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换热器强度胀接接头的泄漏和防止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云 《压力容器》2001,18(3):67-68
列管式换热器是石油化工行业中广泛使用的热交换设备 ,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和经济效益 ,而影响列管式换热设备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接头质量。本文针对奥氏体不锈钢和 16MnR管板胀接后产生泄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图 1   1 基本技术指标该设备为浮头式换热器、其型号为BIS90 0 -1 6- 2 15- 6/ 2 5- 4 11,要求按GB151— 89《钢制管壳式换热器》中的Ⅱ级进行制造和验收。管板厚度为 55mm、材料为JB4 72 6— 94《压力容器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锻件》的Ⅱ级 16Mn锻件…  相似文献   

2.
双管板换热器强度胀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辉  安相清 《压力容器》2003,20(8):50-52
机械深孔强度胀接技术是双管板换热器制造的重点和难点工艺。本文结合某公司多年来生产双管板换热器的经验,以尾气换热器为例,详细介绍了实施该工艺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弹塑性理论,研究了轴向载荷对液压胀接接头残余接触压力分布的影响,提出了液压胀接管板的最佳开槽位置应根据轴向载荷的性质来确定的建议,导出了接头最大理论拉脱或压脱强度的表达式。分析表明,当管板厚度较大时,工程拉脱力的计算公式与理论值存在较大的误差,在胀接接头的管子受拉时,工程计算公式偏于冒验。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换热管与管板胀接顺序对换热器胀接质量的影响.采用胀接参数化模拟研究方法对液压胀接进行可靠性研究,建立换热管-管板胀接的弹塑性参数化几何模型,对换热管-管板不同的胀接顺序进行研究,得到换热管残余等效应力、残余接触面应力大小及分布规律.研究表明保压阶段胀接顺序为外-中-内的等效应力最小;完全卸载后,胀接顺序为外-中-内的残余等效应力最小,残余接触面应力最大;胀接顺序为外-中-内时的胀接质量最好;胀接顺序不同时,同一结点处胀接压力卸载以后,对相邻换热管的紧密性和拉脱强度影响较大,距离管板越近,残余等效应力越大.研究结果为换热器最佳胀接性能优化及胀接质量的提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管壳式换热器的胀接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文军 《压力容器》2001,18(3):58-59
管板和换热管都是换热器的主要受力元件 ,二者之间的连接处是换热器的关键部位。胀接是实现换热管与管板连接的一种方法 ,胀接质量的好坏对换热器的正常运转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 ,换热管与管板之间的胀接工艺技术就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就该工艺技术做了介绍。   1 胀接形式及胀接方法胀接形式按胀紧度可分为贴胀和强度胀。贴胀是为消除换热管与管板孔之间缝隙的轻度胀接 ,其作用是可以消除缝隙腐蚀和提高焊缝的抗疲劳性能。强度胀是为保证换热管与管板连接的密封性能及抗拉脱强度的胀接。贴胀后胀接接头的抗拉脱力应达到 1MPa以上 ,强…  相似文献   

6.
换热器制造中满足胀管率的机械胀接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施建平 《压力容器》2001,18(3):7-12
1 引言管子管板的连接尤其是以胀接连接的失效泄漏为管壳式换热器的主要失效形式之一。到目前为止 ,国内外对换热器的胀接质量研究仍较少 ,尚未能有效地对其精确控制。胀接质量主要用密封强度和拉脱强度衡量 ,影响两者的因素基本一致。胀接质量影响因素主要有管子管板的材料、尺寸及其尺寸精度和形位精度、径向间隙和表面清洁程度、管子管板的硬度差 (一般以管板的硬度大于管子HB2 0~ 30以上为宜 )、管孔的开槽情况、表面粗糙度、胀接方法及其设备、操作顺序、胀管率等。在设计因素等确定时 ,尤以胀管率为主。为提高胀接质量 ,国内外研…  相似文献   

7.
换热器管板胀接变形的原因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传宝 《压力容器》1998,15(6):51-52,64
本文针对材料为0Cr18Ni9Ti的换热管与材料为16Mn的管板强度胀接时管板产生较大的翘曲变形和椭圆度,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避免管板产生较大变形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锆材换热器管子-管板接头的胀接试验研究为基础,分析了特材换热器管子-管板接头的特点和胀接工艺方面的特殊要求,提出了特材换热器胀接工艺评定的项目、要求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采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对换热器管板孔开槽的液压胀接接头进行分析,研究了管子和管板材料都具有非线性应变硬化性质时,胀接接头处的等效应力和管子—管板之间接触压力与残余接触压力的分布状况,以及它们随胀接压力大小而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橡胶胀管强度胀接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橡胶胀管压力的确定,用两个计算公式进行了计算,并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其中(2)式较接近实际,但仍偏低。所以本文给橡胶胀管压力的确定提供了借鉴,供有关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11.
换热器管子与管板液压胀接连接的管槽尺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海峰  桑芝富 《压力容器》2003,20(12):23-26
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二维轴对称模型,模拟了不同胀槽尺寸结构的液压胀接过程,得到了换热器管子与管板连接接头的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以接头平均残余接触压力为评价连接强度的指标,分析了管孔槽宽度、深度、位置和间距等几何尺寸对连接强度的影响,给出了推荐采用的理想管孔槽结构,为工程设计和制造规范的修订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鳞片石墨、硝酸、双氧水、磷酸为原料,采用化学法经氧化酸化插层、水洗、干燥、高温膨胀过程制备无硫膨胀石墨。利用正交试验方法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并对相关影响因素作了分析。结果表明:按鳞片石墨、硝酸、双氧水、磷酸质量比1∶1.2∶0.2∶1.5,反应时间80 min,反应温度40℃,膨化温度900℃的条件下可以制备出膨胀体积为312 mL/g的无硫膨胀石墨,相关影响因素的大小依次为磷酸、双氧水、硝酸、反应时间。  相似文献   

13.
采用按三角形排列的7管孔试件,进行了胀紧程度对换热器液压胀接和机械胀接接头连接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分别以胀接压力,管子内径增大率表征液压胀接和机械胀接的胀接程度,考虑了管板开槽数目的影响,给出了胀接程度和开槽尺寸及数目选取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4.
将可靠性设计理论与灵敏度分析方法相结合,讨论了机械联接件的可靠性灵敏度设计问题.提出了可靠性灵敏度设计的计算方法,给出了可靠性灵敏度的变化规律,研究了设计参数的改变对机械联接件可靠性的影响,为机械联接件的可靠性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微米木纤维模压制品是通过木材细胞劈裂而成的微米木纤维模压成型的新型高强度人造木基材料制品,本文对其螺钉连接强度进行了可靠性优化设计,将优化设计与可靠性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满足一定可靠度的同时,迅速取得一组最佳结构参数,为微米木纤维模压制品螺钉连接提供了有效的设计方法,对该种新材料制品的推广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箱形烟风道壳体及膨胀节设计与振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秀娟 《压力容器》2004,21(7):31-34
采用伽辽金法分析计算空气预热器烟风道外壳平板壳体的弯矩和位移 ,确定烟风道平板的最小许可厚度。并由弹性力学方法进行了烟风道平板壳体的振动分析和膨胀节设计 ,给出了平板壳体的自振频率等参数  相似文献   

17.
刘敏 《压力容器》2007,24(6):59-62
对胀管率的控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对胀管率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从而提出了不同材料的胀管率的控制范围;同时对影响胀接质量的因素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18.
吕涛  赵海燕  史耀武 《中国机械工程》2000,11(11):1280-1283
采用热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对平板对接接头中焊缝金属强度组配对焊接残余应力分布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高组配接头,纵向残余应力的峰值接近焊缝金属的屈服极限,出现在焊缝中心。对于低组配接头,纵向残余应力的峰值接近母材的屈服极限,并发生在焊缝附近。随着对含有残余应力的接头施加外载,焊缝金属强度组配对纵向应力分布的影响依然存在,但残余应力的影响在减小。对承受外载的焊接接头,逐步卸除外载后,焊缝横截面  相似文献   

19.
文中根据波纹管阀门的使用环境和功能要求,确定了阀门的主要结构材料,设计了阀门的内、外密封结构。在阀门的内密封结构上,采用形如刀口的平面密封,具有平面密封的特点,同时密封轴向力适中;在阀门的外密封结构上,采用与外界无漏点的波纹管密封。同时,内密封性能是波纹管阀门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在研究波纹管阀门内密封的密封机理基础上,分析了波纹管阀门内密封性能的影响因素,如介质的物理性质、密封副质量、表面粗糙度、密封宽度、密封比压等,可为波纹管阀门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田晓涛  郭平 《压力容器》2007,24(3):35-38,57
参照JB4723--1995《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和《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Ⅷ第二册·压力容器建造另一规则》,对某热电厂空冷系统的波纹管膨胀节建立了有限元计算模型,并对其进行应力评定,然后以双铰链膨胀节为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