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研究了中间退火温度对铝电解电容器高压铝箔立方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中退温度提高,立方织构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中间退火再结晶程度过高,立方取向晶粒相对非立方取向晶粒无数量和尺寸优势,从而导致立方织构下降。  相似文献   

2.
Ti-V-Nb微合金管线钢中的第二相粒子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利用萃取复型分析技术,对Ti-V-Nb微合金管线钢中第二相粒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钢中存在大量弥散分布的细小粒子,尺寸较大的粒子近似方形,含Ti量较高而含Nb量较低;尺寸较小的粒子形状不规则,含Ti量较低、含Nb量较高;尺寸在20nm以上的粒子中含V量均较低。电子衍射分析表明,粒子具有面心立方结构。这些弥散分布的粒子能够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在1150℃以下加热时,该钢的奥氏体晶粒长大速度非常小,  相似文献   

3.
晶格结构(体心立方BCC、面心立方FCC及其复合形式)类型对金属材料剧烈塑性变形过程中的晶粒细化机制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不同晶格结构的钢铁材料为对象,重点阐述和总结了不同晶格结构类型及其变形模式差异对剧烈塑性变形过程中晶粒细化理论、组织形貌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其结果有望为探索剧烈塑性变形工艺过程中的组织细化理论提供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作为制备高温超导涂层导体的金属镍基带,需要具有良好的立方织构,而轧制变形量和退火温度对金属镍基体立方织构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研究了不同预退火温度对冷轧形变量为89%的Ni-5%W(原子分数)合金立方再结晶织构的影响。样品先在300和670℃预退火1 h,然后经10%小变形量冷轧,最后在900℃退火1 h。结果表明:预处理温度对于立方再结晶织构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经300℃预回复和670℃部分再结晶退火之后的样品在最终退火后都形成了较高含量的立方织构,且预退火温度对立方晶粒的形核、数量和尺寸有重要作用,经部分再结晶退火之后的样品在最终退火后形成的立方织构含量明显高于经预回复的样品。分析认为,预回复和部分再结晶样品经小变形轧制后,使立方取向晶粒回复加快,增加了立方取向晶粒形核的优势,从而促进立方再结晶织构含量的增加。与此同时,由于部分再结晶预退火比预回复退火形成的立方晶核多,再经小变形量轧制后,通过尺寸优势和应变诱导晶界移动机制(SIBM),部分再结晶预退火得到更多的立方晶粒。  相似文献   

5.
1935年Goss首先制成具有(110)[001]织构(也称为戈斯织构)的晶粒取向硅钢片,由于[001]方向是易磁化方向,因此沿轧向使用这种钢片时能获得高的磁性,但横向磁性很差。现在已经发展到晶粒平均取向([001]方向与轧向之间的平均角度)大约只偏离8°。表1是这种高级取向硅钢片与高级无取向热轧硅钢片的磁性比较。如果能发展(100)[00l]立方织构,它将比戈斯织构具有更大的用途。这种织构在面心立方体金属中是常见的,并已应用在铁镍磁性合金;但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在体心立方体金属中不可能产生立方织构。  相似文献   

6.
屈飞  杨坚  古宏伟  刘慧舟 《稀有金属》2005,29(6):814-818
大变形量加工及随后再结晶热处理制备的立方织构Ni及其合金带材广泛用于YBa2Cu3O7-x(YBCO)涂层导体的基带。基带厚度的减小有利于提高涂层导体的工程电流密度。主要研究基带厚度对其立方织构、晶界角分布以及晶粒尺寸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基带厚度的减小,再结晶基带平均晶粒尺寸先减小后增大,当基带厚度为60μm时,晶粒平均尺寸达到最小值70μm;随基带厚度的减小,再结晶基带立方织构取向越接近其标准位置;晶界角分布随基带厚度变化不大,但所有样品晶界角几乎都小于15°。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近日向社会推出立方相纳米氮化钒粉体制备方法。据介绍 ,这种制备立方相纳米氮化钒粉体的方法 ,主要特征是以沉淀法制备的一水合五氧二钒 (V2 O5·H2 O)粉体为原料、在氨气气氛中将一水合五氧二钒粉体于管式反应炉中高温氮化制得立方相纳米氮化钒粉体。通过改变氮化温度、氮化时间等工艺条件、可获得小于 5 0nm的不同晶粒尺寸的纳米氮化钒粉体。氮化反应温度控制在 5 0 0~80 0℃ ,氮化保温时间 3~ 5h ,氮化升温速率为 5~ 10℃ /min。在优化条件下 ,可得到立方相纳米氮化钒粉体。立方相纳米氮化钒粉体制备方…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制备出CVD-ZnS晶体,并通过一系列的测试和分析解释了CVD-ZnS异常大晶粒的再结晶机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电子衍射对石墨基板底部的CVD-ZnS异常大晶粒与正常区域晶粒的微观形貌进行观察,结果发现在靠近石墨基板底部与沉积方向相同的CVD-ZnS晶粒尺寸要比该方向上正常区域的晶粒大,异常大晶粒区的晶粒尺寸为50~100μm,晶界较宽,然而并没有表现出晶粒形态扩张伸长;其次在CVD-ZnS材料正常区域可以观测到明暗带,底部异常大晶粒区域则无此现象;另外在沉积温度为900~1000 K条件下,立方相是稳定的相,由于反应物浓度分布不均匀会导致堆垛层错、孪晶界和位错堆积组成的层位畸变发生。能谱(EDS)测试分析表明,在垂直于沉积方向上距离基板底部~9 mm的正常晶粒与距离石墨基板底部~0. 3 mm的异常大晶粒相比,元素组成一致,在化学计量配比上S/Zn略大于1。X射线衍射(XRD)表征分析得出异常大晶粒再结晶过程中主要是以立方相形式存在,有少量六方相,并且确定异常大晶粒再结晶的优先取向是s(111)。  相似文献   

9.
高纯铝铸轧坯均匀化对其箔材组织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凌亚标  张声鹏 《铝加工》1996,19(3):38-42
研究了LG5电容铝箔铸轧坯料的均匀化处理对其箔材最终退火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均匀化处理可使箔材退火后晶粒尺寸减少、位错坑密度明显增加,对其立方织构也有明显影响-均匀化后采用慢速炉冷有利于提高铝箔的立方织构分数;均匀化的作用与箔材中微量杂质元素的分布和存在状态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0.
Sam  K.  Chang  韦菁 《钢铁译文集》2007,(2):29-37
正火后热轧带钢的磁性能优于未正火热轧带铜(铁损更低,磁通密度更高),其原因在于前者的最终晶粒尺寸和立方织构体积分数更大,而γ纤维的体积分数更小。在所有受试钢中,锑舍金化钢与锡合金化钢的磁性能最好,晶粒尺寸也大于硼钢,而且(100)纤维的体积分数也更大,γ纤维分数则更小。不过这些元素对正火或未正火织构的影响都很小。织构因数(TF)对正火后NO钢的磁性能有极大影响,磁性能随着TF的降低而提高。但这种影响在未正火的材料上却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宽厚板》2017,(3)
在中厚板生产中,获得细小晶粒尺寸是制定生产工艺的基本出发点,坯料加热原始奥氏体晶粒的尺寸对后续轧制过程中奥氏体晶粒尺寸的变化有很大影响,热塑性轧制是奥氏体晶粒细化的主要工序,奥氏体冷塑性轧制可以进一步细化相变后的铁素体晶粒尺寸。结合文献中相关数学模型和中厚板实际生产过程中诸多影响因素,分别从坯料加热、热塑性轧制、冷塑性轧制过程3个方面,阐述了C-Mn钢奥氏体晶粒细化的影响因素及对相变后铁素体晶粒尺寸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热轧钢材的晶粒细化与超级钢开发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根据开发超级钢的经验,提出晶粒适度细化的概念。对热轧带钢晶粒可细化到3.5μm,对中厚钢板和棒线材可细化到5~10μm。这种晶粒细化程度已经不适合于笼统称为“超细晶粒”。为此,根据晶粒尺寸的物理冶金学特征和实际加工过程可实现的途径,提出对晶粒细化程度进行分类的想法。建议把晶粒尺寸在0.1μm以下,称为纳米晶,0.1~1μm称为微细晶,1~5μm称为超细晶,5~10μm称为细晶粒,10μm以上可根据产品的钢种、形状和尺寸的特点来探讨晶粒细化作用。晶粒细化在超级钢的开发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将晶粒细化与相变强化、析出强化等其它强化方式相结合,用于开发新一代400MPa以上级别的高质量热轧钢材,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纯铜试样拉伸过程中晶界发射位错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动态观察结果。表明面心立方多晶纯铜晶界中也存在“坎”,在应力的作用下,“坎”向晶粒内部发送位错。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X射线衍射技术(XRD)的原理及其在钨粉末冶金中的运用,并结合笔者对纳米WC-Co复合粉的研究,重点介绍了XRD技术在纳米WC-Co复合粉制备过程中的应用,包括物相定性分析、晶粒尺寸测定及点阵参数测定等方面的应用。以可溶钴盐、偏钨酸铵(AMT)、有机碳源为主要原料,通过喷雾转化、连续低温还原碳化法制备出了纳米晶WC-Co复合粉,用XRD技术对制备过程中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喷雾转化、连续低温还原碳化工艺可制备出仅有WC和Co两相的复合粉末,W被完全碳化,WC晶粒度约60nm,Co相为面心立方结构。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纯铜试样在拉伸过程中晶界发射位错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动态观察结果。表明面心立方多晶纯铜晶界中也存在“坎”(Ledge),在应力的作用下,“坎”向晶粒内部发送位错。  相似文献   

16.
《钢铁》2015,(9)
齿轮轴承钢坯模锻过程中不同部位的形变参数变化极不均匀,晶粒尺寸演变规律复杂多变。通过Gleeble等温热压缩试验获得材料物性参数,利用YLJ再结晶模型对有限元软件DEFORM-3D进行二次开发,进而模拟出模锻过程中齿轮轴承钢坯的晶粒尺寸演变规律。研究发现:齿轮轴承钢坯晶粒尺寸在锻造期呈脉冲变化,不同部位的晶粒在再结晶期增长幅值不一样,底部边缘和中下部晶粒尺寸易粗化,中心和中上部晶粒尺寸比较小;将锻件心部和底部边缘的晶粒形貌和晶粒尺寸与模拟结果进行对比,模拟与实际结果对应良好。提出的晶粒演变模拟方法能很好预测模锻过程复杂的晶粒尺寸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7.
晶粒的特征和晶粒的测量对材料科学有着重要的作用,晶粒尺寸不仅仅影响材料的机械性能,它还影响着材料的物理特性,表面性能和相转变。材料中晶粒的边界控制有广泛的应用,如过程控制和性能最优化。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和物理性能通常与晶粒的尺寸有关,例如Hall—Petch关系是强度与晶粒尺寸的二次平方根成反比。样品经过腐蚀后,晶粒尺寸一般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就可以观察。  相似文献   

18.
在下一个欧洲环形核聚变装置(NET)计划中,难熔金属及其合金具有作为核聚变反应堆转换器铠装元件的潜在用途,例如保护瓦或者散热片。在钼合金中,有希望的是Z6和TZM两种,它们都是单相弥散合金,具有体心立方晶体结构。 Z6合金中的弥散相是ZrO_2粒子,其直径为0.15~1.5μm,它们弥散在晶粒边界上;TZM合金的弥散相是TiC和ZrC(直径小于1μm),并且含有一些氧化物,它们分布在晶粒内部。  相似文献   

19.
采用金相组织观察、TEN分析和织构测试等手段,对Ti+P—IF钢在不同冷轧变形量下再结晶组织和织构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冷轧变形量的增加,Ti+P—IF钢再结晶组织中晶粒尺寸逐渐减小,第二项粒子呈方向性趋势排列,织构组分由高斯织构和旋转立方织构向γ织构转变。  相似文献   

20.
加混合稀土WC—8Co合金的组织和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添加超细混合稀土氧化物微粉对WC-8Co硬质合金组织结构和性能的优化机理.结果表明,混合稀土氧化物提高WC-8CO合金强韧性的原因,不仅是由于WC晶粒尺寸的细化、不连续长大的粗晶WC的消除和立方钻相含量的提高,还与合金制品宏观应力的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