的配置与运行优化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纳什谈判的多主体合作规划模型,将其转化为社会成本最小化和支付效益最大化两个子问题,并构造两个子问题的增广拉格朗日函数。其次,为了保护规划阶段各主体的数据隐私以及提高算法计算的容错性,采用交替方向乘子分布式算法求解两个子问题的纳什均衡解。最后,通过算例结果表明各主体经过合作规划后,可以明显地降低各主体的规划成本,且保证各系统的可靠运行,验证了所提合作规划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电网技术》2021,45(10):3822-3829,中插4-中插6
随着储能技术的进步和共享经济的发展,共享储能电站服务模式将成为未来用户侧储能应用的新形态。提出基于储能电站服务的冷热电联供型多微网系统双层优化配置方法。首先,提出储能电站服务这种新型的共享储能模式,分析共享储能电站的运行方式和盈利机制。其次,将储能电站服务应用到冷热电联供型多微网系统中,建立考虑2个不同时间尺度问题的双层规划模型,上层模型负责求解长时间尺度的储能电站配置问题,下层模型负责求解短时间尺度的多微网系统优化运行问题。再次,根据下层优化模型的Karush-Kuhn-Tucher(KKT)条件将下层模型转换为上层模型的约束条件,采用Big-M法对非线性问题线性化。最后,通过3个场景的算例分析验证所提双层规划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并证明所提出的共享储能服务能够有效降低用户成本,节约储能资源,实现用户与储能电站运营商的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10.
大力发展新能源,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转型的必然选择。文章提出了基于谈判博弈的微电网群多主体共享储能容量优化配置方法。首先,考虑微电网群运营商(MGCO)与共享储能运营商(SESO)之间的协同交互机制,建立基于共享储能的微电网群容量优化框架;其次,考虑微电网之间的能量共享以及共享储能容量租赁,构建考虑能量共享的微电网群容量优化配置模型;然后,计及共享储能动态租赁,构建SESO储能容量优化配置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谈判博弈的MGCO和SESO储能容量配置模型,并提出基于ADMM的分布式求解方法。最后,基于MATLAB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储能优化配置方法能够在降低MGCO成本的同时提高SESO的收益,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张燕  乔松博  徐奇锋  俞静 《中国电力》2022,55(12):168-178
为促进分布式绿电的市场化消纳,提高分布式绿电机组的运行效益,对聚合分布式绿电的分布式电源运营商、储能运营商和柔性负荷聚合商利用虚拟电厂联合技术开展电能合作交易的模式进行研究。首先,在各主体之间进行电能交易的前提下建立各主体最优运行模型;然后,基于纳什议价理论建立多主体合作博弈模型,为更好求解合作博弈模型,将模型转换为合作运行总效益最大化子问题和基于非对称的收益分配子问题,用交替方向乘子法进行两个子问题的分布式求解;最后,通过算例仿真进一步验证所提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参与电能合作交易能有效提高分布式绿电机组的运行效益。  相似文献   

12.
以能源交易为背景,针对多微电网合作中的运行优化问题,提出了基于Nash议价模型的合作博弈策略,旨在实现微电网之间的合作,以最大化整体利益,同时考虑能源交易和成本优化。首先,将各微电网视为博弈参与者,构建了基于Nash议价理论的多微电网合作博弈模型,通过选择能源交易策略和运行策略来影响其能源成本和效益。其次,采用交替方向乘子法(alternating direction multiplier method, ADMM)求解此多参与者优化问题,通过将原问题分解为子问题并引入乘子变量来实现迭代求解。最后,在每次迭代中,各微电网根据其局部信息更新能源交易和运行策略,并利用乘子变量进行信息交换和博弈协调,以达到全局一致性。结果表明,该策略在多微电网合作中能够实现整体性能的提升,有效促进了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水平,平衡了各参与者的利益,同时降低了能源成本。  相似文献   

13.
针对综合能源系统中主体的个体理性未被充分考虑,以及电力系统越来越重视可再生能源消纳和降低碳排放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议价能力的风-光-热电联产(combined heat and power, CHP)多主体能源系统优化运行策略。首先将综合能源系统划分为风电主体、光伏主体和热电联产(combined heat and power, CHP)主体,构建其合作运行模型,并在CHP主体中增加电制氢技术和阶梯型碳交易机制;然后,基于纳什谈判理论建立了风-光-CHP多主体合作运行模型,并由于所提合作运行模型的非凸性,将其分解为系统运行成本最小化问题(P1)和交易支付问题(P2);在P2中,提出考虑经济和环境增幅的议价能力模型,各主体根据自身议价能力来实现收益的公平分配;最后,为了保护各主体合作时的隐私,采用交替方向乘子法(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s, ADMM),对P1和P2进行分布式求解。结果表明:考虑议价能力的风-光-CHP优化运行策略不仅可以实现合作收益的公平分配,而且能有效缓解弃风、弃光和碳排放问题。此外,验证了电制氢技术相比...  相似文献   

14.
蓄能用电技术的调峰特性使得其应用比较广泛,但对于蓄能用电技术的节能效果却少有量化的分析。提出、推导了电力系统能效评估的节点煤耗率指标,基于交流最优潮流进行了节点煤耗率的求解;基于节点煤耗率理论,提出了蓄能用电技术节能评价的节点用电煤耗指标,利用该指标构建并研究了蓄能用电的节能优化控制模型。IEEE14节点系统算例分析了节点煤耗率指标的时间空间特性以及用于电力系统能效评估的可行性;冰蓄冷系统算例验证了该评价方法和控制策略的可行性,蓄能用电节能优化控制可有效降低系统的整体能耗。  相似文献   

15.
林振锋  郑常宝  芮涛  胡存刚 《中国电力》2022,55(2):35-43,114
针对开放电力市场环境中多主体电能交易机制下系统的经济调度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合作博弈理论的用户侧分布式储能鲁棒博弈优化调度方法.该方法旨在协调配电网与用户之间的能量交互,通过寻找博弈模型的均衡点来制定最优的用户侧储能调度策略,提高系统的新能源消纳水平和经济效益.其次,为减少系统中源荷功率不确定性对实际调度运行过程中系统...  相似文献   

16.
为了科学合理地配置共享储能系统的参数、减少不必要的投资建设成本,提出一种计及电热综合需求响应的共享储能容量优化配置模型.首先,介绍了共享储能的运营模式,并分析了以往研究中共享储能模型的不足,进而提出共享储能动态容量租赁模型.其次,针对一类电-热综合能源微网进行建模.在此基础上,提出计及电热综合需求响应下共享储能容量配置的双层优化模型,其中上层目标函数为共享储能的收益最大,下层目标函数为多微网的总运行成本最小.进一步,给出模型的算法求解流程,并基于纳什议价方法对不同微网的利益进行分配.最后,在MATLAB平台上进行算例分析,验证所提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容量租赁模型能为各微网分配最优容量,避免了以往模型中出现的用户侧功率交互现象,更贴合实际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