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朝阳沟油田热采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针对朝阳沟油田原油性质、粘度敏感性和油层物性等情况,建立了地质模型和数学模型,在历史拟合基础上对热采吞吐参数进行了优选和热采吞吐生产动态预测,结果表明在该区块翼部地区进行热采具有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3.
朝阳沟油田部分低产区块由于储层物性差,在现有注水系统压力下水井的吸水能力差,连通油井受效差,致使区块采油速度和采出程度低,为改善低产区块水驱开发效果,选取朝45边部地区的配水间为强化注水试验区,实施强化注水技术。  相似文献   

4.
油田经营管理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已成共识。任何地域的油气资源的发现和采出都经历着由少到多,由盛及衰的一般历程。在油田开发的不同阶段,其技术策略也有所不同。对于每一个具体油区或油田,都面临着如何具体运用一次采油(POR)、二次采油(IOR)、三次采油(EOR)方法,如何选择接替时机的问题,需要根据储量评估、市场需求、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做出规划或决策。  相似文献   

5.
朝阳沟油田提捞采油经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榆树区自1999上11月陆续投入开放,油井采油提捞采油投产,水井采用常规管网注入,目前完钻57口,射孔36口,压裂36口,采用提捞方式投入生产35口,平均油层中部深度879m。该区经过12个月弹性溶解气驱阶段,于2000年11月转入注水开发,共转注9口井,日注水135m3,累积注水4184m3,水驱控制程度为64.8%,在试验区共投入3套车组进行提捞生产(单车生产能力在8-10t/d),捞油周期3天,目前平均日产油20.3吨,累积产油7316.4t,通过近一年的开发,证明采用提捞采油方式投产可以满足该区开发需要。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近年来在安塞油田实施的增产、增注工艺进行了综合分析、对比、对各种增产增注工艺进行了实事求是的技术评价和经济筛选,提出了各种工艺的实施范围,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变频调速器闭环系统在油田注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长庆油田注水系统管网效率太低的现状,对因打回流而浪费电能比较严重的注水站,进行变频调速闭环控制改造。对应用的条件、节电机理、变频调速的原理及应用效果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海上部分注水开发油田的吸水指数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呈递减趋势,注入能力的下降、注水井点及注水量的不足将直接影响油田未来的产液量。通过注采系统调整,优化油水井数比可以有效改善水驱效果。在考虑生产压差、安全注水压差及压力保持水平基础上建立了注采系统调整评价方法,定量评价了海上三大类注水开发油田未来注采系统调整潜力。结果表明,注采系统调整的重点在陆相稠油及陆相整装中低黏油田,年增油量可达到(50~260)×10~4m~3。  相似文献   

9.
安塞特低渗油田注水开发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安塞油田王窑区王19-4井组的静态资料及生产动态资料,分析限油层吸水状况、沿井见效及见效时间产量、动液面及含水等动态变化情况,并进行了产能预测,分析了井组中的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其且内注水压力平稳,油层吸水状况良好,注水见效时间快,见效程度高,无水采油期长,大部分油井生产形势平稳,产量下降幅度不大,稳产期较长,王窑区油藏自然能量的最终采收率只有8%,而注水后水驱采收率提高到21.9%,体现了长  相似文献   

10.
本针对朝阳沟油田由于储层天然裂缝存在影响注水受效不均匀的矛盾,应用数值模拟,对选择性堵水和改变注采系统等调整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适时转成近东西向线性注水,从根本上改善该地区注水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1.
安塞特低渗透油藏合理开发井网系统研究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鄂尔多斯盆地安塞特低渗透油田由于存在天然裂缝或人工压裂裂缝,造成了储集层平面渗透率的方向非均质性。该油田以往采用正方形九点注水开发井网,存在沿裂缝方向油井见效、见水快,而裂缝两侧油井见效差或不见效等问题。以该油田具有代表性的坪桥区特低渗透油藏为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对比分析了正方形反九点井网、菱形反九点井网和矩形五点井网的特点和开采效果,并对矩形井网的井排距和井距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特低渗透油藏开发初期,菱形反九点井网开发效果好于正方形反九点井网,沿裂缝方向线状注水的矩形五点井网更适合特低渗透油藏开发;矩形五点井网可以对油井和注水井进行大型压裂,在提高单井产能和注水波及体积的同时可防止油井暴性水淹,通过适当延长沿裂缝方向的井距(最优井距为450~500m)、缩小垂直裂缝方向的排距(最优排距为150m),可以提高油井均匀受效程度和开发效果。图5表3参2(侯建锋摘)  相似文献   

12.
以孤岛油田中二中强注强采试验区资料为基础,以数值模拟为手段,着重研究了不同注采强度下正韵律油层对剩余油饱和度分布规律的影响,不同采液速度、不同提液时机、不同压力水平、不同井网系统对强注强采开发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孤岛油田中二中强注强采的最佳生产指标。  相似文献   

13.
孤岛油田进行了聚合物驱试验,取得了明显的降水增油效果,注聚区内油井单井见效特点不同,按单井含水的变化划分为4种类型:“U”字型,单层生产,油层厚度较薄,含油饱和度高,具有含水下降幅度较大、见效时间长、累计增油量高、见聚较晚等特点;“V”字型井,多出现在油层厚度大,油层层内、层间非均质性强的区域,其含水下降幅度较小,见聚早,且大多见效同时见聚;“W”字型井,多为边角井,注采关系不稳定,含水下降幅度小,增油量较差;不见效型,受水驱干扰大,未见增油降水效果。每种类型的影响因素不同,主要影响因素是储集层性质、剩余油饱和度、注采关系等。图1表1参2  相似文献   

14.
以临南油田夏32块油藏为例,叙述了边水活跃油藏中高含水期油田调整模式。在精细油藏描述的基础上,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是较为直观的好方法。通过对开发动态进行历史拟合,分析了剩余油的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针对不同的剩余油分布形式,提出控水稳油的挖潜调整措施。  相似文献   

15.
马岭油田剩余油分布规律及综合挖潜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二连油田稠油油藏埋藏浅、储层物性较差、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单层厚度小(平均2.2m),采用小井距注蒸汽吞吐开采,在经济上和技术上存在很大的风险性。以吉32热采试验区的开发实践为基础,分析了其注蒸汽吞吐开采特点,研究了影响吞吐效果的因素,提出适合薄油层稠油热采的厚度筛选标准及注汽参数,并对其开采效果进行了技术经济评价。结果表明:虽然试验区油层物性条件较差,但只要针对油藏特点、采取有效措施,高寒地区的稠油热采不但技术上可以取得成功,经济上也是可行的。根据试验区注汽井间干扰严重的特点,利用干扰剔除法对井间干扰效果进行了客观、真实的评价。吉32试验区热采开发的成功,不但为高效、科学开发二连油田的稠油资源打下了基础,其开发经验对国内同类型稠油油藏的开发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图4(郭海莉摘  相似文献   

16.
四维地震技术在稠油开采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克拉玛依油田九区齐古组浅层油藏是新疆最早投入注蒸汽开发的稠油油田,由于油层非均质性强,物性变化复杂,难于认识油藏注汽后的温度场,压力场,剩余油饱和度,场为此,在对九5区95159井区蒸汽热采前缘及剩余油分布研究时,采用四维地震技术,并根据生产动态和其它资料进行综合监测,在此基础上,采取平面加密调整,汽驱提注,间注,停注及纵向土读者 剖等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从1995年至1999年,投产加密新井763口,加密井累积产油72.8*10^4t,汽驱区年产油综合递减由5.5%降到-6.7%,油汽比从0.12提高到0.27。  相似文献   

17.
稠油油藏蒸汽驱合理井网密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井网密度直接影响到蒸汽驱开发的采油速度、开发年限、最终采收率及投资和经济效益。通过分析蒸汽驱开采机理,提出了计算蒸汽驱产量的解析方法。在改进FarouqAli模型基础上提出的解析模型考虑了蒸汽的重力分离、蒸汽驱前缘热水区的存在,对生产井生产过程中的变化作了更符合实际的处理。此模型可用于预测油水产量、蒸汽区的体积厚度、加热区的温度和油水饱和度等。根据蒸汽驱过程中注汽速度、采注比、井底蒸汽干度等操作条件的临界值,提出了稠油蒸汽驱过程中合理井网密度的优化方法,建立了优化模型。实例运算表明,优化方法及软件具实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具有埋藏深、非均质性强的特点,主要储集空间以溶孔、溶洞和裂缝为主,裂缝为主要渗流通道。随着油田能量的递减,注水做为补充能量最经济有效的方式得到大力推广。根据物质平衡原理,依托酸压曲线、注水指示曲线、能量指示曲线,对注水进行定量化计算,精细注水,明确注采关系,优化注采参数,推动油田提高水驱效率和采收率。  相似文献   

19.
Microbial Improved Oil Recovery (MIOR) utilizes the effect of oil degrading bacteria that grow on the oil–water interface. It has been demonstrated that the presence of growing bacteria in an oil and water saturated sandstone core can result in significant increased oil recovery upon water flooding [Torsvik, T., Gilje, E. and Sunde, E., Aerobic Microbial Enhanced Oil Recover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icrobial Enhanced Oil Recovery, Dallas TX, USA, Sep. 11, 1995]. Several mechanisms are proposed to explain this observed effect, among which are reduction in the oil–water interfacial tension (IFT) and changes in the wettability of the syste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from the present study indicate that bacterial growth can both reduce IFT and change the wettability towards less water-wet conditions. A subsequent simulation study shows that a change in wettability towards a less water-wet behavior can reproduce the increased oil recovery observed during the core flood reported by Torsvik et al. Furthermore, the simulations also indicate that a gradual and strong reduction in IFT can reproduce the same experimental data. Both the effect of changed wettability and reduction in IFT was included in the simulation model as changes to the relative permeability curves, constructed from general theory on IFT reduction and wettability alteration.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采油厂注水系统在油田开发过程中的管理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