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田晖 《核工程研究与设计》2006,(B12):6-8
本文以岭澳二期和秦山二期扩建工程中的硼伴热系统为例,从系统组成和控制原理等方面介绍了核电站硼伴热系统的两种设计方案.并对这两个设计方案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为今后核电站硼伴热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2.
李玉红 《核工程研究与设计》2007,(2):36-39
已建核电机组的硼伴热回路是由温包式温度开关来控制电加热器,但存在定值精度无法满足控制加热要求精度、在高频繁动作中定值漂移现象严重、商运后硼伴热系统工作不稳定、故障频繁等问题,并影响机组运行。在核电机组硼伴热系统设计中用可编程控制器(PLC)代替温度开关、将温度开关控制回路改为PLC逻辑控制回路,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法.也可达到易于编程和修改、数据传输快捷、指示集中、精度相对较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4.
《核工程研究与设计》2008,(2)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DCS系统在核电领域的应用正处于上升的趋势,在秦山二期扩建项目中采用INVENSYS公司的I/A系列产品对三废系统的控制系统进行设计,本文主要从信号采集与预处理、控制功能、人机界面等几个方面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在秦山二期扩建工程中,首次采用了安全级DCS平台来实现堆芯冷却监测系统信号处理.由于安全级软件开发技术难度高,过程复杂,标准严格,因此在国内尚属起步阶段.论文以秦山二期扩建工程软件开发和V&V实践为基础,详细论述了整个开发流程和相关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7.
王世民 《核工程研究与设计》1996,(17):2-3
安全壳是防止裂变产物泄漏的第三道屏障,它不仅要能随安全壳内在设计基准事故下所引起的压力,温度升高时所产生的机械应力和热应力,而且还要能承受由于安全壳喷淋系统误动作使安全壳内压力,温度降低所引起安全壳内的负压差。本文用PAREO程序对秦山二期核电厂安全壳喷淋系统误动作民政部下安全壳内压力,温度进行了计算,最后给出了最大负压差为22kPa。 相似文献
8.
低温超压事故在电厂停堆期间发生频率较高,并有可能导致堆芯熔化,是停堆工况下一个重要的安全问题。本文对一回路发生低温超压事故进程进行研究和分析,参考相关资料建立事件树,进行定量化计算,得到低温超压事故导致的堆芯损坏频率,并进行简单的结果评价。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人员闸门是反应堆安全壳上的重要设备,本文对秦山核电二期扩建工程人员闸门的功能和结构进行了简单描述,重点介绍了与秦山二期工程相比,扩建工程人员闸门所做改进的原因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宋建军 《核工程研究与设计》2005,(1):26-31,17
本文根据秦山第二核电厂联合泵房(PX)SEC部分从调试至运行几年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机理上分析泥沙淤积引发的问题、原因及目前所采取的解决措施。同时提出秦山核电二期扩建工程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4.
简要描述了秦山三期CANDU核电厂的是 辅助设施系统和电力分配系统。电力系统将电厂的产品电力输送到电网,同时向核是 各种辅机供电以维持电厂运行。主要的电厂辅助设施系统包括把蒸汽中的热能转换成能有关的热国系统和设备,以及这些这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服务的辅助系统和设备。 相似文献
15.
梁慧茹 《核工程研究与设计》2007,(6):11-16
核电站的管道布置设计是把系统工艺流程图转变为可行的管道布置,这种布置要满足系统设计要求及施工工艺要求,即在管道设计阶段,要综合考虑土建、通风、电缆、仪表、施工工艺、检查维修要求和安全方面要求等等,要了解与之相关的工种、要全面、系统地考虑管道布置的合理性,以最终确定适应电厂的最佳布置方案。本文论述秦山核电二期工程2X600MWe核电站余热排出系统布置设计是如何实现从工艺流程到满足系统各项功能的布置。 相似文献
16.
王长东 《核工程研究与设计》2004,(50):4-6
在秦山二期核电工程的建设中,我们积累了多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引进和吸收了国外先进技术,具备了全面开展秦山二期扩建工程的条件。扩建工程的建设将有利于缓解浙江电网的紧张状况,有利于我国核电建设朝着“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建设和自主运营”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详细阐述了秦山核电二期工程安全系统和重要核辅助系统的设计特点,认真总结了安全注入系统、安全壳喷淋系统,蒸发器辅助给水系统,大气排放系统和余热排出系统的设计经验和设计改进,充分说明了秦山核电二期工程安全系统和重要核辅助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18.
19.
通过对秦山二期扩建工程安全壳大气监测系统(ETY)核级风机的研制及国产化的介绍,反映我国近年来在核电站风机研制方面所取得的最新成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