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圆孔双联齿轮热处理后,一般采用节圆定位夹紧磨削内孔的加工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保证齿轮的加工精度。我厂在双联齿轮内孔的磨削加工中,一直采用三段圆弧自定心偏心圆弧夹紧机构进行加工的。偏心圆弧件(我厂称曲线环)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外  相似文献   

2.
夏利汽车变速器倒档中间轮简图如图1所示,该齿轮精度为877。图1 倒档中间轮  根据零件的技术要求,倒档中间轮须经机加工、热处理、磨加工,热处理后其所需的工艺流程为磨内孔,后装衬套再磨其内孔。一般齿轮件热处理后为保证齿轮精度(不采用热处理后磨齿),磨内孔时多采用节圆型夹具,在内圆磨床上以零件的一端面为轴向定位基准,以分度圆(节圆)附近为定心基准并夹紧获得内、外圆同轴的加工效果。加工时将节圆保持架置于轮齿分度圆处定位夹紧进行磨削。磨削后通过检测齿圈径向跳动误差和轴向定位基准面对内孔中心线的端面跳动来判断装夹是否正…  相似文献   

3.
分析影响变速箱齿轮端面精度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裴玲  付根章 《机械制造》1999,37(4):23-24
齿轮端面是齿轮加工、检验和安装时的重要基准。或者说,齿轮端面基准是仅次于齿轮基准孔的第二基准。端面精度对于保证切齿工序精度至关重要。 目前汽车、拖拉机变速器所用圆柱齿轮的现有加工工艺采用:模锻→扩孔→拉孔→以内孔定位粗车齿坯外圆、端面→以内孔定位精车外圆和基准端面→滚(插)齿→齿端面倒角→剃齿→渗碳淬火→以齿轮节圆和齿圈基准端面定位修磨基准孔→以内孔定位进行珩齿(也有的厂不珩齿)。  相似文献   

4.
在机械加工中,图1所示的双联齿轮经热处理淬硬后需磨内孔。为了保证齿轮节圆和内孔的同轴度要求,我厂采用了凸轮式磨齿轮内孔夹具,经过多年生产使用,证明该夹具定心精度高、使用方便、有一定的可调性,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齿轮磨孔夹具。一、夹具结构双联齿轮的内孔磨削加工要求以大小两齿轮的节圆定位,轴向以齿轮的端面定位。夹具的结构如图2所示。齿轮节径的定位元件采用滚针。滚针直接可按被加工齿轮的模数1.7~1.9倍选取。图1双联齿轮的模数m=3,故我们以φ5滚针和φ6滚针分别作为大小两齿轮的定位元件。夹具体和定心凸轮环的内孔具有阿基米德螺旋面,使齿轮节圆得到定心及夹紧。定心凸轮环内孔上的阿基米德螺旋  相似文献   

5.
齿轮端面是齿轮加工、检验和安装时的主要基准。换言之,齿轮端面基准是仅次于齿轮基准孔的第二基准。端面精度对保证切齿工序精度是至关重要的。汽车、拖拉机变速器用圆柱齿轮的现行加工工艺为:齿坯模锻→扩孔→拉孔→以内孔定位粗车齿坯外圆、端面→以内孔定位精车外圆和(基准)端面→滚(插)齿→齿端面倒角→剃齿→渗碳淬火→以齿轮节圆和齿圈(基准)端面定位修磨基准孔→以内孔定位进行珩齿(也可不珩齿)。就以上工艺,应从齿坯拉孔工艺开始至最终磨孔工艺及至整个工艺过程,对齿轮端面精度的影响因素加以控制,以提高齿轮的加工质…  相似文献   

6.
许景芳 《工具技术》2007,41(5):93-93
在加工内孔与外圆同心的套类零件时,只需要配一个芯轴即可实现外圆磨削,而外圆磨削加工内孔与外圆不同心的套类零件时(图1)却有一定困难.如果只采用一个偏心芯轴实现外圆磨削,由于芯轴与偏心套内孔会发生相对转动,很难保证偏心套的精度要求.经过摸索、实践和方案对比,认为利用偏心轴端面固定来实现偏心套的外圆磨削是一种既实用又能保证精度要求的简单方法,其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安装好偏心套,用顶尖顶住中心孔,外圆找正,拧紧螺母,即可实现外圆磨削.  相似文献   

7.
我厂加工机油泵外转子(图1),是以经过成形烧结、精整的复杂内孔为定位基准,为保证工件加工精度,我们设计制造了一种结构简单的夹紧心轴。心轴结构及使用方法磨削外圆的心轴(图2),在工作段圆柱面上,对应于工件内孔五瓣加  相似文献   

8.
要获得高精度的薄壁零件内孔,提高机床主轴、磨具系统的刚度和旋转精度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但是,工件夹紧方式对被加工工件精度的影响甚大。如采用通常的三爪卡盘夹紧这类零件的外圆进行磨削内孔,则往往由于受力不均引起工件变形而影响加工精度。液压等力端面夹紧磨具则避免了这一不足,磨出的工件内孔圆度能达到0.4微米,表面光洁度▽12。夹具的结构如图所示。夹具体1以磨头主轴8之短锥部作为定位基准,且固结一体。夹具体和定位套9采用H_7/k_6过渡配合。定位套单件加工时,内孔留有0.1毫米余量,待装入  相似文献   

9.
汽车、拖拉机变速器用圆柱齿轮的现有加工工艺采用:模锻→扩孔→拉孔→以内孔定位粗车齿坯外圆、端面→以内孔定位精车外圆和基准端面→滚(插)齿→齿端面倒角→剃齿→渗碳淬火→以齿轮节圆和齿圈基准端面定位修磨基准孔→以内孔定位进行珩齿(也有的厂不珩齿)。上述的齿坯加工所用的拉孔工艺,是以内孔定位精车齿坯基准端面,其跳动精度难以达到标准规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一、概述 孔拉花链后,齿轮坯外圆及端面,尤其作为齿加工工艺基准的端面,其精车质量将直接影响齿加工精度。 我厂生产解放牌汽车齿轮中,带花键孔齿轮坯精车夹具曾先后采用小锥度刚性心轴、塑料胀套、蛇形管胀套心轴,均难以保证图1所示的工艺要求。后来采用本文介绍的夹具,能稳定保证工艺要求,夹具结构见图  相似文献   

11.
连杆是内燃机的关键零件。现行的加工定位基准为大、小头端面,大头定位台及小头孔是贯穿于工艺全过程的共同基准(简称统一定位基准)。木文介绍对定位基准小头孔进行加工所采用的工艺与工装。由于工艺需要,作为连杆加工基准的小头孔习惯称为小头工艺孔(以下简称工艺孔),见图1。工艺孔的加工实质是基准加工中的粗基准选择、工艺方法的确定、夹具定位夹紧机构的设计与精度保证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我厂在生产中,有大量缸套类零件需要加工,其端面边缘均布数量不等的螺孔,缸套经车削,钻攻螺孔,最后精磨内、外圆及端面而成。在加工零件端面螺孔时,由于粗车内孔留的磨削余量不同,给零件端面均布螺孔的加工带来困难,固定钻模不能使用,划线不能保证孔的均布,达不到设计要求,而且加工效率极低。为保证零件均布螺孔的加工精度,我们改进钻模结构,利用定心夹紧原理,设计图示钻模,钻模与缸套内孔配合的外径 D,按缸套内孔所留最大余量加工。  相似文献   

13.
设计了CA6140杠杆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及一些工序的专用夹具。CA6140杠杆零件的主要加工表面是平面及孔,一般来说,保证平面的加工精度要比保证孔的加工精度容易,因此设计遵循先面后孔的原则,并将孔与平面的加工明确划分成粗加工和精加工阶段以保证孔的加工精度。基准的选择以杠杆d45外圆面作为粗基准,以D25孔及其下表面作为精基准,先将底面加工出来,然后作为定位基准,再以底面作为精基准加工孔。整个加工过程选用组合机床,在夹具方面选用专用夹具,考虑到零件的结构尺寸简单,夹紧方式多采用手动夹紧,夹紧简单,机构设计简单,且能满足实际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4.
马可  史瑞法 《机械制造》1989,27(11):26-26
我厂生产的柴油机上喷油器总成内的一对精密偶件——针阀与针阀体是属于小型工件,针阀体上需要钻两个φ3.1_0~(+0.075)定位孔,具体技术要求如图1所示。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如图2所示钻模。本钻模采用以工件的中孔作为定位基准,这样既保证了本道工序的加工精度,避免了过去用V形体夹紧容易磨损的问题,又使后各道工序与本工序定位基准保持一致,减少了基准的反复转换,从而保证了各加工面的相互位置精度。另外本钻模对工件采用了偏心夹紧机构,其主要优点是结构简单,夹紧可靠,操作简便,夹紧迅速,比较适合于切削力不太大的小型工件的孔加工场合。  相似文献   

15.
我厂在试制SP-I型软岩支护机械手过程中,遇到了45°螺旋内齿轮的加工难题。由于该零件是单件生产,根据本厂现有设备及设备的技术特性,我们制订了一种经济合理的在CA6140车床上车削大螺旋角内齿轮的工艺方案,基本解决了这一难题。 1.加工原理螺旋内齿轮螺旋线的形成原理实质上与多头内螺纹的形成原理相同。所以,加工时工件与刀具的传动关系只要保证工件转一周,成形刀具在分度圆柱轴线方向移动一个导程即可,齿形精度由成形刀具保证。 2.加工过程筒体式夹具(图1所示)安装在CA6140车床主轴三爪卡盘上,并校正内孔φ112.07与车床主轴的同轴度,工件(图2)由φ112.07外圆及端面在夹具内定位,并由夹具圆周径向布置的三个螺钉夹紧,工件径向定位由夹具端面布置的φ5定位柱定位;刀杆安装在  相似文献   

16.
陈景烨 《机械制造》2000,38(10):39-40
对于偏心较小的圆的车削,我们常采用三爪卡盘加垫块或四爪卡盘等方式加以解决,但对于大偏心精密圆弧而言,采用上述方式,几乎是无法实现的。我厂车轮生产设备 100T压力机上的主键体 (图 1)就是其中的一例。   该零件过去常因制造困难,精度很难保证,为此,我们经过多年的逐步改进,取得了显著效果。 [1] 夹具结构设计与特点   根据工件的结构特点和精度要求,我们在编制工艺时,将 R75 偏心圆弧及 2- R6过渡圆弧的加工置于最后一道工序,利用如图 2所示的夹具进行车削。工作时,用顶尖顶住芯轴 1中心孔,卡盘夹紧芯轴 1的左端 …  相似文献   

17.
图1是某汽车变速器二轴三挡齿轮的简图。由图1可见,该产品的技术要求是较高的。为了保证长度尺寸17mm±0.055mm和内端面跳动0.02mm的要求,我们采用了在内孔磨床磨削内端面的工艺。以基准孔A和端面B定位磨削内端面C,足以保证该产品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戴征 《机械制造》1997,(7):38-39
我厂新开发的STM型预应力锚具中的主要构件——锚夹片(图1),具有很高的加工精度与要求,在锚夹片的加工工艺路线中,关键工序有车外圆、外锥、倒角、割圆槽、车内锥和圆弧等,它必须用铰孔后的内孔定位、夹紧,所有的形位公差精度都在此道工序中保证。虽然采用了C6136多工位数控机床来加工,同时用三把车刀、三个工部合一工序以求提高其加工速度和精度,但夹持和装卸工件成了一大难题。为此,设计了一种内孔夹紧夹具。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叶片缓进磨削夹具的结构、叶片磨削加工中夹具定位及夹紧方式的改进,改善了工件定位、装夹状态,充分利用平面工艺基准进行定位,保证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不产生位置变化,定位可靠,从而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20.
图1所示为盘类典型零件,需磨削以外圆及端面为定位基准的内孔,直径D_0=25~45mm,内孔与外圆的同轴度0.02mm,与端面的垂直度为0.018mm,内孔公差带代号H7。为了减少专用磨削内孔夹具,缩短生产准备周期,在零件分类编组的基础上,将可换元件(电磁块)进行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设计制造了如图2所示的磨削内孔通用可调夹具。经长期生产实践证明磨削内孔夹紧可靠,定位准确,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