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3 毫秒
1.
苜蓿饮料研制及其有效成分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紫花苜蓿作为试验材料,提取其有效成分,经过调香制成令消费者接受的新型天然保健饮品.通过单因素试验,找到苜蓿皂甙的最佳提取条件.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用芦丁作为对照品,测定苜蓿皂甙提取率.  相似文献   

2.
紫花苜蓿芽及其产品中氨基酸含量的测定与营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利平  吴建平  汪晓娟  张鹏  杨联 《食品科技》2006,31(12):141-144
通过氨基酸分析仪分别测定了紫花苜蓿芽及其产品中氨基酸的含量,分别计算了必需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氨基酸总量(E/T)、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E/N)、氨基酸评分(AAS)和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综合评价苜蓿芽及其产品的食用价值。测定结果表明,紫花苜蓿芽及其产品中含有18种氨基酸,包含9种必需氨基酸。紫花苜蓿芽和苜蓿芽产品中氨基酸总含量、必需氨基酸、E/T、E/N分别为25.27%和18.75%、9.34%和7.757%、36.96%和41.37%、58.63%和70.56%。紫花苜蓿芽及其产品必需氨基酸中苏氨酸的含量都最高,色氨酸是紫花苜蓿芽及其产品共同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氨基酸评分分别是56.74%和98.58%。在紫花苜蓿芽中含硫氨基酸(蛋氨酸 胱氨酸)是第二限制性氨基酸,而在其产品中不是。必需氨基酸指数计算结果表明,苜蓿芽及其产品蛋白均属优质蛋白。综合评价认为苜蓿芽及其产品中蛋白质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该苜蓿产品加工工艺提高了苜蓿蛋白的食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大孔树脂分离技术将紫花苜蓿中苜蓿皂甙分离出来,用于制造降血脂、抗动脉硬化等功能性保健药品.方法:利用多年生草本植物-紫花苜蓿作原料,按原料:溶剂=1:8的比例加入45%乙醇溶剂,在80℃温度下提取二次,经专用大孔树脂吸附水洗除杂.再经30%和75%乙醇溶剂梯度洗脱,最后回收乙醇,喷雾干燥得苜蓿皂甙产品.结果:经过连续20批正常试生产,得到苜蓿皂甙平均回收率为93.8%,产品中苜蓿皂甙含量平均为80.4%,产品对原料的平均收率为1.72%.结论:试生产证明本工艺是成功的,它能一次性将产品中苜蓿皂甙含量提高到80%以上,可以直接用于制药行业,是值得推广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4.
以北方寒冷地区紫花苜蓿鲜草为原料,用纤维素酶破壁和机械破壁相结合提取叶蛋白。研究酶解反应温度,pH和加酶量三因素对苜蓿叶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法确定纤维素酶法提取苜蓿叶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反应温度为55.65℃、pH为4.86、加酶量为7.22%,在此工艺条件下,粗蛋白提取率为41.59%。通过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苜蓿叶蛋白氨基酸种类齐全、含量高、氨基酸比例协调,因此苜蓿叶蛋白是优质蛋白质。  相似文献   

5.
曲敏  杨大鹏  梁金钟  张月学 《食品科学》2011,32(19):152-156
以“肇东”紫花苜蓿干草为实验材料,利用嗜酸乳杆菌发酵沉降提取苜蓿叶蛋白,研究嗜酸乳杆菌的生长规律、并筛选高产酸嗜酸乳杆菌,确定苜蓿叶蛋白的等电点;研究发酵时间、接种量、料液比3个因素对叶蛋白得率的影响,确定发酵法提取苜蓿叶蛋白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pH3.0~3.7为苜蓿叶蛋白的最佳沉降范围;最佳发酵条件参数为:发酵时间11h、料液比1:20、接种量为107个/mL;在该条件下,制备的苜蓿叶蛋白粗蛋白含量为45.08%。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内畜牧业特别是奶牛的存栏量对苜蓿饲料的市场需求很大,同时却因设备落后、短期收益少等因素导致不少苜蓿田改种粮食作物,推广苜蓿种植仍是各个乳业公司以及畜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紫花苜蓿,一种在世界各国广泛种植的饲料牧草。用苜蓿等优质植物蛋白饲料转化成牛奶蛋白,不仅原料奶质量高,而且节本增效,是转变奶业生产方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以紫花苜蓿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法提取苜蓿粗多糖,利用DEAE-52纤维素柱层析和Sephadex G-75凝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一种苜蓿均一多糖APSU-2a.通过高效凝胶渗透色谱、PMP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分析APSU-2a的结构特征,以DPPH、ABTS和羟自由基清除率评价APSU-2a的...  相似文献   

8.
以“肇东”紫花苜蓿干草为原料。利用磷酸盐缓冲溶液法提取苜蓿蛋白,通过单因素和响应曲面试验,得到提取苜蓿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磷酸盐缓冲溶液浓度63 mmol/L、pH 7.7、草粉粉碎粒度80 目、搅拌时间2 h。在此条件下苜蓿蛋白的提取率为37.77%。经硫酸铵沉淀,透析脱盐,冷冻干燥后复溶,对其溶液进行冰晶形态观察,可以看出苜蓿蛋白的冰晶体积小、数量多、形态多样,说明其抑制冰晶生长及对冰晶的形态修饰效果显著,具有很好的抗冻活性,为冰结构蛋白。将其应用于冷冻面团后,冷冻面团的硬度明显降低,弹性、回复性和内聚性稍增强,咀嚼性有所降低,质地细腻柔软。  相似文献   

9.
碱提酸沉法提取紫花苜蓿干草叶蛋白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北方寒冷地区紫花苜蓿干草为材料,将苜蓿干草粉碎后,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苜蓿叶蛋白,并对提取的叶蛋白进行氨基酸含量的测定分析。本实验设计了料水比、pH、搅拌时间三个单因素进行碱提实验,并在单因素基础上设计了正交实验。正交实验结果表明,碱提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水比为1:35,pH为10,搅拌时间为12min。在最佳碱提实验的基础上进行酸沉,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酸沉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液pH=4.2。此时样品粗蛋白含量为59.76%,粗蛋白提取率为42.52%。通过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苜蓿叶蛋白氨基酸种类齐全,含量高,氨基酸比例协调,因此苜蓿叶蛋白是优质蛋白质。  相似文献   

10.
以紫花苜蓿草粉为原料,采用冰结合磷酸盐缓冲溶液法提取苜蓿冰结构蛋白。通过对苜蓿冰结构蛋白提取率的计算,对提取过程中的p H值、缓冲溶液的浓度、料液质量体积比进行优化。经单因素实验及响应曲面实验得到提取苜蓿冰洁构蛋白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质量体积比为1 g∶20 m L,缓冲液p H 8.0,磷酸盐缓冲液浓度为61 mmol/L,其最终提取率可达到2.87%。利用生物显微镜对苜蓿冰结构蛋白的冰晶形态进行观察,可以观测到许多体积小、且呈现六棱型及多边型的不规则形状,说明其对冰晶生长及冰晶形态的抑制与修饰效果显著,具有很好的抗冻活性。利用SDS-PAGE对苜蓿冰洁构蛋白进行检测,确定其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2 000,苜蓿冰结构蛋白应用到冷冻面团中发现可改善面团的品质。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紫花苜蓿裹包青贮饲料的发展前景,对紫花苜蓿裹包青贮饲料加工技术现状、技术优势、饲用价值、对苜蓿干草的可替代性和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系统阐述。现有研究已明确以下内容:(1)紫花苜蓿裹包青贮饲料生产加工工艺已完善,技术已成熟,且被广泛使用;(2)紫花苜蓿裹包青贮技术可大幅降低传统苜蓿干草生产过程中造成的蛋白和干物质损失,产品独立包装,具有保质期长,取用方便,可实现商品化远距离运输的优势;(3)与苜蓿干草相比,紫花苜蓿裹包青贮饲料粗蛋白含量更高,纤维消化率更高,且可以提高动物采食量,改善乳品质;(4)紫花苜蓿裹包青贮饲料对苜蓿干草具有可替代性。综合以上研究,认为紫花苜蓿裹包青贮饲料是打破当前奶业发展中面临苜蓿干草短缺瓶颈的有效选择,未来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苜蓿汁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苜蓿在传统利用结构中,以作为家畜饲料为主。若以苜蓿为原料生产天然的苜蓿保健饮料,既可以补充营养,维持人体营养平衡,又能增进人体健康,增强人体免疫能力。本实验采用一系列生产工艺,开发研制出了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苜蓿汁饮料。  相似文献   

13.
苜蓿窝窝头     
提起苜蓿,很多人都知道它是一种营养丰富的牧草,是一种牛羊家禽都爱吃的优质饲料。其实,苜蓿也是一种野菜,是绿叶菜中营养丰富者之一。苜蓿有黄花和紫花之分,我小时候吃的最多的是紫花苜蓿。苜蓿的营养很丰富,偶尔食用一次尝尝鲜,或叫忆苦思甜,或叫预防疾病、消暑解烦,能够补充新的营养元素。吃苜蓿一般要吃鲜嫩的苜蓿芽,有好几种吃法,把苜蓿芽用清水洗净,与玉米面拌好蒸熟,调上蒜泥,倒上一点老醋,点上辣椒油,吃起来非常可口。也可将红高粱面、玉米面或是带有红薯面的杂面,在面里和上鲜嫩苜蓿,加适量盐和少许葱丝蒸窝头、贴饼  相似文献   

14.
苜蓿的营养价值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苜蓿中合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脂肪、胡罗卜素、维生素E、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有关苜蓿营养成分研究概况和苜蓿挂面、苜蓿饮料、苜蓿灌肠、苜蓿罐头及苜蓿茶等苜蓿食品的开发现状,旨在为苜蓿食品的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生产指导。  相似文献   

15.
以紫花苜蓿为研究对象,对苜蓿上(大于60 cm)、中(30~60 cm)、下(0~30 cm)三部分茎叶的基本成分、活性成分、功能性质进行比较,并对不同粉碎粒度苜蓿茎叶营养物质的溶出量和功能性质进行分析。苜蓿叶中蛋白质、灰分、脂肪、维生素C、可溶性膳食纤维、多糖、多酚、总黄酮的含量,以及膨胀力、对亚硝酸钠和胆固醇的吸附能力均高于茎秆,且上部叶片最高;苜蓿茎秆中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以及持水力、持油力高于叶片。随着苜蓿上部叶片的粉碎粒度由0.20~0.25 mm减小到0.063~0.08 mm,蛋白质、多酚、总黄酮、粗多糖的溶出量分别由27.98%、12.31、6.42、20.72 mg/g增加到32.87%、13.86、7.71、22.97 mg/g;膨胀力先增大后减小,粉碎粒度为0.125~0.16 mm时达到最大,为4.40 mL/g;对胆固醇的吸附能力由2.45 mg/g (pH=2)、7.65 mg/g (pH=7)分别增加至6.01、9.66 mg/g;对亚硝酸钠的吸附能力由437.91 μg/g (pH=2)、106.43 μg/g (pH=7)分别增加至501.51、108.02 μg/g。随着苜蓿上部茎秆的粉碎粒度由0.20~0.25 mm减小到0.063~0.08 mm,持油力由4.86 g/g减小到3.44 g/g;持水力先增大后减小,粉碎粒度为0.125~0.16 mm时达到最大,为6.56 g/g。苜蓿叶片和茎秆可用于开发不同功能的食品,减小粉碎粒度可提高营养物质的溶出量,适当进行粉碎可具有更好的功能性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番茄酱渣与苜蓿混合制粒的成型性研究,确定了适宜的番茄酱渣与紫花苜蓿混合制草颗粒饲料的水分、草颗粒直径和原料配比.结果表明:番茄酱渣与紫花苜蓿混合制草颗粒饲料的最佳方案为番茄酱渣与苜蓿配比为70:30,草颗粒含水率30%o,草颗粒直径为25 mm.  相似文献   

17.
乳酸菌发酵生产共轭亚油酸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董明  齐树亭 《中国油脂》2007,32(7):63-65
以盐生植物紫花苜蓿籽油为底物,用嗜酸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1.1854催化紫花苜蓿籽油中的亚油酸转化为共轭亚油酸(CLA)。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了发酵过程中pH、预培养、苜蓿籽油的浓度和乳酸菌菌液浓度对生产共轭亚油酸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预培养时加入一定量的苜蓿籽油可提高CLA转化率,发酵pH6.4,苜蓿籽油浓度0.05%,菌浓度2.5%时CLA转化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时蔬秧草     
春天一到,各种时令野菜争先上市了。其中备受人们青睐的就有荠菜、芦蒿、枸杞头、马兰头和秧草。秧草即是苜蓿。苜蓿有两种,一是紫花苜蓿,一是黄花苜蓿,均是由花朵的色彩来命名的。通常紫花苜蓿的用途只是当作牧草,是牲畜饲料;黄花苜蓿供人食用。生活中人们都把黄花苜蓿直接叫做苜蓿,没人叫黄花苜蓿的——苜蓿前面非得缀个"黄花",既麻烦又绕嘴,还文绉绉的。苜蓿的生命力非常旺盛,河滩、  相似文献   

19.
以水为溶剂,采用热凝絮法分别研究水浴温度、水浴时间、苜蓿切碎长度、料液比、打浆时间、离心转速和离心时间对叶蛋白提取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7因素2水平正交试验对苜蓿叶蛋白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打浆时间、水浴时间、打浆的料液比、苜蓿切碎长度、水浴温度是影响苜蓿叶蛋白得率和蛋白质提取率的主要因素.其最佳提取工艺参数是:打浆时间5 min,水浴时间为12 min,打浆时料液比为1:5,苜蓿切长为1 cm,水浴温度为80℃,离心时间10 min,离心转速为3 000 r/min.该研究旨在探索苜蓿叶蛋白提取工艺参数优化试验,为大规模生产苜蓿叶蛋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苜蓿食品的开发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苜蓿的食用价值、营养成分及其初级加工和深加工食品方面进行综述,并提出了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展望苜蓿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