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潘海军 《人民长江》2012,(Z2):81-83
石虎塘航电枢纽系赣江干流上游正在兴建的大型枢纽工程,坝址处未设水文站,上游干、支流分别设有栋背和林坑水文站。根据2010年6月上游水文站实测洪水流量、万安梯级下泄流量、坝址围堰上游实测水位等数据资料,分析了干流洪水、支流洪水到石虎塘坝址的汇流时间,结合区间降雨情况,以流量合成法分析石虎塘航电枢纽坝址施工洪水,所采用的分析研究方法可为工程后续施工洪水预报调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2003年陕西渭河洪水的思考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2003年陕西渭河洪水具有降雨时间长、雨量大、洪水总量大、历时长、洪水位高、洪水流速缓慢等特点。由于三门峡水库长时期高水位运行,渭河下游三门峡库区严重淤积,潼关高程居高不下,洪水顶托倒灌秦岭北麓渭河支流,以致有8条支流倒灌,三条支流决口,造成了严重的灾害。文中提出了要减轻渭河洪水灾害,首先要改变三门峡枢纽高水位运行方式,降低潼关高程。并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综合防治渭河洪水,加大渭河流域的防洪投资。  相似文献   

3.
柳河是辽河右侧的一条较大的多泥沙河流,发源内蒙古奈曼旗双山子东坡朝阳沟,在石门子水文站以下有养畜牧河和乌根稿河两支流汇入,汇合入闹德海水库,经彰武、新民进入辽河。通过对闹德海水库1984、1986、1994年多场洪水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总结出其典型年几场洪水的冲淤特点,为闹德海水库防洪调度、排沙清淤提供详实而可靠的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4.
大汶河是黄河下游最大的一条支流,于山东省东平县马口村注入东平湖。东平湖蓄滞汶黄洪水后排水入黄不畅,致使大汶河洪水期间,东平湖洪涝灾害频繁,防洪度汛形势日益严峻。通过对东平湖蓄滞洪水后排水工程现状及防洪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加大东平湖老湖区洪水北排入黄规模,结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实施,打通南排入南四湖的通道,以解决大汶河洪水出路不畅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郁江西津水库以下至汇合口全长约220 km,区间集雨面积8 790 km~2,本河段洪水来源主要为郁江干流和区间主要支流,河口段的桂平市还受浔江洪水顶托影响。分析了郁江及浔江流域的暴雨洪水特征,论述了西津水库以下郁江干流洪水与支流、浔江洪水的遭遇及洪水组合情况。  相似文献   

6.
袁金梁 《内蒙古水利》1995,(3):45-46,54
红河为黄河一级支流.流域黄土覆盖深厚,降水量少,但多暴雨洪水,洪水中含沙量极大.洪水挟沙入黄,直接影响着准格尔煤田小沙湾水源工程的调度运行,也给万家寨水利枢纽的建设施工带来了危害.本文对红河降水、径流、暴雨洪水及泥沙的时空分布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谭绪丰  白斌 《小水电》2022,(2):35-38
针对乌江支流永兴河流域的水文特性,充分考虑上游高寨水库消峰调洪及区间洪水对区域设计洪水的影响,以邻近余庆气象站66 a资料为基准,采用"雨洪法"对太平水库坝址断面处的洪峰流量及时段洪量进行论证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水库坝址处洪水分析成果与历史洪水调查成果接近,与流域洪水特性匹配,成果合理可行,可为工程规模确定、设计优化、...  相似文献   

8.
湟水流域“97.8”暴雨洪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湟水民和站“97.8”暴雨洪水分析 ,同时与历史上 2次大洪水进行了对比 ,揭示出暴雨洪水成因 ,并从各区段支流来水情况入手 ,对暴雨洪水特性及其规律进行了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9.
秧琅河发源于永德大雪山,源地高程3488 m,流域地势呈西南向东北倾斜,为柳叶状,流域河系较为发育,为澜沧江流域二级支流.流域内拟建中型水库康家坝,为给康家坝水库工程设计提供可靠的洪水依据,需进行流域洪水调查.洪水调查共调查到两次历史特大洪水,为工程规模和洪水设计标准提供了依据.很多大型、中型水利工程建在小流域上,分析康家坝河段历史洪水,可作为小流域洪水调查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红水河与清水河汇合口迁江镇河段为例,通过分析干流红水河与支流清水河洪水的组合情况,推算受干流红水河顶托影响的支流清水河河口段设计洪水位。河段设计洪水水面线是堤防设计的主要依据,对于有干支流洪水相互顶托的河段,需分析其洪水组合和遭遇规律,进行不同组合情况的水面线推算,以外包线作为设计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介绍陆川县城区防洪排涝及水环境治理方案。陆川县城区位于九洲江河畔,城区内有9条支流,拦河坝和跨河桥梁众多,由于城区上下游河床浅窄,城区建筑密集,造成洪涝灾害严重。此外,由于九洲江是陆川县和广东省湛江市及雷州半岛人民生活和生产的主要水源,保护水质至关重要,所以在防洪排涝建设同时对水环境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12.
受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影响,2016年6~7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偏西,导致长江梅雨期降雨异常偏多、暴雨频发,中下游地区发生了3场区域性大洪水。通过干支流控制性水文站和水利工程的观测资料,还原出天然来水量过程,统计了洪峰流量和不同时段洪量,结合现有历史洪水资料和工程设计成果,分析了2016年洪水特征和重现期。分析结果表明,宜昌以下干流河段均出现超警戒水位,洪水重现期在5~10 a之间;清江、资水、水阳江、鄂东北诸支流等发生特大洪水,水位、流量超过历史最高纪录,重现期为100~200 a一遇;修水、饶河等发生一般洪水,重现期在20 a一遇以下。  相似文献   

13.
蔡其华 《中国水利》2010,(23):22-26
三峡工程是长江综合防洪体系的骨干工程,其对长江中下游防洪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010年汛期,长江流域干流和多数支流发生较大洪水,通过科学调度三峡工程,及时拦洪,适时泄洪,有效削峰错峰,避免了上游洪峰与中下游洪水叠加给沿岸人民安全造成的威胁,三峡工程的防洪效益得到了充分发挥。通过回顾规划确定的三峡工程防洪作用,简要介绍了2010年长江洪水特性,结合2010年三峡工程实际调度运行,分析了三峡工程的防洪调度方式及效果,探讨了与水库调度相关的几个问题,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黄河下游的防洪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下游是世界名的悬河,历史上决口频繁,灾害严重,今后下游河床仍将抬高,黄河洪水灾害仍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防洪建设意义重大。人民治黄以来防洪方略不断发展,完善,由宽河固堤“发展到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初步建成由堤防工程,河道整治工程,分滞洪工程以及中游干支流水库组成的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  相似文献   

15.
分析2010年长江流域暴雨洪水,有利于更全面认识长江流域暴雨洪水特性,可为今后更好开展长江流域防汛水情保障工程。从主汛期长江流域暴雨及气候特征、干支流主要洪水过程及洪水特性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总结和分析。2010年长江主汛期洪水发生范围广、持续时间长且局部地区洪水量级大,通过与三峡水库蓄水前后几次大的历史洪水分析对比,初步认为,2010年长江流域主汛期出现的洪水为长江上中游区域性较大洪水。  相似文献   

16.
2016年长江流域入汛早,暴雨频发。受强降雨影响,长江流域多条河流发生超警戒水位以上洪水,部分支流发生超保证乃至超历史洪水。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多地重复受灾,基础设施水毁严重,防汛抗灾形势一度异常复杂、严峻。重点总结了2016年长江流域洪涝灾情,并分析了抗灾应对情况及成效,其相关工作经验将对做好今后长江流域防汛工作提供良好借鉴。  相似文献   

17.
城陵矶防洪控制水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易放辉 《人民长江》2009,40(14):71-73
长期以来城陵矶控制水位既是堤防设计水位又是蓄洪工程调度运用水位,这一直是长江中游防洪问题争论的焦点。从分析现有江湖关系条件下的长江洪水特征出发,以长江中游防洪体系既定的布局为基础,结合三峡水库的调节作用,根据模型模拟结果和实际水情,提出将堤防设计水位与蓄洪工程调度水位分开,近期莲花塘防洪设计水位采用历史最高水位35.80 m、蓄洪工程调度水位采用34.4~35.80 m为宜。  相似文献   

18.
北展分滞洪区是黄河下游的重要防洪工程。但自建立以来还没有投入使用。随着黄河防洪形势的变化,改变目前这种分滞洪区布置模式的要求也提到了议事日程上。就北展分滞洪区的改造问题,当地政府及有关领导提出了建设济南堰,彻底解决黄河洪水对济南市的威胁,利用黄河水资源为泉城造福的设想。作者通过一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研究了工程改造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包括洪水分流后的大河泥沙淤积、河道水位变化、对河道防洪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黄河宁夏段干支流洪水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河宁夏段干支流洪水特性差异,洪水来量及遭遇组合复杂,再加上汛期青铜峡水库防洪形势严峻,故需要对青铜峡水库入库洪水来源及洪水组成进行分析。基于Copula函数构建青铜峡水库上游干支流洪水变量的联合分布,并采用最可能地区组成法计算青铜峡水库上游最可能发生的干支流洪水要素组合。结果表明:青铜峡水库断面设计洪水主要来自上游干流,合理的洪水管理应当考虑支流对青铜峡水库断面影响。通过与同频率地区组成法和典型年实测洪水组成对比分析可知,基于Frank Copula函数的最可能组成法能得到更加合理的干支流洪水遭遇组成情况,从而为青铜峡水库断面提供了更加合理的上游洪水组成方案。  相似文献   

20.
及时准确地预报某区域内河道指定区段洪水流量及发生时间,对合理实施该区域的防洪预案、落实抗洪抢险措施、组织调度人员及防汛物资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河道洪水预报普遍采用马斯京根流量演算法及加里宁—米尔加科夫洪水演进法,两种方法的参数率定存在局限性,对应支流的河道分段处理也存在问题。本文依据最小二乘法,建立含有预测河段上游干流、支流水文站(或水位站)流量或水位预测模型,该模型不受其他水文参数的率定精度影响,直接利用以往洪水及当次洪水上游、下游站的观测资料建立回归预测模型,并通过递推方式完成当次洪水预测,表达形式简单直观、便于实际应用。利用该模型完成了嫩江干流齐齐哈尔水文站2013年洪水流量预测,经与实测成果比较,洪峰流量最大拟合误差小于5.2%,具有较好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