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述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详细阐述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并总结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从而设计出最佳混凝土配合比,进一步明确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在经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过程。  相似文献   

2.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总被引:1,自引:9,他引:1  
提出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详细地阐述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并指出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从而设计出最佳混凝土配合比。  相似文献   

3.
正混凝土配合比在确认前要经过设计,按照施工要求设计出合理的优化配合比,对于一般混凝土企业,配合比的设计主要是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趋于现今混凝土技术的突飞猛进,混凝土已成为现今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一种胶凝性建筑材料;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是混凝土质量的根本保证,关系到混凝土的性能和生产成本,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最  相似文献   

4.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性能和施工可操作性,尤其是有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选用检测合格的原材料是设计出优良配合比的前提.本文以某铁路隧道工程用C30耐腐蚀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为例,对耐腐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清水混凝土以其节约工程成本、提高工程质量、改善企业管理水平等优点,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在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方面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对清水混凝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施工技术方面,而工程应用中清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使用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没有建立起针对清水混凝土的专用配合比设计方法。为此,以轨道交通清水混凝土工程为依托,开展了清水混凝土专用配合比设计方法的研究。通过对清水混凝土专用配合比设计方法所设计的清水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表观质量等方面的研究表明,清水混凝土专用配合比设计方法设计的清水混凝土各项性能指标符合工程设计及相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6.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实现高性能混凝土特殊性能要求的关键。目前有效且实用的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原则应是在现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在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采用新材料、新工艺等手段,以满足工程结构对混凝土性能的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在国内的广泛应用,以强度为设计指标的传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已不能满足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要求.以广州珠江新城西塔工程C8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实际施工配合比为例,详细介绍了国内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全计算设计方法(简称全计算法)和国外Mehta、Aitein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简称Mehta、Aitein法).实践表明广州珠江新城西塔工程C8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符合以强度、工作性、耐久性为设计指标的混凝土配合比全计算法和Mehta、Aitein法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杨志芳 《山西建筑》2010,36(12):164-165
结合混凝土的特点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目的,介绍了外加剂的作用及其分类,从配合比设计应满足的基本要求,掺减水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具体实例三方面阐述了掺减水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并总结得出相关结论,以期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14)
在目前的建设施工中,水泥混凝土是使用量最大也是最广泛的建筑材料。随着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强,传统的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建设施工的要求,所以,做好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优化是水泥混凝土性能改善的唯一途径。本文通过对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具体的配合比设计优化调整措施,希望能够对今后的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一点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目前混凝土市场需求,提出了全面控制混凝土质量与配合比的理论—波全元混凝土理论。改进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使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更加合理快捷。提出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通过确定粗骨料、细骨料以及浆体三者的体积,推导出单颗粒的净距及粗、细骨料总体平均粒径的关系,获得粗细骨料的形状及在混凝土中的状态分布,获得基于波全元混凝土理论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1.
宋波 《江苏建材》2009,(2):6-7,22
针对预拌混凝土企业确定混凝土配比时“重设计、轻试配”的现状,结合配合比设计的条件要素,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配、调整三个方面,系统阐述预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全过程,突出强调了试配的重要性,进一步明确预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在经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过程。  相似文献   

1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并不统一,我国的配合比设计认为骨料是干燥状态,美国的配合比设计认为骨料是饱和面干状态。因此,在实际的计算过程中,骨料含水率和吸水率对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产生了不同的作用,按照骨料的两种含水状态分别进行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通过强度、抗碳化结果,分析骨料含水状态对混凝土配合比的影响。结果显示,饱和面干状态相当于增加了混凝土单位体积用水量,对保证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不利。  相似文献   

13.
对于混凝土双曲拱坝来说,如何减少混凝土绝热温升,提高其抗裂性能及耐久性能,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首要解决的问题;另外,试验中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提高其经济效益亦是配合比设计的重要目的。针对贵州构皮滩这一特大型电站工程特点,采用科学的配合比设计方法,进行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4.
张小洪  郭桂忠 《福建建材》2011,(7):13-14,46
在掺粉煤灰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利用EXCEL对不同配合比混凝土进行回归分析,建立混凝土强度、掺粉煤灰后的胶砂强度和水胶比以及不同龄期混凝土强度之间的二元回归方程,修正鲍罗米公式,参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设计混凝土的的初步配合比;利用二元回归方程预测28d混凝土强度。  相似文献   

15.
《混凝土》2017,(8)
研究目的在于优化设计钢纤维高强混凝土配合比。研究中为了得到钢纤高强维混凝土最优配合比,采用探索试验研究分析钢纤维高强混凝土配合比,通过正交试验方法,研究分析钢纤维高强混凝土设计中原材料配合比相关问题,通过在钢纤维混凝土材料中掺入不同体积率钢纤维得到了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的最优高强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结果表明,在钢纤维高强混凝土设计中,混凝土原材料中的高效减水剂添加量、水胶比、钢纤维将会对提升钢纤维高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产生显著影响,优化设计混凝土配合比,对于提升钢纤维高强混凝土强度,发挥积极影响。结论证实,可以将研究成果可应用于超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影响因素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6.
对路用混凝土原材料进行总结归纳,对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进行设计,通过配合比设计试验方法,分析集料品种对高强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有效提高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的科学性,确保道路用混凝土原材料力学性能满足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17.
侯文康 《山西建筑》2012,(32):124-125
介绍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定义与基本要求,详细阐述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主要步骤及其重要性,结合具体工程的实验室配合比研究,提出了在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应注意的事项,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经验设计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现行《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中介绍的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做出适当修正,提出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的经验设计法,从而大大简化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19.
丁曙光 《山西建筑》2012,38(25):140-141
在总结减水剂作用的基础上,对混凝土设计配合比及掺加减水剂后配合比的设计方法做了阐述,为混凝土工程中配合比设计提供了参考,进而提高混凝土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20.
朱文华 《混凝土》2011,(8):113-114,130
通过对贵广高速铁路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和施工,铁路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也有自己的特点,加以总结,为以后铁路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