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型、高速、连续式带钢热连轧机采用电子计算机控制,是国内外带钢生产的发展方向。为了使我国带钢生产迅速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必须加速实现轧钢自动化。北京钢铁学院在天津电气传动设计研究所、武钢、第十九冶金建设公司、冶金部自动化研究所等十多个单位的大力协作下,配合○七工程的需要,在该院冶金机械实验室进行了用电子计算机控制热连轧机轧制带钢卷的试验,于今年一月初试验成功,实现了国内第一次由电子计算机控制,用设定数学模型,成功地轧制出一个钢种(ASF)三种规格(12  相似文献   

2.
宝钢1580mm热连轧机带钢质量数据无纸记录和分析系统,采用基于工业以太网的分布式测量方案, 对带钢质量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处理和记录。实际运行表明,该系统完全替代了笔式记录仪,便于质检人员查询和分析,提高了质检作业管理的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3.
一、活套器对带钢热连轧机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代的带钢热连轧机(如鞍钢半连轧),带钢是绷紧在相邻机架间无套轧制的。高温带钢受到大张力拉轧而明显拉窄。各种不可避免的因素(如相邻机架主传动速度波动,轧件同板厚差、同板温差等)所产生的带速偏差(最大可达百分之几)均将严重影响张力,轧件所受的张力不但很大,波动幅度也很大且无法控制,使成品带宽严重拉窄超  相似文献   

4.
陆大雄 《钢铁厂设计》1996,(6):34-43,52
本文列出了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德国西门子公司和AEG公司,日本东芝公司对带钢热连轧机生产带钢的品质指标,并作了一些比较。  相似文献   

5.
传统热连轧生产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传统热连轧新技术,包括无头轧制技术、连铸板坯热送热装和直接轧制技术、铁素体轧制技术、热轧工艺润滑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特点.传统热连轧机分为粗轧和精轧两部分,使用的板坯厚度一般大于180 mm,最小产品厚度为1.2mm.近年来传统热连轧新技术、新装备的出现推动了炼钢一连铸一轧钢生产的一体化,加速了钢铁生产向连续化、低成本和高质量方向发展,扩大了传统热带轧机的轧制范围,可批量生产0.8mm的超薄带钢.先进的传统热连轧生产技术,是传统热连轧机组改造和发展关键.  相似文献   

6.
我厂各条机组均为连续式生产机组。由于自动化程度高,运行速度快,作业线长,要保证带钢在各机组连续高速运行,必须使带钢沿机组中心运行。因此在开卷机、卷取机和中间夹送辊上都装有光—电—液带钢纠偏装置。它是一种伺服控制系统,自动控制带钢的横向位置。它对加工带钢所起的作用是:(1) 带钢在运行时,不致跑偏而碰撞机械设备,避免擦伤带钢边缘;(2) 保证带钢的剪切质量,不致产生偏切和斜切;(3) 提高钢卷的卷齐度。由于控制对象不同(有的是控制带钢中心位置,有的是控制带钢边缘位置),可  相似文献   

7.
热连轧带钢宽度封锁溯源是指带钢轧制完成后,对宽度封锁带钢的缺陷类型进行判断,并对导致宽度封锁的原因进行追溯,以为现场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基于真实的热连轧带钢生产过程数据,先使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对带钢全长宽度数据进行去噪,然后使用高斯拟合寻峰等方法提取带钢宽度特征并建立宽度缺陷分类规则,最后结合实际生产过程建立热连轧带钢宽度封锁溯源模型。将湛江1 780 mm热连轧机组3个月内出现的582条宽度封锁带钢用于模型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模型对宽度缺陷的分类准确率达到96.72%,对宽度封锁溯源的准确率达到94.16%,有效实现了热连轧带钢宽度封锁的自动分类与自动溯源。  相似文献   

8.
付冰  邓卫丰 《冶金设备》2013,(Z2):118-121
介绍了TMEIC常规热连轧带钢生产线的工艺特点以及其电气传动系统、基础自动化系统(L1)以及过程控制系统(L2)的实现方法及实际应用效果,着重说明了该公司自动化控制系统所具有的新技术和新特点。  相似文献   

9.
热连轧轧制过程中的轧制温度会影响带钢变形抗力以及轧制力的大小,进而改变带钢的出口厚度以及出口板形分布,因此,当轧制温度设定不合理时,会导致带钢的出口厚度精度变低、出口板形质量变差。充分考虑到热连轧机组的设备特点及其轧制工艺特点,首先,通过对变形抗力模型、出口厚度模型、宽展量模型以及出口板形模型的研究,定量分析了轧制温度对变形抗力、出口厚度、带钢宽展量以及出口板形的影响效果及其影响过程。然后,针对由于轧制温度设定不合理而导致的出口板形质量较差的问题,以板形分布的极值差值程度以及波动程度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带钢板形横向控制目标函数与纵向控制目标函数,进而建立了带钢板形综合控制目标函数,针对由于轧制温度设定不合理而导致的出口厚度精度较低的问题,以出口厚度偏差的标准差以及出口厚度偏差的平均值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带钢厚度偏差综合控制目标函数,并在此基础上以出口板形最优以及出口厚度偏差最小为目标,以7个机架的极限轧制力、宽展量以及轧制温度变化范围为约束条件建立了七机架热连轧机组轧制温度综合优化设定目标函数,实现了七机架热连轧机组轧制温度设定值的综合优化,将该优化技术应用到了国内某热连轧机组的带钢生产中后使...  相似文献   

10.
<正>改革开放前,我国热轧带钢轧机只有建国初期由前苏联援建的鞍钢半连续式1700mm机组和20世纪70年代武钢从日本引进的3/4连续式1700mm热连轧机组,技术水平与国际水平差距较大。改革开放后,我国以宝钢引进2050mm热连轧机为契机,开始了以引进为主的现代化板带热连轧机的建设,引进了加热炉燃烧控制技术、厚度控制技术(AGC)、板形控制技术(CVC)、立辊控宽和调宽技术(AWC和SSC控制)、连轧张力  相似文献   

11.
轧辊冷却新技术在带钢热连轧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新型带钢热连轧机精轧机组的轧辊冷却系统,与老式冷却系统相比有明显的优越性,并将此新型冷却系统用于太原钢铁公司1549mm热连轧机生产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2.
西门子冶金技术部(MT),作为西门子工业系统及技术服务集团(I&S)的下属分部,已经从中国的两个钢铁制造商接到订单,为他们的新型带钢热连轧提供自动化系统.  相似文献   

13.
热连轧机生产过程中发生带钢甩尾是较普遍现象,是目前热连轧领域较难解决的技术难点和研究热点之一。研究了热连轧线带钢尾部甩尾问题发生时对机架轧制力偏差的影响及趋势特点,分析了带钢机架内位置与精轧机出口带钢中心位置变化的关系及特点。基于分析结论及生产线上试验验证,提出了一种解决热连轧机甩尾问题的综合控制方案和控制算法,并在热轧1 580 mm产线上开发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三、带钢热轧机的板形检测和 控制系统 1.具有喷水式平直度检测器的控制系统 日本水岛厂带钢热连轧机的板形控制系统包括凸度控制和平直度控制,如图15所示。在轧制带钢时,沿宽度方向的厚度分布(带钢凸度)同平直度有密切关系。轧制过程产生的极其微小的凸度变化就足以改变平直度。相反地,平直度的变化却极少引起带钢凸度的变化。在实际轧制过程中,要求带  相似文献   

15.
针对宽带钢热连轧机工作辊严重的“猫耳朵”磨损和局部低点磨损的现象,分析了局部不均匀磨损的特点、形成原因以及对板形的影响。通过1800mm热连轧机不同窜辊方式对不均匀磨损的作用分析,提出了适合热连轧机的窜辊方式,经过现场应用证明,该窜辊方式可以减小局部磨损,改善带钢板形质量。  相似文献   

16.
日照1580mm热连轧机层流冷却控制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照1580mm热连轧机层流冷却控制系统分为过程自动化和基础自动化两级。过程自动化计算阀门开启数目及位置设定值,并根据测量的卷取温度不断修正模型精度,其功能模块包括有限差分温度模型、预设定、带钢段跟踪、测量值处理、动态设定、模型自适应等。基础自动化根据过程自动化的设定值开启或关闭阀门,同时实时收集各测量值并上传给过程自动化,其功能模块包括带钢头尾跟踪、阀门开闭延时处理、测量值收集等。自系统投入运行以来,工作稳定,带钢全长卷取温度控制误差为&#177;18℃的命中率可达96.43%。  相似文献   

17.
叶晓宁 《中国冶金》2004,(2):36-39,35
千叶钢铁厂3号热连轧机生产工艺灵活,可以生产包括不锈钢在内的不同钢种带钢.3号热连轧机采用紧凑式布局,主轧线R2~R3、R3~精轧机组可实现连轧.通过无头轧制、自由轧制等技术生产带钢,满足市场需求,按照用户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提供不同钢种的成品带钢.  相似文献   

18.
大型、高速、连续式带钢热连轧采用电子计算机控制,是国内外带钢生产的发展方向。为了使我国带钢生产迅速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必须加速实现轧钢自动化。北京钢  相似文献   

19.
在带钢热连轧机组上开展TA10钛合金带的轧制工艺优化研究,结合带钢轧制工艺设计,提出多组不同钛带轧制工艺规程,然后直接在带钢热连轧机上进行TA10钛合金带的热连轧生产试验。通过比较研究不同轧制工艺所生产产品的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及其他质量状态,揭示了不同热连轧工艺与组织性能的相关性,掌握TA10钛合金带热连轧变形特点,优选确定了TA10钛合金带的轧制工艺及参数,并投入生产应用后使该带钢热连轧机稳定生产出了基本满足相关技术标准要求的TA10钛合金带产品。  相似文献   

20.
随着板带轧机宽度的增加和成品厚度的减小,对板带平直性的要求日益突出。70年代开始板带轧机的质量指标逐步由厚度、温度转到以板带平直性(板型)为重点。 70年代初期冷连轧机的板型控制首先得到研究和用于生产,随之中厚板轧机亦开始采用板型控制,而带钢热连轧机的板型控制到70年代中期才开始用于生产实际。 中厚板轧机和带钢热连轧机由于缺乏在线板型检测器,因此板型控制主要是通过最优分配压下(负荷分配)来实现。最优负荷分配的计算基于下述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