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分析海上编队雷达网作战效能的基础上,建立了海上编队雷达网空间优化部署模型.海上编队雷达网在有/无威胁条件下,经过空间优化部署模型的解算,编队成员机动到较优阵位,使编队雷达网实现无缝连接且无盲区,从而获得较好的作战效能.文中在该条件下进行了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对比,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可行性和正确性.该模型对于未来海战场复杂电磁环境下对更好地发挥编队雷达网探测和预警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针对舰炮使用激光末制导炮弹对不同岸上目标进行射击时,舰载无人机保障阵位的配置问题,在对岸上目标反射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激光末制导炮弹导引头接收功率模型;基于导引头视场特性和启控点弹道散布规律、导引头扫描搜索时间,建立了激光末制导炮弹导引头捕获模型;在综合考虑作战过程中舰载无人机性能及飞行安全等因素的基础上,建立并优化了舰载无人机阵位配置,为舰艇编队指挥员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MapX的雷达网干扰仿真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雷达网部署优化是运用运筹学、军事学、系统工程、计算机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研究雷达组网的形式和雷达网的部署决策,以期建立严密、合理、高性能、多层次的雷达网,使之发挥最大效能,完成雷达兵部队的作战任务。针对干扰对雷达网的影响,建立了雷达网常规探测能力模型和干扰条件下的残余探测能力模型,通过地理信息控件MapX进行了仿真实现,仿真分析了干扰对雷达网探测能力的影响,研究成果对雷达网部署优化以及作战效能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针对舰艇编队防空兵力配置问题,根据其具体的战术特点,首先对编队兵力配置区域进行有限元网格化,使之便于进行数学量化表示,然后建立基于火力杀伤能力的舰艇编队防空兵力配置模型,并对约束矩阵、配置决策矩阵、单舰火力杀伤能力矩阵、编队火力杀伤能力系数、火力杀伤要求约束矩阵以及拦截距离贡献系数等条件进行了表述。针对所建立的兵力配置模型,构造了基于Memetic法的模型求解方法,该方法能够基于种群进行全局搜索和基于个体进行局部启发式搜索,克服了进化算法的随机性,加快了搜索速度,有效防止算法的早熟收敛。仿真结果显示,设计的算法能够有效地对模型进行求解,提高了舰艇编队防空兵力配置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水面舰艇编队对敌舰艇反导防御观察组织[刊,中]/孔令富//指挥控制与仿真.-2006,28(5).-56-59(L)针对反导防御对海观察组织的特点和水面舰艇编队在反导防御观察系统中的作战任务.运用定性定量分析法,得到了对敌水面舰艇编队反导防御观察区域与观察系统工作时间的计算模型。结合该模型与舰艇编队战术使用理论,探讨了海上对敌编队反导防御观察的组织方法,为水面舰艇的综合反导防御作战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参4基于云理论的预警探测系统作战效能评价[刊,中]/李春荣//电子信息对抗技术.-2006,21(5).-36-39(G)科学评价预警探测系统作战效能是指导其发展建设的重要基础。本文通过建立预警探测系统作战效能模型,确定了评价指标,尝试采用云重心评价方法对预警探测系统的作战效能进行评价。参3  相似文献   

6.
徐佳  夏惠诚 《舰船电子对抗》2011,34(2):44-46,50
利用有色Petri网(CPN)建模工具,得到了舰艇编队指挥、控制、通信及情报(C3I)系统的可行结构空间,同时结合CPN Tools得到了匹配测度模型,进而得出面向作战任务的舰艇编队C3I系统结构优化匹配模型,最后给出了实例应用,得到了某编队C3I系统的最优匹配结构.提出的方法操作简单,通用性强,为舰艇编队C3I系统结...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数据链对舰艇编队作战指挥效能的影响,建立了基于数据链的编队作战指挥效能评估模型,并通过战场想定计算了不同情况下的作战指挥效能提升程度,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舰艇编队雷达网遭受噪声压制干扰现状,首先讨论了单雷达设备干扰对抗动态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雷达网平均自卫距离效能评估指标,充分利用编队的空间分集特点,动态实时地对最佳雷达指定空域的探测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建航。最后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显示:在舰艇所辖单雷达设备具有恒虚警处理能力的前提下,该方法可有效改善舰艇编队在噪声压制干扰环境下的探测距离。所提方法不仅可以作为战时编队雷达管控的决策依据,也可为战前编队队形筹划提供指导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分布式网络化反导作战为切入点,分析舰艇编队分布式网络化反导的作战特性,依据复杂网络相关理论建立静态模型,依据统一建模语言(Unifiedmodelinglanguage,UML)建立动态模型。静态模型可明确显示参战单元的整体状态,为进一步动态建模提供支撑;动态模型分析了舰艇编队分布式网络化反导的整个作战流程及系统内各单元的动作关联情况。经研究,建立的静态和动态模型能够体现编队反导的特性,符合协同作战的要求,为进一步的定量和定性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雷达网任务分配问题是雷达网优化管理与控制的关键环节,旨在解决防空预警任务与探测资源之间的合理分配,对雷达网综合探测性能的发挥起重要作用。根据雷达网作战需求和作战任务分配准则,提出了分配效益的概念,讨论了考虑“四抗冶威胁时影响分配效益确定的各种因素,建立了基于分配效益最大化的雷达网任务分配数学模型。最后,结合一个仿真案例采用遗传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指挥控制系统是联合作战体系中战斗力的倍增器。为指导海军指挥信息系统的研制,阐述了美军指挥体系,研究了美军指挥信息系统。介绍了美海军指挥信息系统部署、发展。重点分析了海上全球指控系统、舰队作战指挥中心系统、“宙斯盾”作战系统等美海军典型系统组成和功能。给出了美海军指挥信息建设对海军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为了充分考虑雷达组网系统中若干子层重要指标对整体效能的影响,更加贴切地反映装备的真实效能,将"逻辑门"的思想应用到雷达组网作战效能指标的聚合中,构建了基于"逻辑门"的雷达组网作战效能评估指标层次体系;并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系统中主要指标进行评估,解决了类似于"一票否决"式指标对雷达组网系统整体效能的影响问题,为合理评价该系统效能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讨论雷达组网内涵的基础上,针对雷达群组网作战的特点建立指标体系,运用物元分析理论对雷达群组网作战能力进行分析,并结合具体算例找出薄弱环节,为分析雷达群组网作战能力提供了新的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欺骗式干扰的作用原理、分类和雷达抗干扰技术,提出了舰炮跟踪雷达抗有源欺骗式干扰性能评估准则以及指标.为靶场开展舰炮雷达抗干扰性能试验与评估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武器目标分配(WTA)是现代海上编队防空作战的关键技术之一,其目标是合理利用网络化舰艇编队内各项资源,对来袭目标进行拦截,以求拦截效果最优。引入了综合毁伤阈值和综合毁伤矩阵的概念,提出了一种基于异步并行蚂蚁策略的目标分配新方法,并建立分配模型,最后以实例仿真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舰载多功能相控阵雷达的发展状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曲长文  何友 《现代雷达》1999,21(6):5-11
舰载雷达作为舰载武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性能的优劣将直接影响舰艇的作战能力。作战模式、作战环境及作战任务的变化,要求舰载雷达多功能化,舰载多功能有源相控阵雷达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阐述了海战模式及海战环境的变化特点,并分析了作战环境对舰载多功能雷达的需求,介绍了世界上舰载多功能相控阵雷达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7.
反弹道导弹早期预警雷达(EWR)在防空反导作战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其进行作战效能评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中试着站在反导战略预警体系的高度,从反导作战使命出发,根据装备作战运用实际,建立了反弹道导弹EWR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结合理论分析和工作实际,提出一种改进的反弹道导弹预警雷达ADC效能评估模型;最后通过算例数据分析,论证了改进的ADC模型从一定程度上客观评估了雷达的作战效能,为雷达装备作战运用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