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天然裂缝性油藏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油工业中已广泛应用双重孔隙来描述天然裂缝性油藏。双孔隙方法假设裂缝性孔隙介质可以由被称作基岩和裂缝的两种连续介质来表示。最初的理想化模型假设裂缝是流动的主要通道,而基岩则作为流体的源和汇。从30多年前石油文献中引入这种理想化的模型至今,已提出了一些改进和修正。例如,当某种裂缝性油藏其基岩的连续性是一个重要因素时,引入双渗透率模型。最近,关于双孔隙模型的研究多着重于如何更精确地表示基岩—裂缝间的流体交换。特别是重力和毛管力的影响、基质岩块中毛管力连续与否以及再吸渗现象的表示方法都得到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2.
最近,应用技术工作室(ATW)在休斯敦举行了一次“天然裂缝油藏”会议,探索油藏描述、裂缝网络模拟和油藏模拟以及在天然裂缝油藏(NFR)中改善石油采收率(IOR)和提高石油采收率(EOR)的经验。ATW把技术议程分为四部分,并安排了20多篇报告。四个主要议程是:  相似文献   

3.
草古1潜山裂缝性碳酸盐岩稠油油藏开采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法:结合矿场实践,应用油藏工程方法,研究裂缝性古潜山碳酸盐岩特,超稠油油藏开采特征及开采效果。目的:搞清此类油藏的开采规律,使其得到合理,有效的开发,结果:高角度裂缝发育的古潜山碳酸盐岩特,超稠油油藏,由于裂缝发育的随机性,直井开采效果差异较大,而水平井能钻遇更多的裂缝,故水平井方式开发较有利;由于此类油藏渗透性较好,依据平面原油性质的变化,采取井筒降粘和蒸汽吞吐引效相结合的配套开采模式,并应用改进的井筒降粘采油工艺及优化的注采参数等一系列配套措施,对改善开采效果均是有效的。结论:通过开采特征研究,所确定的布井方式,开采方式及采取的一系列参数技术界限,保证了此类特种油藏的经济,有效开发。  相似文献   

4.
根据电加热油藏的机理,建立了电加热过程中电流场、渗流场、温度场的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差分法对该模型进行了求解.并对无因次电导率、电极位置和电极半径对原油采收率的影响进行了模拟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无因次电导率和电极位置对采收率影响较大,而电极半径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在双孔单渗油藏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天然裂缝渗透率随压力的变化,建立了油水两相双重介质油藏压裂的渗流数学模型,根据隐式压力显式饱和度(IMPES)方法详细推导了数值模型;示例计算表明.该模型易于编程求解,对于研究裂缝性油藏单井压裂动态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6.
天然裂缝性油藏渗吸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渗吸作用对天然裂缝性油藏的影响,改善该类油藏的开发效果,以数值模拟为手段,通过建立概念地质模型,以静态和动态2种方式研究了毛细管压力、孔隙均匀程度、相渗曲线、基质和裂缝渗透率、原油黏度和基质含油饱和度对基质渗吸速度的影响,并在静态下对相关参数进行了公式拟合.静态下,渗吸速度与毛细管压力、基质渗透率、残余油饱和度、束缚水饱和度下的油相相对渗透率呈直线关系,与束缚水饱和度呈指数关系,与原油黏度呈幂指数关系;动态下,对于不同润湿性的油藏提出了不同的开发方式.  相似文献   

7.
石西油田裂缝性底水油藏排水采油开采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石西油田石炭系列缝性火山岩油藏由于底水锥进而造成含水上升加快的情况,应用VIP组分模型对排水采油开采机理和影响其开采效果的关键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得出了排水采油开采有效控制水锥,改善油藏开发7效果的认识,并为高含水油藏提高原8油采收率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天然裂缝性储层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然裂缝性储层给开采带来了一个矛盾难题。这类储层包括低油气采收率储层,这些储层最初可能表现出高产,但产能下降得非常快。此外,这类储层还经常出现早期见气或见水等问题。而另一方面,一些天然裂缝性储层也是全球最大、产量最高的储层。这类储层的这种矛盾特性激发业界尽力去深入了解其特征,以便更有把握地对其进行模拟分析。  相似文献   

9.
裂缝性油藏压裂井产能数值模拟模型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研究的裂缝性油藏渗流介质包括人工压裂裂缝和天然微裂缝、大裂缝及基质,将大裂缝与基质的物质交换在微裂缝系统中加以描述,建立了含大裂缝的多重介质渗流数学模型,研制了裂缝性油藏压裂后生产动态模拟器,结合塔里木盆地塔河奥陶系裂缝性油藏参数,综合研究了天然裂缝、人工裂缝对压裂后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天然裂缝渗透率是影响压裂后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人工裂缝的导流能力随生产时间递减对压裂后产量有重大影响。压裂可能导致天然裂缝污染,应采用低伤害压裂液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小对天然裂缝的伤害;增加人工裂缝长度可以改善流体沿裂缝向井底的流动性能,但随着压裂液滤失量的增大对天然裂缝的污染会加重、加深,应确定合理的压裂施工规模以获得合理的裂缝长度,避免导致裂缝长度增加而产量下降。裂缝系统连通差、渗透率较低的油藏,实施压裂也难以获得理想的增产效果;含有大裂缝的井压后产量明显高于不含大裂缝的井,但易形成水窜,可导致油井压裂后含水上升较快。图3表1参9  相似文献   

10.
天然裂缝性油藏的离散裂缝网络数值模拟方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姚军  王子胜  张允  黄朝琴 《石油学报》2010,31(2):284-288
针对裂缝性油藏中大裂缝、微细裂缝和孔隙等多种储渗介质共存的现象,将大裂缝作为控制流体流动的一维实体,组成离散裂缝网络,进行显式表示,将孔隙和微细裂缝组成的系统作为基岩介质,建立了天然裂缝性油藏两维两相数值模拟模型。采用加权余量法,建立有限元方程并进行了求解。对油藏有无裂缝及大裂缝的方位、长度和分布对水驱油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裂缝的存在会严重改变水驱油藏中注入水前缘的前进方向和速度,大裂缝与注采井间连线夹角越小及长度越大,都会导致注入水窜进越严重,从而使得油井见水早,含水率高;多条大裂缝的存在会造成剩余油分布的极度非均质及剩余油富集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人工裂缝对低渗透油田开发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压裂技术是低渗透油田开发的一项主要的增产措施。文章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了低渗透油田面积注水条件下存在不同人工裂缝时的开发效果,分析了低渗透油田压裂后不同裂缝方位、不同裂缝导流能力对开发效果的影响,同时对比了注采井同时压裂和注水井压裂时的采出程度等开发指标。计算结果表明:正方形五点注采系统注水井压裂时,裂缝方位不同开发效果不同,裂缝方位与注水井排平行时驱替效果较好;裂缝导流能力并不是越高越好,存在最佳值;对注水井和采油井同时压裂时,采出程度高,在计算参数范围内,几乎是同条件注水井压裂时的两倍。在低渗透油田开发时,应合理的设计人工裂缝以改善开发效果、提高原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12.
压力对低渗透岩心渗透率测试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锐华 《钻采工艺》2003,26(6):77-79
低渗透气藏岩心渗透率测试中,上覆压力、净上覆压力和孔隙压力都极大地影响着渗透率的准确测量。只有尽可能地恢复其地下应力状态,建立一个相适宜的上覆压力及孔隙压力平衡系统,保证作用于岩石上的恒定净上覆压力,方能得到准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利用生产动态资料判断低渗油藏裂缝分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储层裂缝分布规律、方向和规模是影响裂缝性油藏开发的重要因素,裂缝分布规律、方向等因素的确定也是油藏描述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特别是对于低渗油藏,裂缝是油流通道,同时注水开发时也可以是水流通道,对油水井的部署非常重要.为了认识油藏裂缝方向及规模,探讨了应用生产动态数据对裂缝进行识别的相关方法,主要包括注水井动态判别法、生产井...  相似文献   

14.
�ز��ѷ�Ե���͸�����ؿ�����ʽ��Ӱ��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国低渗油气藏所占的比例正不断加重,如何高效开发这类油气藏是石油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采用数值模拟与现代试井技术,分析了地层天然裂缝、人工压裂以及注水诱导缝对低渗透油气藏开发方式的影响;并从XS油藏的实际出发,研究了对裂缝的动态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低渗油田中,由于驱油能量的不足,流体的渗流速度较低,流体中的一些表面活性物质在岩石孔隙壁面发生吸附,形成不动层.该不动层降低了地层的渗透率,在流体渗流时,产生了一个阻碍流体流动的附加压力梯度.这时,流速与压力梯度不再呈线性关系,流体表现为非达西流动.本文中,在引入非达西因子的基础上,建立了油水两相在地层中的低速非达西流动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得到了模型的数值方程和求解方法,模拟计算了非达西因子和地层各参数对生产动态的影响.在渗透率越低,流体粘度越大,生产压差越小的情况下,影响越显著.该模拟和方法可用于低渗油田的动态预测和产量调整以便确定最优开发方案.  相似文献   

16.
变形介质油藏开发特征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8  
深层油藏的储层由于承受很高的压力和温度,开发这些油田的过程中,储层要发生部分或全部的不可逆变形,会明显地影响这些油田的动态特征.利用解析法和数值法对变形介质中一维非线性-弹性直线渗流的数学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不同边界条件下的压力分布,所得结果与常规的线性-弹性不稳定渗流解进行了比较,并着重分析了渗透率的变化对地层压力分布的影响,分析表明:当变形介质的弹性增加时,对于注水井来说,若给定注入量,则地层压力上升的越缓慢,若给定井底流压,则注入量增加;对于生产井来说,若给定产量,则地层压力下降的越剧烈,若给定井底流压,则产量下降.变形介质油藏的开发应以保持原始地层压力为前提,这样,才能得到较高的采收率.  相似文献   

17.
深层低渗气藏岩心渗透率测试技术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红 《钻采工艺》2001,24(2):35-37
储层岩石渗透率是量度油气流动能力最重要的物性参数之一。因此,准确测定地层岩石渗透率,特别是地层岩石就地渗透率对科学开发油气田具有重要意义。深层低渗气藏由于上覆压力大、地温高、渗透率低(一般小于1×10  相似文献   

18.
油藏渗透率纵向非均质分布对水驱采收率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影响油藏水驱采收率的因素很多,大体上可分为地质因素和开发因素两大类。地质因素中,油藏不在透率纵向匀质分布是影响油藏水驱采收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可用微旋回性,发布类型变异系数,平均渗透率,垂直渗透率与水平渗透率之比以及渗透视经具体排列位置6个参数来描述。  相似文献   

19.
针对川西苏码头构造浅层气藏压后形成的裂缝可能为水平缝,而目前的水平缝压裂裂缝参数优化计算模型都为油藏模型, 不能用于对气藏模型的计算, 为此, 对水平缝压裂气井裂缝参数优化计算模型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结合油藏工程理论和数值模拟技术, 考虑气体在裂缝中为非达西渗流和裂缝导流能力随时间的变化等因素对压后产量的影响, 采用二维柱坐标, 建立了压裂气井气藏 -水平裂缝系统的气体渗流数字模型, 采用有限差分法对模型进行差分离散, 利用 V i s u a l B a s i c 编程语言进行了编程求解。以累积产量为目标, 对气藏压裂裂缝参数进行了优化计算, 并对水平缝与垂直缝进行了增产效果对比分析, 计算结果表明, 应用研制的软件可以分析影响水平裂缝气井产量的裂缝参数, 计算压后增产效果, 取得成果对于优化川西浅层气藏压裂设计方案和提高浅层气藏高效开采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组合优化预测模型的研究基础上,给出了组合优化预测模型提高预测精度的理论依据,并应用基于实数编码的遗传算法对模型求取最优组合解,通过对实际生产数据的拟合结果分析表明,本文的求解方法是可行的,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