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聚乳酸纤维混纺织物的二浴法染色中,以表观色深K/S值作为衡量染色效果的依据,研究了第一浴染色工艺曲线、温度、pH值、时间对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以染料的上染率K/S值为依据,研究了第二浴活性染料染色工艺曲线、温度、时间对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提出了较佳的聚乳酸混纺织物深色染色配方及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2.
张伟  赵祥风 《染料与染色》2009,46(3):36-38,19
使用C.I.分散蓝284对聚乳酸纤维进行了染色实验,研究了不同乳酸光学异构体单体含量的聚乳酸纤维的染色性能,结果表明纤维中右旋乳酸单体含量的提高有利于纤维对染料吸附量的提高.同时发现染料在纤维上的吸附等温线不属于Nemst型吸附,这可能与染料分子产生聚集有关.染色纤维的颜色产量随着染色温度的提高而提高.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染料及染色条件对阳离子可染涤纶短纤维(CDP)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阳离子染料对CDP纤维染色效果差异明显,染液p H值控制在4.5~5.5范围内,染色效果较好,染色的温度、保温时间、染料浓度、浴比等工艺条件对CDP纤维的染色效果影响较大,但影响CDP纤维染色性能的因素主要是纤维的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SIPM)含量,低SIPM含量纤维受染色饱和值影响,不易深染,高SIPM含量的纤维可达到深染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研究C.I.分散红60在较低温度下和一定的染浴浓度范围内对聚乳酸纤维的上色率和纤维内的染料浓度讨论了分散染料对聚乳酸纤维染色过程,并进一步探讨了分散染料对聚乳酸纤维的染色动力学.计算了不同温度下C.I.分散红60对聚乳酸纤维的分配系数K、扩散系数DT.结果证明,在分散染料对聚乳酸纤维的上色过程中,上色速率与染液中的染料浓度关系不大,同时染料的上染速率与纤维中染料浓度有关,染料分布与染色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5.
聚乳酸纤维原料为生物质糖基化学品,废弃后可完全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低毒性,较好的亲水性、较低的密度,并且具有良好的弹性、卷曲性,因此聚乳酸纤维为目前研究报道最多的新型生态纤维.聚乳酸纤维的染色是目前影响该类纤维广泛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详细研究了我们自行设计合成的1,4-N-烷基蒽醌染料在聚乳酸纤维上的染色工艺,得出最佳染色条件,并发现1,4-N-正已基蒽醌染料具有最好的染色结果.  相似文献   

6.
主要研究染料种类、染料质量分数、氯化钠质量浓度、染色时间、染色温度等5个因素对再生蚕丝蛋白纤维上染率的影响,分析了再生蚕丝蛋白纤维的染色性能.结果表明:对纤维素纤维染色性能较好的染料对再生蚕丝蛋白纤维也有很好的染色性能.运用直接染料对再生蚕丝蛋白纤维进行染色,得到的最佳工艺为:染料质量分数1% (omf)、氯化钠质量浓度12 g/L、染色温度85℃、染色时间50 min.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三只分散染料在聚乳酸纤维和涤纶纤维上的等温吸附曲线,结果表明分散染料在上述纤维上的吸附属于能斯特型吸附。通过研究平衡等温吸附曲线比较了染料在聚乳酸纤维和涤纶纤维上的得色量。当两种纤维上的染料浓度相同时,染色聚乳酸纤维比涤纶纤维表现出深色效应,这可能是由聚乳酸纤维对光的较小的反射率所引起的。此外还研究了染色温度及染料浓度对染色纤维颜色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柞丝绸B型活性染料染色性能进行了研究。选用三种B型活性染料,设定不同温度、盐浓度、碱剂浓度、浴比、染料浓度等工艺条件对柞丝绸进行染色,然后通过对染后纤维的色深值、染色牢度以及强力等项目的测试分析,最终推出最佳工艺条件。并通过活性染料的染色特征值与染色性能的关系,对柞蚕丝B型活性染料染色的可行性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超高温高压法对芳纶1313进行染色,分别研究了染料种类和染色温度对芳纶1313纱线染色日晒牢度、K/S值及染透性等方面影响,结果发现,分散染料所染纱线的各项染色性能都比阳离子染料和还原染料好;随染色温度升高,日晒牢度、纤维表面颜色深度及其纤维染透性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而纱线的断裂强度随染色温度的升高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C.I.硫化黑1对疏水性的聚乳酸纤维进行染色。实验发现,在2.0%色度下,染色纤维的颜色强度随分散剂用量的增加而得以提高,并在分散剂浓度达到6g/L时(浴比1:20),达到最大值;继续增加分散剂的用量导致颜色强度值下降。由于聚乳酸纤维的光学折射率低于聚酯纤维,因而在相同染色条件下,可以获得较高的颜色强度值。随着染色温度的提高,染色纤维的颜色强度值得以相应的提高,并在115℃时达到较高值;继续升高温度导致颜色强度值下降,这可能是由于染料分子的聚集引起的。染料对聚乳酸纤维的提升效果不明显,可能是因为染料与聚乳酸纤维之间亲和力不高所致。  相似文献   

11.
张伟 《染料与染色》2007,44(5):38-40
在常压下,用七种分散染料及其复配染料对聚乳酸纤维进行染色,并对染色纤维进行了牢度性能测试。除了黄棕色外,其余染料的上染率都随着色度的增加而下降。同一只染料在同一的色度下,延长染色时间对增加染料的上染率作用不明显。随着染色温度的升高,黄素色和蓝色染料的上染率得到明显的提高,而对深红色和黄棕色染料而言这种作用并不明显。同时,通过测量染色纤维的色彩强度定量的描述了染料上染率对温度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聚乳酸纤维的原料来源、开发意义及加工技术的进展。重点对聚乳酸纤维染色性能进行了讨论。通过实验数据研究了聚乳酸纤维用分散染料的粒径对染色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阻燃涤纶纤维染色的最佳工艺,采用红外染色机对阻燃涤纶纤维进行染色,探讨了阻燃涤纶纤维的染色性能,研究染色温度、染色时间、染料与织物百分比(owf)和不同染料对阻燃纤维染色性能的影响,并与常规涤纶纤维染色深度(K/S)值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生产染色K/S值为30的纤维时,染色温度130℃时纤维上染百分率最高,o...  相似文献   

14.
前言在染色上,腈纶纤维是合成纤维中较难掌握的一种纤维。此种纤维,由于成份不同及纺丝工艺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染色性能。另一方面,在使用阳离子染料染色时,由于染料的亲和力大,温度和pH值如控制不严,染料很快被纤维吸收受阳离子基团的作用而牢固的结  相似文献   

15.
简述了几种常见纤维的特点及染色原理,介绍了天然植物染料在常见纤维上的染色情况。对改善各种纤维染色性能的方法进行了介绍归纳,如优化染色工艺、采用媒染法、对天然染料或者纤维进行改性、采用一些特殊辅助方法进行染色等,从而提高天然染料的染色牢度、得色量浅等问题。此外,列举了天然植物染料染色后织物的一些特殊功能,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扩大天然染料的应用范围。最后展望了天然织物染料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976124聚丙烯腊纤维的染色工艺—nEmsernenn H.;Ameriean Dyestuff Reporter,1996,85,(10),p·15一20(英)1996年8月份美国染料报告曾提供聚丙烯睛纤维的染色工艺—I,综合了不同的生产厂商生产的不同类型的纤维,使用的不同的染料以及染色工艺的监控等。本文则是第11部分,主要是不同的纤维形式采用不同的染溶及连续染色工艺,以及所用的机器及设备.最常用的染色工艺是问题染色及浸染,包括绳索染色、喷射染色、筒子染色、经轴染色、丝绞染色、浆叶式染色机染色以及转鼓染色。聚丙烯睛纤维的连续染色主要是应用丝束染色。聚丙烯精纤维采用浆液…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研究聚乳酸纤维的染色工艺特点,探讨国内外涤/棉、PLA/棉混纺织物染色工艺技术进展,分析分散/活性染料一浴一步法染PLA/棉混纺织物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了适合PLA/棉一浴一步法染色的染料及染色方法,并对一浴一步法染色的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正多色织物的一浴常压染色技术是从纤维结构与性能的角度介入织物染整领域。选用具有不同染色性能的多种纤维织造了合股纱线织物(图1)、多种纤维单层织物(图2)、多种纤维小提花织物(图3)及大提花织物(图4)。依据所选用不同纤维的化学结构、物理结构及其性能,选择所需染料的种类、颜色及相应染液浓度,经一浴常压染色得到了多种颜色的织物。染色  相似文献   

19.
宋心远 《上海染料》2009,37(4):9-19
多组分纺织品是当前发展最迅速的一类纺织品,由于组分多,结构复杂,染色难度大,一般要选用两种染料染色。分散和活性两种染料是多组分纺织品染色的主要染料,它们分别用来染聚酯和纤维素纤维,后者还可染蛋白质纤维。这两种染料染色性能和工艺条件差异大,多半采用两浴法染多组分纺织品,染色工艺长,加工效率低,耗水耗能和污水排放量大。该文系统地介绍了分散和活性染料一浴法染色的难点和一浴法染色的思路,从理论上分析了一浴法染色的基础和途径,特别是对烟酸均三嗪染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低破成中性固色的条件,以及和分散染料一浴法染色的近年进展作了深入的讨论,提出了一些新的染色思路,对开发此类染料,染色助剂和染色工艺有较好的参考价值,有利于一浴法生态染色。  相似文献   

20.
分散/活性染料-浴法染色近年进展(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心远 《上海染料》2009,37(3):11-15
多组分纺织品是当前发展最迅速的一类纺织品,由于组分多,结构复杂,染色难度大,一般要选用两种染料染色。分散和活性两种染料是多组分纺织品染色的主要染料,它们分别用来染聚酯和纤维素纤维,后者还可染蛋白质纤维。这两种染料染色性能和工艺条件差异大,多半采用两浴法染多组分纺织品,染色工艺长,加工效率低,耗水耗能和污水排放量大。该丈系统地介绍了分散和活性染料一浴法染色的难点和一浴法染色的思路,从理论上分析了一浴法染色的基础和途径,特别是对烟酸均三嗪染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低碱或中性固色的条件,以及和分散染料一浴法染色的近年进展作了深入的讨论,提出了一些新的染色思路,对开发此类染料,染色助剂和染色工艺有较好的参考价值,有利于一浴法生态染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