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标签是以文字、图形、符号等说明产品质量、使用方法及其他内容的一种信息载体,是生产者对产品质量信誉做出的一种承诺。随着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食品安全、营养、健康的要求日益提高,对与食品安全相关的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标签重视程度也不断提高,由此引发的贸易纠纷,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形态的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接触面积(S)与食品模拟物体积(V)的测量方法。方法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检测一般先要准确地测定出S与V,但实际检测中由于样品结构的多样性以及某些样品S和V的计算公式不为人熟知,常采用估算方法,会造成较大的人为误差。以某些不锈钢制品为例,检索国内外数学手册,找到相关的计算公式并进行推导,同时综合测定非规则几何体S与V的方法。结果得到了圆环胎、螺旋弹簧、球台、椭球体、桶形体、抛物面体等常见规则几何体的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以及测定非规则几何体S与V的方法。结论由这些公式及方法可准确测定S和V,可避免人为误差,实现科学、准确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我国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问题食品安全问题是新世纪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而由食品容器、包装材料、餐厨具等食品接触材料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注意。根据我国《食品卫生法》的定义,食品容器、包装材料是指包装、盛放食品用的纸、竹、木、金属、搪瓷、陶瓷、塑料、橡胶、天然纤维、化学纤维、玻璃等制品和接触食品的内壁涂料。一方面合适的包装方式和材料可以保护食品不受外界的污染,保持食品本身的水分、成  相似文献   

4.
<正>GB9685-2016是我国针对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生产过程中添加剂使用规范的强制性管理标准。卫计委于2016年11月18日公布了GB 9685-2016新版标准,该标准的发布日期为2016年10月19日,实施日期为2017年10月19日,过渡期12个月。新标准实施后将会替代现行的GB9685-2008。与2008版本相比,新版GB 9685-2016重大变化如下:  相似文献   

5.
对出口欧盟与食品接触的塑料材料和制品迁移量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衡量塑料包装材料安全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包装材料向食品迁移的量,包装材料向食品的迁移是指食品包装中的物质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析出,并且进入所接触的食品里。如果塑料包装材料本身的化学成分或涂层向食品迁移的量超过一定的限量,就会严重影响到食品的安全卫生,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产生不利于食品风味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食品接触材料标准及法规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比较了国内外食品接触材料相关标准及法规现状,阐述了食品接触材料相关法规及其添加剂检测标准现状,并对食品接触材料的研究方向及我国食品接触材料标准体系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目的 讨论微塑料从食品包装、餐具、厨具、加工机械等食品接触材料中的释放途径和检测技术,为食品接触材料中微塑料选择和组合多样化的分析方法提供建议,为食品接触材料中微塑料及相关有毒有害物质的监测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首先概述食品接触材料中微塑料的释放途径及影响因素,其次系统阐述食品接触材料中微塑料的分离富集技术,以及显微镜法、光散射法、光谱法和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等多种检测技术,针对不同技术的适用范围和特点进行比较和分析,并提出具有代表性的食品接触用材料中微塑料从样品处理到颗粒分析的框架和技术路线图,以识别微塑料的化学成分、形貌、丰度、尺寸及分布等特性。结论 针对不同的样品和场景,有必要选择和组合多样化的技术,以达到最优的路径,同时标准化的分析方法和检测技术处理仍是食品接触材料中微塑料风险评估的一大挑战,还亟待提出更为规范的标准化操作流程和检测技术,以提高结果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食品接触材料脱色试验的影响因素,优化测试参数,提高脱色试验测试结果的稳定性和复现性。方法采用不同测试力值以及使用不同植物油进行擦拭脱色试验研究,分析其对结果的影响。结果擦拭力值为10N时,无论在着色剂迁移筛查的有效性还是实验员对力值的接受度上表现均最优;在不同植物油的擦拭脱色试验中,椰子油更容易识别着色剂的迁移,且迁移结果最严格。结论为确保脱色试验测试结果的稳定性和可复现性,建议采用椰子油,并以10N的擦拭力值进行测试。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社会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程度不断增加,由食品容器、包装材料、餐厨具等食品接触材料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注意。根据我国《食品卫生法》的定义,食品容器、包装材料是指包装、盛放食品用的纸、竹、木、金属、搪瓷、陶瓷、塑料、橡胶、天然纤维、化学纤维、玻璃等制品和接触食品的内壁涂料。  相似文献   

10.
刘智  王振华  杜悦  刘卉 《包装工程》2021,42(9):184-188
目的建立测定1,4-丁二醇的气相色谱检测方法,确认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1,4-丁二醇迁移量是否满足国标限量要求。方法对可降解塑料产品进行迁移试验,采用气相色谱法对迁移液中1,4-丁二醇进行分离、定性和定量检测。结果该法对1,4-丁二醇迁移量的方法检出限为0.4 mg/kg,1,4-丁二醇的含量为0~10 mg/kg时,与色谱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大于0.995,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5.2%~108.7%,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5.9%~9.7%(n=10)。结论该方法适用于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1,4-丁二醇迁移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婴幼儿食品接触用制品标签技术规范,以期为生产企业设计标签的合规性提供技术指导.方法 调研市面上婴幼儿食品接触用制品的标签,分析该类制品标签标识存在的常见问题,针对现有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归纳婴幼儿食品接触用制品标签的技术要求.结论 归纳总结了现行有效的标准和法规中婴幼儿制品标签的规定,提出了标签标注要素,并对关键要素的标注进行了技术解读,为生产企业设计标签提供了参考,建议生产企业可结合行业实际情况执行标签标识团体标准或制定团体联盟标准.  相似文献   

12.
食品接触材料作为接触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能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本文归纳了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及我国食品接触材料相关的法规,比较了我国与欧盟食品接触材料检测标准中迁移试验方法的差异,包括相应的食品模拟物的选择和试验条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我国食品接触材料标准要求生产供应链中每个环节的生产商能有效地传递产品的符合性声明,针对生产企业在制作符合性声明中存在的技术难题,建立了一个基于PHP与My SQL的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符合性声明平台,可帮助企业简单、快捷地做出符合要求的符合性声明。  相似文献   

14.
《塑料包装》2009,19(3):61-61
食品用塑料自粘保鲜膜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0457-2008)规定了食品用塑料自粘保鲜膜定义和术语、产品分类、标识、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适用于以聚乙烯、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等树脂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层挤出或多层共挤等工艺生产食品用塑料自粘保鲜膜。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与贸易的迅速发展,塑料原料及产品出口越来越多,用于制造塑料餐食具的材料在其中占比非常大.然而,我国聚酰胺食品接触材料的出口却常会因为国内外标准法规和限值的差异导致发生退货问题.特别是尼龙类、密胺树脂类产品,常因初级芳香胺和甲醛迁移超标导致退货.所以聚酰胺食品接触材料急需解决统一标准法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从物化性质、使用安全、采购价格、试验过程几方面对比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迁移试验中正己烷和正庚烷食品模拟物的不同,结论是两者物化性质相似,都易挥发,易燃易爆,在迁移试验中都需要戴手套和防护面具在通风橱里操作;使用正己烷作为油脂类食品模拟物的优点在于提取效果好,价格低廉,试验耗时短,缺点是沸点低,挥发性强,易扩散和易被人体吸收,且毒性大,对试验人员身体伤害大;使用正庚烷作为油脂类食品模拟物的优点在于沸点低,不易被人体吸收,毒性小,缺点是价格略高,试验耗时长。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标准的分类与布局、标准的适用性和时效性、标准体系结构和布局、标准的缺失和滞后四方面介绍了我国食品用塑料、橡胶材料及制品检测方法标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8.
正从检验检疫部门获悉,欧盟发布2017/752号法规,修订了食品接触塑料条例,加严了食品接触材料的化学品安全要求。一是新增关于镍的特定迁移量的新条目,限制其不超过0.02毫克/千克;二是授权物质清单中新增6种物质;三是附件3中第四点的表3的注解变化;四是删除了10种物质的特定迁移限量的残留量要求。检验检疫局提醒相关企业:全面掌握欧盟对食品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了解不同材质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Phthalate Esters,PAEs)的含量及分布情况,为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邻苯二甲酸酯安全合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GC/MS对来自不同省市的781批不同材质食品接触材料测定其PAEs含量,从PAEs检出情况、量值分布、材质分布等维度对食品接触材料的PAEs安全合规情况进行了分析,并给出相关管控建议。结果 研究中测试的781批食品接触材料样品中,PAEs的总体检出率为12.8%(检出限为0.3 mg/kg),共检出6种PAEs。其中,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检出率最高,为10.5%,其次为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检出率分别为2.9%和1.7%。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和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DCHP)检出率均低于0.5%。从检出量值来看,86.7%的检出数据小于10 mg/kg。不同材质食品接触材料中,橡胶制品的PAEs检出率最高,为50.0%,且检出物质多达5种;塑料制品的检出率为14.5%,仅3批PVC塑料中DEHP和1批橡胶制品中DINP检出数据大于100 mg/kg。结论 邻苯二甲酸酯在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整体检出率较高,但检出数值高的占比较低,在橡胶和PVC塑料制品中检出率和检出数值相对较高,因此应高度关注其迁移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