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韩贵锋 《室内设计》2013,28(3):50-55
以四川省万源市为例,利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和GIS空间分析技术,探索山地城市生态廊道构建的理性方法。分析发现,林地是万源市生态用地中最主要的景观类型,其平均斑块面积、平均形状指数、空间聚集度都较大,有较高的空间异质性。根据不同的用地类型对景观基质的能量流、信息流和物质流产生的障碍作用,计算各类建设用地对生态用地的生态障碍效应,并得到景观的潜在生态连接度。以平均破碎度小于0.4和聚集度大于80%的阈值提取林地景观斑块,依据障碍效应指数和生态连接度的空间分布,并考虑高程、坡度、现状用地类型等因素,搜索廊道的适宜建设区,构建生态廊道,最终形成规划区生态网络。  相似文献   

2.
城市生态廊道建设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城市生态廊道的概念及其主要功能,对不同类型的生态廊道规划设计进行了探讨,最后指出城市生态廊道建设的目的是构建城市生态廊道网络体系,维护城市生态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规划工作者将城市生态廊道引入到城市总体规划中,以期有效地控制城市“摊大饼”式的无序蔓延,缓解城市中心区的热岛效应。但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往往面临着城市生态保护利益与地方发展经济之间的矛盾,如何通过合适的规划策略,对生态廊道内的各项建设进行科学、合理地控制和引导是规划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此文以武汉市牛山湖北部生态廊道研究为例,通过生态研究、产业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基础设施建设的研究,探讨生态廊道的规划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园林》2018,(4)
正人类活动造成的景观碎片化已成为许多环境问题的根源,建设生态型城市成为未来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十三五"期间,国家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其中建设沿江生态廊道是一项重要的举措。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刘滨谊  王希智 《规划师》2008,24(4):36-39
谷地生态廊道规划研究以提升安徽省铜陵市大铜官山地区及城市整体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研究内容包括三个部分:调查分析;基于"生态流"的谷地生态廊道与城市关系规划;基于资源保护、环境恢复、旅游策划的基地内谷地生态廊道规划及其模式的提出.  相似文献   

6.
绿道网络的生态廊道功能及其规划原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开然 《中国园林》2010,26(3):24-27
绿道是一种体系化的规划方法。绿道体系特别强调绿地空间的连接性,只有具备较长线性的连接性,才能体现绿道的生态、游憩、社会和景观价值。绿地的相互联通及结构优化,使同样面积的绿地产生巨大而有效的生态、社会、经济价值。通过对绿地结构理论的生态规划原则及实例现状等方面的总结和阐释,指出以绿道网络为框架的绿色基础设施及城市景观体系的建立对城市发展和区域发展的重大作用以及在中国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如何科学确定城市生态廊道空间范围是城乡规划和风景园林领域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基于电路理论模型量化源地间物种转移廊道的功能连接度,引入经济学“效益成本比”思想构建城市生态廊道空间范围划定模型,提取生态廊道功能连接度效益成本比的拐点作为该条廊道规划建设的参照宽度。结果显示:1)研究区共识别59个30hm2以上的生态源地,其中大型生态源地多处在研究区外围,景观阻力面空间分布特征具有明显地“核心-边缘”特征;2)基于最小成本路径模型与电路理论提取出126条生态廊道,并识别了重要生态源地、夹点及障碍点,发现障碍点与夹点空间存在明显拮抗关系;3)整合电路理论(Circuitscape平台Pairwise模式)与分段线性回归模型划定研究区城市生态廊道的参考宽度范围处于60.27~371.83m,并对比了现有功能连接度量化方法对廊道参照宽度有潜在影响。以上研究结论可为今后城市乃至区域生态网络构建提供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8.
生态廊道是指连接斑块的带状空间,能确保生态过程的连续性,有利于维持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功能,减少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的不利影响,可兼顾环生态、景观和人文等层面,极大增强新城的吸引力。本文以南京仙林新城为研究对象,首先调查分析仙林新城绿色基础设施状况,总结仙林绿地发展现状与问题,基于GIS平台,采用最小路径(LCP)方法,确定潜在生态廊道;并通过重力模型的计算,提取重要生态廊道,构建新城的生态廊道网络,并对廊道网络指标进行分析和评价;再结合各片区的具体绿地规划的要求与特点,构建新城绿地多层级、多元功能要求的综合绿地生态网络;最终总结并提出新城绿地生态网络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9.
余涛 《江西建材》2014,(1):194-194
本文从城市快速通道自身的特点出发,结合自然环境与艺术设计的特点,对城市快速通道与景观廊道的协调性做了全面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在2035总体规划中提出建设"生态之城"的发展目标,而如何锚固生态基底、提升城市生态品质是事关能否带头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关键问题.尽管在河流污染治理、城市绿化建设等方面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上海总体仍存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高、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等问题.由水系、林地、湿地、农田等要素组合形成的复合生态廊道作为一...  相似文献   

11.
赵万民  杨欣  汪洋 《规划师》2011,27(3):76-81
在快速城市化发展背景下,TOD走廊的功能逻辑与形式逻辑不匹配,缺乏城市廊道的系统性构建,低碳效应未能完全释放,自身衍化特征受到抑制,进而导致功能单一、噪音污染等诸多问题.应引导TOD走廊向城市廊道和廊道系统转化,进而升级为城市复合中枢,这是推动我国大城市走向低碳生态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5,(4)
伴随产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地加快,及由此引出的环境问题的频发,城市廊道的生态化建设已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运用了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提出城市廊道建设生态化的基本原理,并针对不同类型的廊道提出了具体地建设建议。  相似文献   

13.
要解决城市内涝、水污染、水资源短缺等城市问题,建设海绵城市势在必行。本文在研究国内外相关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基础上,提出海绵体、水处理系统、水储用系统三部分组成的海绵网络理论,总结城市新区海绵网络构建途径。要解决城市内涝、水污染、水资源短缺等城市问题,建设海绵城市势在必行。本文在研究国内外相关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基础上,提出海绵体、水处理系统、水储用系统三部分组成的海绵网络理论,总结城市新区海绵网络构建途径。  相似文献   

14.
付飞  董靓 《中国园林》2012,28(9):57-61
当今城市河流面临生态环境恶化、干扰影响加剧、河流景观匀质化等情况,呈不可持续发展的态势.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城市河流景观的生态廊道功能和结构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而对于廊道的三维空间特征综合性研究还未涉及.笔者尝试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对河岸景观廊道二维断面空间表征进行模式化归纳,并提出不同模式下的河岸线状绿地匀质空间的优化设计策略,策略考虑了模式的空间、时间特征以及实践指导性;同时,在廊道纵深方向,利用廊道网络特征指数,进行河岸线状绿地匀质空间的网络空间结构定量分析;实现了城市河流景观的生态廊道三维特征辨识与优化,也为多尺度综合研究城市河流景观生态功能提供新视角、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城市生态廊道是指与相邻城市不同的线性或带状结构生态景观,一个异于城市环境的狭长地带并且遍及地面,能将当地的小种群连接起来,使特定物种在城市地区,增加种群间的基因交流。城市生态廊道能为物种提供特殊生境或栖息地,增加斑块地连接度,有利于物种的空间运动,让物种得以生存和延续。通过对城市生态廊道的内涵、分类、原则与规划的总结与分析,希望对城市廊道的研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6.
基于反规划理论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构建途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相关概念,对传统规划途径下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特征进行了分析,基于反规划理论,从宏观、中观、微观三种尺度探讨其构建原则及方法,以期对城市生态基础设施构建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生态系统打造美丽江孜已成为新时代的要求。文章以水源地和生态服务极重要区内的图斑作为生态源,以高程、坡度等7个阻力因子构建阻力面,再通过Arcgis构建生态廊道;其次,通过识别出的生态退化斑块与双评价结合,分出需要近期、中期、远期进行整治的斑块;再把近、中、远期需整治斑块与生态廊道叠加分析,识别出需要近、中、远期进行整治的生态廊道的重要区段。综上所述,通过生态廊道的提取,为生态廊道重要区段的分期保护提供参考意见及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正城市生态廊道包括城市内部的生态廊道和城市内外的生态连通道,市域范围内主城与各个组团之间以及各个组团之间的生态隔离带等。武汉坐拥两江,怀抱百湖,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生态资源要素齐全、丰富,依托城市山水资源及路网,科学、系统地规划建设城市生态廊道,是打造滨水生态绿城特色、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生态化大武汉的重要举措,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生态廊道的涵义生态廊道是线性或带形的景观生态系统空间类型,城市市域范围  相似文献   

19.
刘俊男  陈航  高凯 《中国园林》2022,38(10):32-37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城市生物多样性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鸟类是城市生物多样性的指示物种和伞护物种,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基于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的,利用MaxEnt模型预测识别滇池沿岸鸟类适宜生境,完成生境制图,并利用最小成本距离模型和电路理论构建及优化鸟类生境网络。结果表明:1)MaxEnt模型识别环滇池湖滨水陆相交区域为鸟类高适宜区生境,距滇池一级保护区距离与植被覆盖度是影响鸟类生境适宜性的主要因子;2)生境制图结果显示,高适宜区生境以湿地与林地为主,两者占比分别为39.34%和28.67%;3)基于最小成本距离模型构建了滇池沿岸及昆明城市范围内的鸟类生境网络;4)基于电路理论识别了生境网络的生态“夹点”和“障碍点”,改进网络的连通性。研究成果形成鸟类生境识别和网络构建的系统方法,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20.
袁艳华  徐建刚 《城市规划》2015,39(5):105-112
以长汀县汀州城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景观生态学、环境地理学和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理论,借助Arc GIS空间分析技术对敏感性生态风险要素进行分析评价,得到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模型。并运用生态网络分析方法,借助最小耗费路径模型,构建县城潜在的生态廊道,形成以山体、绿地等为主的斑块,绿带、河流为主的景观廊道,河流、绿地组成复杂多元化的网络体系,土地利用作为景观基底,城市景观要素形成的三维空间为城市景观体,形成"斑-廊-网-基-体"模式的立体生态空间。构建汀州城区景观生态网络体系,探讨其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关键组分,以期为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结构和过程的完整性、实现对山地城市生态环境有效控制和改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