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准确评估风景名胜区(简称风景区)的灾损情况,是做好风景区灾后重建计划和有效指导风景区灾后重建工作的基础.首先确定了受灾风景区的研究范围与概况,然后从灾损类型、灾损程度、灾损空间特征等方面对受灾风景区进行了全面准确的分析把握,进而对受灾风景区从经济损失、受灾分类、受灾分级等方面进行评估,得出评估结论,最后分析其受灾原因,为合理制定灾后重建各项计划和技术对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风景名胜区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不论是对于国家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实施,还是对于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或是对于风景名胜区本身,都是一项非常紧迫且意义重大的工作,因此,需要制定必要的灾后恢复重建计划,如编制各风景名胜区灾后重建规划、设立新景区景点、发展新的区域旅游线路、加强防灾管理、保障资金来源、制定恢复重建的工作时序等。同时,需配套必要的保障措施以确保灾后恢复重建计划能够完好落实。  相似文献   

3.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城镇体系规划是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体系的组成部分,在汶川地震城镇灾后恢复重建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本文从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出发,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空间结构规划、城镇重建类型、综合交通重建、市政工程重建、风景名胜区重建、重建投资估算等内容,记录、回顾与总结了各部分的编制过程与技术思考。  相似文献   

4.
根据景区灾后重建规划的基本原则,分析了四姑娘山风景名胜区灾后重建规划的技术路线,并从旅游服务设施、居民点、道路交通、自然和人文资源等方面,提出了灾后重建恢复的策略,旨在促进风景名胜区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确保灾区恢复重建工作能做到生产与生活统筹,治标和治本结合,当前利益同长远利益兼顾,避免工作的盲目性,必须制订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恢复重建规划。 一、洪灾恢复重建规划的基本原则 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不是对灾前景观的简单复原,  相似文献   

6.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日前颁发了《汶川地震灾区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灾区后重建指导意见》和《汶川地震灾区风景名胜区灾后重建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7.
近日,河南省政府召开全省村民住房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全省村民住房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进行部署. 会议指出,村民住房恢复重建,是灾后重建中人民群众最关心、最期盼、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快推进村民住房恢复重建,确保受灾群众尽快住上安心房、暖心房.  相似文献   

8.
<正>玉树地震发生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灾后重建做了重要的部署,并组织力量协助指导具体恢复重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在总结参与四川灾后重建工作的基础上,及时组织人员赶赴青海,在规划设计、新村建设等方面做了大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20)
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体系中的灾后重建工程建设项目应急管理体系、灾后重建工程建设项目合同监管体系、灾后重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组织等指标进行研究,提出了把握灾后重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特点、提高灾后重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完善灾后重建工程建设的项目管理机构等项目管理措施。确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为支持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工作,根据《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和《国务院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精神,财政部日前印发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贷款中央财政贴息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中央财政对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贷款实施贴息政策。  相似文献   

11.
师满江  宁志中  曹琦 《城市规划》2021,45(6):106-116
基于民众需求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是提升重建满意度的有效举措.但民众需求是否达到"重建得更好"的目标,尚缺乏实践验证.以四川长宁Ms 6.0地震为例,结合"重建得更好"和灾后需求评估方法,构建恢复重建需求指标体系,通过田野调查分析了民众需求特征及对"重建得更好"的响应程度.结果显示,民众需求侧重灾后短期生活、生产恢复,忽视长期的社区重建、降低风险和提升韧性等的需求内容;职业、家庭、社区类型的差异性导致了民众需求在恢复重建时序、空间上的差异性.灾后恢复重建需求在内容、重建时序和空间上的差异性均影响对"重建得更好"目标的落实.鉴于此,提出建立动态化需求评估机制和多元化目标的恢复重建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2.
吴保平 《建筑》2011,(21):28-28
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日前发布《关于“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情况的通报》,分别介绍了灾后恢复重建总体情况、尚在建设的项目情况、灾后恢复重建审计监督工作以及灾区发展振兴规划情况。  相似文献   

13.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6月8日签署了第526号国务院令,公布<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一个地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条例,并将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相似文献   

14.
6月11日,《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经国务院同意,由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各地。《方案》指出灾后恢复重建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为举全国之力,加快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并使各地的对口支援工作有序开展,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建立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机制。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首个专门针对一个地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条例并将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国务院总理温家宝6月8日签署了第526号国务院令,公布《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是我国首个专门针  相似文献   

16.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为充分发挥村镇规划对灾区农村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协调作用,推进灾区农村科学有序、扎实稳步做好恢复重建工作,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就加强灾后恢复重建村镇规划编制工作发布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7.
重建命题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6月8日签署第526号国务院令,公布《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一个地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条例,将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条例确立了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方针和基本原则,规定了一系列制度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高频多样的自然灾害造成了严重的民众经济损失,如何降低灾害对于民生的损害程度,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灾后恢复重建体系是现代城市规划的重要议题。通过概述“4·20”芦山的震害情况,总结国内外灾后恢复重建模式,提出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模式相比国内以往方式的创新性所在,并系统地从国家指导、地方组织、规划技术服务、公众参与治理、社会组织管理五个层面分析总结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模式,探索并总结我国灾后重建的实践经验,以期为我国未来的灾害应对及灾后重建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9.
《工程质量》2013,(2):36
<正>近日,甘肃省委、省政府召开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后恢复重建总结表彰大会,全面展示两年多来灾后重建工作的成果,并对参与重建工作的45个先进集体、109名先进个人进行表彰。2010年11月启动的舟曲灾后恢复重建共安排170个项目,规划总投资50.2亿元,涉及城乡居民住房、城镇建设、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8大类。据了解,目前已有169个项目完成建设内容,累计完成投资47.5亿元。其中,舟曲城乡居民住房已全部分配到户,桥梁、道路、供水等市政基础设施全部完成,幼儿园及中小学校已于去年9月顺利开学,卫生、计生等项目  相似文献   

20.
为了客观、准确地评价灾后恢复重建项目从立项到运营的建设管理水平及其所带来的影响,提出了按照价值一目的一目标一标准和指标的逻辑思路构建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具体分析了当今社会主流价值观与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所体现的价值观的对应关系,并确定了4个评价领域。结合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地震灾区恢复重建项目,推演出了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