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Planning》2013,(1)
由于我国的预算法禁止地方政府举债,地方政府承受着事权与财权不匹配的压力和庞大的建设资金需求。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地方政府主要通过融资平台来筹集资金,但同时这也是地方债务的最大风险所在,直接威胁着地方政府财政的安全,影响着地方政府的公信力。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治理对策来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2.
土地财政是我国地方政府经营城市的重要手段,也是举债融资的最主要支撑。随着我国城市化率的不断提高,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也在不断累积。本文从我国土地财政的成因入手,分析寄生于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基于城市理性增长及可持续城市化的土地利用策略,提出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23):175-176
从新中国成立到实行分税制改革期间,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统一财政体制,地方政府只是上级财政计划的执行者,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地方政府债务,当时国内学术界对政府债务问题的研究也只是关注国债立法的问题。1994年国务院宣布进行分税制改革以后,造成地方政府财力相对减少,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才逐渐得到国内学术界的关注。近年来,众多学者结合我国具体国情纷纷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加以研究,基本集中在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界定、地方政府债务特点以及风险、成因分析以及解决对策和建议等方面的研究上,本文将在这四个方面进行整理总结。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14)
文章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实际情况入手,通过剖析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核算不准确、不能完整披露债务信息问题,提出通过完善地方政府会计债务要素核算方法和内容,调整政府资产负债表,增加报表附注内容及公开地方资产负债表等措施,提高政府债务的透明度,使地方政府债务情况处于广大社会公众监督之下,督促政府以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缓解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税收征管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呈现总体上升趋势。尽管如此,地方政府为挤上经济发展的快车道负债经营,政府债务不断扩大,债务风险逐渐显现。面对此种情形,地方政府应采取措施积极化解风险,以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本文试图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产生的原因入手,以寻找应对和解决之策。 相似文献
6.
城投债跳水领衔债市停摆几年来一直在默默发酵的地方债,就像狼来了的传说一样,很多人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其残酷的杀伤力。然而,就在转瞬之间,资本市场亲眼得见,债市上的狼不但真的来了,而且张开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21)
据国家审计署2011年审计数据显示,2010年底,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已达到10.7万亿元,其中大部分是通过设立政府融资平台公司举借的债务,如此高的负债,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文章基于中国财政管理体制的现状,研究分析地方政府债务形成的原因,并从会计学视角提出防范政府债务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2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日益完善和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社会各界对政府财政信息的需求日益提高。然而,我国政府会计信息披露尚不充分。本文选取债务信息披露的角度,以我国地方政府为主体,对其债务信息披露现状进行分析,比较、借鉴国外地方政府的相关改革经验和成果,结合网络社会公共治理背景,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信息披露的改进和完善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1)
近期世界各主要发达经济体纷纷陷入政府债务危机之中,中国当前也面临着巨大的地方债务风险之中。为何地方政府会积聚如此大的债务风险?研究这个问题对我们明确地方债务的由来,如何正确应对地方债务风险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将对地方债务风险成因进行简短的试探性剖析。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5)
从1994年财政体制改革开始,地方政府在事权扩大时财力却不断收紧,地方政府通过借款或发行债券筹集的资金,为地方政府履行政治职能、经济职能等奠定物质基础,保证地方经济增长和完成地方事务。各级地方政府通过各种不规范的渠道广泛举债,尤其是金融危机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剧增,成为焦点问题。在借鉴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巴西等主要发展中国家,以及转型期国家地方政府管理债务的有益经验之后,提出了改善政府间财政关系,实现制度化管理,建立地方财政风险预警机制以防范地方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4,(30)
文章针对我国当前地方政府性债务治理过程中暴露出的会计治理功能的严重缺失这一现象,从地方政府性债务治理对政府会计的需求出发,分析了政府会计对地方政府性债务所具有的信息披露与监督、成本核算与控制、绩效评价与考核等治理功能,进而提出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合法化、地方政府性债务信息嵌入政府会计体系、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审计与行政和司法监管等有利于政府会计治理功能发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投资体制改革要求以系统控制观念确立审核的地位和作用、以各种技术经济方法去确定概算投资、以委托一代理模型明确审核的目的和工作态度。 相似文献
13.
14.
《Planning》2016,(6)
在阐述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及其债务信息内涵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地方政府信息共享中心以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从政策、技术和资源等角度分析了构建地方政府债务信息共享中心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介绍了地方政府债务信息中心的主要功能、框架思路和作用,并指出构建地方政府债务信息中心是一个探索创新的过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4,(27)
近年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作为地方政府债务主体,债务规模不断增长,举债方式不断创新,隐性债务比例上升,政府资源、资产和债务信息披露存在缺陷,债务风险不断聚集,防控难度加大,对地方政府财政稳定构成潜在的威胁。基于宏观管理视角,应对症下药,解决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产生的根源;多方努力,加强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的管理。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5,(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决定》有限制地赋予了省级地方政府自主发行债务的权力。但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作为地方政府中最大的一部分,绝大多数集中在县级平台,需要经过省级政府在有限额的范围内代为举借,并不能解决目前融资平台债务的宏观及微观风险。从宏观经济运行角度和微观风险管理角度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进行分析。建议在地方政府债券管理制度框架尚未建立之前,要解决好融资平台的债务存量问题,创新融资平台管理模式,防范债务风险,提升融资平台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17.
18.
《Planning》2014,(5)
地方政府债务高企与土地价格泡沫构成了风险循环,在这个风险循环中,最关键的两个环节是"稀缺性土地减少与隐性债务显性化"与"融资需求刚性"。偿债高峰伴随房地产需求下滑、流动性趋紧导致的市场融资利率上升、土地市场制度改革导致的定价权转移等因素都对这个风险循环构成一定程度的冲击。地方政府债务与土地价格泡沫的风险循环无法长期持续,"稀缺性土地减少与隐性债务显性化""融资需求刚性"将导致地方政府负债率不断提升、土地价格刚性不断强化甚至"泡沫化"。当面临偿债高峰叠加房地产需求下滑、市场融资利率上升、土地市场制度改革导致定价权转移等冲击时,应恰当应对。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4,(8)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的特殊时期,财政收入增幅趋缓,政府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职责,财政支出责任已形成无限化的趋势,加剧了财政收支矛盾和运行风险。同时,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也一直困扰地方经济发展。只有广开财源,增加财政收入;厉行节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地方财政才能走上均衡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9,(12)
强化地方债务管理和防范地方债务风险一直是政府会计改革的目标之一。为了检验政府会计改革对于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作用效果,基于政府会计改革于2017年将部分省份作为试点地区构建出"天然实验室"的背景,采用双重差分模型(DID)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索,通过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分析,发现政府会计改革会抑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上升,并且该结论具有一定的稳健性,由此为进一步大范围开展政府会计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