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东濮凹陷煤系烃源岩评价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明确了有机质丰度参数不一致的地球化学根源后,提出泥岩评价标准的下限值,并剖析了古生界地层中火成岩侵入时期及其热催化作用对二次生烃的贡献。结果表明:马厂和长垣地区烃源岩评价应侧重于有机碳含量,尤其是煤系泥岩;煤系泥岩有机碳标准下限值应定为0.80%;火成岩侵入时期早(白垩纪时期),对晚期成藏不利;煤和泥岩低温阶段演化同步,高温阶段煤的演化速率高于泥岩,但均以晚期生烃为主。  相似文献   

2.
五指山构造区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由于构造运动频繁、地质条件复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油气勘探进程。根据区域地质调查结果以及实测的有机地球化学数据,分别从残余有机碳含量、有机质类型、有机质成熟度以及生烃强度等4个方面对其烃源岩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该区烃源岩主要发育在下寒武统筇竹寺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下二叠统;烃源岩有机质类型好,主要以腐泥-偏腐泥混合型为主;成熟度较高,现今处于高成熟-过成熟阶段,以产气为主;生烃强度计算结果表明,下寒武统、下志留统烃源岩条件最好,是其主力烃源层系,平均生烃强度分别为:63×108m3/km2、44.5×108m3/km2。从烃源岩条件看,五指山构造具备形成大中型气田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3.
鲁西地区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生烃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西地区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发育,为落实其煤成气的勘探潜力,通过野外剖面细测和钻井资料分析等手段,确定了该区烃源岩的类型和分布特征为:上古生界烃源岩主要由煤层、碳质泥岩、暗色泥岩组成,绝大部分地区烃源岩的有机质类型为腐殖型;煤层主要分布于石炭系太原组和二叠系山西组,具有层数多、单层厚度薄的特点。根据有机质丰度、干酪根组分等指标,结合构造演化史将各凹陷烃源岩的生烃演化过程划分为3种类型,在此基础上,评价了各凹陷烃源岩的生烃能力。结论认为:①济宁、巨野凹陷烃源岩为印支期一次生烃型,汶上凹陷烃源岩为印支-喜马拉雅山期二次生烃型,这两种类型烃源岩的热演化程度不高,对该区煤成气成藏贡献较小;②黄口、成武、鱼台凹陷烃源岩为印支-燕山期、喜马拉雅山期二次生烃型,烃源岩在古近纪大面积成熟,生烃潜力最大(鲁西地区喜马拉雅山期生成煤成气资源量为970.81×108 m3,其中黄口、成武、鱼台3个凹陷占据总资源量的93.6%),为最有利的勘探目标区。  相似文献   

4.
海拉尔盆地煤系烃源岩有机相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海拉尔盆地钻探程度相对较高的凹陷为呼和湖、呼伦湖、乌尔逊、贝尔凹陷。根据这4个凹陷现有的地化、地质资料,从平面和纵向上划分煤系烃源岩有机相。首先确定煤系烃源岩的分布范围,在此基础上利用煤系烃源岩的有机地球化学分析结果并结合沉积环境和地质特征制定有机相的划分标准,并依此标准将煤系烃源岩有机相划分为A相、B相、C相、D相,分别代表着该区煤系烃源岩生烃潜能的大小与优劣,为盆地煤系烃源岩的资源评价提供了可靠的参数。从整体看,海拉尔盆地的南屯组有机相性质优于其它层位,主要成烃有机相为B相、C相,有机质类型为Ⅲ-Ⅱ型,成烃贡献为中-好。最后通过有机相综合分析,明确了各凹陷不同相带的生烃潜力及成烃特征。  相似文献   

5.
选择海相典型烃源岩样品和人工配制烃源岩样品进行热压模拟实验,对比分析了海相烃源岩的生油量、生排油效率与烃源岩有机碳含量的关系,模拟结果表明:(1)烃源岩的生排油量与烃源岩有机碳含量呈线性正相关关系,生排油效率与有机碳含量呈曲线(非线性)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的大小与烃源岩的干酪根类型、岩性及演化史等有关;(2)在整个生烃演化过程中,高有机质含量的优质烃源岩(TOC一般大于2%)的生排油量和效率都高于中等有机质丰度的中等烃源岩(TOC一般在0.5%~2.0%之间)和低有机质丰度的差烃源岩(TOC一般小于0.5%),只有高有机质丰度的优质烃源岩才能够大量生排出油并形成大油田,差烃源岩即使很厚也难以形成大量的油气聚集;(3)在地质演化过程中,烃源岩TOC含量及其生排油气能力始终都是动态变化的,因此需要在确定演化阶段的基础上,结合有机碳含量和生排油效率进行烃源岩和资源量动态评价。  相似文献   

6.
有机碳质量分数(TOC)是反映岩石有机质丰度最主要的指标之一.△lgR方法是一种利用测井资料识别和计算含有机质岩层总有机质碳的方法.文中简要介绍了△lgR技术的方法及原理,并结合录井、地质背景资料,利用声波、电阻率测井资料计算了冀中中生界烃源岩的有机碳质量分数,并对烃源岩层的丰度及展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可弥补地化实验资料缺乏的不足,而且简单易行、经济实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东濮凹陷测井烃源岩评价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分析了东濮凹陷烃源岩测井资料的显示特征,研究了利用测井资料评价有效烃源岩的方法。根据地化资料与测井资料的对应关系,建立了利用测井资料确定烃源岩含量的经验关系式,定量计算烃源岩有机碳含量(TOC)连续分布曲线,并对东濮凹陷实际资料进行了测井烃源岩评价。测井评价结果与地化评价结果有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有机碳质量分数(TOC)是反映岩石有机质丰度最主要的指标之一。ΔlgR机质岩层总有机质碳的方法。文中简要介绍了ΔlgR录井、地质背景资料,利用声波、电阻率测井资料计算了冀中中生界烃源岩的有机碳质量分数,并对烃源岩层的丰度及展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可弥补地化实验资料缺乏的不足,而且简单易行、经济实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近海盆地勘探受到钻探成本限制,实际收获的烃源岩样品相对有限,难以对单井进行烃源岩整体评价。目前烃源岩评价研究中,常利用测井资料建立与有机碳含量之间的关系,对烃源岩进行评价。但是单一测井评价方法难以定量评价烃源岩有机碳含量,需要多种方法互相结合。此文建立了烃源岩测井响应特征模型,并依据电阻率法、自然伽马能谱法、聚类分析和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原理,对惠州凹陷古近系井点进行优质烃源岩识别与评价,并将测井资料评价处理成果与岩心的有机地化、地质录井资料相互检验,得出了适合该地区烃源岩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利用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研制的地层孔隙热压生排烃模拟仪,选用泌阳凹陷核三段未成熟深灰色泥岩,采用分温阶连续递进有限空间热压生烃模拟实验方法,获得了Ⅱ1干酪根在不同成熟时期的阶段与累计生油、生气与生烃产率。通过与开放体系的Rock-Eval热解生烃动力学对比研究,首次建立了一套在有限空间条件下烃源岩生油气潜力评价方法,提出了以下干酪根生烃潜力评价参数:①残留油潜量与指数;②干酪根生油潜量与指数;③干酪根生气潜量与指数;④干酪根总生烃潜量与指数;⑤最大生油温度与反射率、最大生气温度与反射率及最高生烃温度与反射率。借助这些生烃评价指标能定量评价干酪根在某个演化阶段生"油"、生"烃气"和生烃潜力,描述其生油气过程。  相似文献   

11.
中上扬子地区经历了多期原型盆地的复合叠加,按照烃源岩有机碳含量下限标准,在49条踏勘剖面及丰富的烃源岩样品分析基础上,分析了中上扬子地区二叠系烃源岩的沉积环境、分布范围、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油气生成。下二叠统烃源岩分布广泛,为一套区域性优质烃源岩,沉积于深水-次深水陆棚,北部为秦岭南部隆起、西部为康滇古陆-宝兴隆起、南部为黔中隆起和东南部为江南雪峰隆起所包围,母质类型以Ⅰ-Ⅱ1型干酪根为主,是四川盆地二叠系、三叠系气藏的重要气源岩;上二叠统烃源岩主要包括龙潭组、大隆组泥质岩夹煤层,为较好烃源岩,分布广泛,母质类型以Ⅱ2-Ⅲ干酪根为主;研究区二叠系烃源岩总体处于高过成熟热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12.
中—新生代大陆边缘盆地海相烃源岩生烃特征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近年来,中—新生代大陆边缘盆地海相烃源岩的成因类型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根据生源构成和沉积环境将大陆边缘盆地海相烃源岩划分为海相内源型、海相陆源型和混合生源型3种成因类型。在大陆边缘盆地海相烃源岩成因类型划分的基础上,利用生烃模拟实验研究了海相烃源岩的生烃特征,发现不同成因类型海相烃源岩的生烃特征存在显著差异:海相陆源型烃源岩具有生烃活化能分布较为分散、生烃门限温度低、主生烃期温度范围宽、生烃转化率曲线平缓,无明显的生烃高峰期的特征;而海相内源型烃源岩则具有活化能分布较为集中、生烃门限温度高、主生烃期温度范围窄、生烃转化率曲线较陡峭、有明显生烃转化高峰的特征;海相混合生源型烃源岩的生烃特征介于上述2种海相烃源岩之间。显微组分组成的差异是造成不同成因类型海相烃源岩生烃特征不同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3.
天然气与源岩对比的依据是源岩脱附气与其生成排出的天然气具有一致性或相似性,然而,对于脱离地下原始环境的源岩样品,采用物理方法脱附的吸附气和化学方法脱附的酸解气,与源岩排出的天然气不一定具有一致性或相似性.通过源岩脱附气轻烃对比实验认为,吸附气与酸解气轻烃特征不同,源岩吸附气应具有源岩生排出的天然气特征;利用低熟源岩热模拟排出气轻烃,分别与热模拟后源岩样品的吸附气和酸解气轻烃对比,源岩热模拟排出气与吸附气轻烃类似、与酸解气轻烃差异较大,源岩吸附气主要反映源岩排出天然气特征,气岩对比应采用源岩吸附气轻烃指标.  相似文献   

14.
碳酸盐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下限受多种地质因素控制,取下限值应视不同地质条件而定。黄骅坳陷大港探区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的有机碳下限值取0.1%较为合适。区内下古生界奥陶系碳酸盐烃源岩厚315~517m;有机质类型以Ⅰ型和Ⅱ1型为主;有机质成熟度较高,整体处于成熟阶段中后期—高成熟阶段,存在3个成烃高峰;有机质丰度普遍较低,但一半以上样品达到有机质丰度下限。最有利和较有利的生烃区分布在孔西潜山构造带周围的孔店-黄骅-大中旺地区。  相似文献   

15.
十万山盆地烃源岩有机成熟度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十万山盆地勘探程度较低,盆地内只有3口探井,有利用价值的仅有万参1井。此前对该盆地烃源岩演化评价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该盆地主要烃源岩(P2、T1)分别处于凝析油-湿气演化阶段、生烃高峰-凝析油-湿气演化阶段;而法国ELF公司却认为盆地内所有烃源岩均处于过成熟演化阶段。为正确评价该盆地烃源岩热演化,避免露头样品因遭受氧化对准确测试烃源岩氧化程度的影响,共采集十万山盆地8套烃源岩20个地表样品及27个浅井样品进行镜质组(沥青)反射率测试,结果认为泥盆系、石炭系及绝大部分二叠系烃源岩镜质组反射率高达2.0%以上,已处于过成熟演化阶段,仅有局部二叠系样品处于凝析油-湿气演化阶段晚期,而三叠系烃源岩正处于生烃高峰至凝析油-湿气演化阶段。表4图1参4(刘长伟摘)  相似文献   

16.
针对煤系烃源成藏的H凹陷凝析气藏部分储层与邻近煤层之间的隔层应力差较小、裂缝高度不易控制的改造难点,通过理论研究制定了用线性胶携带多级支撑剂段塞控制裂缝高度的工艺方法,改变以往采用下沉剂控制裂缝向下延伸的控缝高的技术思路。针对储层泥质含量较高易伤害的特点,优选了低浓度羧甲基羟丙基瓜胶压裂液体系,并在前置液阶段混5%~10%柴油进行乳化降滤,降低储层伤害。通过改变工艺措施和工作液方案,确保了加砂压裂施工成功率和压后效果。在H10井进行了先导性试验,分压3层,采用三级段塞加砂,单层最大加入20~40目陶粒支撑剂35 m3,砂浓度最高570 kg/m3(砂比35%),平均砂浓度478 kg/m3(砂比27.5%)。3层压前无产量,压后返排率48%,合层试气求产日产天然气4×104 m3,凝析油0.4 t/d。井温测试和模拟分析表明,缝高、滤失和多裂缝均得到了有效控制。该井加砂压裂改造先导性试验的成功实施,为同类储层改造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7.
烃源岩演化中有机碳质量与含量变化定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有机碳质量守恒原理,建立反映有机碳质量变化的有机碳质量补偿系数数学模型;综合考虑有机碳生烃、排烃和岩石失重过程对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建立计算有机碳含量变化的数学模型.采用正演方法,模拟计算不同类型烃源岩在不同演化阶段和不同排烃效率下有机碳质量补偿系数和有机碳含量值.计算结果表明,有机碳质量补偿系数与烃源岩有机质类型,热演化程度和排烃效率有关,Ⅰ型、Ⅱ1型、Ⅱ2型和Ⅲ型有机质烃源岩的有机碳质量补偿系数最大值分别为2.104、1.360、1.169和1.099.不同类型泥质烃源岩都存在排烃效率阀值,Ⅰ型为20%、Ⅱ1型为30%、Ⅱ2型和Ⅲ型为60%,排烃效率小于阀值时,残余有机碳含量普遍大于原始有机碳含量;排烃效率大干阀值时,残余有机碳含量普遍小于原始有机碳含量.在完全排烃条件下,Ⅰ型、Ⅱ1型、Ⅱ2型和Ⅲ型有机质类型泥质烃源岩有机碳含量最大减少幅度大致分别为43%、20%、10%和10%.  相似文献   

18.
烃源岩生排烃模拟实验已成为研究烃源岩生、排、滞油气机理的重要技术手段。对生排烃模拟实验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归纳与总结。目前根据反应体系的开放程度,生排烃模拟实验方法可分为开放体系、封闭体系和限制体系3类;模拟实验的方式主要有单温阶累计生排油气模拟和多温阶连续生排油气模拟2种;实验边界条件主要有模拟的温度、压力体系、时间、样品形态及无机反应介质等5类。生排烃模拟实验在明确油气生、排、滞过程及其主控因素,建立不同类型沉积有机质的油气演化模式,评价沉积盆地的油气资源潜力和进行油气源对比与示踪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的生排烃模拟实验具有局限性,需要在实验边界条件、源-储-藏协同成烃成藏物理模拟和多因素共控作用下油气形成动力学模拟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沙三段是南堡凹陷沙河街组主要的烃源岩层之一,认清沙三段的烃源岩特征对于南堡凹陷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多种评价手段,对沙三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和有机质热演化程度进行综合研究可知:林雀次凹有机碳含量最高;热解S1+S2含量主要分布在0.01~75.69 mg/g之间;氯仿沥青"A"含量约为0.149%,总烃含量均值为1 100×10-6;有机质类型以Ⅱ2型为主;烃源岩镜质体反射率主要分布在0.25%~1.75%范围内;生烃高峰深度在4 000 m左右。对南堡凹陷沙三段烃源岩特征的落实,为南堡凹陷油气成因的认识、油气的预测和下一步的勘探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