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应对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终端海上化这一趋势,需要在接收终端与陆地管网之间建设LNG海底低温管道以满足LNG的输送要求。由于LNG的储存运输温度极低,导致LNG海底低温管道在绝热要求和管道材料方面与其他油气管道相比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为了满足这些要求,就需要选择具有极高绝热性能的真空绝热层或是由高性能绝热材料组成的堆积绝热层,以及低热膨胀性能的镍钢管材。一般而言,采用由气凝胶绝热材料组成的绝热层和以9%镍钢作为管道材料,可满足LNG海底低温管道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2.
天然气在未来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将不断增长,而且沿海大陆架及深海的天然气产量也将不断增加,在温度较低的海底输气管线内会形成水化物,多向流,固体沉淀,腐蚀等问题,解决上述问题成为摆在输气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中石油管道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新研制的大型CFLLNG-150/0.7型低温液体储罐获得成功,经上海交通大学低温测试研究所检测评价,其外观、技术性能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将批量投入生产,为制造业增加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亮点。该产品具有液化天然气储运效率高、综合成本低、洁净、高效的特点,为国内城市大规模气化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条件,特别是有助于加快边远气田的勘探开发。  相似文献   

4.
液化天然气(LNG)长距离管道输送技术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天然气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在世界能源市场结构中的比例将显著增加。天然气液化输送相对于气态输送来说,具有很多显著的优点,新材料和新工艺技术的发展使得天然气的液化输送成为可能。世界天然气地区性贸易的迅猛增长也将有助于降低天然气液化输送的成本。目前国内LNG的管道输送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外也无很成熟的实践经验。文章从LNG的特点出发,就LNG的管道输送工艺、经济管径与经济流速、站间距与经济保温层、管材以及LNG管道的预冷与停输技术等方面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目前能源资源构成中煤炭约占70%,截至2014年底中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占比为65%左右,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十分严峻。改变一次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效、增加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气的消费比重,是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实施方向。提高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是最容易也是见效最快的改变能源结构的选择。我国2014年天然气表观消费量达到了1 830×108m3,进口天然气583×108m3,对外依存度32%,作为陆域天然气不足部分补充的LNG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已表现出液化市场无序发展,接收站规划能力远超预期,到2030年接收站规划能力将达到1.9×108t/a。综合论述了LNG产业的状况并对中国LNG需求给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6.
LNG液化流程及管道输送工艺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液化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而液化天然气技术也已成为天然气工业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总结了几种LNG液化流程,包括级联式液化流程、混合制冷剂液化流程和带膨胀机的液化流程等,对比分析了不同液化流程的能耗情况以及LNG管道液相输送工艺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LNG冷能空分装置低温工艺管道具有温度变化大、工艺复杂、安装标准高等特点,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循规范和技术要求。文章以国内第一个冷能空分项目即福建LNG冷能空分装置为例,详细介绍了LNG冷能空分低温工艺管道的施工技术,包括各种低温材料的使用条件,焊接工艺评定,焊接工艺参数的筛选,管道的清洗、焊接、试压、保冷等,按照该技术要求施工后,福建LNG冷能空分装置一次投产成功,其工作温度和压力均达到设计要求,且运行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8.
张起花 《中国石油》2013,(17):50-51
俄罗斯在管道天然气生产和出口方面位居世界首位,但是液化天然气(LNG)生产和贸易起步较晚。在世界LNG市场蓬勃发展的当下,俄罗斯很难继续淡定下去。  相似文献   

9.
针对液化天然气(LNG)介质的低温特点,叙述了低温情况下压力仪表、液位仪表和流量仪表的选用方法。简要描述了温度仪表和分析仪表的取样,重点阐述了压力仪表的低温检测原理、导压管的安装方式及注意事项,中小型LNG储槽及低温压力容器的液位测量方法,差压式流量计、速度式流量计和质量流量计在低温流量计量中的优缺点。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以天然气液化工程的实际应用为例,总结了LNG项目中低温场合下各类仪表应用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LNG接收站、天然气液化工厂用低温阀门的应用概况。重点针对LNG领域苛刻工况用J-T阀的选型要点进行论述。总结提出低温阀门工程设计的注意事项。并提出国产阀门推广应用的下一步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热力学原理对液化天然气冷量及冷量火用进行了分析计算,设计了利用液化天然气冷量进行废旧轮胎低温粉碎的工艺流程。该流程包括粉碎和冷量传递两部分。粉碎过程分常温粗碎、冷冻和低温细碎3个阶段。冷量传递过程以液化天然气为冷源,以空气为中间冷媒,将冷量先传给空气,再由空气去喷吹冷却粗胶粉。该流程能实现液化天然气冷量的有效利用,达到冷冻废旧轮胎制取精细胶粉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以某公司LNG冷能发电项目为优化对象,采用HYSYS流程模拟软件对循环工质及参数进行模拟计算。模拟结果表明,甲烷、乙烷和丙烷混合工质的最大发电量高于各单质工质,混合工质配比不同,净发电量不同,混合工质配比存在一个最佳值。在混合工质中,增加丙烷含量或甲烷/乙烷比例,发电量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运行参数影响发电量,膨胀机入口压力的变化对系统净发电量的影响程度小于膨胀机出口压力,随膨胀机出口压力的增加,发电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且同一工质的最大净发电量所对应的膨胀机出口压力相同。  相似文献   

13.
基于管输天然气压力能回收的液化调峰方案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近年来,高压天然气长输管网迅速发展。为了回收天然气管网蕴含的巨大压力能,且同时满足城市燃气调峰的需要,提出了回收输气管网压力能的天然气液化调峰方案。在天然气管网的调压站安装带膨胀机或者涡流管的天然气液化装置,用气低谷时充分利用供气管网间的压差通过膨胀机或者涡流管等部件产生冷量用于液化天然气并储存起来,用气高峰时将液化天然气气化起到调峰作用。对目前常用的几种调峰方式进行了比较,分析了该方案具有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建设大口径长距离海底管道耗资巨大。在当前国际经济环境比较严峻的情况下,进一步降低工程造价已摆上议事日程,而实行更加科学的工程管理,借鉴、吸收近年来不断面世的新技术、新方法,使降低造价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5.
LNG大型储罐加强圈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LNG大型储罐是液化天然气储运过程中的重要设备,加强圈是大型储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能提高和保证大型储罐的安全性与抗失稳能力。而与LNG大型储罐加强圈相关的设计在国内的工程实例较少。本文借鉴常用的国际标准,讨论LNG大型储罐不同部位加强圈的设计方法,为以后在大型储罐加强圈设计方面提供参考依据。运用所讨论的设计方法并结合国内某LNG接收终端项目的基础数据,对LNG储罐加强圈进行设计计算,得出的结果与参考项目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6.
重点介绍了液化天然气用截止阀和闸阀的使用参数、典型结构型式、结构特征、材料要求、低温冲击试验和微泄漏检测等内容,对采用了计算机技术和光电技术的具有对试验数据集中储存、显示和打印功能的低温性能试验装置进行了阐述,采用该装置可极大提升低温阀门性能测试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了解决小型液化天然气(LNG)站缺乏有效质检取样技术,现有便携式LNG取样技术缺少取样应用实践,可靠性需要进一步验证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便携式LNG取样装置和技术,以及取样可靠性验证方法。方法 基于LNG相图控制理论基础,通过理论计算设计取样装置真空保冷探头和气化器,研制了基于真空保冷技术的便携式LNG取样装置,保障在取样过程中LNG以过冷态进入气化器并完全气化,确保LNG样品的代表性,并研制了基于LNG循环保冷技术的便携式LNG取样装置,通过对比两种取样装置所取样品的组成分析结果,进行了便携式LNG取样技术可靠性研究。结果 在LNG加气站和LNG工厂的示范应用实践结果表明,采用便携式LNG取样装置11次连续取样获得的样品几乎一致,连续取2次LNG液体样品后组成分析的结果满足GB/T 13610-2020 《天然气的组成分析气相色谱法》的再现性要求,且通过两种取样方法获得的样品的组成分析结果相吻合,表明便携式LNG取样技术可靠。结论 该便携式LNG取样装置和技术取样效果达到了预期,满足了小型LNG场站LNG质量检测取样需求。  相似文献   

18.
国内铺设的数万公里海底管道缺乏实时在线泄漏监测,一旦海底管道出现泄漏,不仅会造成油气田的停产,而且还会造成海洋环境的污染,对生态环境带来长期无法估量的破坏。详细介绍了管道泄漏监测系统的方法、原理,阐述了管道泄漏监测系统适用范围,提出了海底管道泄漏监测的可行方案及适用条件,为后续海底管道监测系统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LNG 安全规范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LNG由于其低温、易燃和易扩散等固有特性,安全生产是首要问题。随着我国LNG产业的不断发展,LNG安全规范体系的建立将直接决定产业的健康发展。针对中国LNG产业迅速发展但是标准制定相对滞后的现状,总结和综合了目前通用的NFPA59A、49CFR、EN1473等国际LNG规范和国内相关LNG标准体系的进展,通过对比国际上成熟规范之间安全管理、隐患分析以及泄放设计的差异,为LNG企业应用标准及制定我国自有的LNG标准体系提供参考,提出在我国未来LNG标准体系的建立中,应该加强隐患分析方法及技术研究,以有效评估LNG产业中不同设备的危险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