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控轧控冷技术生产了直径为160 mm,含0.41%C、0.60%Si、1.41%Mn、0.16%Cr、0.07%V和0.023%Nb(质量分数)的可直接机加工的非调质钢棒材。通过金相检验、疲劳试验和力学性能测定等研究了棒材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疲劳性能。结果表明:棒材表面至距表面40 mm处的晶粒度为8.5~10.0级,显微组织为珠光体和铁素体,珠光体片层间距为170~220 nm;棒材抗拉强度为1 002 MPa,屈服强度为755 MPa,断后伸长率为18%,断面收缩率为48%,棒材距表面25 mm处的疲劳强度为502 MPa。  相似文献   

2.
汽车连杆用非调质钢及其控锻控冷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非调质钢发展现状以及其在汽车连杆上的应用,探讨了物理冶金因素和热加工因素对非调质钢强韧性的影响;指明了旨在控制先共析铁素体组织参数和沉淀硬化效应的控锻控冷新技术,为稳定汽车连杆用非调质钢性能,推动其规模化应用,开拓了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汽车用微合金非调质钢的应用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丁洁 《金属热处理》2006,31(9):46-48
叙述了我国汽车用非调质钢的应用现状,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探讨了控锻—控冷技术在发展非调质钢种的重要作用,并对非调质钢的应用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非调质钢发展现状以及其在汽车连杆上的应用;探讨了物理冶金因素和热加工因素对非调质钢强韧化的影响;指明了旨在控制先共析铁素体组织参数和沉淀硬化效应的控锻控冷新技术。为稳定汽车连杆用非调质钢性能,推动其规模化生产应用,开拓了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以MSC. Marc有限元分析软件为平台,利用其二次开发功能,结合38MnVS6非调质钢等温转变曲线,建立了38MnVS6非调质钢棒材轧后冷却过程的有限元模型,实现了38MnVS6非调质钢棒材轧后冷却过程温度和相变的耦合计算。通过模拟,得到了棒材轧后冷却过程温度和组织的分布和演变情况。计算得到的组织转变情况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这对优化38MnVS6非调质钢棒材轧后冷却工艺参数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采用Gleeble-2000D热模拟试验机对F40MnVS非调质钢进行了热模拟压缩试验,分析了该钢在850~1 050 ℃和0.01~10 s-1条件下的热模拟压缩变形特征。同时,根据Prasad提出的动态材料模型(DMM)并结合有限元模拟,建立了适用于F40MnVS非调质钢φ156 mm规格棒材的热加工图。研究结果表明,在低应变速率(0.01~0.1 s-1)下,材料呈现典型的动态再结晶特征;在高应变速率(1~10 s-1)下,材料发生动态回复;由所建立的热加工图确定了F40MnVS非调质钢的最佳的热变形工艺,即变形温度900~950 ℃,应变速率0.03~0.1 s-1。热加工图为F40MnVS非调质钢大规格棒材的加工性能分析和工艺优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开发了一种汽车转向节用非调质钢38MnVS6,对非调质钢转向节的各项力学性能、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非调质钢38MnVS6转向节具有高强韧性,可满足转向节的性能要求;高性能非调质钢的应用,简化了生产工艺,在降低生产能耗的同时方便切削加工,对先进汽车制造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开发了一种汽车转向节用非调质钢38MnVS,对非调质钢转向节的各项性能进行了分析及应用。结果表明,非调质钢38MnVS转向节具有良好的强韧性,可满足转向节的技术要求;同时高性能非调质钢的应用,简化了生产工艺,大幅度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对汽车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Ti-1023钛合金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本文介绍了使用新疆湘润生产的?650 mm规格Ti-1023钛合金铸锭经“高-低-高-低”工艺进行多火次锻造变形生产?160 mm规格棒材。对比分析棒材的宏观、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棒材宏观呈现均匀模糊晶,显微组织为均匀的两相区加工组织,β基体上均匀分布等轴初生α相;经热处理后,棒材的力学性能、超声波探测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不同的控轧工艺参数对非调质钢组织结构的影响规律,并在非调质钢零件不同部位采用强化控冷技术进行锻后冷却,得到了优化的非调质钢控轧控冷技术。结果表明:非调质钢转向节零件局部强化控冷技术能显著提高零件局部的综合力学性能;在1273~1373 K下,随着应变量ε在0.22~1.61内增加,实验钢原奥氏体晶粒从26~12μm逐渐细化,在该条件下峰值应变约为0.3;在1173~1473 K范围内随着变形温度的降低,变形抗力增大,峰值应变也随之增大,材料原奥氏体晶粒尺寸在20~11μm内逐渐减小;在增大锻压比和局部风冷两种工艺配合下,F40MnV钢可获得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1.
首钢采用SUFC工艺试制了大规格(Φ40mm)棒材,本文通过实验确定了变形工艺参数,测定了试样的CCT曲线,并对棒材断面的径向温度场进行了模拟,分析了试样组织。工业生产表明,柔性控轧+SUFC+自回火工艺大幅提高了材料的强度,且生产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12.
微合金化低碳贝氏体型非调质钢的控轧控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热模拟试验机上研究了控轧控冷工艺对微合金化低碳贝氏体型非调质钢组织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贝氏体转变机制问题。结果表明.控轧控冷代替常规轧后回火工艺的途径是可行的,同时有力地支持了粒状贝氏体的扩散型长大学说。  相似文献   

13.
铁素体—珠光体型非调质钢及其控锻控冷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综述了国内外铁素体-珠光体型非调质钢发展现状,探讨了锻造温度、锻造变形量、变形速率及锻后冷却速度对非调质钢强韧化的影响,指出了旨在控制先共析铁素体组织参数和沉淀硬化效应的控锻控冷新技术。为稳定锻造用铁素体-珠光体型非调质钢性能,推动其规模化生产应用,开拓了前景。  相似文献   

14.
分别制备了经过和未经过钙变质处理的含硫热锻微合金非调质钢棒材,并对其析出硫化物的热力学机理进行了分析,观察了两种非调质钢棒材的金相组织,对其冲击功韧性进行了测验。结果表明:钙变质处理能够增加热锻微合金非调质钢中硫化物的数量,降低热锻中细条状硫化物的产生,增加球状和纺锤状硫化物的数量,细化晶粒,改变棒材的各向异性和韧性。  相似文献   

15.
陈昕  林军  王纪元  陈洁  曾文聪 《轧钢》2019,36(6):56-62
设计开发了一种无Ni系低成本耐蚀钢筋成分体系,试验确定了22 mm规格棒材、8 mm带肋钢筋盘条HRB500aE的最佳控轧控冷工艺参数。采用周浸试验,对比分析了耐蚀钢筋与碳钢钢筋耐蚀性差异;通过SEM和TEM电镜,分析了Cu在钢基体的分布,周浸试验后内锈层形貌以及内锈层Cu、Cr的富集行为。  相似文献   

16.
针对新疆昆玉钢铁有限公司棒材车间采用五线切分轧制工艺生产HRB400E 12 mm抗震钢筋时出现5线棒材性能差别较大的问题,分析了孔型设计、控轧控冷冷却装置、反吹气(水)、尺寸线差等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使5线棒材的强度差稳定控制在15 MPa以内。  相似文献   

17.
以极致高效的方式生产出低成本、高品质、高精度的棒材产品,单条棒材生产线年产量超过160万t,一直是国内外棒材生产企业追求的目标。尤其是GB/T 1499.2—2018热轧带肋钢筋新标准颁布以来,热轧带肋钢筋多线切分轧制工艺及轧后强穿水冷却工艺难以适应低成本生产满足新国标要求的产品,质量和精度难以和单根轧制的相比。为解决这一难题,创新设计了高效、低成本、高精度的控轧控冷双高速棒材生产线,将切分轧制工艺和高线控轧控冷生产工艺相结合,开发了高速模块轧机、柔性水冷系统、棒材高速上钢系统等核心设备,并成功在多条生产线应用,吨钢成本相比传统切分轧制工艺降低了80元以上,成材率提高了0.5%,负偏差提高了0.5%~1%,降低了生产成本及碳排放,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实现了棒材高产高质的极致目标。  相似文献   

18.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日前与湖北一用户签订了一台φ100~220mm七辊棒材矫直机供货合同,该机为目前国内最大兢格的棒材矫直机。这表明该院在大规格棒材矫直领域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大规格的棒材矫直机已成为该院的品牌产品。  相似文献   

19.
帅习元  周勇  郑云峰 《轧钢》2009,26(5):19-22
设计了冷镦用微合金非调质钢的化学成分,通过热模拟实验,确定了热轧及控冷工艺参数,试样性能 达到了制作8.8-9.8级紧固件要求。  相似文献   

20.
非调质钢因其工艺简单、节能环保等优点逐渐应用在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制造上,其中直接切削用非调质钢更是广泛应用于汽车曲轴、连杆等零部件的制造。采用钻孔切削的加工方式,表征了不同Ce含量的实验钢的切削加工性能;并结合SEM、EDS和ASPEX等表征手段对实验钢中夹杂物的分布、形态、尺寸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e质量分数为0.019%时,实验钢的切削加工性能最好,稀土Ce主要是通过改变夹杂物的分布和尺寸等来影响实验钢的切削加工性能;夹杂物长径比在1.5~3之间实验钢的切削加工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