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民集中居住能促使“土地集约利用”,既有利于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社区建设,又有利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因而成为美好乡村建设的重要“切入点”和“着力点”.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态势目前整体良好,但仍存在建设资金不足、缺乏统筹规划、农民参与意识不强、农民集中居住区管理人才缺乏等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唯有多渠道融资,政府积极引导与尊重农民意愿相结合,因地制宜、权变推进以及完善农村社区管理体制,才能有效化解阻滞农民集中居住的各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农民家计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重庆市40区县的农民为调查对象,对农民家庭基本情况、居住情况、土地经营情况、收入和支出情况以及村社治理和精神文化等进行了抽样调查.分析调查数据得出结论:青少年和老年人是当前留守农村的主体人口:农民逐渐从传统农业中分离出来,部分人从事非农产业;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负担仍然沉重.建议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丰富农村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3.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统筹城乡发展"到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村建设",中国的农村正面临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惠及七亿中国农村人口的政策将使中国的农村迈向一个新的里程碑。探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改善农村综合实力,治理结构,公共卫生及公共服务,提高农民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已成为新时期农民新的需求,将带给农民更高的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4.
在城乡一体化的经济格局下,加快对新型农村社区居住模式的研究,对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和居住条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针对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居住模式在发展过程中对满足农民生产生活要求、继承传统农村特色、经济环保、交往空间设计等方面的不足,提出建议: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社区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和规划;汲取传统居住空间模式精华,将传统和创新元素相结合;在居住模式中融入新功能、新空间,采用新结构、新技术;在居住模式中营造具有归属感的社区交往空间;结合当地居民特点和资源优势,实施适宜的社区建设技术政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留守儿童的数目逐年增多,留守儿童的社区教育受到社会各界关注.社会工作者整合社区及社会组织等资源,以专业的理论方法,开展社会工作服务以介入留守儿童的社区课堂教育.文章以"七色光"项目为例,以S市D社区教育课堂为试点,以探究社会工作介入社区课堂教育的服务方式及成效,并分析项目中存在的困境及可改进的部分,以此为社会工作介入留守儿童社区课堂教育服务提供经验参考及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增强“村改居”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的普惠性和均等性,对弥合城乡公共服务间隙,提升城市更新品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对广州20个“村改居”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状况的调查发现:公共服务设施供需不平衡、公共服务资金投入结构不清晰、公共服务覆盖人口严重倒挂、公共服务提质制约因素较多,成为“村改居”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的困境表征。上述困境表征可以置于控制权理论视角加以分析,“村改居”社区在“镇村体制”向“街居体制”转制过程中,各方主体在事权和财权的权力转换中出现了“目标—激励”的模糊化处置。基于此,建议以普惠均等价值理念为牵引,将“村改居”社区公共服务按照公共性程度构建多元主体权责统一的“目标—激励”供给体系,创新多元主体低成本供给运营机制,促进公共服务供给责任从模糊化向清晰化、精细化转变。  相似文献   

7.
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农民权益保护为视角,从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主体地 位、农民意愿的表达、流转收益分配、农民经济利益和生活环境情况等方面展开分析。从权利理论视角对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权益保护情况进行探讨,基于理论和实证的研究,从健全农村土地管理法规体系、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以市场机制为导向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大力发展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协调流转和耕地保护的关系、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完善建议,对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决定了农村社区在一定时期内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超越这个阶段性要求就会在工作中出现违背农民的意愿、损害农民的利益、影响党和政府形象的问题。必须从农村的实际出发,把握阶段性的特征,才能真正得到农民的认同,使农村社区建设具有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9.
对城市化进程中苏南农民在政府"三集中" 政策下,居住与生活变迁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选择典型案例--江阴市石庄镇,以农民的角度详细的从社会生活、物质空间、文化素质和组织建设层面指出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农村城市化过程复杂,认为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是改善农民居住生活的根本.  相似文献   

10.
实现公共服务社会化是我国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实践方向和有效途径.公共服务社区化是公共服务社会化的基层实现形式,但目前社区建设存在许多问题,成为公共服务社区化的现实困境.实现公共服务社区化,需要培育社区公共服务的"准市场机制",完善政府与社会、社团以及居民的互动机制,建立完善的社区管理协调机制,形成社区居委会自治权力运行机制,建立地方政府的公共财政体系和公共财政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1.
山东农村社区建设规划的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社区建设规划,是农村社区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文章阐述了当前农村社区发展的现状和背景,分析了城镇化和现代化过程中农村社区规划中受编制方法、基础资料、技术标准和结构化问题所制约而面临的困境,并结合对山东省农村社区建设规划的相关调研,从转变理念、创新方法、完善信息库和注重地域特色等方面出发,提出了解决困境、改进农村社区规划的对策与途径.  相似文献   

12.
农村社区教育在培养新型农民、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具有基础性的推动作用和重要现实意义。而当前农村社区教育面临着严重的发展失衡和多重现实困境,难以有效发挥其全民和终身教育的社会功能。对此,为破解农村社区教育的现实发展困境,在通过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可行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公租房社区老年租户就地养老的意愿非常强烈,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适老性对老年人养老意愿能否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在问卷调查基础上,运用熵权Topsis评价方法,构建公租房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适老性评价模型,对公共服务设施适老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从指标权重看,医疗服务设施和生活照料设施所占比重较大;公共服务设施类别上,老年租户对医疗服务设施的满意度较差,生活照料设施和精神慰藉类设施满意度一般;各公租房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不均衡,导致公共服务设施适老性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从加大对社区医疗服务设施的投入、定期修缮改造老旧设施等方面提高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适老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土地,失地农民问题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然而,对于土地已被征收,暂时还居住在原有村庄还未社区化的那部分失地农民的研究显得偏少。以W市D村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法,对这类失地农民的闲暇生活、职业发展、社会关系状况进行了实证考察。研究发现:他们与已进入城市社区生活的失地农民、传统农民相比,呈现出"夹缝"生活的特殊状态。由于没有推进社区化建设,其生活仍然是农村化,这样的转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在学校社会工作视阈下,农村留守儿童并非问题儿童,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其健康成长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学校社会工作有必要介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可以通过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小组工作方法介入、代理家长及其能力提升、增强学校对社区生活的干预能力等途径,并发动家长、学校和农村社区共同参与,形成联动机制,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也在飞速发展,实践表明它们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党的领导下参与乡村治理有利于维护农村基层稳定、有利于增强农村社会建设和有利于化解农村经济风险.但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乡村治理存在着诸多困境,主要是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制度供...  相似文献   

17.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它不同程度的存在于大、中、小城市中.我国在城市化建设初期,城市发展更多的体现为人口和面积的机械扩张,大量仍保留集体所有制的农村社区被城市建设用地所包围,成为现在的城中村.随着城市化发展的深入,内涵式城市化被提上议程,对人居环境及人口素质较低的城中村进行更新成为推动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环节.对西安市城中村的整体状况进行了一定的分析研究,并以典型的城中村西八里村为例,采用实地勘查、访谈及问卷等方法,对其居住形态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从社会形态和空间形态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分析了"城中村"中人口、住房、交通、公共服务设施及生活方式等各方面的变化,为城中村更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根据2011年在福建省宁德市D村的调查数据,探讨农民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农民的参与意愿由群众性文化活动参与意愿、公共文化设施参与意愿、公共服务活动参与意愿三部分构成,其中农民对公共服务活动的参与意愿最高,其次是公共文化设施的参与,最后是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参与。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和思想文化观念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参与意愿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张家港市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又面临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不平衡、财政对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经费保障不足等问题.当前完善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必须加强张家港市社区服务法规制度建设,推进社区服务体系均衡化发展.围绕农民“安居乐业”的需求,结合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更好地体现城乡社区在建设、管理、服务等各方面的衔接、融合、配套.多渠道筹集资金,完善社区服务扶持政策,保障社区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20.
指出高度城市化地区面临着城乡经济一体化和城乡建设二元化的矛盾,阐明了对这类地区开展农村居住模式研究的意义.以天津市塘沽区为例,通过对涉农地区的抽样调查,系统分析了高度城市化地区现状农村居住特征及存在问题.根据农民意愿,探讨了以农村居民点数量调整和用地优化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农村居住模式.最后,提出了居住模式重构的制度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