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软土地基层是指压缩层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土构成的地基.承载能力很低,一般不超过50KN/m2.文章列举了处于堤防工程软土地基的处理的几种措施.  相似文献   

2.
水利堤防工程软地基的处理关系着整个水利工程的质量,需要我们重视。软土地基固强是弥补建筑下层作为地基的土壤本身硬度不够的现象,使其更加稳定坚强,有更持续的摩擦力,降低下沉和压迫导致的变形。文章就主要分析水利工程软土地基的特性、软土地基上堤防失稳的破坏原理、堤防工程,并且对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作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拟在深淤地基上填筑堤防并建设穿堤建筑物。为深入研究入海水道深淤段软土地基的工程特性,在南堤深淤段布置3个典型断面,对控制堤防稳定和变形的关键土层,综合采用钻孔取土、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等手段测试了软土地基的工程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深淤段地基是一种典型的河湖相淤泥质软土,其厚度大,含水率和粘粒含量高,普遍含有粉土和砂土薄层。一期工程堤防堆载后,堤身下方淤泥地基强度提升明显,这对二期工程灌溉总渠侧的稳定是有利因素。针对深淤段地基的工程特性,二期工程深淤段堤防扩建工程,应重点关注堤防、穿堤建筑物的工后沉降和差异沉降等。  相似文献   

4.
水工建筑物中最主要的技术难题就是软基础处理。包括:软土地基承载力合理确定、软土地基变形、复合基地的应用等问题。 一、软土地基上建筑物失稳的原因 引起软土地基上建筑物滑动破坏的根本原因,在于软土地基中某个面上的剪应力超过了它的抗剪强度,稳定平衡遭到破坏。  相似文献   

5.
文章阐述了采用深层水泥搅拌桩湿喷法加固水闸软土地基,较好地解决了高压缩性淤泥或淤泥质土地基上建造水闸可能出现地基的局部破坏乃至整体滑动等失稳现象。  相似文献   

6.
软土地区堤防存在挡土墙地基容许承载力不足、地基土产生剪切破坏而出现堤防土石体失稳破坏或沿小圆弧滑动情况。分析挡土墙两侧为非对称荷载时的地基容许承载力的计算条件与方法,得出近似计算公式,并提出防止堤防土石体滑动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7.
罗进仕 《四川水利》2005,26(3):24-26
本文介绍了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采用深层水泥搅拌桩湿喷法加固水闸软土地基,较好地解决了高压缩性淤泥或淤泥质土地基上建造水闸可能出现地基的局部破坏乃至整体滑动等失稳现象。  相似文献   

8.
为指导洞庭湖区软土质堤防加固工程,基于三维有限元方法,对堤防滑坡机理进行了分析。首先,根据区域地质情况建立了有限元计算模型,并模拟计算了堤防初始状态。然后,对洪水期的水位进行敏感性分析,计算分析了堤防的应力、变形和屈服区大小及分布。之后,计算分析了在渗流场作用下淤泥迁移对堤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堤脚淤泥中渗透坡降的大小由洞庭湖和采桑湖的水位差及采桑湖侧水位共同决定;在渗流场作用下,淤泥层全部屈服,上部填筑层中也存在屈服,并以采桑湖侧的二级马道下部屈服程度最大,表明该处最容易发生破坏;上下游水位差越大,采桑湖侧堤脚淤泥屈服程度越大,且强屈服区向堤防内部淤泥层中延伸越多;堤防顶部公路上的汽车荷载,对堤防整体的稳定影响不大;只要堤防两侧存在足够的水位差,堤防就有可能发生滑坡;采桑湖湖区淤泥迁移,将加剧堤防的失稳破坏;治理滑坡的关键是降低水位差的影响,防止淤泥迁移,以及提高淤泥强度。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9.
陈新苗 《治淮》2006,(3):32-34
某排涝泵站建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由于该站建在软弱地基上,地基土为淤泥质粘性土夹细砂,厚度达30m,且该站与堤防工程同期兴建,地基内淤泥质软土未进行预压固结,泵站建成后出现严重的不均匀沉降,由于穿堤涵洞出现了严重的不均匀沉降,加之老站平面布置欠合理,设备老化,致使泵站运行效率低,拟拆除重建。  相似文献   

10.
软土地基指抗剪强度低、压缩性高、透水性差的地基以及在动力荷载作用下容易液化的地基,引起软土地基上建筑物破坏的根本原因,在于软弱地基中某个面上的剪应力超过了它的抗剪强度,稳定平衡遭到破坏,常用的处理方法有:换填垫层法,镇压层法,预压排水固结法,化学加固法,挤密石灰桩法,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加固法.  相似文献   

11.
堤防变形直接影响堤防的安全性,尤其是深厚软土地基上的堤防,其变形量往往较大,常作为堤防安全的主要评价指标。依托某软土地基上重建堤防工程,建立了堤防典型断面有限元数值分析模型,计算了竣工期和特征水位下的堤防变形,重点分析水位变化及压重平台对堤防变形特性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堤防沉降较大,大值区主要集中堤基表层中央附近,软基对堤防沉降的影响很显著;堤防水平变形相对较小,主要集中在软基中,堤身部分水平变形小。迎水坡的压重平台和临河侧水位变化主要对堤防水平变形有较大影响。总体上,堤防设计方案合理,建议在堤顶预留足够的沉降量。  相似文献   

12.
淤泥质软土是滨湖地区堤防建设中常遇到的地基,常常因为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陷、塑流剪切滑移等工程地质问题,使大堤坍滑、沉陷、开裂等而危及堤防工程安全。目前加固处理这类险工的主要方法有:换基、反压平台、砂井排水及桩基等,文章以钱粮湖垸采桑湖堤为例,提出了粉喷石灰桩结合反压平台加固软基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软土地基堆载吹填淤泥并同步真空预压加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软土地基上吹填造陆工程中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和吹填淤泥工期较长、效果较差的问题,提出了堆载吹填淤泥并同步真空预压加固技术,将吹填淤泥加固及软土地基加固两阶段施工整合到一个真空预压周期内完成,大幅度缩短了造陆工期。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有效解决了常规真空预压法中上部吹填淤泥变形过大,影响下部软土地基加固效果的问题,并且充分利用吹填淤泥的自重,无须额外的堆载材料,即可使软土地基处于真空联合堆载预压的加固模式,进一步提高了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14.
大连市三面环海,滨海相软土地基较为常见。软土的低承载力、低抗剪强度等特殊性质对建筑物地基危害较大,尤其是堤防工程的运用工况加剧了软土对其地基危害性。介绍了大连市某建于滨海相软土地基上的堤防工程采用振冲碎石桩法成功处理基础的案例,从工程地质条件、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案选择、振冲碎石桩的设计、布置以及工程竣工检测结果方面进行了阐述,证实了振冲碎石桩法处理堤防软土地基是可行的,该方法技术可靠、经济合理、施工工期短、对提高地基承载力有显著效果,为相似工程设计和施工控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淤泥软土地基承载力低,压缩性大,透水性差,不易满足水工建筑物地基设计要求,故需进行处理,文章主要介绍了淤泥软土地基桩基法、换土法、灌浆法、排水固结法、加筋法等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珠三角沿海城市很多堤防修建在软土地基上,堤防工程往往因软土地基承载力较低、沉降不均匀而出现各种工程问题.以广州南沙区某海堤工程为例,通过现场调查和计算分析,说明了该海堤堤顶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即施工荷载的影响和软土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最后,根据裂缝产生的原因给出了相应的工程处理措施建议,为同类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地基处理是一项重要工序。由于淤泥软土地基承载力低,强度增长缓慢,加荷后易变形且不均匀,变形速率大且稳定时间长,具有渗透性小、触变性及流变性大的特点,因此,淤泥软土地基处理是经常遇到的难题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桩基法、换土法、灌浆法、排水固结法、加筋法5种淤泥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充泥管袋斜坡式围堤在软土地基上的普遍运用,常常遇到地基土层中淤泥层较厚,需对围堤基础进行加固处理。本文中提出软土地基上构筑充泥管袋斜坡堤时常见的三种地基处理方法,并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提出当地基土层内存在较厚淤泥质土时,采用土工织物加筋处理方法,并进一步分析了土工织物加筋后围堤的破坏形式及布置形式。从理论上分析了围堤加筋处理后的抗滑稳定计算公式,对复杂的稳定计算进行简化处理,同时结合实际设计中工程案例进行分析认证。  相似文献   

19.
以地基加固为核心进行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设计时,主要应用单一的降水预压法,导致处理后的软土地基沉降量依旧较高。因此,在河道堤防施工过程中,设计考虑地形影响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选定某河道的堤防施工工程作为研究对象,该软土地基施工区段属于冲积、冲洪积相和海陆相交地形,无法直接充当堤基持力层,需要展开地基加固处理。采用回填工艺完成砂垫层铺设,完成对地形影响下的软土地基表层处理。再打造多个泥浆搅拌桩,组成泥浆搅拌墙,将地基施工区域与周边水源进行隔离。在目标区域合理布设井点,安装降水预压装置,进行软土地基的降水预压处理。再结合强夯法,对降水预压处理后的软土地基进一步加固。监测结果表明,软土地基处理的施工阶段总沉降量为0.49m,运营阶段测试沉降量为0.92m,均满足河道堤防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20.
天津沿海滩涂多为软土地基,其天然承载力低,土体压缩性大,在其上部修建堤防等建筑物,最终沉降量较大,易发生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造成破坏,需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结合天津市滨海新区集疏港段海堤改线工程实例,介绍天津海堤软土地基常用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