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PP/EPDM/云母共混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懿  宗明 《中国塑料》1996,10(1):10-16
冲击强度和弯曲模量是聚丙烯共混材料中存在的一个矛盾,通过PP/EPDM/云母三元共混得一以具有高冲击强度和高弯曲模量的硬而韧的复合材料,并将其用于汽车塑料件中。本文研究了PP/EPDM/云母的共混物配方、共混体系中EPDM和云母含量与冲击强度和弯曲模量间的关系,分析了云母的表面处理及PP/EPDM/云母材料断面SEM照片,提出了该材料的结构形态模型。  相似文献   

2.
PP/HDPE/EPDM三元共混材料的微观形态结构及增韧机理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用SEM对PP/HDPE/EPDM三元共混材料的微观形态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EPDM和HDPE在PP基体中形成了特定的壳核结构,这一微观结构是共混物强度和韧性兼优的内在原因。在对三元洪混材料的银纹,剪切带考察的基础上,将HDPE和EPD协同增韧PP的增韧机理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EPDM/PP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对三种聚丙烯的增韧改性,使用较少的EPDM制得较高悬臂梁制品冲击强度的增韧聚丙烯,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弹性模量仍能满足使用要求。研究了TPR的交联密度对PP/TPR共混物塑化特性和流变性能的影响,表明所得共混物属于切敏型假塑性流体。  相似文献   

4.
PP/EPDM硫化与非硫化共混物微观形态及流变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明  赖逸云 《塑料工业》1996,24(6):80-83
本文采用二段共混方法,先制得PP/EPDM硫化与非硫化增韧母料,该两种母料对PP的改性,其共混物的微观形态及宏观力学性能显示极大的差异。所采用的硫化剂可以使PP/EPDM共混物中的EPDM发生动态硫化作用,且使PP接枝于EPDM交联网络上。非硫化体系中EPDM呈根须状分布于PP球晶之间和内部;而硫化体系中,EPDM主要分布于球晶间,与PP相呈“海-岛”结构,并与PP球晶有很好的界面过渡。在EPDM含量相同的情况下,硫化体系比非硫化体系具有更高的耐冲击强度,且EPDM含量愈多时,这种效果愈加明显。流变行为分析表明,PP/EPDM共混物属于假塑性流体(n<1),在一定剪切速率下,EPDM含量的增加及EPDM的硫化,都使共混物的表观粘度ηa增加,挤出膨胀比B减小,非牛顿指数n减小,非牛顿流体性质更明显。  相似文献   

5.
聚丙烯/三元乙现橡胶共混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三元乙丙橡胶(EPDM)对聚丙烯(PP)结晶行为的影响以及PP/EPDM共混物的形态与性能的关系。EPDM对PP的熔点、结晶温度无明显影响,PP/EPDM共混物的结晶度随EPDM组份含量的增加而降低,适量的EPDM可使PP的晶体尺寸减小,晶胞参数与组份比无关。当EPDM用量为30% ̄40%时,共混物的冲击强度迅速提高。  相似文献   

6.
聚丙烯/三元乙丙橡胶/天然橡胶(简称PP/EPDM/NR)三元并用胶的机械性能和流变性与聚丙烯/三元乙丙橡胶(简称PP/EPDM)、聚丙烯/天然橡胶(简称(PP/NR)二种二地并用胶的有关性能相当。研究结果表明PP/EPDM并用胶的50%EPDM能用低成本的天然橡胶(NR)代替,并用胶的性能不会明显降低。相反,与PP/EPDM并用胶相比,PP/NR并用胶的机械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7.
PP/HDPE/EPDM共混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聚丙烯(PP)、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EPDM共混制备非交联型PP/HDPE/EPDM三元共混物。结果表明,当共混比PP/HDPE/EPDM=65/20/15,活性碳酸钙为30份,HDPE品种为GF7750,采用先把HDPE和EPDM预制成混料再与PP共混的方法,可得到性能良好的PP/HDPE/EPDM共混物。  相似文献   

8.
动态硫化EPDM/PP热塑性弹性体的流变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共混工艺条件,橡塑比,橡胶相交联速率及交联密度,PP的熔体流动指数对EPDM/PP共混物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降低EPDM含量,减小EPDM相粒径时,共混物的流动性增强。共混物发生熔体破裂是由于EPDM和PP相在挤出后两相大分子的弛豫行为不同所致。提高PP含量,降低了EPDM相粒径,同时EPDM分散相具有适宜的交联密度时,可以得到挤出表面光滑的共混物。  相似文献   

9.
热致性液晶共聚酯/聚丙烯共混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了不同配比的(PHB/PET)/PP共混物,研究表明,共混物的弯曲弹性模量,弯曲强度及拉伸强度均比PP有所提高,当液晶含量为15%,PP-g-MAH为20%时,(PHB/PET)(PP-g-MAH)/PP三元共混物弯曲弹性模量最大,PP-g-MAH作为两相界面相容剂,改善了两相间的亲合性。DSC分析表明,共混物中PP相的结晶温度有较大幅度的提高,(PHB/PET)共聚酯起了PP结晶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尼龙-66(PA-66)与聚乙烯(LDPE)共混物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用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和三元乙丙橡胶(EPDM)改善了与基体PA-66的相容性。添加弹性体EPDM,使之生成(PE/EPDM)-g-MAH共聚物,可以大幅度度地提高PA-66/(PE/EPDM)-g-MAH冲击强度,同时熔体粘度随温度的变化趋于平缓,吸水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1.
硫酸钙晶须/PP/EPDM复合材料的流变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Instron 3211型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硫酸钙晶须/PP/EPDM复合材料的流变行为,讨论了剪切速率、温度、晶须含量对PP/EPDM共混物表观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共混体系属于假塑性流体,硫酸钙晶须在低添加量时对PP有降粘作用;加入30%硫酸钙晶须的PP/EPDM体系,粘流活化能略高于未加晶须的体系,两个体系均为温敏性材料。  相似文献   

12.
CaSO4晶须与EPDM/PP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研究了CaSO4晶须与三元乙丙橡胶/聚丙烯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复合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耐热性能、热老化性能、材料的和各向异性、流变性能,考察了复合材料物理机械性能与晶须用量、界面特性、弹性模量等之间的依赖关系。应用SEM观察和DSC热分析以及TG热重分析研究复合材料结构-性能间关系中存在的一些制约机理。  相似文献   

13.
SIS/SBS/PP共混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伟  苗青  陈桂兰 《塑料工业》2006,34(Z1):124-126
研究了新型聚丙烯(PP)合金材料的配方、制备、工艺及性能。分别讨论了不同用量的三元乙丙橡胶 (EPDM)、苯乙烯与异戊二烯嵌段共聚物(SIS)及苯乙烯与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BS)与PP组成的二元和三元共混体系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S为PP较好的增韧剂,PP/SIS/SBS三元共混体系具有较好的协同效应,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代替EPDM改性PP,共混改性后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等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4.
晶须改性聚丙烯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主要研究了碱式硫酸镁晶须对聚丙烯及PP/SBS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并将它与其它几种无机填料增强PP的效果作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碱式硫酸镁晶须对PP有较好的增强增韧效果,最佳用量为30份左右。SBS能使PP的冲击强度大大提高。但PP/SBS晶须体系增强效果不佳。碱式硫酸镁晶须具有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以三元乙丙橡胶(EPDM)/乙烯-辛烯共聚物(POE)/聚丙烯(PP)为原料,在PP含量固定的情况下,将POE部分取代EPDM,采用动态硫化技术制备出EPDM/POE/PP三元热塑性橡胶材料(TPV),研究不同含量的POE对材料力学性能、流变性能和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POE含量的增加,三元TPV材料的硬度和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不断增大;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呈线性增大,当EPDM/POE/PP比例为45/40/15时,材料力学性能达到最大值。流变性能和微观形貌分析结果表明,EPDM/POE/PP三元TPV材料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6.
MOS阻燃动态硫化PP/EPDM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碱式硫酸镁晶须(MOS)的补强和阻燃功能,以微胶囊红磷(MRP)为协效剂,制备了无卤阻燃型PP(聚丙烯)/EPDM(三元乙丙橡胶)/MOS/MRP共混物,并与PP/EPDM/Mg(OH)2/MRP共混物进行比较。氧指数(LOI)及垂直燃烧(UL-94)测试表明MOS的阻燃效果优于Mg(OH)2。力学性能测试表明,MOS对PP/EPDM热塑性雌性体具有一定的增强作用,PP/EPDM/MOS/MRP阻燃体系的力学性能明显优于PP/EPDM//MRP阻燃体系。而PP/EPDM热塑性弹性体的动态硫化进一步提高了PP/EPDM/MOS/MRP阻燃体系的力学与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17.
聚丙烯(PP)是结晶性聚合物,熔体强度低,发泡性能差.为了提高PP的微孔发泡性能,首先将PP和聚乙烯(PE)共混,然后在PP/PE共混体系中加入少量EPDM,研究EPDM的质量含量对PP/PE共混体系熔体强度和最终泡孔结构的影响.分析机理,寻找能够提高PP熔体强度和改善发泡性能的材料.  相似文献   

18.
于莉  肖卫东 《上海塑料》2004,(4):21-23,27
用氧指数(LOI)测定、力学性能测定、热失重分析(TGA)方法研究了TBC对三元乙丙橡胶(EPDM)/聚丙烯(PP)阻燃耐热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TBC,EPDM/PP的阻燃效果较好,TBC主要发挥气相阻燃作用。5%TBC的加入增加了共混体系的拉仲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但随着TBC用量的继续增加,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都有所降低。加入TBC后,共混物的起始失重温度明显降低,但对EPDM/PP的热稳定性没有多大的影响,不影响EPDM/PP的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19.
CaSO_4晶须对聚氨酯胶粘剂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实验室自制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500的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二醇和甲苯二异氰酸酯、混合扩链剂配制聚氨酯胶粘剂,并使用实验室自制的改性和未改性200nm硫酸钙晶须对聚氨酯胶粘剂进行改性,考察不同硫酸钙晶须及其加入量、加入方式对聚氨酯胶粘剂综合力学性能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200nm改性硫酸钙晶须当加入量为3%时,聚氨酯胶粘剂的拉伸强度、初粘性和最终剥离强度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吴唯  惠林林  王铮 《化工学报》2014,65(12):5017-5022
针对膨胀阻燃剂在有效提高聚丙烯(PP)阻燃性能的同时会大大降低PP力学性能的问题,以自制的马来酸酐(MAH)接枝三元乙丙橡胶锌离聚物(EPDM-g-MAZn)作为PP/IFR阻燃材料的改性剂,研究其对PP/IFR阻燃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表明,EPDM-g-MAZn离聚物能在保持PP/IFR材料良好阻燃性能并在基本不损失拉伸强度的同时使PP/IFR材料的冲击强度提高4.46倍,拉伸强度的保留率明显高于PP/EPDM-g- MAH/IFR.ZnO与EPDM-g-MAH上的MAH形成的离子键作用可以形成以ZnO连接很多EPDM的交联结构,在PP与IFR之间起交联剂和补强剂的作用,提高界面结合强度,从而有效提高PP/IFR材料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