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因此必须加以大力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现代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华民族精神在现时代的新需求。弘扬民族精神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2.
简论民族精神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所总结出来为大多数民族成员所认同的思想意识,它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积极的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弘扬民族精神,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价值导向和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艺术教育严重滞后和存在的误区,认为高校的艺术教育应重在审美教育,强调要加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力度,通过多样的生动活泼的形式,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和民族传统文化品格.为构建和谐社会夯实丰厚的民族精神底蕴.  相似文献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积极加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具体来说,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导向,和谐精神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灵魂.传统文化是一种和谐的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和谐文化建设,需要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论文立足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构建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体系,对高校学生民族精神培育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文章从民族精神概念入手,阐明了大学生民族精神的现状和原因,最终指明了其培育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6.
和谐社会体现了契约精神的价值追求,符合契约精神的原则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契约精神的培育提供了必备要件。构建和谐社会我们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培育政府的契约精神,建立服务性政府;培育市场主体的契约精神,建立信用经济;培育公民的契约精神,建立诚信社会。  相似文献   

7.
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等方面,阐述了发展我国民族教育对于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作用.认为民族教育既是对国家主流文化的一种传承,也是对少数民族自身文化的一种保护和延续.搞好民族教育,既有利于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又有利于巩固和发展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8.
人文素质教育是21世纪高等教育培养全面人才的目标.而实现人文素质教育则必须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植根于悠久的传统文化之中的,那些长期影响中国人的生存模式、思维方法、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和审美情趣是构成中华民族特色的重要因素.我们通过开设"中国传统文化"公共选修课,使学生在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和文化力量的感召.从而培养他们对自己民族文化的温情与敬意,养成和提高其人文精神,健全和完善其人格修养.  相似文献   

9.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借鉴传统精神文化是引导公民树立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自信心的重要载体,具有借鉴的必要性。儒家和谐思想是我国传统精神文化的精华,内含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三个维度的和谐价值,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传统文化资源,具有借鉴的可能性。为了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大社会目标,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批判吸收儒家和谐思想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是一种十分有意义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职院校德育的文化价值是指德育教育对于满足高职院校学生这个特定社会主体在文化传承和发展需要层面上所具有的积极作用和意义.其价值的存在方式包括: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价值,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价值,发展先进文化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人本、整合、创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人本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方向;整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方式;创新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方法.从社会发展现实看,人本、整合、创新相互促进;从社会发展实质看,人本、整合、创新需要和谐精神.为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应当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和谐精神,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加快社会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2.
文化是一个不断演化发展的生命过程,考察文化,离不开对文化结构和文化层次的分析.广义的文化包含物质的、政治的、精神的、和谐的四种不同的形态.和谐文化价值体系是三个层面的有机统一体:一是物质文化、政治文化、精神文化等不同形态文化的内在和谐及相互和谐;二是和谐的理念和价值体系;三是和谐理念和价值观念引导社会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三者协调发展所达到的和谐状态,也就是我们理想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3.
构建和谐校园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从协调和谐校园的各种关系、重视解决和谐教育、打造校园和谐精神几方面构建高等院校和谐的校园氛围,以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新闻媒体的宣传引导,新闻舆论位于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新闻工作是党的整个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和谐社会视阈中的新闻工作党性原则,必须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必须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必须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弘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社会风气;必须大力发展传媒产业,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精神文化条件。  相似文献   

15.
在全面建设区域和谐社会、加速发展西南边疆现代民族高等教育的背景下,运用SWOT方法回顾和分析建国60年来云南民族高等教育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结合云南社会经济和教育文化发展的现状,提出了云南未来5~10年高等教育发展动向的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16.
树立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总要求之一。高招改革作为一种实现教育公平、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江西高招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以"以人为本,为考生、高校服务"为宗旨,积极实施了一系列高招改革,取得了丰硕成果,让考生满意、让家长放心,为全省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使江西高招事业在阳光下、和谐中健康发展,维护了考生权益,维护了国家教育考试的公平、公正,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作出的战略决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又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了丰厚的营养。  相似文献   

18.
雷锋精神不仅属于雷锋所处的那个时代,而是已经被提炼升华成了我们今天的宝贵的文化财富.雷锋大公无私的精神,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精神,奋发向上、勇于进取、艰苦奋斗的精神,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和必由之路。群众文化活动的繁荣发展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面对现阶段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必须坚持专业文化与业余文化相结合,专业团体与业余团体互相学习,优势互补,携手合作,大力推进群众文化活动的普及,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形态,提高群众文化生活质量,共创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20.
孝道在构建传统中国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孝是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根基,维护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孝的产生源于社会和谐建设之需要;儒家以孝为人之德性的根本,强调塑造个人良好品德促社会和谐发展;孝为为政之本,以政治和谐维持整体社会和谐;孝产生后即和礼、法及宗教紧密结合,调节着社会利益关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目前进行孝文化研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