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朝晖  常玉霞 《治淮》1999,(6):20-21
举世瞩目的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工作已进入最后攻坚阶段。五年来,党和国家对淮河的污染治理高度重视,投入大量资金、技术、人力、物力进行治理,并多次召开有关部委参加的“淮河流域环保执法检查现场会”,督促和检查沿淮污染源治理。在领导小组各部、委和流域四省的不懈努力下,1997年底基本实现了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1998年是淮河实施第二阶段目标“实现淮河水质变清”的第一年,达标后的水质与“达标”年相比的数据是检验淮河污染治理成效的重要依据。本文根据淮河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1998年逐月省界监测数据,对淮干和省界河段水质进行评价,并与1997年(淮河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年,简称“达标年”)进行分析比较,同时对豫、皖、苏、鲁四省出境河段水质分别评价,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沙颍河流量和水质对淮河污染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沙颍河是淮河最大的一级支流 ,其废污水量和CODCr的排放量分别占淮河干流的 4 0 %以上。1989年以来 ,淮河干流共发生 5次较大的污染 ,都与沙颍河有关。针对这 5次污染情况 ,对沙颍河污水入淮前后水量、水质进行综合分析 ,说明污染发生的原因 ,找出沙颍河对淮河形成污染的时间规律 ,流量与水质的对比关系 ,以便于调整淮河与沙颍河水闸防污调控试行方案 ,防止淮河发生突发性污染。  相似文献   

3.
2005年7月淮河洪水水质状况及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淮河干支流众多且水污染严重,每年汛期河道内的污染水体随洪水下泄,容易对淮河干流和下游地区供水安全以及水产养殖业造成重大影响.历史上的"94·7"、"95·7"淮河水污染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淮河第一大支流沙颍河污染水体汛期随洪水下泄入淮,在淮河干流形成上百公里长的污染带,淮河水质受到严重污染,对沿淮淮南、蚌埠市和江苏省盱眙县居民饮水及工业用水、水产养殖业造成了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4.
颖河是淮河最大的一级支流.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分析颖河河口节制闸的放流对淮河干流水质的影响.为了分析颖河水加入淮河后,淮干水质的变化情况,本文还对阜阳闸以下的河段进行了水质评价,分析了阜阳和颖上的排污情况,并在整个研究河段上建立了一维COD乡级藕合模型.分析指出,当颖上闸放流量小于淮河于流上游来水流量的1/3时,准干峡山口断面的水质经混合衰减后。基本上可恢复到颖河汇入淮河前颖河口上淮河干流的水质.  相似文献   

5.
<正> “淮清”号水质监测船是继长江水资源保护局“长清”号之后第二条中型内河水质监测船。“淮清”号全长37米,宽7.2米,总吨位为205吨,吃水深1.5米,分底舱、主甲板、上甲板三层,配有两台12V135GB288匹马力的主机,航速每小时20多公里,还配  相似文献   

6.
<正> (一) 1989年2月,淮河水质受到严重污染,从颍河上游到淮河干流全线的色度、氨氮、化学耗氧量等指标都严重超标。淮河干流洪枯期流量相差极大,洪水期径流量远大于排污量,河流水质处于稀释净化状态,枯水期径流量大大减少,而排污量不仅未减,还在不断增加,于是河流水质处于污染积聚状态,时间稍长,矛盾就非常突出。1989年1月1日至2月21日的52天里,颍河排入淮河  相似文献   

7.
曾昭慈 《治淮》1989,(6):27-29
排污量过大,是淮河水质产重污染的主要原因今年元月1日至2月21日,颖河排入淮河干流的水基是2.3亿立方米,其中河南省排入的污水达6780万立方米,安徽省排入的污水达715万立方米,平均每3立方米水中有1立方米污水。由颍河口到蚌埠,汇入淮河的主要是涡  相似文献   

8.
淮河干流水质断面污染物年通量估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晖 《水资源保护》2004,20(6):37-39
由于用不同估算方法得出的淮河干流水质断面污染物年通量值相差悬殊,因此,应结合淮河流域水环境的具体情况,根据各方法的适用性,选取较合理的方法对淮河干流水质断面污染物年通量值作出较合理的估算。用水质参数法衡量近几年淮河污染的情况,污染物质量浓度虽呈下降的趋势,但淮河干流的水质类别未见变化;用污染物年通量值衡量近几年淮河污染情况,未出现逐年递减的趋势。这是因为淮河干流经过这些年来的治理,点源污染虽然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而面源污染问题却越来越突出。淮河干流几个代表性水质断面的污染物通量是沿程递增的。在进行CODMn、NH3 N的年通量估算时,也计算了BOD5、COD年通量,各参数年通量存在很好的一元线性相关关系,而各参数质量浓度之间并没有良好的一元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2000年淮河流域水质规划目标初步论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质规划目标 国务委员宋健同志在淮河流域环境保护执法检查现场办公会上提出2000年淮河流域水质变清。根据这一要求,确定淮河流域水质保护目标为:淮河干流及其一级支流、大运河(指长江以北、黄河以南全段)及其一级支流达到地面水Ⅲ类(GB3838—88,下同)标准,沂河、沭河为Ⅲ类,其它支流为Ⅳ类。在考虑充分利用水体自净能力的条件下,对河道径流量分别采用最枯月流量90%保证值、最枯月径流量50%保证率值和多年平均流量三个特征值,计算出淮河、浉河、  相似文献   

10.
水质常规监测采样频率确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安徽省淮河蚌埠闸以上干流2个水质监测断面的水质监测资料用偏差分析的方法,研究确定水质常规监测采样频率的方法。对1998年以来淮河蚌埠闸以上干流和颍河干流安徽段7个监测断面的水质常规监测数据进行了正态性检验,并对1998年以来的12个监测断面水质常规监测数据用统计学的方法,研究确定水质常规监测采样频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淮河流域水质变化情况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淮河流域省界河段及淮河干流1997年枯水期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对1994年11月~1997年5月3年枯水期(11月至次年5月)的水质变化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2004年淮河流域水质状况和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2004年淮河流域水体水质监测资料,采用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评价分析淮河流域总体、干流及12个主要断面的水质状况,并与“九五”期间和2001~2003年淮河流域水质进行比较,还对12个主要断面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004年总体水质污染程度为中度污染,水质好于2001~2003年;水质Ⅴ类和劣Ⅴ类之和由“九五”期间的58%降至39%;干流1月、2月和12月水质较差,6月至9月水质较好;属严重污染的断面有4个。聚类分析的结果为12个主要断面分6组较合理。  相似文献   

13.
据淮委水资源保护办公室和监测中心披露,淮河干流淮南、蚌埠市区段,由于城市工业、生活污废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加,水质逐年恶化,污染越来越严重。去年今春干旱少雨,淮河干流水量减少。3月3日9时蚌埠闸开始关闸,至3月6日闸下发生大量死鱼。3月8  相似文献   

14.
徐迎春  夏广义  海燕  辜兵 《治淮》2014,(4):24-25
一、问题的提出 淮河中游沿淮洼地地势低洼,地面高程一般为20~15m,而淮河干流王家坝至浮山河道设计洪水位为29.3~18.5m,高于洼地地面高程3.5~6.5m。汛期淮河干流洪水一旦漫滩,开始顶托支流和沿淮洼地的排水,当干流水位高于支流和沿淮洼地内水位时,上游来水无法排入干流河道,涝水滞留低洼地,造成大量农田被淹。本文通过顶托敏感系数法分析淮河干流洪水对上游沿岸洼地的顶托效应。  相似文献   

15.
淮河干流信阳段水质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水体扩散理论,建立淮干水质预测相关模型,并进行验证;首次对淮河干流信阳段NH3-N、COD的综合衰减系数,复氧系数和耗氧系数等4项开展现场试验及分析,结果表明,引起误差的主要原因是复氧率及光合作用随河流而异,难以准确确定。  相似文献   

16.
流域水体污染已成为影响岸边带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明确流域水质变化趋势是实施水体污染控制和综合治理的前提。针对流域水质状况及其发展趋势的监测问题,以淮河干流为研究对象,在现有的流域水质监测手段的基础上,结合实测水质数据和同步Landsat数据,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TM、OLI水质遥感监测模型,开展了2006-2017年淮河干流水体污染趋势分析。结果表明:TM、OLI水质综合污染指数遥感监测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之间绝对误差不超过 0.17,相对误差不超过7.11%;模型计算的2006-2017年淮河干流各类污染水体面积占比变化情况与实际监测结果一致,模型可用于淮河干流水质动态监测中;将遥感影像数据与典型断面监测数据相结合,建立流域水质监测模型的思路是可行的。研究结果为大尺度流域水质动态监测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姜永生 《治淮》1997,(8):18-19
根据《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所赋于的职责和第一次淮河流域环保执法现场会精神,淮河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从1994年6月起对淮河干流和主要跨省河流省界河段进行每月一次的常规监测。共在淮河干流设置监测断面8个,在30条主要跨省河流设置省界监测断面32个。至1997年6月,共施测37次,采样行程22万公里,取得监测数据2万余个,发布省界河段水质公  相似文献   

18.
张靖雨  杨逸航 《治淮》2015,(1):46-48
一、研究背景开辟冯铁营引河等工程措施是浮山以下段行洪区调整的重要内容之一。冯铁营引河建成后,部分干流洪水可直接通过溧河洼进入洪泽湖,在降低淮干水位的同时加快了淮河中游入洪泽湖洪水的下泄速度,使洪泽湖的入流条件发生较大变化,对洪泽湖的水质及周边环境将产生一定的影响。本研究利用WASP软件建立湖泊二维水质模型,模拟出在典型年洪水、不同来水水质、洪泽湖湖区本地水质等影响范围和程度,能够深入阐明冯铁  相似文献   

19.
<正> 水质分析是水质监测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分析室提供的数据具有准确性和可比性,淮河水质监测中心于1987年6月4日至7日在安徽省六安市召开了“淮河流域水质监测分析室质量控制第一次经验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四省水文总站负责分析室质控和有关分站化验室的代表,以及水电部水文局、水质试验研究中心的特邀代表等共38人。会上,淮河水质监测中心总结了前几年对流域各水质分析室开展质控考核的经验和成绩,并且对下  相似文献   

20.
<正> 安徽淮河干流蚌埠、淮南市区段,由于工业和生活污废水排放量不断增加,水质条件明显地有逐年恶化的趋势。据蚌埠水文实验站与淮委水保办水质监测中心今年3月对淮河干流水质监测的分析表明:淮河蚌埠市区段与淮南市区段的水质污染日趋严重,有机污染比历年同期有较大上升。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经初步分析有以下两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