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介绍了某型柴油机配套滑油冷却器的改进设计,采用新型锯齿型内翅式传热管冷却器替代原扁管式滑油冷却器,性能试验证明:改进设计后的滑油冷却器的主要性能均优于前者,解决了原扁管式滑油冷却器使用寿命短,可靠性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某进口船用燃气轮机滑油代用品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产航空喷气机8A润滑油(HP-8AGB439-90)进行了抗氧化腐蚀,润滑能力,蒸发性,起泡性和对橡胶影响等性能试验。并与进口滑油进行了比较,还用该滑油在进口发动机上进行了150小时试验,效果良好,证明该滑油可替代进口用滑滑(TOCT10289-79)。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船舶柴油机运行中离心式滑油滤器外壳突然脱落,造成滑油泄漏,在排气管罩壳和增压器罩壳联接处发生燃烧的故障。通过排查评估滑油滤器的质量、柴油机安全防护要求等,确定故障系由滑油滤器螺纹加工超差,导致滑油滤器中心轴松动,外壳脱落,滑油泄漏所致。据此采取了相应故障排除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徐武  孙鹏军  郑文胜 《柴油机》2021,43(1):55-56, 60
针对某型船用柴油机在试验过程中出现的滑油压力偏低的问题,通过系统排查,确定故障系滑油泵衬套脱落,引起滑油泵流量减小所致。在此基础上对柴油机开展了整改。验证结果表明:故障原因定位准确,整改有效。  相似文献   

5.
姚庆忠 《江西能源》1997,(2):16-17,40
1情况介绍:我厂现有4台德国MANB&WV40/45型柴油发电机组,配套有滑油系统、燃油系统、启动系统、控制系统、冷却系统、蒸气系统等。而滑油系统包含了两个独立的循环:一个是滑油分油机对滑油柜进行分油,分去水分和其它杂质;另一个是滑油从滑油柜经过加压后,经由板式冷却器、滑油自清滤器、滑油双联滤器后进入主机。滑油自清滤器为德国BOLL&KIRCH公司产品,型号为6.61,它的滤芯比滑油双联滤器的滤芯精密,所以,滑油双联滤器主要是起到第二重保护的作用.即万一滑油自清滤器的滤芯破裂,滑油双联滤器仍能起到一定的过滤作用。…  相似文献   

6.
思娟 《热能动力工程》2002,17(5):480-480
据《Тяжелоемашиностроение》2 0 0 1年 11月号报道 ,滑油冷却器在汽轮机装置的滑油供应系统中得到最广泛的应用。鉴于不断上涨的能源和设备的费用以及对动力和资源储备和生态问题的高度关注 ,提高这种换热设备效率任务的解决在目前是尤为迫切的。为了改进这种设备热流体的、重量尺寸的和生态的指标 ,应用水平管膜式装置 (ГТПА )是很有前途的。它们的特点是液膜在重力作用下沿水平换热管外表面流动。计算表明与液流式比较 ,膜式换热器具有更好的特性。此外 ,由于这些设备管间的空间没有余压 ,就能保证 :———由于…  相似文献   

7.
王立华  李焕英 《柴油机》2017,39(5):53-55
针对某型大功率柴油机在台架试验过程中,多次出现末端主轴承滑油压力低的故障,从滑油监控系统、滑油油位、滑油系统密封性、滑油系统零部件质量、技术状态变化等方面进行排查。经试验验证确定:机身主轴承孔尺寸超差,引起主轴承油隙和瓦隙增大,导致泄油量增大是该型大功率柴油机末端主轴承滑油压力偏低的主要原因。据此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
《动力工程学报》2017,(7):590-596
为了克服传统弓形折流板管壳式滑油冷却器的固有缺点,提出了双层连续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滑油冷却器.采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结合标准壁面函数的方法,对比分析了弓形折流板管壳式以及单、双层连续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滑油冷却器的壳侧流线分布及传热和阻力性能.结果表明:与弓形折流板相比,连续螺旋折流板壳侧不存在流动死区,壳侧传热系数有所增大,压降有所降低,综合性能显著提高;双层连续螺旋折流板的壳侧传热系数介于弓形折流板和单层连续螺旋折流板之间,压降最低,综合性能与单层连续螺旋折流板相当.  相似文献   

9.
据《Теплознергетика》2005年5月号报道,通过基于高精度数值模型完成的数学试验提供了МБ型滑油冷却器性能研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根据滑油系统压力波动的产生机理和特点,基于Flowmaster仿真平台,开展滑油系统压力波动仿真计算方法研究。通过对压力波动影响因素识别、系统合理简化以及主要元器件建模方法研究,总结形成柴油机滑油系统压力波动仿真计算方法。以某柴油机滑油系统为对象,对该方法进行实际应用验证。验证结果表明,针对滑油泵、调压阀、复杂流腔等元件的压力波动建模方法合理可行,压力波动周期与实测值吻合性较好,压力波动率偏差小于5%,仿真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1.
饶苏波 《热力透平》2006,35(3):194-196,200
针对某电厂200MW机组汽轮机曾出现润滑油泵启动后母管压力不上升的现象,介绍了在该台机组实施的若干改进措施及油泵切换试验。开展有针对性的验证性试验,找出油泵内(包括其进口管道)窝集空气是导致油泵失效的根本原因。经研究分析,对系统进行了改造,将交、直流油泵压力表管阀门后备加装一条回主油箱的放空气管,实践表明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2.
针对风电机组润滑油冷却系统中传统橡胶囊式温控阀使用寿命短、综合运营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设计、制造了焊接波纹管式温控阀,实验研究了其动作特性并进行了实际应用。风机齿轮箱润滑油冷却系统中,温控阀的调节行程长、稳定性要求高、使用环境恶劣,焊接波纹管结构的引入,既满足了温控阀的实际功能需求,又克服了传统囊式温控阀使用寿命低、性能不稳定等缺点。通过试验,合理设计了温控阀的调节弹簧参数,将其与焊接波纹管配合使用,满足了温控阀的复位调节需求。通过填充蜂窝铝材料强化了储蜡腔的内部导热能力,有效提高了焊接波纹管式温控阀的响应速度。实际挂机试验表明,焊接波纹管式温控阀能有效代替传统囊式温控阀,有效降低风机综合运营成本,可作为风机齿轮箱润滑油冷却系统技术改造方案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针对某1.5 MW风电齿轮箱普遍存在油温高的问题,通过对齿轮箱润滑油冷却系统进行理论计算,分析与对比同机型不同风电场热交换器的实际冷却效果,分析与研究同台机组不同运行状态下的实际冷却效果,认为引起该风电齿轮箱润滑油温度高的因素有:翅片结构选型不适、机舱密封不严等因素引起的翅片堵塞问题,润滑油设计流量偏低的问题,以及温控阀失效、油温传感器失效、发电机水冷缺水等元件问题。在排除元件问题的基础上,通过改变散热器翅片结构,增加热交换器换热面积和增加换热器冷却风扇流量等方法,彻底解决了齿轮箱油温高问题。工程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可在该系列齿轮箱油温高技术改造上推广使用,同时也可为后续产品技术升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姚佳 《内燃机车》2008,(1):39-40
针对NPT5型空气压缩机机油乳化的惯性故障,分析了造成机油乳化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拆检空气压缩机出风管路逆止阀、检查气阀和活塞、安装自动排水阀和更换机油等预防措施,并提出了重新界定机油含水量标准、加强油质监控和使用添加剂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张学艳  李丽婷  焦亚飞  赵冠华 《柴油机》2021,43(6):35-39, 49
以某船用柴油机为例,介绍滑油进机温度匹配设计方法.建立恒温阀芯模型,采用CFD分析方法研究单排恒温阀芯布置、双排恒温阀芯布置及双排迷宫式恒温阀芯布置方案对流量一致性和流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排迷宫式恒温阀芯布置方案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对于汽轮发电机组,其润滑油温的控制大多是通过人工调节冷油器冷却水阀门开度来实现的。根据某电厂的冷油器原型,结合其工作原理,对其进行了MATLAB建模,并进行了仿真试验(测试其入口油温、冷却水流量及温度等因素对出口油温的影响情况)。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可对冷油器冷却水阀门开度进行自动控制的模糊控制器。相关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能将冷油器出口油温保持在要求温度范围内,控制精度满足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7.
某工业型燃气轮机水清洗后,检查发现滑油乳化,从滑油系统原理出发,发现低压压气机至滑油系统 的管路未拆除,使得清洗溶液流人油气分离箱,造成水溶液与滑油混合,出现滑油乳化现象。针对该事项,对 燃气轮机水清洗运行规范进行升级优化并提出注意事项,为后续机组运行及燃气轮机水清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裘明 《热力透平》2012,41(3):227-229
针对嘉兴发电厂汽轮机冷油器存在的切换困难和回水室管板漏油的问题,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并实施了若干技术措施,例如改进冷油器换向阀的切换手柄和阀杆连接销、加装冷油器放气隔离阀和采用异型的密封圈来密封冷油器回水室管板等,成功解决了冷油器运行中的切换困难和回水室管板漏油的问题,满足了汽轮机冷油器长期安全运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蔡小伟  周祥军 《内燃机》2011,(1):41-43,48
对不同结构的冷却器水套进行了整机水套CFD计算,获得了机油换热器水套压力场分布、速度场分布和对流换热系数等信息,为优化设计机油换热器水套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优化设计解决了发动机机油温度和水温偏高的工程问题。  相似文献   

20.
田丰 《汽轮机技术》2004,46(5):372-373,376
鉴于一些机组轴瓦烧坏事故发生在转子停机惰走过程,通过对某型国产200MW机组停机启动交流润滑油泵和之后停机过程若干参数的测量,对该型200MW机组润滑油压暂态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虽然交流润滑油泵出力在增加,但润滑油母管压力却呈下降趋势。得出了润滑油泵单独供油的切换转速和主油泵入出口压力变化的特性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