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唐朝服饰已发展到我国古代的全盛时期,服饰图案对以后服饰的影响是无与伦比的。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中国传统和合文化和唐朝服饰上宝花纹的研究,尝试探究中国传统和合文化与唐朝服饰植物纹样之间的结合契机,并运用和合文化的思维从组成宝花纹的题材、结构布局、审美意蕴和整体构思四方面对唐朝服饰上的宝花纹进行解读,由此得出唐朝服饰上的宝花纹作为和合之花是彰显其内在和合文化内涵的纹样典范,并成为中国历史上绽放于唐朝服饰上千年不朽的盛世合花。  相似文献   

3.
公元618年,大唐帝国建立以来,便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极盛期,疆域辽阔,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思想开放,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对外交往频繁,加上周边少数民族文化的冲击,唐朝服饰更加华丽精美。在这样的文化大交融的社会环境下,唐代女子服饰的品类愈加繁盛,款式及其丰富,色彩明艳,装饰独特,集高贵典雅华丽精美于一身,也成为了唐朝独特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4.
宝花纹是唐朝典型的服饰纹样之一,它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综合了各种植物花卉因素的想象性图案。通过对唐朝服饰上宝花纹的整体图案、基瓣图案和纹样色彩进行分析总结,整理和归纳了唐朝服饰上宝花纹的艺术特征、纹样内涵,以及宝花纹在唐朝服饰上的表现形式。研究认为:唐朝服饰上的宝花纹具有丰富的艺术形式,亦承载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通过借鉴宝花纹的图案和色彩,结合现代人们的审美需求和心理需求,对其在现代女装中设计应用的方法作了探索尝试,力求为传统服饰纹样在现代女装的设计应用寻找传承并创新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5.
浅谈服饰图案隐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丽 《广西轻工业》2008,24(5):88-91
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古今服饰图案存在意义上的差异性及相似性,揭示了服饰图案的隐含意义。首先从服饰图案的象征性来说明古今图案隐意的不同;其次从服饰图案能代表民族性来主要讲述由于文化的交流引起图案意义的不同;最后分别从服饰图案的商业性以及能区分性别等方面来论述古今服饰图案隐含意义的不同与相同之处。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传统服饰纹样在经过漫长岁月的发展中,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善的服装艺术系统。它是古人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根据自己的理解表达,结合内心情感汇集出的一种艺术语言。现探讨我国传统图案纹样的发源与思想价值,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女装设计中应用极具代表性的传统吉祥图案的纹样,归纳出传统吉祥图案在时尚女装中应用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清代传统图案纹样类型进行系统分类,对清代服饰图案艺术史有了一个研究的框架。清代服饰体系是最为繁缛,规章制度也是最庞杂的,所以它有着其自己独特的服饰图案艺术风格,本文经过归纳把清代传统图案纹样分为珍禽瑞兽、花卉、虫鱼、人物、几何,寓意这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传统纹样是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一种文化珍品,在文化史上占据独特的地位,在现代设计中也有着重要的价值。它以其细致的线条、丰富的色彩、神秘的寓意和独特的风格令人难以忘怀。传统纹样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现代服饰图案不仅在设计上吸收了传统纹样的元素,还在审美上深受其影响。文章将从纹样的定义、历史渊源、特征等方面出发,探讨传统纹样对现代服饰图案审美的影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剪纸艺术服饰图案融合了民俗文化、宗教信仰、历史传统等多重元素,呈现出独特而精美的纹样。剪纸艺术在不断创新和现代化的过程中,展示了其独特的魅力,因此,应积极传承和弘扬剪纸艺术的文化内涵,推动剪纸艺术在当代社会的发展和传播。文章阐述了剪纸艺术的文化内涵,提出了剪纸艺术服饰图案纹样发展现存问题,以及相应的发展对策,并分析了不同地域剪纸艺术服饰图案纹样的文化内涵。旨在揭示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为进一步挖掘和传承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唐宋服饰纹样审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君 《丝绸》2005,(5):50-51
唐代与宋代是中国古代服饰纹样风格对比最为显著的两个朝代,文章试图通过对两朝服饰织物纹样构成形式及风格上的区别,阐明审美理想与每个时代的社会特点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1.
贾一亮 《丝绸》2014,51(10)
中国古代的乐舞和服饰艺术都在唐代到达了高峰,而专门针对乐舞服饰的研究寥寥。文章以唐代史料中"乐"的相关记载为依托,结合考古实物和图像资料,对其服饰形制进行分类研究,并从袍、袴、冠发和靴四方面进行图像复原。"乐"服饰以袍袴搭配为主体,服色材质基本符合唐五品以上的官员服制,其中《庆善乐》舞伎可推定为女性,《破阵乐》舞伎可推定为男性。基于文图互证的形制推定,一方面可确定服饰形象大体面貌,亦可避免以往对于图像的过度解读而带来的混淆。  相似文献   

12.
纵观中国历代女子服饰,唐代女子服饰无疑是最亮眼的一朵瑰丽之花.唐代女性在其政治开明、国富民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度里,服装追新求异,诞生了无数女性形象,是女子服饰文化发展的高峰时期,也为后人设计唐代风格服饰提供了广阔的素材.本文从分析唐代女性服饰的典型特征、服装样式和审美入手,以影视剧中的经典唐代女子形象为案例,分析影视...  相似文献   

13.
东汉末年,人们的观念开始转变,后世所珍视的“人的自觉”的社会思潮正是这一时期社会环境的真实反映,对于服饰的关注在这时大大地增加。魏晋时代开始将人的内在与外在统一起来进行审美,这种思想上的转变自然地,并潜移默化地在服装中体现,让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政治对服装的敏感作用,服装必须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文化氛围相契合,这在今天的潮流指向中也有明显和真实的表现。  相似文献   

14.
刘国联  蒋孝锋  江影 《丝绸》2003,(12):5-7
用采访和调查问卷等方法对唐装市场现状(包括丝绸面料、款式、色彩、市场占有率、价位、质量等)进行了调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丝绸面料唐装的持续发展战略,包括如何开发高价位、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的具体战略等。  相似文献   

15.
中国茶道,肇始于西晋时期的杜育,兴盛于中唐时期的陆羽。于是,将原本朝野一般的饮茶之事,上升为理论层次来加以论说,且将饮茶之事,由煮茶前准备、煮茶的火候、茶汤调味、茶器的选用、品茶论茗、饮茶后茶器的洗涤收藏等整个过程程序化与理论化。陆羽将当时四十四州的茶叶名品,分为“上、次、下、又下”四个等次;晚唐时期的杨晔,与以往茶叶品评者有些不同,他不仅注意到了茶叶自身品质的评判,而且他还注意到茶叶的产量、市场以及对于社会经济、民生等方面的社会影响的评判。因此,在他对茶叶品质的品评中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茶叶产量较大而又对社会经济、民生有重要影响者;第二类是对于当时一些茶叶名品“少而精者”的品评。五代时期毛文锡对各地茶叶名品亦有自己的评判。不同时期人们对于不同州郡茶叶名品评判的差异,说明随着茶道的兴起,人们对于饮用茶叶色味品质的评判选用格外重视,并由此又促进了当时茶叶生产地域的扩大、产量增加、制茶技术的提高与茶叶名品的不断涌现。  相似文献   

16.
东方神韵     
时尚的轮回有时真让人难以捉摸。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 ,竟悄然流行起了二十世纪初的装束 ,“过时又土气”的中式服装一跃成为时尚 ,一改被奉为国粹却少有人问津的历史 ,这无疑与在上海召开的APEC会议有着密切的关联。过去只令老外兴奋的中式服装 ,如今吸引了更多国人的注意 ,买中式服装、穿中式服装更成了一股朝流。中国传统的服装 ,既能突出你那些暗自得意的部位又可以遮掩你想含蓄的地方。而且 ,古代的服装或者说传统服装本身的魅力在于它的个性化。如果说服装会说话的话 ,传统中式服装一定是唐诗宋词似的浅吟低唱别有情致。现代中式服…  相似文献   

17.
唐代盐业经营方式既有官营的,也有私营的,可能还有官私合伙经营的,前、后期的盐业经营方式有较大不同,海盐,池盐、井盐的经营方式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8.
清朝统治时期,为了蒙藏地区的安定,利用藏传佛教建立了驻京喇嘛制度,并仿照国家服饰制度建立了驻京喇嘛的服饰制度。在政治权利主宰下的服饰制度成为分等级、辨亲疏的工具,对稳定当时的政教秩序、巩固统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进一步完善了清政府对驻京喇嘛的管理。  相似文献   

19.
曹喆 《纺织学报》2008,29(1):102-106
考证平巾帻的组成、穿法及使用对象。通过搜集古代文献,特别是唐、宋时期关于平巾帻的记载以及史料中的图像,用相互印证的方式考证了该服饰。考证发现:平巾帻之服是唐代使用最为普遍的官服之一,上至皇帝和文武官员,下至没有品级的普通官员都可以使用;不同级别官员的服饰色彩和配饰的材料不同;平巾帻之服主要由平巾帻、袴褶、起梁带、靴等搭配而成;作军服使用,若武官陪位大仗,需要加裲裆和螣蛇,也是一种常服,唐代将之作为骑马服使用。  相似文献   

20.
食盐消费是经济生活中的重要问题。食盐消费问题是目前盐业史研究中一个薄弱环节。唐朝时期的食盐消费跟现在相比有许多不同之处,很有必要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