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一种3,6-二氯吡啶甲酸的溢流式电解槽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3,6-二氯吡啶甲酸的溢流式电解槽,包括与电源的负极电连接电解槽阴极、与电源的正极电连接电解槽阳极、电解槽箱体。所述的电解槽箱体上设有电解液进口及排空口、电解液出口及设在电解槽箱体上部的抽气口和观测口,箱体内设有液流分布器。所述的电解槽无隔膜,所述的液流分布器竖直布置于电解槽箱体内部两侧。内侧布置有阳极板和阴极板,两侧分别连通电解液电解液进口、电解液电解液出口。具有电流效率高、时空产率高、产品纯度高和能耗低等优点,同时所述的电解槽具有适用范围广、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的特点,特别适用于在碱性介质中电解生产3,6-二氯吡啶甲酸。  相似文献   

2.
为获得一种更加经济和安全的活性氯消毒剂在线制备方法,本文以间歇式电解槽为实验装置,优选阳极极板材料、检测装置电化性能和制备条件;以此为依据设计连续式电解装置、根据能斯特公式确定外加电压,探索其工作参数;以苯酚为对象对比产品消毒剂、间歇式电解槽和连续型电解槽的氧化性能。结果表明,钌铱涂层钛基极板的电化性能优于其他涂层;间歇式电解槽可在电解时间30 min、极板间距3 mm、电解液浓度为3%、pH为8、电流密度为20 A/dm2的条件下以6.43元/kg的制备成本获得有效氯浓度1.4%的消毒剂;连续式电解槽在电解电压6 V,蠕动泵转速为30 r/min、电解液浓度在3%的条件下,140 min内工作性能稳定,可以21.19元/kg的制备成本获得有效氯浓度为0.4%的消毒剂。连续型电解装置的产品有效氯输出持续稳定,适用于大量的污染水处理,间歇式电解槽可获得较高浓度的有效氯,适用于重度污染的水处理,均优于产品消毒剂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3.
草酸电解还原制备乙醛酸的放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试电解槽中采用了双面电极板和湍流器 ,实现了电解液的均匀分布和电流的均匀分布。当电解槽的长宽比为 1.7∶1 0、电解液流速为 0 .139m/s时 ,电流效率为 84.82 %、乙醛酸的选择性为 93.4%。而在相同的电流密度和电解温度下 ,当小试电解液流速为 1.0m/s时 ,电流效率为 84.2 7%、乙醛酸的选择性为 86 .76 % ,放大效应接近 1.0。  相似文献   

4.
3,6-二氯吡啶甲酸的电解合成方法及设备以3,4,5,6-四氯吡啶甲酸为主要电解原料,电解液置于电解槽中电解,反应结束后中和、冷却结晶、过滤、干燥即得3,6-二氯吡啶甲酸,其中通过稳压稳流可控硅周期换向电源自动对电解槽的阴极进行粗糙化处理。所述的电解合成设备包括电源、配料槽、电解槽,所述的电源为稳压稳流可控硅周期换向电源,电源连接电流换向器,电流换向器设有程序控制单元;电源的正极连接电解槽阳极,电源的负极连接电解槽阴极。所述的电解合成设备,解决了目前电解合成过程中的诸多缺陷,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和社会经济效益。公告号:CN100436648C申请人:浙江工业大学  相似文献   

5.
<正> 用铁屑(废铁边角料)作电极,电解处理电镀污水的电凝聚浮选法,经过几个月的生产运转,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浓度小于50毫克/升的含铬(Cr~(6+))污水中含有低浓度Cu~(2+)、Zn~(2+)、Ni~(2+)等金属离子的混合电镀污水,在流量2.5吨/小时、电量200~250安倍/24伏条件下电解处理后,可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出水口各种金属离子浓度均不大干0.1毫克/升,pH 值为6~9。在电解槽中设置电极,加入含电解质的溶液后,在外电场作用下发生电解反应的方法广泛应用于电镀、电铸、电浸蚀、电切削等领域。在处理电镀等污水中以铁屑作电极和电镀污水作电解液,电解除去有害物质是一个新的应用。当一定强度的直流电流通过电解槽中的污水时,阳极(铁屑)发生了溶解,金属离子进入要净化的污水中,水中的金属离子得到水解,而形成具有凝聚能力的金属氢氧化物,同时存在氧化还原过程和电解絮凝物被吸附共沉淀的过程。反应过程为:  相似文献   

6.
1概论目前,国内外生产元素氟,均以HF为原料,在电解HF的过程中,电解液均处于静止状态进行通电电解的。存在的问题很多,除装置大小产生的原材料消耗指标差异大而外,还有许多是属于电解液静止状态进行电解而造成的不可克服的毛病:1电解槽寿命短:国外AEC电槽600OA,运行寿命为4OXI炉A·h~SOxl…A’b;国内好一点单位150OA电槽运行寿命为IO.SXIO‘A·h;较差的单位75OA电槽运行寿命仅为(3个月~4个月儿.I62X】…A·b;实际上该电槽常在400A~450A条件下运行,故实际运行寿命仅1.296X10’A·h;2电解槽在电解过程中杂…  相似文献   

7.
聂剑飞  李存玉 《广州化工》2013,41(9):205-206
对电解制氟生产碳板产生的"极化"现象及机理进行了介绍;针对阳极极化的现象及其机理,主要在减少电解液水分含量、选择质量性能可靠的碳板、改变电解槽内电解质组成、电解槽施加高电压、机械打磨等应对措施方面做了阐述。达到了减少电极极化的发生或有效消除极化的目的,延长了碳板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8.
正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纤维表面处理设备,包括槽架,所述槽架内部分隔成两个独立空间,分别为用于盛装电解液的电解槽和用于盛装去离子水的水洗槽;所述电解槽内设置有阴极板,阴极板接电解电源负极;在电解槽内于阴极板上方还设有第一绝缘导辊;所述水洗槽内设置有第二绝缘导辊,在电解槽内的第一绝导缘辊与水洗槽内的第二绝缘导辊之间于槽架的上方还设置有第  相似文献   

9.
简述了去除电解液中氯酸盐的18种方法,阐述了加强管理,从电解系统内控制产生氯酸盐的方法,是可行的和必要的。隔膜电解槽生产的电解液中,均含有一定量的氯酸盐(NaClO_3)。以金属为阳极的隔膜电解槽生产的电解液含 NaClO_3量比石墨阳极的还高,只有离子膜电解槽生产的电解液质量最高,含 NaClO_3等杂质最少。  相似文献   

10.
基于锌电解过程机理模型的酸锌浓度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公衍海  张威  熊智华 《化工学报》2013,64(12):4396-4400
锌电解过程是一个典型的大惯性系统,电解槽的酸锌浓度往往难以控制。提出了基于锌电解机理模型的酸锌浓度前馈-反馈控制方法,以克服电流密度、进液浓度工艺参数的扰动。首先在Scott等提出的锌电解机理模型基础上,估计了传质系数等关键参数,得到了锌电解能耗模型,再加入电解槽酸锌浓度的物料动态平衡模型,从而建立了较完整的锌电解过程仿真模型。针对电流密度变化、进料中锌浓度波动等扰动引起电解液酸锌浓度变化的情况,提出了电解液锌浓度的前馈-反馈控制策略,其中反馈通道采用PID控制,而前馈通道的增益直接由机理模型计算得到。最后以仿真模型为对象验证了该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11.
以锰酸钾为原料,采用离子膜电解槽制备高锰酸钾。研究了锰酸钾浓度、电解电流、温度、时间和电解槽内填充材料对电解效果的影响,确定了膜电解法制备高锰酸钾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恒定电流下电解,随着电解时间的延长,转化率在增大,但电流效率在下降;阶梯电流下电解,整个电解过程,电流效率维持在70%以上。在多于5倍电解槽容积的电解液、79. 63 g/L锰酸钾、65~68℃、4级阶梯电流条件下电解120 min,锰酸钾转化率为78. 73%,电流效率为71. 85%,电流效率较传统工艺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2.
烧碱化工是化工工业的基础工业,随着全球对化工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人们对离子膜电解的效率和能耗要求就越高。通过对离子膜电解的工艺分析,找出影响离子膜电解槽电压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出电解槽温度、电解液杂志、离子膜的自身构造、阴阳两极的性能等因素对离子膜电解槽电压都有影响,其影响影响对电解槽电压的作用进行深入的辨识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电解槽电压升高的预防措施和建议,从而保证离子膜电解槽电压的稳定、电解槽电解的效率和降低电解的电耗和经济成本,促进离子膜电解槽烧碱制取工艺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俄罗斯联邦国家应用化学科学中心在电解氟化领域开展的研究工作。研究了电解氟化时原始有机化合物结构及其含量、活性添加剂、阳极电流密度、极化工况、电解液循环速度和温度以及电解槽结构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吡啶和N-三丁胺电解氟化的最佳值w分别为7%~10%和5%~7%,i分别为0.08~0.2A/cm2和0.03~0.05A/cm2;有机混合物中添加N-丁基硫醇可稳定电解过程,其质量分数最佳为15%~20%;采用低负荷的脉冲电流极化工况有利电解过程,降低阳极的腐蚀速度;电解温度0~20℃为宜;电解槽可采用电解液内循环、外循环结构,或其混合结构。  相似文献   

14.
姚镇田  禹荣 《湖南化工》1998,28(1):31-33
从电极材料、电流密度、电解液浓度、电解温度、时间等方面分析了影响高锰酸钾电解槽电流效率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提高其电流效率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分析离子膜法电解生产过程中,影响电解槽运行的因素有:盐水中的杂质,盐水浓度,电解液酸度,阳极液浓度,电解槽操作温度,氯酸盐,及操作是否得当。只有通过严格的工艺管理,保证工艺指标,才能使电解装置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俄罗斯联邦国家应用化学科学中心在电解氟化领域开展的研究工作.研究了电解氟化时原始有机化合物结构及其含量、活性添加剂、阳极电流密度、极化工况、电解液循环速度和温度以及电解槽结构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吡啶和N-三丁胺电解氟化的最佳值w分别为7%~10%和5%~7%,i分别为0.08~0.2 A/cm2和0.03~0.05 A/cm2;有机混合物中添加N-丁基硫醇可稳定电解过程,其质量分数最佳为15%~20%;采用低负荷的脉冲电流极化工况有利电解过程,降低阳极的腐蚀速度;电解的温度0~ 20℃为宜;电解槽可采用电解液内循环、外循环结构,或其混合结构.  相似文献   

17.
我厂烧碱车间,电解工段电解槽在生产过程中常因电解液断电器起不了断电作用而漏电,影响了电耗指标的完成。电解液断电器要起到断电作用,关键在于要能使从电解槽鹤头管流出来的电解液均匀地分配到断电器的分配盘的周边、然后沿周边上的溢流齿缝流下、造成断断续续的液滴、这样可避免电流沿流下的电解液而漏失。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8.
1工艺条件对能耗的影响(1)电解液浓度与温度的影响国内氯碱厂家在隔膜电解过程中电解液碱浓一般都控制在110~130g/l左右。氢氧化钠含量在110g/l和130g/l同在工艺控制标准允许范围内,但蒸发汽耗后者却比前者低0.4t/t碱(100%),因此,加强电解槽技术管理,把电解液碱浓度确定在基本不影响电流效率的前提下的最高浓度将是明智的选择。从电解槽流出的电解液温度都在70℃以上,由于在电解液贮槽中存在时间较长,至使温度降低,造成热量损失(我厂过去电解液是分罐计量,倒换使用正是浪费了这部分热量)。如果电解液直接送蒸发,即可有…  相似文献   

19.
1992年7月,我厂由28台30-Ⅲ型金属阳极电解相组成的电解新系统建成投产,1993年10月又增加10台。这些电解槽运行不久就出现电解液浓度和氨气中含氧不断升高的问题,最严重时总管电解液含氢氧化钠达到170g/l,氛中含氧达8%,氯气纯度只有90%,在此期间电糟的运行电流仅仅25~30kA,远未达到正常负荷,采取升高液面等方法收效不大,只好重新吸附隔膜。但新槽投入运行不久,电解液含碱及氯中含氧上升仍然很快,表中所列1992年至1994年上半年的数据说明当时电解槽的运行指标是很差的(表1)。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们决定把治理的要点放…  相似文献   

20.
采用滤压式隔膜电解槽对低质量分数废盐酸进行电解回收利用实验研究,实验分别讨论了电流密度、电解液流量、温度和HCl、NaCl混合电解液质量分数对槽电压和电流效率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出,电流效率影响最显著的因素是电解液流量,槽电压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电流密度。最佳工艺水平为:流量12 mL/min,电流密度0.2 A/cm2,电解温度50℃,电解液为质量分数7%HCl与NaCl混合液。验证实验得出电流效率为95.11%,槽电压为4.1 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