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对某给水厂进行了一个水文年的月度监测,重点分析了各工艺段出水的三卤甲烷和卤乙酸浓度变化。结果表明,对消毒副产物控制起关键作用的工艺是预氯化(混凝)、过滤和消毒。预氯化工艺是一个很大的健康隐患,必须严格控制。在过滤工艺中同时存在消毒副产物的生成和去除两种作用,对三卤甲烷的去除率明显较高,而卤乙酸在过滤前后变化不大。在清水池消毒过程中游离氯会与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继续反应生成消毒副产物。  相似文献   

2.
常规工艺对消毒副产物及前体物的去除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以西南某市L水厂为测试对象 ,研究了常规水处理工艺过程对消毒副产物及其前体物的去除特性 ,并且提出了控制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的几点对策。研究结果表明 :常规水处理对三卤甲烷前体物 (THMsFP)和卤乙酸前体物 (HAAsFP)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 ,去除率分别为 50 %以上、4 3%~ 6 4 % ,但对卤乙酸和三卤甲烷却无去除作用 ;预氯化是生成出厂水中THMs、HAAs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消毒副产物总致癌风险的首要指标参数--卤乙酸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利用国际和国内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数据 ,计算了各种消毒副产物的致癌风险。分析结果显示 :(1)饮用水中三卤甲烷和卤乙酸浓度的相关性不好 (R2 ≤ 0 4887) ,说明不能从一类消毒副产物的浓度来推断另一类消毒副产物的浓度 ;(2 )在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的总致癌风险中 ,卤乙酸的致癌风险占 91 9%以上 ,三卤甲烷的致癌风险则在 8 1%以下 ;(3)饮用水中卤乙酸浓度与消毒副产物的总致癌风险之间相关性极好 (R2 ≥ 0 919)。综合以上三点 ,建议将饮用水中卤乙酸浓度作为控制消毒副产物总致癌风险的首要指标参数  相似文献   

4.
卤乙腈(HANs)普遍存在于饮用水中,且卤乙腈比三卤甲烷(THMs)和卤乙酸(HAAs)等消毒副产物具有更强的遗传毒性、细胞毒性和致癌性。介绍了卤乙腈的种类毒性、分布情况及卤乙腈前体物的种类、卤乙腈的生成过程、卤乙腈的含量控制。其中消毒副产物生成的种类和数量主要与水源水的水质特性、所使用的消毒剂种类和水处理工艺与工况有关,概述了控制卤乙腈前体物与改良消毒工艺及去除已生成的卤乙腈,以减少饮用水中卤乙腈的浓度水平。  相似文献   

5.
对以东太湖水为水源的臭氧—活性炭处理工艺和常规处理工艺净水厂的消毒副产物生成情况进行了一年的检测,研究了臭氧—活性炭和常规处理工艺各处理单元对消毒副产物生成势的作用情况。结果表明,臭氧—活性炭和常规处理工艺的出厂水中均含有三卤甲烷、卤乙酸、卤乙腈等消毒副产物;与常规处理工艺相比,臭氧—活性炭处理工艺出水中的消毒副产物种类少、总量低,但三溴甲烷、二溴乙酸的生成量高;臭氧氧化能使消毒副产物生成势提高,砂滤工艺对消毒副产物生成势的去除效果稳定,混凝—沉淀工艺比其他工艺单元对消毒副产物生成势的去除效果好,活性炭工艺在夏季对消毒副产物生成势的处理效果比其他季节好。  相似文献   

6.
饮用水含氮消毒副产物卤化硝基甲烷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饮用水消毒工艺的改进,降低了三卤甲烷(THMs)、卤乙酸(HAAs)等消毒副产物(DBPs)在饮用水中的浓度,但导致出现毒性更大的含氮消毒副产物(N-DBPs),卤化硝基甲烷(HNMs)便是其中的代表且具有强烈的细胞遗传毒性和致突变性,正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简要介绍了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研究历程,综述了国内外对HNMs的毒理学研究及其形成机制和分析方法,指出需要通过大量试验研究和工程应用,才能探明HNMs的形成机制并获得HNMs及其前体物的最佳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7.
以黄浦江原水为试验用水,研究了新型消毒粉对模拟常规处理出水的杀菌效果及持续能力,并将此消毒剂与次氯酸钠消毒作比较,评价其消毒副产物产量.结果表明,原水经混凝、沉淀和过滤后,当投加量为0.5 mg/L时,新型消毒粉可以杀灭水中77%的细菌,细菌总数低于50 CFU/mL;在消毒副产物方面,与次氯酸钠相比,新型消毒粉生成的三卤甲烷低于次氯酸钠.  相似文献   

8.
通过进行预臭氧化—紫外线联合氯消毒工艺处理高温高藻期滦河水的生产性试验,检测和分析三卤甲烷生成势(THMFP)和卤乙酸生成势(HAAFP)的含量变化情况,研究了整套水处理工艺,尤其是预臭氧化单元对氯消毒副产物(DBPs)的去除效果。同时,研究了甲醛和溴酸盐这两种臭氧化副产物在处理过程中的生成情况。结果表明:在高温高藻期,预臭氧化单元对THMFP和HAAF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2.43%和15.06%,整套工艺对THMFP和HAAFP的平均总去除率分别为39.33%和54.12%,氯消毒副产物前体物得到有效去除;出水中甲醛含量低于50μg/L,溴酸盐的含量小于6μg/L,臭氧氧化副产物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9.
臭氧及其高级氧化工艺对消毒副产物的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饮用水处理中产生的消毒副产物(DBPs)具有致癌致突变等健康风险,且其在水中广泛存在,引起了水处理行业的广泛关注。DBPs的前体物主要是消毒前未被水处理工艺去除,且能与消毒剂反应形成DBPs的有机物或无机离子。在消毒前,通过增设新的处理工艺(如预处理或深度处理工艺)以去除DBPs前体物,是控制DBPs的有效措施。臭氧及其高级氧化工艺能够有效氧化降解部分有机污染物,所以其已经成为控制某些典型DBPs的重要工艺。综述了臭氧及其高级氧化技术对典型DBPs——三卤甲烷及卤乙酸的控制效果,详细讨论了这些技术的降解效率、机理及反应动力学,以期为微污染原水条件下DBPs的有效控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卤代苯醌(HBQs)是近年来饮用水中新检出的一类未受控消毒副产物,相比于三卤甲烷、卤乙酸等受控消毒副产物,其在水中的存在浓度更低,仅为ng/L水平,而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更强,同时具有生殖发育毒性。由于长期接触HBQs可能存在健康风险,综述了饮用水中目前HBQs的存在水平、前驱物、毒性及生成影响因素、控制与去除技术等进展,拟为将来对HBQs的深入研究提供支持,对其潜在健康风险的评估和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