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于洪军  王成 《中国矿业》2001,10(1):57-59
18 8 8年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曾说 :我有一个梦想 ,那就是让煤在地下燃烧而变成可燃用气体。一个多世纪以来 ,世界各国为解决传统煤炭生产和利用方式造成的资源浪费及环境破坏而苦苦探索。英国早在 1 90 8年就进行了第一次地下气化试验 ;前苏联于 1 932~ 1 935年间建立了煤炭气化试验区 ,1 941年获取重大进展 ;美国于 1 946年开始煤炭地下气化研究 ,1 987年试验获得成功。我国在 50年代末期开始进行地下气化研究 ,先后在新汶、枣庄、大同、皖南等矿区进行了气化试验 ,其中新汶孙村矿是我国最早进行煤炭地下气化试验的煤矿 ,但由于种种原因…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在新汶矿业集团的实施状况与进一步发展;分析了该技术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认为应在实践中逐渐完善煤炭地下气化技术。  相似文献   

3.
经过五年多的试验和工业性实践应用,山东新汶矿业集团鄂庄煤矿煤炭地下气化炉日前成为国内实施的煤炭地下气化工程中,产气时间最久,产气量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煤层地下气化炉。[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科研成果     
煤炭地下气化工业性试验在新汶取得成功 新汶矿业集团公司在多次论证、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与中国矿业大学、山东煤炭设计研究院协作进行煤炭地下气化的研究 ,在孙村煤矿建立了工程示范点 ,在该矿 - 75m水平边界煤柱进行煤炭地下气化工业性试验。先后完成了 1 2 0 0m巷道掘进 ,敷设电缆 40 0 0m ,安装供气、供风和排水管道 60 0 0m ,铺轨 1 50 0m ,同期完成了净化系统、测控系统、供电系统、供风系统等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 ,于 2 0 0 0年 3月 31日点燃了地下气化炉 ,可生产煤气 1 50 0m3/h ,空气煤气和水煤气热值分别在 6 2 8MJ/m3…  相似文献   

5.
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国内外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的研究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 ,结合新汶矿业集团在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的实际以及国家能源产业政策 ,阐述了发展洁净煤技术的重要意义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由于受开采方式和技术水平的限制,我国煤炭的开采回收率相对较低,据初步估计,我国的永久性压煤约有300多亿t,按目前的开采方式和技术水平难以开采。因此,如何合理地开发和充分利用我国现有煤炭资源,在目前的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已取得半工业性试验和工业性试验成功的“长通道、大断面、两阶段”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及新汶矿业集团建设的地下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项目为煤炭的洁净利用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新汶矿业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矿业大学合作完成的“孙村煤矿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研究与应用技术” ,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2 0 0 0年 9月 8日已经由山东省新科学技术委员会主持通过了专家的技术鉴定。煤炭地下气化是世界煤炭开发利用的方向之一 ,是我国“九五”期间的科技攻关前沿项目。这项技术是将处于地下的煤炭进行有控制的燃烧 ,通过对煤的热作用和化学作用而产生可燃气体的过程。它将传统的物理方法采煤变为用化学方法采气 ,使煤炭一次性转化为清洁的可供终端用户应用的能源与化工原料 ,实现了地下无人、…  相似文献   

8.
1引言 1888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设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时代可能要实现,即煤不从地下开采出来,而是在地下直接转化为可燃气体,……."1979年联合国召开世界煤炭远景会议提出:"发展煤炭地下气化是世界煤炭开采的研究方向."1992年制定的我国科学技术中长期发展纲要,把"完成煤炭地下气化研究试验和建立商业性煤炭地下气化站"定为战略目标和关键技术之一.江泽民主席于1994年5月24日亲自批示:"中国矿业大学煤炭地下气化试验,从煤炭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经济效益来讲,值得进一步研究."钱学森院士多次写信给中国矿大主持这项研究的余力教授表示赞赏和鼓励,指出:"等这项试验圆满成功之目,我们的资源概念也将革命了,是真正的新世纪了."国务院及有关部门领导对我国煤炭地下气化也很关注和支持.  相似文献   

9.
利用钻孔式煤炭地下气化进行深部煤炭资源开采,在我国还是一个空白,故拟利用辽河油田丰富的深层煤炭资源及其先进的钻井设备、完善的泥浆体系、先进的压裂设备解决在煤层中钻进的井眼保护和贯通问题,进行煤炭地下气化先导性试验,开展我国钻孔式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徐州新河矿二号井煤炭地下气化半工业性试验情况介绍,结合国外在煤炭地下气化方面的经验,对该项试验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今后我国在发展煤炭地正气了化中主要解决的技术关键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煤炭地下气化可以从根本上消除煤炭开采的地下作业工程,充分利用煤炭资源,将煤层所含的能量以洁净气体的形式输出地面,而将灰烬和废渣留于地下,从而大大减轻传统采煤和气化工艺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为了使地下煤层的燃烧和气化得到有效的控制,使气化工艺有效地发挥作用,及时准确地了解地下气化状态(包括燃烧工作面的位置、移动速度及燃空区的范围等)至关重要。监测试验表明,综合电磁法是进行煤炭地下气化监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长通道大断面两阶段煤炭地下气化工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的煤炭地下气化试验中,气化炉炉型很小,徐州新河二号井煤炭地下气化半工业性试验采用“长通道大断面两阶段煤炭地下气化”工艺,取得了满意的结果。试验表明,大型炉是煤炭地下气化走向应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国外报导     
美国煤炭地下气化已开始燃烧试验美国海湾石油公司已完成了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发展方面为期21天初期试验的头六天.该公司用各种现代方法处理用矿井开采不经济的那些急倾斜煤层中的煤炭。当加入氧气时,所产生的气体能转变成合成天然气、甲醇、氨或液体燃料.海湾公司的一个分部——海湾科学技术公司,根据同能源部的合同,在怀俄明州的洛林附近,已试验了近5年时间,花了1350万美元.通过试验,海湾公司将论证地下煤炭就地气化过程中开始点火、运行和最终阶段的效能。该试验的目标是平均每天生产出450万标准立方呎的气体;分别采用喷射空气和氧气来监视该过程的燃烧效应并研究环境的影响.根据  相似文献   

14.
煤炭地下气化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力  余学东 《煤》1998,7(1):14-17
介绍了煤炭地下气化的原理,国内外发展概况,简述了煤炭地下气化最新工艺理论体系,以及在此理论指导下,刘庄煤矿煤炭地下气化工业性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15.
煤炭地下气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锋  梁杰 《陕西煤炭》2003,(1):17-19,9
介绍了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基础、国内外发展水平,及其在我国的应用,提出了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可供煤炭地下气化工程设计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6.
煤炭地下气化是世界煤炭开发利用方向之一,早在1979年的世界煤炭远景会议上,联合国就已明确提出,实施煤炭地下气化开采,是解决传统的煤炭开采利用所存在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对盘锦市深部煤炭资源条件进行了阐述,介绍分析了国内外煤层气开发试验的技术,提出了盘锦市深部煤炭地下气化开发试验的方向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煤炭地下气化发展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国内外煤炭地下气化的发展过程及我国近几年来煤炭地下气化的高速发展进行了阐述,分析了今后的发展趋势,针对大同煤矿集团公司薄煤层进行煤炭地下气化开采的实际提出了几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徐州马庄煤矿煤炭地下气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徐州马庄煤矿煤炭地下气化试验过程中,研究了地下气化炉盲孔式电点火工艺,气化通道正、反向火力渗透互换燃烧贯通技术,并对混合小U型炉、双火源燃烧气化工艺方案进行了研究。指出了急倾斜煤层无井式地下气化煤气热值的发展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急倾斜无井式地下气化盲孔式电点火工艺,气化通道正,反向火力渗透互换贯通技术是可行的,煤气热值随煤气流量的增加而升高,并趋近于一稳定值,双火源气化工艺可提高气化炉的温度  相似文献   

19.
1992年4月,中国矿业大学煤炭地下气化研究中心进行了两阶段煤炭地下气化工艺的模型试验,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其实验结果见表1。  相似文献   

20.
煤炭地下气化中的地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秦勇  王作棠  韩磊 《煤炭学报》2019,44(8):2516-2530
煤炭地下气化是弥补我国天然气供需缺口的多元化途径之一。然而,该项技术历经80余年现场试验目前仍未产业化应用。煤炭地下气化炉的载体为地质体,煤矿床地质禀赋约束了特定地下气化项目的可行性,推进这一过程必须跨越地质风险瓶颈。立足于这一战略需求和基本认识,简要回顾历史并提出问题,从资源禀赋、选址评价、环境安全3个方面评述了国内外关于煤炭地下气化地质因素的认识与进展,提出了推进煤炭地下气化产业化的地质工作建议。分析认为,煤炭地下气化地质工作贯穿于规划布局、炉址选择、气化生产、燃后处理整个过程,系统性地质工作尚不到位是煤炭地下气化长期未能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原因,需要从战略高度上充分理解我国煤炭资源禀赋对当前地下气化技术的适应性,国外严格的选址"标准"启示我们加大对难采、劣质、零散煤炭资源原位规模性气化技术研究探索的力度,高温因素与静态地质体叠加所潜在环境地质安全问题需要正视并积极应对。基于上述地质思考,建议对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应持谨慎的乐观态度,不宜保守,更不宜盲目,鼓励选择适宜地质条件开展工业性试验探索。将煤炭地下气化作为一项保障国家长远能源安全的战略措施,围绕煤炭地下气化资源评价选区与战略规划、气化炉勘查与选址评价技术、高安全广适性地下气化工艺技术、生产地质动态监测预警技术、地下气化地质保障系列规范5个方面,推进并组织论证和实施"煤炭地下气化地质风险评价与预测关键技术"计划。其中,煤炭地下气化资源评价选区与战略规划是打破目前"难以产业化"僵局的基础,需要立足于我国煤炭资源特性及赋存条件实际,总结国内外地下气化工业性试验经验,建立全国统一的煤炭地下气化资源评价技术准则,评价全国或大区煤炭资源对当前地下气化技术的适应性程度。然后,提出可供分步实施的典型地质条件国家级先导性试验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