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息可视化是一种将复杂的数据转化为可视化形式以便人们理解的技术。在人机交互领域,信息可视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传输故障成为一个常见的问题。传统的网络故障监测方法存在效率低下且容易出现漏检情况。为解决此问题,研究首先通过图像处理技术提取视觉传达网络传输故障信息的特征量,并进行图像化处理分类;然后将图像化信息输入到分类器对故障信息进行分类和识别,最后将图像分类结果和人机交互技术相结合作为故障监测系统。结果表明研究构建的故障监测系统的故障监测准确率平均值为85.29%,误报率平均值为11.59%,同时在监测过程中的运行成本平均值为4 135.83元,所有结果均优于对比方法。这验证了研究提出的方法能提高视觉传达网络传输故障监测的精度,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视觉传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信息传播形式,它将信息以视觉化处理并利用视觉化的信号进行传达和沟通.本文就视觉传达的传播功能为话题,分别从传播是情感性、传播的文化性、传播的有效性这三个方面来进行浅谈,从而说明视觉传达确实具有重要的传播功能.  相似文献   

3.
谷佳  王昕兵 《计算机仿真》2021,38(9):190-193,365
由于传统方法没有通过特征提取方法获取图像关键滤波纹理系数,导致人机交互界面图像存在增强效果不佳,非平缓区域、曲面区域等不同层次信息量不丰富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基于视觉感知的图形化人机交互界面分层模型.构建图像处理模型,采用边缘轮廓特征提取方法,获取关键滤波纹理系数与边缘轮廓信息分量等特征信息.使用层次分析方法对交互界面视觉传达效果进行优化.以交互界面各个区域视觉感知强度和边缘轮廓内视觉感知元素重要度为基础,建立基于视觉感知强度的图形化人机交互界面分层优化模型,并通过遗传算法求解该模型,实现图形化人机交互界面的分层优化.实验结果显示,上述模型的图像亮度增强效果更优,符合人眼视觉感知要求;信息熵始终处在较高数值,具有较好的图像融合效果,信息量丰富.  相似文献   

4.
对传统文化中图形、色彩等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并阐释了如何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将传统文化的神韵与现代设计相结合,达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以更好地实现人机交互界面控制为目的,本文设计了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人机交互界面控制方法。首先提取人机交互界面图像边缘轮廓特征,采用视觉传达优化方法增强人机交互界面图像视觉传达信息,构建图像的边缘包络特征,利用向量量化法实现图像信息增强处理,结合多分辨率层次分析法提取图像多分辨特征量,优化图像视觉传达输出,从整体上实现更好的人机交互界面控制,采用超完备字典学习的图像去噪算法提升图标图像的清晰度与直观性,从局部上更精准地控制人机交互界面。测试结果显示方法能够准确描述测试对象内部图像的边缘轮廓,可精准地控制人机交互界面。  相似文献   

6.
韩为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22,(12):108-111+160
为解决广告动画设计系统存在的缺陷,以获得更优的广告动画,提出了基于视觉传达技术的广告动画设计系统。首先分析了广告动画设计系统的研究进展,找到引起广告动画设计系统缺陷的原因,设计了广告动画设计的硬件系统,主要包括图像编码模块和图像处理模块,采用根据视觉传达技术对广告动画视觉效果和播放效果进行设计,最后与其它广告动画设计系统进行了对比测试,验证了视觉传达技术的广告动画设计系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文化创意行业丰富了人们视觉之上的体验,为人类视觉之上的传达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视觉传达的设计和教学对于培养创意性的人才非常重要,两者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为了满足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要精心的设计专业的课程,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创建相关的实习基地,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水平,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探索能够提高教学质量的方向,使当前的教学质量得到稳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科学技术的发展衍生出"网络"这一新媒体,它与传统信息媒介相互碰撞、互为补充,其中网络广告作为一种新兴设计门类已经成为当今流行的广告手段。本文通过分析网络广告的视觉传达方式及其创新的视觉表现形式和它独特的审美特征,阐述了它结合尖端科学技术所产生的视觉传达新特点。  相似文献   

9.
在网页的设计中,增强网页信息传达的有效性有很多途径,本论文从视觉传达和网页设计的基本理论入手,结合网页设计中视觉感受的心理学特征,总结出了网页设计中视觉设计的一般原则,并探讨了如何在网页设计运用视觉传达的方法,以取得更好的信息传达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智能翻译机器人人机交互的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视觉识别的智能翻译机器人人机交互方法。方法通过采用Faster R-CNN模型提取视觉图像序列特征,并采用图结构表示提取的视觉图像序列特征,然后进行编码-解码,实现了智能翻译机器人的人机交互。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提取的视觉图像特征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在ImageNet数据集上的准确率均超过80%,在MS COCO数据集上的准确率均超过70%;图结构表示准确率较高,达到80%以上。相较于基于SOTA模型和基于VLN模型的人机交互方法,所提方法无论是使用束搜索还是预搜索进行评估,其加权路径长度和错误率更小,成功率和路径长度加权成功率更高。指令匹配的成功率达到95.42%,识别准确率较高,提出方法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优越性,可用于实际智能翻译机器人人机交互。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目标和职能都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国的设计教育从原来的理论上、技术上去教学生,已经逐渐转变为开发性、启发性的教育模式,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本文就此对视觉传达教学的方法和实践的手段做出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一座城市形象的塑造与这座城市的文化有关,当然,也与其一贯表现出现的形象有关。一座城市形象的形成是基于外地人对这座城市的直观上的感受,这就是视觉文化理论的作用。安徽城市形象的塑造基于其视觉文化的形成,如何传播安徽城市形象,以使得安徽在人们眼中拥有较为完美的形象也需要视觉文化理论的支持。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网络文化中种种文字、标点符号使用规则的位移现象的理解分析,最终得出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只有站在一个更为广阔的背景中,才能体会符号学有关的深刻哲学意蕴及其对于艺术创造的不可估量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化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应运而生,在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作为计算机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视觉传达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采用图形图像处理技术设计出来的作品给人们的视觉带来强烈的冲击。该技术的诞生,丰富了创作者的创造手段,提高了创新力。通过对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相关内容的研究,分析其在视觉传达系统中的应用,以期弥补视觉传达系统中存在的不足,使设计者的作品更加完美。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计算机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大范围延伸,几乎所有的领域都遍布着计算机技术的踪迹,人们将计算机技术大规模地应用在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计算机技术也为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计算机技术由于种类多被人们分成了几个大的分支,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分支,目前来说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已被广泛的应用在视觉传达系统中,与视觉传达系统相互交融,给人们带来了技术变革。笔者探讨了计算机图像图像处理技术在视觉传达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图形图像处理技术作为一种常见的计算机技术手段,通过将该技术应用到视觉传达系统中,能够为人们的视觉带来全新的体验,本文探讨了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在视觉传达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陈超  孟剑萍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2,40(10):137-139,142
文章将现有人机交互方法与基于计算机视觉交互方法进行了对比,列举了该交互技术的优点及可行性,并提出了一种利用摄像头采集手势进行人机界面交互的方法,研究了并进一步实现了基于图像的手势分析、识别等关键技术.通过一系列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文中技术实现的一套系统能够实时地跟踪手的运动,并识别出手势结果,实现实时的人机手势交互.  相似文献   

18.
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活节奏的持续加快,使得人们对信息的获取量迅速增加,并以新的形式不断展现。近年来,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越来越成熟,也越来越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不仅表现在生活方式上,而且还体现在日常行为中。目前,双重编码理论下的视觉传达设计已进入多元化发展时期,并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如何在双重编码理论下将视觉传达设计运用好,是提高数字媒体信息传播有效性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9.
视觉传达设计的主要作用是以信息设计作为载体,设计者将某些信息传达给大众,进而转化为大众的某种理念.可见,视觉思维与视觉传达设计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在某一层次上来说,二者之间还存在着一些共通之处.而设计者视觉思维模式的先进与否当然也直接影响到了整个视觉设计传达作品的效果.由此可以看出,对视觉传达思维模式进行创新势在必行.本文基于此,从视觉传达设计视觉思维的基本概述出发,对视觉思维模式的创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我们运用传统的本土化符号不是照搬移动我们的图腾和象形文,我们需要的是取它的思想或者意境。我们所强调的本土特色的文化不是把传统元素剪切然后粘贴,是利用创造意识加之合适的传统意境的再创造,创造出一种新的更易于人接受的传达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