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广州市大型建设项目交通影响分析实施办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邓毛颖 《规划师》2002,18(10):62-65,91
随着城市土地开发和功能置换速度加快,城市原有的交通设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交通影响分析在城市规划管理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鉴于国内交通影响分析在法规上、管理程序上尚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制度,作者以广州市为例,对大型建设项目交通影响分析的实施提出一些建议,供规划建设管理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2.
从交通影响评价和城市土地开发的关系入手,探讨了交通影响评价中对城市土地开发的一些控制内容和方法,从而得出在城市土地开发建设中,交通影响评价可以提供科学的调控依据引导城市土地开发建设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陈向科  田我顺 《规划师》2006,22(Z1):76-78
城市大型建设项目吸引和产生的交通势必波及项目周围甚至整个城市的路网,导致路网局部乃至全局的交通供求不平衡等交通问题.交通影响分析就是定量分析开发项目的交通影响及其范围,确定保持服务水平不下降的对策或修改方案,以减小开发行为对交通负荷的影响,促进城市开发建设的合理化,土地开发利用与交通的协调发展.在中山市开展交通影响分析,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彭华  李焰 《中外建筑》2014,(5):77-79
近年来,随着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国内大中城市逐步进入机动化时代,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与此同时,随着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城市内土地开发强度普遍增加,其结果是增加了城市交通的产生和吸引量,给城市道路等基础设施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特别是城市内大型建设项目,产生和吸引的交通量往往波及项目周围乃至整个城市的路网,导致路网局部乃至全局的交通供求关系失衡。由于城市某些地区的过度开发、在大型建设项目建设时不考虑未来的交通问题,而给项目建设后周边的道路交通管理带来了无法克服的困难的事例屡见不鲜。为了有效地防止由于城市的过度开发给城市交通系统造成过大的压力,确保城市道路交通的供给与需求基本保持平衡,合理进行交通组织,保持道路畅通安全,降低交通事故率,这就需要在城市土地规划、建设项目审批阶段,规划部门和交通管理部门共同根据使用时期的道路交通管理要求,对建设项目可能对周边交通产生的影响进行审核。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建立起规划、建设、环保、交管部门相互配合,协调管理的工作机制,建立起城市大型建设项目,科学的决策程序和监督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5.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加速期,城市的建设项目日益增加,要保证城市的畅通和繁荣,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应该将城市的合理规划和土地的有效利用结合起来,注重建设项目的有序引进与城市交通的协调发展,提前在城市规划阶段就介入交通影响分析和评价。研究通过交通影响评价将城市规划、土地利用和交通规划联系起来进行分析,以体现城市管理的系统性、协调性,保证项目有序引进和落地,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34)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对城市开发建设的合理化、土地开发利用与交通的协调发展起到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本文就重庆市北部新区约克郡小区建设项目,结合相关项目资料,首先运用Trans CAD结合传统的四阶段预测法对项目周边路网现状交通运行情况做了评价,再将项目产生的交通量叠加至周边路网上,重新评价了相关路网的交通情况以及重点交叉口的服务水平等级,并根据《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CJJT141-2001》中对服务水平变化的规定,分析了该项目对周边路网的影响程度,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7.
交通影响评价或交通影响分析是在建设项目立项或审批阶段,定量分析城市建设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或城市土地利用变更后新增加的交通需求对周边交通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交通改善措施,以缓解由于建设项目开发所导致的对交通系统服务水平的不利影响。当新改建建筑项目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都应开展交通影响分析评价工作。笔者在参加过的多个交通影响分析评价报告(以下简称:交评报告)中发现,  相似文献   

8.
交通影响评价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总被引:44,自引:3,他引:41  
在城市开发中导入交通影响分析,实施征收交通影响费的政策,不仅能够使交通规划和城市土地利用紧密结合,使城市建设健康发展,而且会使我国交通设施建设和投资系统进入良性循环,从而不断完善交通设施,最终建立起能够保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交通环境。本文分析了在我国导入交通影响分析的必要性、交通影响评价的基本思想、具体内容和预测方法,介绍了美国交通影响分析的实例。  相似文献   

9.
《门窗》2017,(11)
近年来,城市综合体建设项目日益增多,这种集约化的土地利用和一站式的消费体验受到广泛的关注和拥护,开启了城市建设的新篇章。与此同时,城市综合体建设项目交通特性复杂,产生和吸引的大量交通流对周边路网及交通系统影响严重,引发一系列新的交通问题。本文以城市综合体建设项目景枫中心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项目自身特征、周边土地利用和交通现状的分析,采用适宜的交通改善措施保障该项目的交通组织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0.
交通影响分析是在开发项目的立项或审批阶段,定量分析城市土地开发项目或土地利用变更对交通的影响效果,并确定相应的交通改善措施,以减少开发方案对周边交通负荷的影响.其目的是评价和分析建设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新增加的交通需求对周围交通产生影响的范围和程度,进而在保持一定服务水平的条件下提出缓解对策或改善方案,实施补偿政策,以减少项目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缓解项目开发引发的交通量对周围道路交通的压力.交通影响分析是一项实践性极强的工作,同时又是一项细致性、微观性的工作,城市中的微观交通供需矛盾如果处理不好,势必将影响到宏观的交通运行状况.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城市化的大背景下,城市人口不断膨胀,商业活动日益繁荣。在城市范围内,尤其是在人气聚集、商业繁华、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的老城区核心商圈,商业空间的拓展与土地资源的匮乏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老城区地下商业街的开发和利用是拓展老城区商业发展空间、缓解交通压力、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人防标准的有效途径,因而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以盐城市老城区建军路地下商业街为例,对其项目概况、建筑设计、人防设计、商业策划及施工组织进行了阐述分析,明确了地下商业街在老城区立体化开发中的意义;同时,总结了老城区地下商业街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为国内其他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深圳市轨道交通沿线用地的综合开发为研究对象,借鉴深圳市轨道交通一期、二期工程在沿线物业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等多方面的特色和经验,对已建成的典型实例进行剖析研究,归纳总结轨道沿线用地的综合开发在开发强度、功能配比的一般规律;以正在进行专项研究的深圳市轨道三期工程多处沿线物业开发项目为案例,归纳总结三期工程沿线物业开发在投融资体制、土地政策和规划手段方面的创新,为轨道交通规划与城市土地利用的协调规划以及轨道交通沿线物业用地综合开发提供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13.
Inadequate housing has become endemic to Latin American cities for over six decades. All that has changed has been who is going where. In the 1960s, the rural poor who came to the city solved their housing needs by building their own informal settlements on peri-urban lands. Today, the urban poor relocate to peri-urban housing complexes built by the private sector with state subsidies. Why have these new housing units for low-income households been built in peri-urban areas? This paper examines some of the mechanisms behind the location of the urban poor in cities, with a specific focus on the role developers have play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ffordable housing in peri-urban areas of Brazil and, Mexico. The paper explores these mechanisms through interviews with affordable housing developers. We found that economies of scale – and not land prices – explain developers' preference for building in peripheral areas. Initial savings that accrue to developers due to lower land prices in the periphery are offset by the cost of having to build basic onsite infrastructure. Plus, large lots – which are available almost exclusively in urban peripheries – enable developers to achieve significant cost savings because these large lots make it possible for developers to build more than 500 units. In addition, weaker municipal regulations and fewer bidders, both of which are typical for projects in difficult-to-access peripheral locations, make for a shorter and easier approval process for these large housing projects.  相似文献   

14.
作为当今亚洲乃至全世界经济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新加坡每年不断吸引着大量游客和移民的涌入。城市飞速发展带来的人口密度增长也为新加坡的交通带来了较大的压力。针对地少人多的城市发展现状,新加坡政府通过充分开发和利用地下空间来缓解其交通压力。随着地下交通空间的合理规划和开发利用,不仅可为城市居民的出行带来便利,同时也带动了地下交通路网周边区域的经济快速增长。通过介绍新加坡地下交通空间的发展历程和建设现状,对地下交通空间布局与城市生长协同发展的关系进行阐述,希望能为我国城市地下交通空间的综合利用与开发提供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5.
香港慢行系统和行人环境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港在地少、人多、车多的情况下,锐意改善城中的行人环境和实行城市绿化,对市区内较旧地区则采用地区改善计划的方式,不需大规模重建或新发展,亦能改善旧区环境,避免通常大规模重建对小区所造成的滋扰.地区改善计划以"容旧纳新"代替了"破旧立新"的概念.地区改善项目能以较低成本提早落实,亦具可持续性及能保留地区特色.亦简略介绍了...  相似文献   

16.
城市道路设施建设不仅应满足城市人流、物流的需要,而且应对城市空间的拓展,对城市功能布局的完善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要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加强对重大道路设施建设项目的分析论证,充分发挥城市道路交通对土地开发的促进与制约作用,优化城市用地布局。  相似文献   

17.
紧凑型住区的发展要求与调控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衡  魏清泉 《规划师》2008,24(4):9-11
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有限的现实国情,决定了我国应大力发展紧凑型住区.应将紧凑型用地作为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适当修订和严格控制城市建设人均用地指标,改变单一功能、封闭式管理的大楼盘开发模式,坚持以中小户型的住宅建设为主体,编制地方性的住区规划设计导则.  相似文献   

18.
建筑废弃物管理的生态发展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海萍  宋德萱 《住宅科技》2011,31(10):24-28
我国虽然是一个土地资源丰富的国家,但是难以利用的土地资源面积大。近些年来经济发展带来的基础设施以及大批新项目的建设工程,包括拆迁和改造项目,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废弃物,侵占了大量的土地资源且污染了环境。为了实现生态城市的美好远帚,建筑废弃物的管理与再循环利用_T--作成为其中不可避免的环节,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环节处理得当,将有利于保持生态的可持续建设工作,是势在必行的重大决策。结合我国目前的现状和发展形势,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的废弃物管理模式,将成为解决我国建筑废弃物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李书山 《山西建筑》2007,33(9):65-66,104
从城市建设在城市土地利用、交通、绿化、环境质量、卫生设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可持续发展规划方面的参考建议,以使城市逐步迈向生态化城市人居环境的目标,最终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