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西北地区侏罗纪煤系油气形成(之二)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西北地区已发现的侏罗纪煤系原油绝大多数为低密度、低硫、中含蜡,饱和烃含量一般为70%~90%,并且以C21以前的低碳数正构烷烃为主,全油δ13C值多为-29‰~-24‰。成熟度分析表明,绝大多数煤系原油为正常成熟原油,少数为低成熟原油,没有未成熟原油。天然气中的重烃含量高,C2以上组分平均达20%,δ13C1值一般为-45‰~-35‰,多属接近油型气的混合气。在侏罗纪煤系有机质和原油生物标志物分布中,类异戊二烯烷烃中姥鲛烷占明显优势,即具有较高的Pr/Ph值;含有较高的二环倍半萜烷,而三环萜烷含量较低、三环二萜烷含量很低;五环萜烷含量丰富,约占萜烷总量的80%以上;煤和炭质泥岩中Ts、C29Ts、C30重排藿烷和伽马蜡烷含量很低,而煤系原油和泥岩中这些化合物相对较高;甾烷含量明显较低,且以C29甾烷为主,占40%~80%;重排甾烷含量相对较高,也以C29为主。总体上,煤系原油与泥岩的生物标志物特征较相似,而与煤和炭质泥岩有较大差异。煤系泥岩是西北地区侏罗纪煤系地层中的主力油源岩,煤和炭质泥岩是次要油源岩。这一结论在西北地区侏罗纪煤系含油气盆地具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西北地区侏罗纪煤系油气形成(之三)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西北地区侏罗纪煤系中主要成烃显微组分是孢子体、角质体、藻类体、沥青质体、碎屑类脂体和基质镜质体等,木栓质体和树脂体等早期成烃组分含量极低。侏罗纪煤系有机质成烃演化特征与一般湖相有机质稍有差异,但基本上仍然遵循一般有机质热降解成熟生油模式,主要生油阶段的Ro值为0.7%~1.2%,生油高峰Ro值约为0.95%。目前西北地区侏罗纪煤系烃源岩Ro值一般为0.4%~1.3%,多数地区成熟度较低,在山前深坳陷地区成熟度较高,烃源岩Ro值大于0.7%,进入大量生油阶段,西北地区主要煤系含油气盆地油气田均分布于这些地区,烃源岩成熟度对油气田形成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西北地区侏罗系有利的生烃区域基本分布在侏罗纪是沉降、沉积中心而后续埋藏又较深的山前坳陷。图4表1参45(王孝陵摘)  相似文献   

3.
吐哈盆地侏罗系煤系地层烃源岩的测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小莉  沈英 《测井技术》1998,22(3):183-185,194
以吐哈盆地侏罗系煤系实际测井资料为基础,,对烃源是井曲线响应之间的关系分析的结果表明,烃源岩的测井曲线特征比较明显,便于识别。  相似文献   

4.
阿拉善断块侏罗系油气成藏控制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阿拉善断块,差异构造作用使巴音浩特盆地没有发育良好的烃源岩层;潮水盆地的烃源岩虽达了成熟阶段,但同沉积断裂活动使盆地分割为多个小的次级洼陷,且很少发育良好烃源岩,因而难以形成有工业意义的中小油气田;雅布赖盆地虽发育有巨厚且良好的烃源岩层,但由于沉积中心迁移和构造剥蚀,致使优良烃源岩发育区段尚未成熟,同样不可能形成有工业意义的油气田。由于潮水和雅布赖盆地缺乏侏罗系以外的烃源岩层的发育,今后也难在该区找到有工业意义的油气田;研究还表明,控制含煤岩系油气藏形成的主要因素是:良好的构造叠合条件,成熟的、有一定数量和质量有效烃源岩层、发育多套完整的湖平面变化旋回准层序组。  相似文献   

5.
Hend.  MS  路艳 《国外油气勘探》1996,8(6):655-681
早、中侏罗世含煤地层遍布中亚,中国西北地区也很发育,在准噶尔盆地南部,塔里木盆地北部及吐鲁番盆地的厚度分别超过2500m,2300m和1500m,沿横穿盆地边缘这些地层露头带,13个断面的分析研究表明,全为非海相曲流河沉积,局部发育有辫状河流相和湖泊三角洲相。中国的地下数据表明,区域性侏罗系湖泊相存在于沉积倾斜的下方,与全球性早,中侏罗世季风降水量的环流模拟预测相一致。  相似文献   

6.
不同类型煤系烃源岩对油气藏形成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以冀中坳陷东北部石炭-二叠系和柴达木盆地北缘侏罗系主体煤系烃源岩为实例,运用油气地球化学新技术、新方法,在系统分析和总结大量烃源岩及油气样品(6629块/次)分析数据的基础上,根据油气源对比、不同类型烃源岩的综合评价和生烃量计算结果,确认冀中苏桥油气田的凝析油或轻质油主要是C2b-P1s含壳质组煤和炭质泥岩二次生排的油气;而柴北缘冷湖油田的原油主要来自J1浅湖一半深湖相泥岩,生排油气量也以湖相泥岩所生油气为主。煤系中的暗色泥岩、炭质泥岩和煤的有机质类型及显徽组分随沉积相或亚相的变化而不同,生烃能力差别很大,滨海(湖)沼泽煤及炭质泥岩生烃能力多好于泥岩,而较深水浅水湖(或海)沼泽泥岩生烃能力多优于煤。图5表7参16  相似文献   

7.
西北地区侏罗系煤系油气田的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煤系油气田的形成是一定的构造、沉积与生烃母质富集、成熟与油气有效排出等因素在时空间配置组合而形成的产物.西北地区侏罗系煤系油气田形成必不可少的条件是:①侏罗系原盆地应存在,发育有完整的生储盖组合;②原始沉积环境呈低缓洼地,并具备潮湿气候,有利于近湖低位沼泽与大量易生烃母质的发育和堆积;③后续盆地要继承发展,以保持源岩递进性受热并熟化;④源岩成熟后的构造挤压是油气有效排驱的主要动力.煤系油气田在平面上沿着与源岩同期的湖岸线内侧分布,位于有油源断层切割,收缩量适中,破坏较弱的区带.剖面上则集中于生烃门限上下.其中构造-岩性与岩性型油气藏占有重要比例.  相似文献   

8.
煤系地层低渗透岩屑砂岩储层成因机理及储集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煤系地层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侏罗系,其中岩硝砂岩储层是其主要的储层类型,本文深入分析了煤系地层低渗透岩屑砂岩储层的成因机理及储集特征,并对有利储集带的分布规律进行了总结。研究表明,煤系地层砂体的原始储层质量较高,但强烈的压实作用和高岭石胶结作用降低了砂体的孔渗性。煤岩对砂体孔隙演化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即在早成岩期促进孔隙的破坏,而在晚在岩期有利于次生溶孔的形成。砂体孔隙类型主要为残余原生粒间孔、粒  相似文献   

9.
中国西北“侏罗纪泛湖”的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晓杰  孙镇城 《勘探家》1999,4(1):61-61
笔者通过对古地理、古气候、古生态的研究,认为相同的古气候条件使得西北地区诸盆地具有相似的生物群落沉积特征,株罗系时我国西北诸盆地是由古天山、古祁连等山系分事的相互独立的盆地,并不存在“侏罗纪泛湖”。  相似文献   

10.
笔者通过对古地理、古气候、古生态的研究,认为相同的古气候条件使得西北地区诸盆地具有相似的古生物群落和沉积特征,侏罗系时我国西北诸盆地是由古天山、古祁连等山系分隔的相互独立的盆地,并不存在“侏罗纪泛湖”。  相似文献   

11.
东北地区早,中侏罗世原沉降带及沉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西北地区侏罗纪煤系地层油气勘探的重大进展丰富、完善了煤成油理论。东北地区中、下侏罗统也是一套煤系地层,同样具有油气生成、运移并聚集成藏的条件,但因早、中侏罗世盆地被多次构造运动破坏,目前多为残留盆地,虽多处发现油气显示,至今勘探未获突破。综合露头、地震、钻井等资料,认为东北地区早、中侏罗世聚煤盆地集中分布在西部沉降带(大兴安岭东缘以西地区,发育7个原沉积区)和东部沉降带(依兰—伊通断裂以东地区,发育2个原沉积区),大致可分为两类:以陆相断陷湖盆沉积体系为特征的陆相盆地,富含煤层,发育有湖相暗色泥岩;与陆间海或大洋有关的近海盆地,部分发育海相—海陆过渡相沉积组合。受勘探程度及资料所限,尚无法恢复9个原沉积区(沉积期间为负地貌单元)确切的早、中侏罗世原型盆地范围,从改造程度和保存条件分析,西部沉降带的二连南部原沉积区(现今二连盆地西南地区)远离大兴安岭火山岩区,被白垩纪盆地覆盖,改造程度最弱,是东北地区开展侏罗系前期勘探的首选地区。  相似文献   

12.
煤系有机质生烃潜力评价标准探讨   总被引:70,自引:2,他引:70  
根据西北地区侏罗纪煤系地层2300余个岩样的有机地化分析数据,详细研究了3类煤戏夺的热解生烃潜量与有机碳、氯仿沥青“A”、总烃含量的关系。对煤系烃源岩的评价,不能简单套用一般湖相泥岩的评价标准。有机碳含量为2-5%的煤系泥岩是煤系中最好的油源岩;煤的生烃能力主要取于煤中富氢显微组分的含量,其有机碳含量与热解生烃兴师动众量没有相关关系;碳质泥岩的热解生烃潜量与其有机碳含量的相关性很差,用热解生烃潜量  相似文献   

13.
银额盆地查干凹陷基本生油条件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从有机地球化学方面深入研究了银根-额济纳旗盆地查干凹陷的基本石油地质条件。查干凹陷下白垩统沉积时为一箕状断陷,沉积地层和烃源岩厚度变化大,主要烃源岩发育于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和苏红图组下段,厚约0~2400m。目前烃源岩有机碳含量为0.15%~2.66%,热解生油潜量为0.07~10.74mg/g,氯仿沥青"A"含量多数在0.022‰~3.757‰,总烃含量为0.049‰~2.527‰。有机质丰度变化大,但可溶有机质含量相对较高。有机质主要由无定型草本植物降解和藻类组成(占60%~80%),其中II1型有机质占50%以上,推测原始有机质类型较好。该凹陷地热梯度较高,目前烃源岩镜质组反射率在0.8%~2.0%,处于成熟生油-湿气阶段,饱和烃色谱和色质参数也表明烃源岩已成熟。TTI计算表明其主要烃源岩主要生油期为晚白垩世。综合分析认为下白垩统烃源岩属较好烃源岩,具有一定的生油气潜力。图5表3参5(陈建平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