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具身认知的儿童智能玩具交互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秀丽  蒋晓  赵丹琳  马凤娟 《包装工程》2019,40(16):165-170
目的 探究具身认知视角下的儿童智能玩具交互设计方法。方法 通过对具身认知和信息加工两种认知理论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提炼具身认知理论的核心特征;通过对具身交互和儿童智能玩具交互设计的具身性进行研究,发现将具身认知引入儿童智能玩具交互设计的机会和意义;通过分析儿童的具身认知特性并结合前期相关研究,构建基于具身认知的儿童智能玩具交互设计方法。结论 具身是儿童认识和理解世界最本能的方式。儿童智能玩具的交互设计需要同时考虑到儿童的具身认知特性以及融合了物理实体和虚拟计算在内的复杂交互系统的特点。通过将具身认知理论与儿童智能玩具的交互设计相结合,提出信息的多通道输入输出、交互行为的自然化和直觉化两个交互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玩具,作为童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鲁迅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而作为玩具分类之一的益智玩具则是一位启蒙老师。她伴随着孩子的成长,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不断教会孩子认知周围的事物,通过激发孩子们的发散思维而使之获得更强的创造力。"玩木"系列木玩具的包装设计,通过市场调查研究和分析,将产品定位于正处于思维开发阶段的孩子们。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触觉体验引导下的儿童智能玩具交互设计,提升儿童玩具的交互体验。方法 首先,总结市场上儿童智能玩具的功能和交互方式。其次,对触觉体验及儿童触觉体验的相关研究进行整理,研究触觉对儿童成长的重要影响,分析玩具材质的触觉隐性特征、感知积累和行为暗示。结果 提出5个儿童智能玩具交互设计策略:及时清晰的反馈响应、成长式的交互模式设计、隐喻行为的合理引导、触觉载体的技术性优化、全感知式的交互场景搭建。将设计策略应用于具体设计,从实践上挖掘触觉体验在智能玩具上的应用特点。结论 触觉体验是儿童认识和理解世界的重要形式。触觉体验视角下的交互设计策略提高了儿童智能玩具的用户体验,为未来儿童智能玩具交互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浅析中国玩具发展之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文丽 《工业设计》2012,(2):277-278,280
玩具一直是乐趣和启蒙的化身。玩具为儿童生活世界增添了无数的纯真与快乐,它在娱乐儿童的同时也实现着教化的功能,使社会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的未来——成长中的儿童。中国的玩具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从民间玩具到战争玩具再到现代玩具,中国的玩具走过了风风雨雨的50年,但与国外的玩具相比的确还存在许许多多的缺陷与不足。玩具设计的突破口在哪里?面对现状,我们应该反思并探索新社会环境下玩具设计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基于兴趣引导的交互式儿童玩教具产品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设计出符合儿童发展特征及兴趣爱好的玩教具产品。方法以交互设计为前提,从幼儿园教师和儿童双重视角进行综合分析,从儿童玩教具产品的研究现状、研究意义、需求状况以及儿童的兴趣爱好、注意特征、审美特征、行为特征入手,提取问题点,得出儿童玩教具产品交互体验的影响因素,进行激发儿童心智发展和增强互动体验。结论在兴趣引导下的互动体验的玩教具产品有利于儿童主动学习,从娱乐中探索新鲜事物,使教与学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6.
陈湉湉  邓嵘 《包装工程》2022,43(12):183-191, 198
目的 从设计事理学视角,探讨儿童情感陪伴玩具的设计方法。方法 通过社会调研结合理论分析,提炼7~12岁城市留守儿童情感陪伴玩具中“事”的各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建立合理的儿童情感陪伴玩具设计模型及评价体系。运用案例分析法,结合儿童情感陪伴玩具设计案例与实践,验证设计事理学在实际儿童情感陪伴玩具设计中的应用价值。结论 探索儿童情感陪伴玩具的设计路径,以Combot——具有情感陪伴与寓教于乐功能的儿童情感陪伴玩具为实践案例,证明了基于设计事理学的儿童情感陪伴玩具设计方法是有效可行的,可有效指导儿童玩具设计,满足父母与孩子的情感需求,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玩具,作为童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鲁迅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而作为玩具分类之一的益智玩具则是一位启蒙老师。她伴随着孩子的成长,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不断教会孩子认知周围的事物,通过激发孩子们的发散思维而使之获得更强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8.
玩具王国     
《照相机》2017,(7)
正说起来,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最亲切的天使。很多年轻父母都会有一个天真的梦想,把全世界最好的玩具送给孩子,让孩子在他们自己的玩具王国里做个快乐的国王。我儿子今年刚满10岁,我就经常问自己一些问题,他喜欢什么玩具,我该给他买什么样的玩具。《玩具王国》是我于2016年初确定的个人摄影项目,以玩具为媒介,以摄影作为探索的路径,对当代都市中的儿童生活和  相似文献   

9.
张宗登  谭汝捷 《包装工程》2019,40(8):163-168
目的亲子玩具是满足儿童情感诉求的产物。基于情感化设计理念围绕亲子间爱与陪伴进行亲子玩具设计,旨在创新玩具产品及对现有的优秀亲子玩具产品进行分析评价的同时,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增进父母与孩子的情感交流。方法对亲子玩具的现状进行分析,剖析儿童与家长对亲子玩具的心理需求,运用情感化设计理念重点研究亲子玩具的材料、形态、色彩与交互,从中归纳出设计原则提出设计思路对现有的优秀的亲子玩具产品进行案例分析与设计实践。结论从材料、形态、颜色、交互4方面分析评价亲子互动玩具情感化设计方法,深化亲子玩具的感性功能。通过儿童与玩具、家长与玩具、家长与儿童3方相互影响,满足孩子与父母情感需求,促进双方的交流与互动。有助于家庭的和谐与孩子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税梦瑶 《包装工程》2019,40(22):198-202
目的旨在研究与改良设计学龄前儿童益智教育玩具。方法研究学龄前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总结该阶段儿童心理和生理存在的相关规律和特殊性。结合多元智能理论梳理出益智玩具的种类与特征,分析目前市场上学龄前儿童益智玩具存在的不足之处:有效互动性不强、形式单一、传统益智形式再设计不灵活,并针对不足之处对益智玩具产品设计寻找改良切入点。结论益智教育玩具对学龄前儿童的成长和各方面能力启蒙与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运用从体验引导提高玩具有效互动、感知方式促进玩具形式、综合体验促进传统益智形式再设计3种方法进行玩具改良设计,通过设计方案归纳出部分设计方法,促进学龄前儿童益智玩具设计和该行业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1.
针对学龄前儿童的亲子玩具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马亚运  吴凤林  毕飞芳 《包装工程》2016,37(22):173-176
目的设计出一款符合学龄前儿童生长规律的亲子玩具。方法通过分析亲子玩具的现状,针对学龄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初步总结亲子玩具的设计原则,提出亲子玩具的设计思路并进行亲子玩具的设计实践。结论将父母这个重要因素引入到亲子玩具的设计中,通过儿童—玩具—父母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创新育儿模式有助于学龄前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基于TRIZ和QFD理论的视障儿童玩具创新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设计一款适合视障儿童的创新型玩具。方法 利用QFD理论建立视障儿童用玩具的质量屋,将顾客需求转化为产品技术特性,找到两对技术矛盾:外形与凹凸块契合度的矛盾,即外形越大,契合度越难;外壳材质与声音的矛盾,即在杨氏模量一定的情况下,外壳的密度越小,声速越大、响度越大。利用TRIZ理论的39个通用工程参数和40个发明原理解决上述两对技术矛盾。结论 提出了一种可行性方案,主要包括外形、内部构造与玩法3部分的设计,与目前市场上现有的视障儿童玩具相比该创新型玩具同时达到了锻炼视障儿童的记忆力、感知能力、认知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改善青少年日常生活中产生的负面情绪,提出一种针对青少年基于AHP-TOPSIS混合模型设计解压玩具的方法。方法 首先,根据青少年对解压玩具的需求,基于情感化设计理论进行解压玩具需求要素分析,并构建AHP模型,从“本能层、行为层、反思层”3个方面确定子准则层的14个二级指标,计算各设计因素的综合权重;其次,基于高权重设计因素,设计了3款青少年解压玩具方案;最后,结合TOPSIS(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对3款解压玩具方案进行评分,对初始评价矩阵进行加权标准化处理,计算评价对象的正负理想解及相对贴近度,对3个设计方案进行优选。结论 结合AHP(层次分析法)与TOPSIS(逼近理想解排序法)构建的评价模型,有助于排除主观性影响,从系统与层次等多个角度将设计思考过程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使决策中的设计方案更加科学合理,所分析的产品评价体系、提出的设计策略和方案优选方法可以为青少年解压玩具设计提供清晰、客观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陈朝杰  钟慧娴  贺奕 《包装工程》2020,41(6):162-168
目的从可持续视角研究社区家庭的闲置玩具,以闲置玩具高效利用和社区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对社区资源管理系统进行创新设计,探讨促进社区可持续消费的设计策略。方法将共享经济思维融入社区生活可持续发展中为,研究共享经济发展的理论背景,调研儿童玩具在社区存在过剩闲置、处理不佳等问题,分析市场上玩具共享租赁平台的案例,探索用户参与玩具共享的动机和影响因素,以闲置物品再流通的共享消费模式为解决闲置玩具问题的方法。结论提出了以社区为中心的儿童闲置玩具共享的可持续消费设计策略,创建儿童玩具共享服务系统和玩具共享服务中心,从社区层面推广可持续消费模式,对带动公众践行可持续消费具有重要意义,为社区的可持续生活方式提供新的思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5.
靳桂芳  仓诗建  王金变 《包装工程》2005,26(2):104-105,107
玩具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应该重视玩具的包装设计。对于高档的电子玩具的包装,除了考虑外包装盒对玩具的外观保护、装饰、说明作用,还要了解玩具的流通环境,了解玩具本身的结构特点,设计合理的内部衬垫,以保证玩具在运输、装卸过程中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