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5 毫秒
1.
研究无捻纱的设计要点和无捻纱机织物的湿传递性能。采用捻幅理论模型分析了反向合股法生产无捻纱所需的股线捻度,并进行了验证。比较了无捻纱平纹棉机织物与有捻纱平纹棉机织物的外观、厚度、紧度、透湿量和芯吸高度。试验结果表明:当反向合股捻度等于棉单纱捻度时,股线退维后棉纱可呈现无捻状态;无捻纱机织物的厚度、紧度和透湿量较有捻纱机织物大,无捻纱机织物的芯吸高度大于有捻纱机织物,且织物的经向芯吸高度大于纬向芯吸高度。指出:直径相同的棉纱和PVA短纤纱采用反向合股技术生产无捻纱时,采用的股线捻度应等于棉纱捻度;纱线捻度对织物的透湿状态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经验交流     
经验交流无捻毛巾的开发与生产无捻毛巾具何普通达不到的待柔软手感,我们采用棉纱与聚乙烯醇纤维捻入手,进行无捻毛巾的开发,获得了成功。1无捻毛巾的特点无捻毛巾的毛纱为没有捻度纱或者低捻度纱(在1~2个捻度以下),这种无捻纱手感特别柔软,织成毛巾洗脸、擦手...  相似文献   

3.
强捻纯棉纱是一种捻度设计非常高的纱线,它不仅具有棉纱吸湿柔软的特点,在形成针织面料后具有一种麻类织物的感觉。由于捻度很大,强捻纯棉纱的生产存在较大的困难,必须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本文介绍了JC14.5tex、JC21tex两种强捻纯棉纱的生产工艺要点及采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王延虎 《上海纺织科技》2005,33(9):63-64,67
在罗纹机上编织的织物,利用其强捻和普通捻度棉纱丝光后的反光差距,开发出方格效果针织面料。通过原料选择、编织、染整工艺的综合设计,使弹力针织面料获得了良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5.
普通捻度竹浆织物有着优良的舒适性能,但存在抗皱性缺陷。对强捻度和普通捻度竹浆纱及其织物性能的测试分析表明:由于强捻纱实际直径变小,强捻度竹浆织物透气性、透湿性优于普通捻度竹浆织物;实际生产中,可通过提高强捻竹浆织物的实际紧密度和纱线弹性回复性改善织物的折皱回复性能,且纱线弹性回复性能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6.
测试了Z捻普通针织用精梳棉纱以及Z捻、S捻低捻精梳棉纱的捻度、捻系数、单纱断裂强度等性能,并利用这3种原料编织纬平针织物,测试其力学性能、热湿舒适性能等基本参数.结果表明:采用S捻与Z捻低捻棉纱一隔一交替喂入编织出的织物几乎没有纵行歪斜现象,提高了织物的美观性;织物顶破强力变小,力学性能有所下降,但不影响服装质量;织物透湿性和透气性变差,但保暖率增大,保暖性较好,可用于开发贴身保暖系列的无缝内衣产品.根据低捻棉纱无缝针织面料的性能特点,开发无缝吊带背心,介绍编织及染整工艺.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并捻张力、并捻捻度对Coolmax/棉并捻复合纱强伸性能、毛细芯吸效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Coolmax长丝与棉纱不同并捻张力搭配对复合纱强伸性能有显著影响,复合纱断裂强度、毛细管芯吸高度都有临界捻度。优选出DTY8.33tex/34f Coolmax长丝与JC9.7tex棉纱并捻复合纱线的并捻工艺为:Coolmax长丝并捻张力10eN,棉纱并捻张力20eN,S向并捻,复合纱线捻度为60捻/10cm。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一般的双绉类织物是采用平经绉纬的方法获得,即经丝大多用无捻或弱捻丝,纬丝大多用2根S捻2根Z捻配置的强捻丝。由于经纬丝捻度差异较大,织物经过后整理,可产生明显的绉效应。绉织物手感柔软,光泽柔和,富有弹性,是深受消费者欢迎的产品。但由于纬丝需加强捻,织造准备工程的工艺路线长,致使生产成本较高。我们通过对绉织物起绉机理的研究,成功的开发了无捻丝绉织物。它是利用普通的高弹丝和牵伸丝的不同性能产生绉效果。其产品的光泽、手感等非常酷似传统的绉织物。该产品缩短了工艺流程,节省了人力物  相似文献   

9.
关于牛仔布用纱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仔布大多为纯棉纱织造,棉纱的品质直接影响到牛仔布的质量.牛仔布绝大部分是粗特经纬纱交织的斜纹织物,织物纹路匀整清晰、质地厚实坚挺.牛仔布生产用纱的要求比较高,纱必须具有较高的强力,条干均匀、质地稳定.此外棉纱的捻度要合理.捻度过大,当准备工序无张力时,棉纱自行打捻,整经工序困难;捻度偏低时,毛羽增加,单纱强力下降,在染色过程中,抗拉伸能力差.棉纱强力不足时,各工序断头率上升,尤其是在织造时,断头增多,导致开车痕疵点增多,产品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10.
为在经纬两个方向都获得良好的弹力和绉布效果经纬双向棉弹色织绉布经纬纱都采用了棉纱和弹力包覆纱。为了进一步增强织物表面的起绉效果,织物中还采用了强捻纬纱,同时配合相应的后整理工艺。从纱线选择、纱线捻度设计、纱线排列、织物规格等方面介绍了产品的设计思路。同时,还从织造准备、织造、后整理等方面重点介绍了上机工艺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