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信息资讯     
正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链创新发展论坛在吉林召开2018年7月25日,在"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城山色半城江"的松花江畔——吉林市,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链创新发展论坛隆重召开。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产业协调司巡视员王东,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士成、俞建勇,  相似文献   

2.
<正>在9月12日举行的2019浦江创新论坛——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上海金山区发布了"碳纤维十五条"专项政策,全力推动碳纤维产业集群在杭州湾北岸崛起。论坛期间,共有15个碳纤维领域相关项目签约落户金山,总投资约70亿元。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作为新材料的上游和前沿产业,其应用领  相似文献   

3.
碳纤维复合材料补强技术,在当前燃气管道的修复和维护工作中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和效果。补强主要是针对燃气管道的一些缺陷进行有效地修复,积极采用有效地方法,提升燃气管道的使用效果,延长其使用寿命。主要从碳纤维复合材料补强技术的修复原理和具体应用优势入手,针对碳纤维复合材料补强技术的相关情况进行详细介绍,同时还针对碳纤维复合材料补强技术在燃气管道上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全面说明和分析,并用实际案例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4.
<正>据悉,近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国际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高端论坛——创新设计论坛暨2016中国创新设计大会"上,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热塑性碳纤维复合材料——绿色制造"喜获中国好设计银奖,充分彰显宁波材料所在该领域的创新实力。  相似文献   

5.
日本帝人集团旗下经营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业务的东邦特耐克丝株式会社与经营芳纶业务的帝人芳纶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参展第20届中国国际复合材料工业技术展览会(2014年9月3日~5日,上海),展出该公司最新的纤维材料技术、产品等。其中,东邦特耐克斯展示针对空中客车公司最新型客机A350xWB提供的碳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板材TENAXTPCL,介绍该公司最新的热塑性碳纤维复合材料(CFRTP)技术。此外,还展示了利用超轻量碳纤维制成的竞技用白行车轮等CFRTP成型品,以及具有较大市场潜力的压力容器用碳纤维产品等。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目前碳纤维复合材料回收再利用的技术现状,并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回收再利用需求进行了分析。指出碳纤维复合材料主要采用热解回收技术,具有低成本化、精细化和联合化等特点。碳纤维复合材料回收再利用技术的发展,将引领复合材料产业向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合成纤维》2019,(12):53-54
<正>上海正在金山区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碳纤维产业生态圈。2019年9月16日,从2019浦江创新论坛——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获悉,在引进新材料产业龙头企业、科研机构和上下游配套项目的基础上,上海金山碳纤维复合材料相关产业规模力争在2035年达到400亿至500亿元左右,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研发及产业化示范基地。碳纤维因其具备高强度、高模量、密度小、耐急  相似文献   

8.
正12月20日,由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联合吉林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吉林化纤杯"碳纤维复合材料设计与应用创新创业大赛决赛、2019年大丝束碳纤维复合材料设计与应用创新发展论坛在吉林举行。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陈新伟,吉林市政府副秘书长李铁,吉林市科学技术局局长王德林、副局长宋家升,吉林市工信局副局长田继春,吉林化纤集团奇峰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杨  相似文献   

9.
第五届全国民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会议即将开幕了,其目的与意义是什么?我们今天编辑出版这本《碳纤维复合材料文献专辑》,又意图何在?想说清楚这两个问题,必须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动向加以简要评述,看一看我国碳纤维复合材料工业的机遇究竟如何,面临着着什么样的挑战。八十年代以来,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工业的基本状况是: 1、碳纤维性能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树脂基复合材料采用最广泛的三种纤维增强材料是碳钎维、芳纶纤维和高性能玻璃纤  相似文献   

10.
正碳纤维复合材料作为汽车部件具有轻质高强、可设计性好、零部件一体化、耐冲击性好、耐腐蚀性能好等优点。在全球节能减排的大环境下,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替代现有的金属结构,是实现减少汽车尾气污染并达到节能的有效途径。基于碳纤维行业和汽车行业发展的需求,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分析普及推广项目碳纤维复合材料课题组从碳纤维复合材料用于汽车零部件轮毂、量产整车BMW i3以及汽车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全球技术合作三个视角出发,对汽车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进行了深度剖析。  相似文献   

11.
碳纤维及其在复合材料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首先叙述了碳纤维生产技术的进展,结构形态以及碳纤维在力学、物理、化学方面的性能。接着介绍了几种碳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着重阐述了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中基体的选择、特点和碳纤维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轻量化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车体研发关键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晓波  杨颖 《合成纤维》2013,(10):29-34
简述了轨道交通领域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现状,从结构材料设计、整体结构设计、车体成型技术、构件连接技术、结构声学设计、缺陷检测技术等多个方面探讨复合材料整车车体研发的技术难点。在碳纤维复合材料车体研发的过程中,只有充分理解和实现复合材料的材料、设计、制造一体化,全面综合地考虑各种关键技术,才能获得高性能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车体,并有效降低复合材料车体的成本;只有建立完整的复合材料车体设计、制造、验证技术规范和质量评价体系,碳纤维复合材料才能在轨道交通行业中得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纤维复合材料》2015,(1):54-55
为加速我国高强高模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化发展,实现国家"十二五"把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规划,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摩擦密封材料协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建筑材料行业分会主办的"2015年国际碳纤维技术及复合材料产业化发展交流会"得到了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的重点指导,将于2015年5月26日至28日在郑州市山河宾馆会议厅举办。  相似文献   

14.
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固修复混凝土结构技术近年来在房建、桥梁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而针对水利水电加固工程中的防水、防腐蚀及构件不规则等特点,碳纤维复合材料则更具有适用性。鉴于此,基于水利水电加固工程视角,介绍了碳纤维复合材料与粘结材料的特性及其加固技术的功能和特点,阐述了利用碳纤维材料加固水利水电结构的几个工程实例,并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水利水电结构加固中的应用前景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第十章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在最近一、二十年间,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生产和应用发展很快,由于一系列工艺问题的解决,质量日益提高,成本不断下降,进一步扩展了碳纤维制品的市场。十年前,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碳纤维年产量还不超过一、二百吨,而到1985年估计已达二千多吨。预计在未来的十多年间,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将进入更多的工程领域,代替许多金属或非金属材料,从而成为近代工业技术上独具特色、前途远大的新型材料之一。即使碳纤维生产从原料到工艺与一般碳素制品生产差别很大,由碳素制品工厂生产碳纤维却有许多方便条件。现在国内外多数炭素厂都从事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试制和生产,日益成为炭素厂的一个重要品  相似文献   

16.
以加快碳纤维产业化进程和促进碳纤维上下游产业链融合为宗旨,为整合、协调碳纤维及其上下游产业资源,搭建信息共享、技术合作、应用示范及市场开拓的平台,满足国家重点工程和国防工业对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迫切需求,经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同意,由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牵头组建“中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发展联盟”,  相似文献   

17.
由于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的强度高、模量高及耐腐蚀性能好等特性,导致其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存在很大难度,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已引起广泛关注。本文概述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回收的预处理,化学回收、物理回收和能量回收技术,以及国内外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回收及利用现状,指出了碳纤维回收及利用不仅可以实现高价值材料的再利用,而且碳纤维复合材料部件回收及利用可大大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8.
正在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的大力支持下,澳盛科技新产品发布会于2018年8月初在京举行。此次发布的产品为基于高效率工艺的风电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拉挤板材和超薄轻量低翘曲碳纤维复合片材。中国复合材料学会表示,当前,碳纤维复合材料作为新材料产业异军突起的领域,已经在原来粗放式发展的基础上有了创新。碳纤维复合材料作为新材料产业中  相似文献   

19.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由于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近年来,数值模拟技术在研究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切削加工过程、工艺参数优化、材料去除机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分析和讨论国内外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切削力、材料表面完整性、损伤机制方面的研究及应用,综述了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切削过程数值模拟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初步展望。  相似文献   

20.
界面作为复合材料中重要的微结构,其性质决定着复合材料的整体性能。本文介绍了复合材料界面的作用和结合方式,综述了碳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界面的研究现状。归纳总结了在碳纤维表面改性中常用的涂层技术和晶须生长技术,并分析了其技术的优缺点。最后指出了未来碳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界面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