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层序地层学是 1 977年由美国Rice大学的Vail教授及其Exxon公司的同行们在地震地层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 2 0世纪 80末期 ,国内外开始掀起层序地层学研究热潮 ,它在石油勘探中具有相当的实用性。在前人划分的基础上 ,把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志留系地层划分为 6个层序。在所划分的这些层序中第一层序为Ⅰ型层序 ,其余层序为Ⅱ型层序。第一层序由低位体系域、海侵和高位体系域三部分组成 ,而其余 5个层序均由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两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2.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划分   总被引:35,自引:4,他引:35  
通过地震、钻井和露头三位一体的研究方法,把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划分为2个超层序(J1-2SS1、J2-3SS2)、7个层序(J1S1-J3S7)和15个体系域。第一超层序由Ⅰ、Ⅱ、Ⅲ、Ⅳ层序组成,相当于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包括八道湾组,三工河组及西山窑组;第二超层序由Ⅴ、Ⅵ、Ⅶ层序组成,相当于中上侏罗统的石树沟群,包括头屯河组,齐古组及喀拉扎组。介绍了各层序划分的主要依据和特征。指出Ⅲ层序底界面位于J2S^22砂层组内部,是一个油气勘探意义重大的不整合面。Ⅱ、Ⅳ层序底界面位于煤层发育段之间,煤层不能作为层序界面。  相似文献   

3.
露头碳酸盐岩旋回层序的识别与划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海相碳酸盐岩新区勘探中,露头层序地层学是一种重要的勘探手段。归纳了露头碳酸盐岩米级旋回层序的识别特征和划分依据,识别和测量了北京西山丁家滩剖面的米级旋回层序,并分析其垂直叠加型式,划分了长周期旋回层序。结果表明,通常是4~6个向上变厚并变浅的米级旋回层序构成一个五级旋回层序;4个总体向上变厚并变浅的五级旋回层序构成一个四级旋回层序;3~5个四级旋回层序构成一个更大级别的总体向上变厚变浅的序列。图1表1参6(邹冬平摘)  相似文献   

4.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质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辨"含有区分、明晰、辨别、分辨的意思,"分辨率"则通常指对事物区分与辨别的程度,如果对事物能够较精细地进行区分和辨别,当然就可以称之为"分辨率"高了.一般情况下,"分辨率"是用来表征仪器、仪表等测量装置区分与分辨观察对象的能力的;再广义一些理解,也可以认为是用来表征某种工艺技术或某种技术方法,对于人们的研究对象进行区分与分辨的能力的.  相似文献   

5.
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寒武系-下奥陶统沉积横向上包括了台地至盆地型的碳酸盐岩沉积,厚约3000-5000m.从地震反射上可划分为三个体系域;低水位期体系域为一套向东呈楔形发散的中振幅反射结构,分布范围仅在盆地的东北部,海进期体系域为一套的100-150ms的中-强振幅高连续性反射,平面呈席状,在盆地的大范围分布,高水位期体系域为一套1s厚的反射层,根据反射结构可进一步划保持型和追赶型两种碳酸盐岩体系,  相似文献   

6.
利用测井曲线活度划分准层序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朱剑兵  赵培坤 《新疆石油地质》2005,26(4):426-427,436
通过分析测井曲线活度的性质及其地质意义,发现利用活度曲线可以识别准层序单元的界面。以胜利油田坨715井沙三中第Ⅱ层序湖退体系域为例,结合实际岩心的分析在该段划分了3个准层序单元。经过该段3类测井曲线(自然电位、电阻率、自然伽马)的活度分析发现可以完全识别出这3个准层序单元,而且自然电位曲线的识别效果最好。利用测井活度的统一性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多条测井曲线活度加权综合识别的方法。实践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也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8.
9.
准层序     
Mulh.  JW 《国外油气勘探》1999,11(4):435-438
  相似文献   

10.
吐哈盆地侏罗系含煤沉积层序特征研究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0  
本文应用陆相层序地层学方法对吐哈盆地侏罗系沉积层序进行了综合分析,划分出三套层序和一套超层序。对八道湾、西山窑和七克台这三套煤系及其相应的沼泽环境进行了研究。最后提出了5种沉积体系域,建立了6种体系域模式。  相似文献   

11.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第三系层序地层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依据层序地层学理论,对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第三系进行了层序地层划分,探讨了层序发育特征、成因机制及与油气的关系。把第三系划分为1个一级层序,2个二级层序,7个三级层序组,19个三级层序。各三级层序中主要发育海(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低位体系域不发育。分析认为,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第三系不乏有利的生储盖组合:上第三系不具备生烃能力,但具备好的储盖组合关系,昆仑山和天山山前的背斜带、英吉沙—棋北背斜带以及麦盖提上倾斜坡带是这类有利储盖组合的发育区;下第三系具有一定的生烃能力,且生储盖组合良好,发育于山前带的乌恰背斜、柯克亚深部背斜及杜瓦背斜等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图3表1参3(邹冬平摘  相似文献   

12.
准噶尔盆地东部侏罗系沉积相及沉积层序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东部侏罗系的沉积环境和沉积相的研究,应用层序地层学方法对侏罗系进行了进一步划分与对比;应用地质、测井及地震等方法对该区的沉积相和沉积层序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本区侏罗系主要是一套受构造和气候条件控制的陆源碎屑沉积.按其沉积特征可分为潮湿型与干旱型两类;按低位体系域的特点又可分为北部缓坡型和南部陡坡型.  相似文献   

13.
层序地层学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层序地层学已有 40多年的发展历史。该学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的进一步发展和普遍应用。根据地层学发展史和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对 3方面问题进行分析认为 :( 1 )海平面升降具有全球一致性 ,但与陆相湖盆的湖平面升降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水体连通的湖盆湖平面升降也具有一致性 ,因此其沉积物堆砌样式及时空演化同样是可容空间与沉积作用的问题 ,可以用经典层序地层学的概念及分析方法进行研究 ;( 2 )地层主要依据岩层特征和属性进行划分 ,而层序地层学建立层序地层的框架是海平面变化 ,二者划分的基础不同 ,因此在传统岩性地层界限与层序地层界限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 3)提出通用的相邻级次层序地层模式 ,认为 :在理想情况下 ,分级嵌套的层序地层中任何一级层序所包含的次一级子层序都具有完整的体系域结构 ,即具有高位域、海 /湖侵体系域和低位域。因此 ,层序地层学未来的发展需要上升或抽象到更加本质的范畴 ,使之更具有普适性。  相似文献   

14.
沉积体系及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别论述了层序地层学及沉积体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阐述了与层序地层学及沉积体系相关的理论和基本概念。层序地层学未来的发展趋势为研究方法标准化及应用地区特殊化,尤其要加强深水层序、碳酸盐岩层序及层序模拟研究。沉积体系研究要由静态描述向动态模拟、由宏观分析向微观刻画发展,要加强沉积过程恢复,在更规范、更精细的等时层序格架内编制沉积体系图件,为寻找油气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陆相断陷盆地高精度层序地层研究现状与思路   总被引:18,自引:13,他引:5  
陆相断陷盆地高精度层序地层研究常采用经典层序地层学和Cross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两种分析方法,这两种方法存在明显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层序识别方法与适用范围、层序结构与对地层分布的认识等方面。由于都是基于可容空间的变化来识别层序,使得两种方法相结合解决断陷盆地层序研究问题有了理论上的依据。分析认为,以经典层序地层学方法和三分体系域的观点为基础,通过不整合面的识别和追踪,可建立宏观或区域层序地层格架,研究盆地沉积体系分布演化;以Cross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方法和二分体系域的观点,建立不整合面控制下的整合地层的高级次层序地层格架,研究沉积相和储层的分布,是陆相断陷盆地高精度的层序地层研究的有效方法。两种层序研究方法的结合点取决于断陷盆地区域性不整合面的分布和发育情况。  相似文献   

16.
在准噶尔盆地中拐凸起已经发现了一批岩性油藏,但难以评价其规模。从古凸起演化、层序地层学、沉积体系、输导体系等方面入手,剖析了侏罗系岩性油藏的控制因素,指出古凸起高部位有利于形成地层圈闭,斜坡区有利于形成地层岩性圈闭;南北向的沉积体系与东南倾的鼻状构造形成了构造与沉积体系的斜交型配置,有利于形成地层岩性圈闭;断裂是控制古生中储型岩性油藏形成的关键因素;坡折带之下的三角洲前缘有利于岩性油藏的形成;低位域八道湾组和高位域三工河组具备岩性油藏形成的条件,有良好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7.
层序地层学在松辽东部断陷有利勘探区带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在松辽盆地东部断陷应用层序地层学方法识别地层超覆圈闭,预测了烃源岩层,储层和盖层。在此基础上对有利于勘探区带进行了综合预测。松辽盆地东部断陷发育3个超层序,11个层序,在3个超层序界面上共识别出地层超覆圈闭54个,总面积4469.9km62,3个直层序中发育3套烃源岩层,4套储层和3套盖层。  相似文献   

18.
测井资料识别层序的方法及问题讨论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测井资料层序识别是层序地层分析的基础之一。在测井曲线上 ,准层序、体系域和层序具有不同的响应特征。准层序界面表现为测井值、岩层厚度或岩性发生了突变。体系域的识别取决于准层序的叠加样式 ,在自然伽马测井曲线上 ,盆底扇以光滑柱形显示 ,上下界面处测井曲线发生突变 ;斜坡扇以齿状卵形显示 ,前积复合体以齿状漏斗形显示 ,水进体系域以齿状钟形为特征 ,高水位体系域以柱形 漏斗形为特征。在地层倾角矢量图上 ,低水位体系域以乱模式显示 ,水进体系域以红模式显示 ,高水位体系域以绿 蓝模式显示。密集段以高自然伽马、低电阻率、高U、Th、K记数率和小倾角绿模式为特征。层序界面在地层倾角矢量图上表现为能够确定为不连续面的乱或断模式 ,以及低的U、Th、K记数率。针对在测井曲线上层序识别的多解性、层序级别划分的不一致性以及离开井眼范围的推测性 ,提出多种资料的有效结合 ,特别是同地震资料及高分辨率古生物资料的结合 ,是进行层序地层分析的有效方法。以东海某箕状凹陷的一口井为例 ,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辽河东部凹陷滩海地区东营组准层序成因研究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钻井及地震资料,详细研究了辽河东部凹陷滩海地区东营组的准层序组和准层序特征,认为该地区东营组包含了陆相准层序的两种基本类型:湖相沉积体制准层序,由向上变粗的沉积序列组成;河流沉积体制准层序,在河流体系分布区为向上变细的正粒序,在泛滥盆地相分布区为向上变粗的反粒序。成因分析表明,东营组准层序的特征和形成受四级构造幕沉降作用控制,从沉积空间演化角度看,准层序边界是一个沉积空间突变面。通过分析沉降速率变化引起沉积空间演变的沉积响应特征,解释了两类准层序的形成过程,并建立了相应的准层序成因模式。提出的认识为陆相断陷盆地准层序划分和对比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